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音讯隔绝30年,马英九母亲与湖南宁乡的一生情缘
2015-11-23 10:27:12  来源:湘声报 湘声报  点击:  复制链接

  

  7日下午,两岸领导人会面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行。

  当地时间下午3时,习近平、马英九同时步入会见大厅。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在响成一片的快门声中,两岸领导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共同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这一刻将载入两岸关系史册。

  马英九先生祖籍湖南,他与湖南有哪些渊源故事?小编特为微友们奉上去年湘声报刊发的一篇文章,当时马英九先生的母亲秦厚修刚刚去世,文章讲述了其母亲家族的世纪变迁和浓浓亲情。

  马英九先生的母亲秦厚修出生于湖南宁乡县枫木桥乡双井村,少女时代曾在湖南、重庆两地求学,后在动荡纷乱的战争年代,随父亲秦卓安、丈夫马鹤凌前往台湾,她的母亲与3个弟妹则留在了大陆。

  历史跌宕,时光流转。秦厚修与母亲自1949年分别后, 一生未再见面。母亲曾精心腌制过一盒松花皮蛋,辗转送给了远在台湾的女儿,秦厚修舍不得吃,一看就流泪。没想到一保存就是30多年,直至离世。可见,其中饱含了多少思念之情啊……

  通过这篇文章,你可以感受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两岸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同胞隔海相望,亲人音讯断绝,给无数家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伤痛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然而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的共同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一份保存30年的皮蛋见证血脉亲情

  宁乡县秦氏家族的世纪变迁

  

  青年时代的马英九(左前一)与母亲秦厚修(左前二)、父亲马鹤凌(左前三)合影

  5月2日,母亲节前一天,93岁高龄的秦厚修在台北逝世。作为中国国民党主席(注:去年刊发此稿时马英九先生尚为国民党主席,转发未作变动,后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母亲,她的离去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马英九一篇《祭母文》,更是道出了母亲秦厚修艰辛而不寻常的一生。

  湘女秦厚修,出生于宁乡县枫木桥乡双井村,少女时代曾在湖南、重庆两地求学,后在动荡纷乱的战争年代,随父亲秦卓安、丈夫马鹤凌前往台湾,她的母亲与3个弟妹则留在了大陆。

  一家人分散各处,再取得联系是在近30年后,重逢更是等待了近40年。甚至家族中的很多人没有等到与亲人的通信和见面,便已离世。

  历史的跌宕,深深印刻在秦氏家族的变迁流转之中。半个多世纪里,多少思乡念亲的故事与情怀被时光铭记……

  

  2005年,83岁的秦厚修回宁乡祭祖,与亲人的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秦希午、秦厚修、秦冰熙及丈夫易盛臬

  秦门四杰

  1922年农历十月初一,宁乡双井村的秦家大宅里,诞生了一个女婴。她的父亲秦卓安时任国民党第11集团军机要室主任,母亲刘梦桃亦是将门闺秀。对这个女儿的到来,夫妻俩盼望已久。

  很快,秦卓安夫妇为自家千金取名厚修,字彤熙,其中所蕴含的期许与珍爱可见一斑。

  秦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秦厚修的爷爷秦笃生是晚清举人,在当地曾经拥有几千亩的土地。

  “祖父、祖母有9个子女,六男三女。秦厚修的父亲秦卓安是老大,我的父亲秦勉庵排行老四。”曾担任省政协委员、宁乡县政协副主席,今年73岁的秦希午是秦厚修的堂弟,他是目前秦氏家族留在宁乡县的后代中唯一通晓家族历史的人。

  后来随着秦笃生的病逝,秦家开始中落,但家境还算殷实。

  “秦卓安是几个兄弟当中官职最大的,很多兄弟姐妹在他的影响下,逐渐离开老家,进入国民党政府上班。”秦希午说,这当中就包括了自己的父亲。

  秦厚修的母亲刘梦桃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却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

  秦卓安、刘梦桃夫妻育有两子两女:长女秦厚修,次女秦冰熙,三子秦灿石,四子秦效颇。

  “旧社会讲究家庭出身,秦家是读书世家,讲究以读书培养后代。”秦希午说,在秦家的家谱中,有“耕读传家,勤俭课子”的祖训,再加上秦卓安接受过新式教育,认同男女平等,因此秦厚修四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秦厚修1944年毕业于重庆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曾任职国民党中央党部干事,台湾“中央银行”专员、外汇处主任等职;秦冰熙毕业于湖南大学外语系,曾在长沙第十中学任教,1989年参与创办长沙培粹实验中学;秦灿石毕业于湖南农学院,之后在山东省农科院工作,是研究棉花育种的专家,曾连续担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秦效颇从长沙有色金属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冶金研究院工作,1957年被下放到内蒙古冶金工业厅,曾担任过五、六、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赤峰市计委副主任。

  对于秦家四姐弟,马英九曾有过一段叙述:“我有一个办教育的阿姨,一个研究棉花的舅舅,一个冶炼黄金的舅舅,还有一个从事金融的妈妈,你们四姐弟真是有趣。”而家乡人则称他们四姐弟为“秦门四杰”。

  事实上,除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成就突出外,四姐弟在文学书画领域均有着很深的造诣。2005年,姐弟四人将他们一生的书画、诗词作品,结成了一本《淮海余音书画集》。

  秦效颇曾回忆,姐弟四人擅长诗词的缘由是因为母亲。“她把诗词当成摇篮曲,教给孩子们咏唱,我们从小就在这种诗词的旋律中长大,自小就会背诵很多诗词。”

  姐弟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诗词的故事。秦效颇小学毕业后,因病错过了升学的考期,在乡下读了一年私塾。私塾老师的入学试题是一副对联:“青草池塘青蛙叫”,秦效颇不假思索地对了个“乌龙潭里乌龟爬”。先生莞尔一笑道:“算是对上了,只是孩子气十足。”接着先生感慨地说:“十年前收过一名女学生,对的这幅对联是‘白石山头白鹭飞’,意境十足。”秦效颇大为赞赏,忙问先生这位师姐是谁。先生告诉秦效颇,女学生正是二姐秦冰熙。

  艰难时光

  1941年,在重庆国立政治大学经济系念书的秦厚修,认识了政法系大她两岁的湖南同乡马鹤凌。

  不久,秦厚修便写信将恋爱一事告诉了母亲刘梦桃。刘梦桃收到信后,高兴之余又有几分担心。她既怕马鹤凌在老家订过“娃娃亲”,有了原配,又怕马家家境不好,委屈女儿。盘算了几天,她就委托秦厚修的表哥刘尧明冒充马鹤凌的同学,去马家探个究竟。

  马鹤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乡马家堰,后全家迁至衡山县。

  “身家清白,从无婚配。”表哥回来向秦厚修的母亲报告:“马家是户好人家。” 秦家父母便答应了这桩婚事。1944年8月20日,秦厚修和马鹤凌在重庆举行婚礼。

  二人结婚不久,抗战进入尾声,日军准备反扑。重庆政府当即组织了青年军,马鹤凌加入到抗日队伍中。秦厚修鼓励丈夫:“历史上成功的男人,都是从战场上走过来的。”抗战胜利后,夫妇二人带着长女马以南回到湖南,并在政府中任职。

  1948年与1949年,马鹤凌、秦厚修夫妇两度前往台湾,准备国民党的撤退工作。期间,秦厚修曾在台北一家餐厅当过会计。因念及家人,夫妻二人两次返回大陆。

  1950年,马鹤凌、秦厚修带着3个女儿来到香港。当年7月,马英九在香港九龙出生。

  国民党溃败时,秦厚修的父亲秦卓安和他的姊妹都离开了大陆。其中四男去了台湾,一女去了香港。  

  秦希午回忆,当时家族中的成年人,“能走的几乎都走了,留下的全是妇女和小孩。”但秦厚修的母亲刘梦桃及年少的妹妹秦冰熙和弟弟秦灿石、秦效颇都留在大陆。  

  秦厚修最后一次与大陆的母亲、弟妹通信是在1952年。当时她曾托熟人从广州寄来了一封家书,内容是她和丈夫、儿女获得了入台证,他们将去台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家庭及有台湾亲属等原因,秦家人饱受各种运动的冲击,秦冰熙、秦灿石、秦效颇三姐弟都曾经历下放、批斗以及劳动改造。

  马鹤凌、秦厚修一家到台湾后,同样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为了维持一家八口的生计,秦厚修刚刚生下小女儿就不得不出去工作。一家人挤在住了11户人家的宿舍楼里,大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公厕,家家要自备水缸和马桶。这是秦厚修到台湾后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马英九在《祭母文》中回忆道:“照料八口之家,五个幼儿;白天上班,晚上有时还要兼课、做饭,十分辛苦。”随着马英九渐渐长大,丈夫工作逐渐稳定,秦厚修做了一个果断的决定:放弃工作,全心全意相夫教子。

  秦厚修培养子女很有一套。子女读什么书,每天什么时候习字、阅读、背书都有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这在秦家所有的姐弟中,几乎是公认的。

  夫妇二人的5个子女都受过高等教育,其中马以南、马英九都是哈佛大学毕业,秦家人对此都感到荣幸。而对于马英九,以及他的身份,整个秦氏家族则看得很淡。

  从未去台湾探亲的秦灿石在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面对是否会去台湾的提问说:“如果可能,就只是想去看看大姐。” 而对于外甥马英九,秦灿石说,如果马英九只是马英九,他应该到大陆来看看他的亲舅舅,但是马英九不只是马英九,“他从事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我们做不一样的事情。”

  悲欢离合

  1978年4月,秦冰熙突然接到长沙市教育局通知,有一封从美国转来的信,请她前去认领。

  因为没有亲朋在美国,秦冰熙误以为是教育局弄错了,没有去认领。当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她,信是外交部转来的,寄信人名为马以南时,秦冰熙不禁泪湿眼眶,心潮澎湃,“这是26年后,与海峡那边的亲人第一次取得联系。”

  这封信源自一次偶遇。197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组织一批专家赴美国考察,正在哈佛求学的马以南被聘为向导和翻译。工作之余,物理学专家韩叙询问马以南在大陆是否还有亲人?

  “有,有外婆、阿姨、舅舅很多人,一直杳无音讯。”马以南回答。

  韩叙听完马上承诺,回国后帮马以南寻找亲人。由于当时大陆与台湾尚不通邮,在秦厚修的安排下,马以南写了一封书信,请韩叙带回国内,转交亲人。

  通过书信,秦冰熙才得知父亲秦卓安已在1974年患前列腺癌去世。而年近八十的母亲刘梦桃仍然在每天念叨着丈夫什么时候回来。为了不让年事已高的母亲伤心过度,姐弟们一直瞒着父亲去世的消息,谎称“父亲得了中风,手脚不灵便”。

  1980年,台湾当局尚未开放回大陆探亲政策,秦厚修思母心切,因自己不能赴大陆探亲,只好要旅居美国的马以南到长沙,探望30年不见的外婆和阿姨。

  马以南离开长沙时,秦冰熙一家人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特产和礼物,托她带去台湾。刘梦桃则精心腌制了一盒松花皮蛋,并嘱咐:“这是彤熙(秦厚修的字)小时候爱吃的东西,也是你外公爱吃的下酒菜。”

  不幸的是,1983年,刘梦桃病逝,而秦厚修多次想将母亲接到美国或香港相见的愿望,最终破灭。母女二人自1949年分别后, 一生未再见面。马以南带回台湾的那盒松花皮蛋,秦厚修舍不得吃,一看就流泪。而这盒礼物直到秦厚修去世,已保存30多年。这份礼物如今被马以南和马英九当作遗物,放在了母亲的墓地,永远陪伴着母亲。

  1986年,秦厚修、秦冰熙、秦灿石、秦效颇姐弟四人终于在美国华盛顿相聚。

  “相见时难别亦难,悲欢离合话乡关。少年一别今花甲,万语千言泪眼间。”秦冰熙留下的这首绝句,道出了当时四人相见时错综复杂的心情。

  1987年末,台湾同胞可回大陆探亲的政策出台后,四姐弟间的会面不必再去国外。然而因为年事已高,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2005年 10月5日,83岁高龄的秦厚修回长沙参加了母校周南中学100周年校庆大典。庆典结束后,秦厚修回宁乡祭拜母亲,秦希午全程陪同。第二天,秦厚修在母亲的坟前长跪不起,老泪纵横。

  就在秦厚修回到台湾后不久,丈夫马鹤凌病逝台北,享年86岁。

  2013年7月,秦灿石病逝于济南,享年85岁;两个多月后,秦冰熙病逝于长沙,享年88岁。

  2014年5月2日下午6点,秦希午接到马以南电话,“她第一时间告诉我秦厚修去世的消息,并告知丧事一切从简,不办追悼会,只举行家祭。”所有大陆的亲人没有前去台湾祭拜,只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吊唁。

  如今,姐弟四人只剩下78岁高龄的秦效颇。

  (本文参考《淮海余音诗画集》(秦厚修、秦冰熙、秦灿石、秦效颇合著)、《仰望苍云》(秦冰熙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秦冰熙之子易伟建对本文亦有贡献。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被访者提供。)

  对话
 

  秦希午接受湘声报记者采访 许望桥/摄

  秦厚修寄给秦希午的书信

  秦希午:大姐晚年思乡之情越发强烈

  湘声报:你第一次去台湾是什么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秦希午:1996年,我作为省政协委员、宁乡县政协副主席,随湖南省经贸访问团去了台湾。之后去了马鹤凌家拜访。大姐秦厚修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第二天就安排我到父亲、叔叔、伯伯的坟上祭拜。我在祭拜时,一旁的大姐哭得很伤心。我们是一家人。

  我父亲是1967年在台湾去世的,去世前他留下了大量的诗稿和笔记。对我个人而言,这次去台湾最大的收获是拿到了父亲的这些遗物,通过它们,我了解了父辈们在台湾的生活经历。2013年4月,在大姐和马以南的帮助下,我将父亲的骨灰移到了长沙,跟我母亲合葬在一起。

  湘声报:你的父亲在台湾过得怎么样?

  秦希午:从大陆过去台湾的秦家人,因为人生地不熟,加上思念亲人,物资、精神层面都饱受压力,生活得也很艰苦。

  我父亲在台湾,并不感到孤单,因为有很多同乡、兄弟亲友的陪伴,但是思乡、思亲的感情在诗里流露无疑。“沩水悠悠汇大川,新仇旧恨几回溅。伤心莫遣烧肠酒,化泪随波到海边”、“沦落天涯梦寐频,夜阑人静语初衷。亲朋话到凄凉处,泪入杯盘情更浓”,父亲的诗我几乎都能背诵,念到动情处,时常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受传统教育长大的父辈们,家族观念很浓,这种情感要比后代们强烈得多。

  后来,秦厚修告诉我,父亲到了台湾,曾在台湾嘉义师范学校任教。他成立了一个诗社 ,经常跟同乡的文人在一起饮酒作诗,排遣内心的烦闷。每次父亲发了工资,都会把亲友们叫在一起吃饭、喝酒,常常说:“今天不来吃,明天就没得请了,因为钱都拿去买酒了。”

  湘声报:你的父亲去台湾时,家里情况怎样?

  秦希午:我父亲离开大陆时,我年仅9岁,一起留在大陆的还有30多岁的母亲和年长我两岁的姐姐以及一个尚在襁褓的妹妹。

  时局变化是突如其来的,兵荒马乱,说走就走。父亲没跟家里人道个别,直接从工作地走的。那时候他以为,去台湾、香港后不久就可以回来,甚至在那边安顿好之后还可以再回来把妻儿接走,没曾想这一别竟是几十年,杳无音讯。

  因为划了地主成分,我们家当时是不走亲戚的。很多的家族历史,晚辈们都不敢去向长辈们问,也没人敢讲。整个家族历史,有数十年的断层。而“耕读传家,勤俭课子”的祖训,也随着封建家族的消亡而被抛弃。到改革开放之前,家族里的人基本上读书较少。

  数十年里两岸没有通邮,也不知道彼此的具体地址和情况。思念只能留在心里。

  湘声报:大姐秦厚修在你脑海里是怎样一个印象?

  秦希午:大姐一直说我是她的恩人。1983年她的母亲刘梦桃因病去世,当时长沙市正推行火葬,取消土葬。因秦冰熙在长沙教书,按照要求应该火葬。但是秦厚修和弟妹们都希望母亲能够按照家乡的风俗,回老家入土为安。我得到消息后,在宁乡乡下购好棺木,将刘梦桃的遗体接回宁乡双凫铺老家,按当地习俗安葬。

  平时我们想见个面也不容易。大姐到了晚年,经常给我写信打电话。一打电话可以讲几个小时,经常聊一些过去的人和事,她想找自己的家人、亲属,了解家里人的情况怎样。她越到晚年思乡的感情越发强烈。

  湘声报:你多次去台湾,见过马英九吗?

  秦希午:我曾经5次去台湾出差、探亲访友,但只见过一次马英九。他当时还是台北市市长,我们见面只简单寒暄了几句,合了一个影,整个时间不到10分钟。而马英九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我去过台湾两次,并在马家做客,但仅仅是去探望堂姐和姐夫。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11-23 10:38: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本安保法成立后自卫队部队首次前往南苏丹维和

下一篇:韩国慰安妇支援团体负责人呼吁日本承认加害事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