编者按:十四年抗战,多少仁人志士怀抱救国理想,少小离家,谁知家亲永;十四年抗战,烽火连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无奈海角天涯;十四年抗战,多少英雄驰骋疆场,挥别战友,怎堪聚首无望;十四年抗战,多少亲人从此骨肉离分,多少友人从此天各一方,多少战友从此音讯茫茫!很多人通过我们的网站、微博、微信、QQ等寻找抗战中失散的亲人、失联的战友。基于此,抗日战争纪念网开通抗战失联寻亲平台,希望让更多在抗战中离散的亲人重聚,希望让更多因抗战而结缘的战友再会,也许只是后人重逢,但是情谊传承,也弥足珍贵!如有寻找抗战中失联的亲人、战友的朋友,请与我们联系;如有抗战中失联寻亲的任何线索,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微信号:kzjnw0903;电子邮箱:tougao@krzzjn.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英才园1片17栋
为了父亲莫为庸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在数十年的岁月长河中,父亲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一直成为我萦绕心头的家事。几乎从开始懂事到步入社会,直至退休,我一直无法揭开父亲这段历史的神密面纱,母亲虽然同我朝夕相处数十载,但她一直回避我这些触及敏感的问题。对此,带着心中的许多不解和疑问,在退休后的近年中,我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沿着老人当年从军的轨迹和抗战路线,在历史的尘埃中寻找珠丝马迹。
到今年为止,父亲离开人世整整36年了。在我的人生印象中,父亲和我只有过一次短暂的会晤记忆。当时尚还未满10周岁的我可以说懵懂无知,对父亲没有任何亲情概念。然而,正是这样一次短暂的会面,却谁也不会料到竟成为我们父女人生中的永诀。虽然老人到上世纪80 年代初才离开人世,但由于交通、信息及诸多方面的历史原因,从这以后,我们天各一方。相反因他受到的牵连却令我刻骨铭心。在这漫长的数十年中,我同母亲不仅经历了物质生活的艰辛折磨,更饱受了精神上的无情打击。所以,父亲对我而言,除了怨,便是恨。尽管他在后来的岁月长河中千方百计为我们的这段骨肉亲情作过很多修复和努力,但我一直无法理解老人在身不由己环境下的良苦用心;无法理解老人饱偿的人间辛酸;更无法理解他当年在秘密环境下为我党所做的大量工作。为此,致使父亲遗憾终身,同样也给我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回首这段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41年前,从上山下乡刚刚招工返城不久的我,正在潜山县城上班。一天中午,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广西阳朔县的来信。从来信的地址我一眼就看出是父亲从广西祖居寄来的家书。也是父亲感受改革开放后给我的第一封信。当时,我不敢在单位上班中拆开。因为,受父亲历史牵连太多,可以说从读书升学、婚姻家庭、社会就业,无处不受到牵连和打击。就连莫氏宗姓的基本人格尊严也在万般无奈中改成随母姓黄。原因只有一个,父亲在国军部队的历史。虽然此时神州大地已初露出改革开放的署光,但“阶级斗争”环境下长大成人的我依然心有余悸。对此,我还是小心翼翼,尽可避开众人耳目,总怕日后招来不测。
夜深人静之际,我拆开信件,从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亲远方的牵挂,流露出老人晚年对女儿的涓涓深情。疑惑不解的是他在给我的家书中还夹带着另一封信件。从称呼中可以看出,是寄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信件底稿。当时,我无法了解老人的良苦用心,但通过反复阅读,我终于从中隐约感悟出老人埋藏心中的奥妙,感悟出他在秘密战线上为支持我党抗战所做的大量工作。尤其是在营救抗日将领第九游击纵队少将司令云应霖夫妇脱离生命危险的过程中所作的特殊贡献。同样更使我从信中感悟出父亲同总理的人缘私交和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恳请总理和中央政府给予落实政策的请求。
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先念副总理老长官赐鉴立煌总库拜别后,转瞬数拾寒暑吾祗以不学无術徘徊岐路,踽踽独行,后致今深感惭愧敬禀者为庸自1938年由五路军驻汉办事处解送武器一批进入大别山区分发各友军补充配用,同时并奉调176师部军需主任职务到立,又复奉命交由总部验收,由此获见尊颜,热情厚道词意动人,会见之余深感荣幸。武器交清后,复向钧座请领粮袜,随队赴176师工作,由于初到山区人地两生,复蒙钧座以至亲爱之热情沿途配发粮食,途程地点运近一一详写,指示务使得到轻松愉快胜利地到达目的地,而后已此种推诚布公热爱部属,对事对人,不分彼此,团结统一之精神,真使庸肝胆涂地或能忘戎马半生,诚第遭之所遇也。1939年冬因公赴立即赶总库拜候,殊知比来此往,已不复重见钧座尊颜,询原库内人士云库长早经更调不知其去向,吾怅怅而归,公毕于立煌归途中,得遇英山县令杨秀峰同志由英来立云其已辞去县令职务,到立候不日转回延安工作询其原由,方知公等原由八路军来现仍回八路军去,并云邀余一同前往,当时余心上下不定,不知所否吾已祗得双方握手再会一声而别,回部后乘本师人员更调并请调换职务,果调立煌总部军需处任职,不数月余友云应霖(176师部参谋长)率队举义不幸至舒城中途,被追捕解送立煌,此时余五中俱裂,不能坐视,深知余友素为蔡庭楷黄琪翔两上司所器重,余为其设法函请蔡黄两公营救,其后果由蔡黄两公通过广西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公,调余友回桂林行营处理而脱险,其妻马同志仍被监视立煌(安徽人忘其名)亦庸暗地资助而脱逃,此事前在大别山区轰动一时,而新四军首长诸公皆能洞悉,今庸重述此事于钧座之前者,借此以明庸平生心迹。于1943年请准长假退职,意死心恢直至解放后一切上司老友均皆不复联系,而庸亦自形惭愧甘愿老死沟壑,熟知老而不死,意有今日兹有愁者庸飘泊一生老年失养无家可归,既不能自力更生,复无法靠近儿女片竹末年残生难渡奄奄一息,命在垂危,在相信共产党相信华主席之下,不喘厚颜惭愧特函,恳乞我公复以昔日片面之情——援手救俾庸不至活生饿死,则公私两感大德不尽买路券不胜迫切立候示。 敬叩。均安!
读过老人这封信后,我早已泪如泉涌,泣不成声。除了对自己的责怪和深感内心愧疚外,同样也从中深悟出父亲晚年生活的凄凉。然而,出于工作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我无法证实父亲所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且自己身单力薄,所以,只能随手将这些资料小心翼翼收藏起来,除了暗中向他作点经济援助外,其余也无力回天,何况天高地远,信息闭塞。因此,一直很难彼此了解。直到后来收到兄长一封来信,才知道父亲在80年代初离开人世。临终前一直唠叨着我的乳名。并想通过我还原他那段清白的历史。天不逐愿,阎君无情,所有愿望随着生命的消失全都成为泡影。作为儿,我将抱愧终身,永远无法弥补这段感情创伤。
十多年前,从单位退下来以后,我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完全得到了释放。清闲之余,父亲的那些陈年往事总是萦绕心头。为了揭开其中的秘密,了却老人的人生愿望,近年来,我沿父亲当年抗战的人生轨迹,专程走访了南京第二档案、广西黄埔同学会、自治区统战部,安徽省金塞抗战纪念馆、潜山、怀宁、太湖县委党史办和潜山市野塞中学第48军176师抗战纪念馆等相关单位。从中寻找父亲抗战岁月中的珠丝马迹。到底工夫不负有心人。从我搜集到的大量资料中完整地还原了父亲那段一直没有公开的真实身份和历史。
父亲名叫莫为庸。1906年出生于广西桂林阳朔县福利镇老梧村一个殷实的农村家庭。在兄弟6人中,他排行老四。从小聪颖过人,品学兼优。读完小学后,考入桂林市军事学校初中毕业。1932年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南宁)第四期毕业。1919年从军李宗仁桂系国民军第19路军。(后改编为第四十八军)分别在桂系第四集团军、第七军,第四十八军176师、138师等部任上尉军需职务。
抗战爆发后,他跟随李宗仁、白崇喜等桂系将领参加了淞沪、滁州等大型战役。因部队伤亡惨重,后转入大别山进行休整。1938年至43年期间,老人一直都在安徽抗战前线,从事军需后勤工作。掌管着大量军需物资。尤其在立煌(今安徽金寨县)的那段岁月,因统一战线中工作方面的原因,结识了许多中共地下党员。如国民政府英山县长杨秀峰、怀宁个体诊所名医夏爱生(夏澍)、安庆邮电局长韦启泰等等。并同新四军首长李先念(当时在立煌)建立了深厚的私交。与此同时,与所在176师参谋长云应霖、副参谋长李伟烈(共产党员)(后调至安徽第九游击纵队任副司令和参谋长)关系都非同一般。老人与母亲的结合也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使她们走了一起。
我的外婆家在地处大别山脉腹地的太宿交界处黄家岭。这里山高路陡,交通闭塞。不仅是大别山红色革命根据地,而且也是抗战中的重点战略要塞。一条从宿松凉亭、趾凤进出的崎岖人行小道是当地人们的唯一交通纽带。抗战时期第48军176师部队驻防在此并修建了碉堡战壕等重要军事设施。父亲就是因经常检查防务和输送部队给养的工作关系,在这里认识了母亲,并从相逢、相识到相爱。最终结成伉俪。因修建公路,当年留存的碉堡被毁,为修复此碉堡,1979年国务院在原碉堡处立了块石碑。
为何父亲作为一名国军军官却与共产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交往呢?从我搜集到的有关材料显示,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原因。其一,当年176师起义受新四军叶挺、张云逸等共产党人的直接安排和领导。其二是受当时176师参谋长云应霖、副参谋长李伟烈(共产党员)的直接影响所致,其三也是1940年九纵兵变(又称云应霖事件)内幕投共策划人之一。
1920年父亲莫为庸在第十九路军任军需主任职务,云应霖得遇粤军三师五旅参谋长张云逸推荐,调入桂系第十九路军任职,并逐渐晋升到连长、营长。直至1930年在十九路军担任团长后不久,便奉命开赴江酉。在苏区,他们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的悲惨生活;目睹了在共产党领导下红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作风;目睹了共产党人造福百姓的崇高理想。对此,父亲与云应霖深受教育。两人不谋而合,共同立下了为共产主义团结奋斗的伟大理想,成为出生入死的战友和兄弟。
1932年,莫为庸黄埔军校毕业后与云应霖同随第十九军,驻扎在漳平、连城一带。与共产党张云逸、周士第、徐名鸿交往很深。在此期间,他们仿照苏区做法,实行土改。大力支持福建苏区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又将共产党员张云逸迎至师中暗中活动,密谋策划由云应霖率领投共,但因信息泄露起义被搁浅。
在后来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同李济深搞民族革命大同盟民主运动,另一方面又到东莞乡间与农民一起,组织参加“六一”反蒋抗日活动。
1938年,莫为庸调任大别山安徽第48军总部任上尉军需主任,云应霖任176师参谋长,与李先念、叶剑英、廖承志、张云逸、云广英等共产党人频繁接触,并在他们的指导和影响下,成立了安徽第九游击队纵队,云应霖任九纵司令,176师副参谋长李伟烈(共产党员)任第九游击纵队参谋长,策划由云应霖率176师全体官兵起义投入新四军第四支队。
当时,太湖、枞阳、庐江一带与长江南北,都驻扎着共产党新四军的抗日武装。为掩护这些抗日武装力量,莫为庸、云应霖不断向新四军提供情报。同时,在部队中大量启用思想进步的抗日人士。仅176师内部共产党员就有20余名。父亲就是云部最可靠和信任的重要人员之一,也是参与他在潜山水吼镇兵变中秘密策划的人员之一,只因莫为庸不在第九游击纵队成员,故没有直接参与兵变。在这一点上,太湖县党史办的资料已作过相关说明。
后来,云部在投奔新四军中因叛徒周淑青出卖泄密,致使起义部队在舒城遭到顽军重重包围和阻击,部队寡不敌众,人员伤亡惨重。身负重伤的云应霖同九纵参谋长李伟烈等人同时被俘。在狱中,李伟烈受尽酷刑,临死不屈,为掩护战友独自承担兵变所有责任,最终在立煌惨遭杀害。在接下来的过程中,父亲为了营救云应霖,他充分利用桂系高层的关系和掌管军需物资的有利条件,多方奔走,设法书函桂林的蔡廷锴、黄琪翔两上司营救云应霖。结果是蔡、黄两上司通过桂林行营处主任李济深解送云应霖回桂林行营处处理判刑12年而脱离生命危险。其云应霖夫人马某某(共产党员安徽人)仍监押在立煌(现金寨县)是莫为庸用自己一月军饷资助并亲自将马某某送出立煌到达安全区而脱险,继续革命。
1942年,莫为庸在第48军138师任军需主任期间,有一段显为人知的抗战历史,且亲身经历了发生在安徽太湖县的“冢田攻”事件。
1942年12月,侵华日军总司令部在南京召开高级军事会议,讨论以“通号牌过,偷袭重庆和西安,将战火引向中国战略后方,加速中国灭亡”为主要内容的“五号作战计划”。18日,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冢田攻、军高级参谋藤原武乘飞机返回武汉。因气候恶劣,低空飞行,在太湖上空遭到父亲所在国民革命军138 师的炮火射击,坠毁在田家滩附近的筋竹冲杨树垄(今弥驼镇真君村飞机宕),机上包括冢田攻在内8名机组军官和3名机组人员11人全部当场身亡。这是在抗战中日军死亡人员中军衔级别最高的将领,也是在侵华日军中震撼最大的一次军事活动。由于当时被日军严格封锁消息,直到数十年后来才被揭开内幕真相。
在太湖堕机身亡的日本侵华上将冢田攻
所有这些,都是我在退休后通过大量走访搜集到的父亲不为人知的信息。在安徽的这段时光中,虽无资料证明父亲加入党的组织。但他的所作所为,都表明了他为支持我党的抗战主张所做的大量工作。同时因云应霖事件处处受到限制。
1943年,出于对当时国民政府严重腐败及挑起内战的愤慨与不满,毅然自动辞职,解甲归田,以示抗争。深悔当年错过了同李先念、杨秀峰共赴延安的良机。在朋友的介绍下,带着母亲一起走进了蚌埠荣昌商行谋生糊口。直到1947年,才返回广西老家,从事地方教育工作。我就是1951年在祖居出生的。然而,我刚刚出生后不久,父亲和母亲就办理了离婚手续,我被判归母亲抚养,于是,我同母亲从此回到安徽外婆家居住至今。
在“极左”路线的年月,父亲也因那段过去的“历史”而被囚禁入狱。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本想在通过故交老友来澄清事非,还原事实真相,岂料风烛残年,又无经济支撑,所以,最终只得求助总理,并寄托我们来完成他未了的心愿。为他所作的抗战功绩和支持我党所付出的艰辛作出一个客观合理公开评价解释。
陈丙松搜集整理 ,黄碧玉口述
注:2019.6.14口述人黄碧玉女士(对部份资料内容进行修改与补充)
遗失声明
我父亲莫为庸1980年致李先念副总理的信和1980年写给本人黄碧玉的信不慎遗失,即日起除了我本人所写文稿外,其他任何人不得代替我写文稿和启用《莫为庸致李先念副总理的信》及《莫为庸写给我本人碧玉的信》(曾在《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日战争寻亲》上发表过)。特此声明!
黄碧玉
2020年5月19日
责任编辑:李娟 最后更新:2023-01-01 17:11:0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