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揭东北海军:曾是中国最强舰队 有中国首艘飞机母舰
2015-12-27 09:46:04  来源:军事头条  点击:  复制链接

  核心提示:她曾经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她拥有过中国第一艘飞机母舰,她也曾与强大的苏联海军战斗过……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新审视东北海军的兴衰沉浮。

  东北海军 海圻号巡洋舰

  东北海军是一支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舰队,尽管出生在国家危弱的军阀混战时期,尽管几乎已经成为奉系军阀的私人武装,但是这支舰队也有过不平凡的历史。她曾经是中国最强大的舰队,她拥有过中国第一艘飞机母舰,她也曾与强大的苏联海军战斗过……让我们揭开历史的面纱,重新审视东北海军的兴衰沉浮。

  从“国臣”到“家将”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后,北洋政府为了防范中俄边境发生混乱,于1919年7月设立吉黑江防筹办处,任命王崇文为处长,直属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部。1920年4月,吉黑江防筹办处将商船“江宁”、“同昌”、“江津”分别改装为浅水炮舰“江平”、“江安”、“江通”,并向中东铁路局借调巡船6号,改名为“利济”,5月,又在哈尔滨成立吉黑江防司令公署,王崇文任吉黑江防司令,沈鸿烈任上校参谋。

  为了扩充东北海防的力量,这一年,北洋政府海军部还从其第2舰队抽调炮舰“江亨”、“利捷”、“利绥”及武装拖轮“利川”,组成北上舰队。其中最大的一艘为“江亨”,日本造,排水量550吨,平底、低舷,装有4.7寸船首主炮一门,3英寸舰尾炮2门,另有机关枪4挺,火力尚强,但是舰龄已经超过了20年,续航力和耐波性均较差。“利川”为国产的港口拖船,排水量375吨。“利捷”、“利绥”均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中国在长江上游没收的德国炮舰,排水量在200吨上下,吃水甚浅,航行松花江中最为适宜。但由上海航行到松花江,必须经过东海、黄海、日本海及鞑靼海峡,再由黑龙江的庙街进入黑龙江下游,溯江而上方能到达,如此遥远的航程,对“江亨”、“利川”来说尚有可能,但是“利捷”、“利绥”两舰吃水浅,并且都是平底,实在不能胜任。经过反复研究,有关方面决定将两舰的船舷用木板、水泥增高,再在舱面用木板箍成蛋形,加派1000吨的运输舰“靖安”号拖带护送,选择夏末秋初北方海上风浪小时出发。

  在练习舰“靖安”拖带护送下,北上舰队于7月21日驶离吴淞口,8月5日抵海参崴,9月中旬到达庙街,在庙街,北上舰队与苏俄红军游击队合作上演了一出对付日军的好戏。1918年,日本政府乘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革命之际,派重兵侵驻西伯利亚。在黑龙江下游,其陆军主力驻扎在伯力,在庙街则有一个大队千余人,海军驱逐舰4艘,并有巡洋舰“千代田”号在附近巡逻。1919年冬,苏俄红军游击队乘封冻后日本海军主力全部撤走,陆军主力远在伯力,海陆两面交通隔绝之机进攻庙街。当地日军往东而退,但日本领事馆内的宪兵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负隅顽抗。红军游击队在缺乏炮火支援的情况下,向停泊在庙街的中国舰队提出请求,商借舰炮。队长陈世英召集4舰军官开会商议,大家一致认为红军游击队待人和气有礼,而日军残暴无比,经常迫害华侨,并且以种种借口阻止中国舰队北上,因此决定借给红军“江亨”舰上的3英寸炮一门,配给炮弹6发;“利川”舰上的5响格林炮一门,炮弹3排计15发。苏联红军用这两门炮摧毁了日军工事,击毙和生擒日军100余人。1920年4月,日本军舰20余艘重新侵占庙街,包围中国军舰,指控其协助苏军。中国舰队矢口否认此事,双方争执不休,遂引起中日庙街交涉案。日军扬言要击沉中国4舰,陈世英于是下令各舰将舱底阀门备便,一旦日军开炮,将尽力抗击,如果失败,宁可打开阀门自沉也决不屈服。虽然最后日军的恐吓没有成为事实,但是中国北上舰队不畏强敌的精神却得到了发扬。

  1920年深秋,北上舰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哈尔滨,与“江平”、“江安”、“江通”、“利济”四舰组成东北第一支常驻的正规海军舰队,名为吉黑江防舰队,编有舰船8艘,总排水量约2 200吨。虽然清末民初奉天省即有小型警备艇如“安海”、“绥辽”等担任缉盗护渔的任务,但东北海军的建立仍以这支小型舰队为基础。

  到1922年,中国内地已成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不断的内战让北京当局无暇顾及这支远离中央的小舰队,其岁费经常得靠东北军阀张作霖的资助方得以维持,出钱的是老板,久而久之这支舰队自然就成为张作霖的私人海军。不过最初张老帅对成立海军倒是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在第一次直奉战役中因为拥有海军的直系以“海筹”、“海容”等舰的大炮轰击,让奉军吃了大亏,加上吉黑江防司令部参谋沈鸿烈的鼓吹,于是张作霖便成立航警处,开始逐步建立东北的海军势力,之所以称为“航警”,是为了避人耳目,因为国际间是不承认地方海军的。

  1923年一月,东北航警学校开幕(后迁葫芦岛,再迁青岛,改称青岛海军学校),中国海军新的派系“东北系”正式出现。1923年7月,航警处将从大连政记轮船公司购进的1艘2500吨级的商船改装为海防炮舰,命名“镇海”。1924年,将从日本订购的2500吨级商船“佳代丸”,改装为海防炮舰,命名“威海”。同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进占大沽后,将接收大沽造船所的1100吨级俄国破冰船改作海防炮舰,命名“定海”,以上述3舰组成东北海防舰队,凌霄为舰队长,以营口为基地,巡防于营口、葫芦岛、秦皇岛等海区。1925年,又从日本购买200吨级鱼雷艇1艘,命名“飞鹏”,编人海防舰队。不久,成立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沈鸿烈专任总指挥,统率江防、海防舰队,至此始有“东北海军”之称。

  颠峰时期

  作为东北海军的开创者之一,沈鸿烈在发展壮大东北海军的力量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923年5月张作霖以经费报销不实为由,撤销王崇文吉黑江防司令职务,沈鸿烈成为东北海军的实际“掌门人”。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先后控制直隶(今河北)、江苏、上海、安徽、山东等省市,这时候,驻泊在青岛的渤海舰队就成为东北海军嘴边上的一块肥肉,1925年,奉系的山东督军张宗昌收编驻泊青岛的渤海舰队,包括巡洋舰“海圻”、“海琛”、“肇和”,驱逐舰“同安”,炮舰“永翔”、“楚豫”。但是,由于张宗昌在奉军中占有独立地位,东北海军与渤海舰队合并之议暂时从缓。1926年1月,东北江海防总指挥部改名为东北海军司令部,由沈鸿烈兼任司令,此时,渤海舰队的“海圻”舰正在旅顺口修理,趁此机会,东北海军强制接收“海圻”舰。1927年6月,沈鸿烈又向张作霖献计,任命张宗昌为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为副总司令,在青岛设海军总司令公署,这样一来,东北海军遂顺理成章的吞并了渤海舰队。不久,奉系成立东北海军总司令部,张作霖又一脚踢开张宗昌,亲自兼任东北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为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将江防、海防、渤海3舰队正式合并为东北联合舰队。

  兼并“渤海舰队”之后,东北海军实力大增,有舰艇20余艘,18800余吨,吨位和舰只虽然略少于闽系,但拥有的“海圻”、“海琛”、“肇和”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大舰,还有飞机母舰“镇海”号,战斗力较强,控制了中国的北部海面,与在东南沿海的闽系海军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随着东北海军的壮大,与舰队配套的部队和机构也日益发展,主要有:海军陆战队,有2个大队约1200人,分驻青岛、烟台、长山岛及吉黑沿江各处;水上飞机队,编成于1926年,有飞机4架(到1933年有8架),常驻青岛、葫芦岛、长山岛等地,还有“镇海”舰可载运飞机执行任务,这是中国最早的飞机母舰;海军工厂,1928年底成立于青岛,此后东北海军的大小舰船,都能自行修理。

  1928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12月,东北海军总司令由张学良兼任,沈鸿烈仍任副总司令,总司令部由青岛移往沈阳,下设参谋处、秘书处、军衡处、军需处、军械处、军法处等,将各舰队改称东北海防第1舰队、东北海防第2舰队和东北江防舰队。至此,东北海军实力达到全盛时期,辖有舰艇26艘,计有巡洋舰3艘、驱逐舰1艘、练习舰兼飞机母舰1艘、炮舰12艘、炮艇6艘、运输舰3艘,总排水量近2万吨;1个水上飞机队;2个陆战大队。总兵力3万余人。

  奉闽海军的较量

  1926年7月到1927年3月,北伐军消灭了直系吴佩孚、孙传芳军队的主力,把国民革命从广东地区推广到长江流域,使全国形势转变为北伐军与奉系军阀南北对峙的局面。在此形势下,东北海防舰队多次南下袭扰东南沿海,扰乱北伐军后方,破坏海上军运,与已经归附国民革命军的闽系海军发生战斗。

  1927年3月,北伐军刚刚进驻上海,闽系海军的“海筹”、“应瑞”等舰驻泊吴淞口,“靖安”运输舰泊鸭窝沙。东北海军的“海圻”、“镇海”两舰在沈鸿烈的带领下,首次南下袭击吴淞口,27日拂晓,东北海军舰队到达吴淞口,此时太阳尚未升起,江面晨雾朦胧,闽系海军各舰犹灯光明亮,两舰灭灯驶过“海筹”舰侧约800米时即集中火力猛轰,“海筹”没有戒备受伤20余处,亡水兵9名,重伤3名,轻伤10余人,“应瑞”舰也猝不及防,急忙弃锚上驶。“海圻”舰偷袭得手后即快速调头驶向口外,“镇海”舰也随之驶出。28日凌晨,“镇海”舰行至长江口,在晨雾中遇见由闽来沪的“江利”炮舰,旋即用舰上两门主炮展开攻击,“海圻”听到炮声也发现了“江利”,便转过身来快速截击,“江利”这才调头急驶,打算开到浅水处躲避。“海圻”边追边用副炮射击,共发炮30余发,命中4发,不到半小时,便追到“江利”舰旁,将“江利”俘获,并监押至长山岛。沈鸿烈劝舰上官兵留在东北海军,但是只有一人同意。这时,沈也展现出君子之风,即命发给他们由烟台到上海的旅费,所有私人物品都不扣留,次日晨,“江利”舰长率属下从烟台乘“太古”轮返回上海。

  3月27日这一仗,是旧中国海军在内战中第一次舰队对舰队的交锋,以东北海军偷袭成功,闽系海军没有防备受到重创而告结束。自此,闽系海军严加戒备,一面用主力舰队掩护北伐军对长江北岸作战,一面严守长江锁钥吴淞口,严禁夜间船只驶过吴淞炮台。同年5月,东北海军“海圻”、“镇海”、“肇和”、“威海”4舰又一次南下攻击吴淞口,但由于闽系海军提高了警觉,东北海军未能占到便宜。7月22日,“镇海”、“威海”两舰开到海州湾,舰上载有陆战队和一架飞机,企图袭扰,闽系舰队驰往迎击,东北海军即用飞机轰炸海石、新浦后远遁。

  在1927年3月后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东北海军一共南下袭扰了14次之多,战斗规模虽然都不大,取得的成果也很小,但是却对闽系海军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淞沪一带屡被惊扰,间且侵及苏、浙、闽三省口岸,炮火轰攻,出没靡定”。已作为南京政府海军的闽系舰队,既要在长江内协同北伐军与江北的直系军激战,又要在国民党宁汉分裂后参加西征讨伐唐生智,对东北海军的袭扰只能被动应付,舰队疲于奔命。后来北伐军继续北上讨奉,势如破竹,平定京津,闽系海军却始终没有在海上取得过主动。其海军当局对此自叹:“我革命海军未克大举北上,竟我正本清源之大计,至今犹引为缺憾也”。

  中苏“同江之战”

  1929年3月,南京国民政府派人与苏方谈判,提出收回中国在中东铁路上享有的平等权利,遭苏方拒绝。7月11日,中国军队占领并宣布武力收回中东铁路,曾在“庙街事件”中有过借炮之谊的中苏双方矛盾开始激化,史称“中东路事件”。14日,苏联向中国政府和东北当局发出最后通牒;18日,苏联宣布与中国断交;20日,苏军向中国绥芬河边境进行炮击。8月,中苏双方爆发战争,史称“同江口之战”,所谓同江口就是黑龙江,松花江与同江的汇合处,故亦称之为中苏“同江之役”,而同江之役是中国与苏联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海战”(其实是河战)。

  此次战役,苏军意图在突破中国东北江防舰队防线后,沿松花江西进,直冲吉、黑两省腹地,夺取哈尔滨,迫使东北当局屈服。对此,身为中国东北边防司令长官的张学良命令东北海军副总司令沈鸿烈率江防舰队在同江口至同江一带布防,并于沿江要隘布设水雷,横以铁索,同时以陆战队300余人驻同江江岸守卫,阻止苏军进攻。

  中方参战兵力包括东北江防舰队炮舰“江亨”、“江泰”、“江平”、“江安”、“江通”、“利捷”、“利绥”、“利济”及武装驳船“东乙”,总排水量约2000吨,陆战队1个大队;苏联方面参战兵力为苏联阿穆尔河区舰队炮舰“雪尔诺夫”(旗舰)、“列宁”、“杜洛斯基”、“克拉士诺芝纳锦”、“别得诺达”号及武装轮船1艘、小型巡江艇3艘,总排水量近5000吨,飞机25架,步兵3000余人。

  1929年10月12日5时30分,苏军在航空兵和舰炮火力支援下,向同江地区发动突然袭击。东北海军由于沈鸿烈的先见之明,事先藏了一艘拖驳船“东乙”号在芦苇浅滩中,在船上放置两尊大炮并先详加测准距离,10月12日清晨五点半战事一开启,“东乙”即发炮攻击停泊不动的苏军旗舰,苏军未料到中方有此一招,当即被击中指挥舰桥,苏军司令、参谋长、旗舰舰长等多人当场阵亡,不久“雪尔诺夫”号即沉,苏军的另外三艘军舰亦被“东乙”击成重伤。但到了上午九点,苏军的飞机飞临战场,战局马上改观。由于中方舰艇防空能力薄弱,“利捷”、“江平”、“江泰”先后被炸沉,“江安”舰被炸成两段,“东乙”炮台船因炸膛自沉,“利绥”负伤。是役东北江防舰队与陆战队死伤共500余人,“江泰”舰长莫耀明亦阵亡。苏军则被击沉三艘舰船,伤数艘,飞机被击落两架,死70余人。

  与此同时,苏军舰艇、飞机掩护步兵400余人在同江口地区登陆,被东北军击退;另一支步兵、骑兵2000-3 000人绕道下游5 000米强行登岸。东北海军陆战队第1大队协同陆军1个营组织抗击,500余人全部英勇牺牲。13日,苏军攻占同江,不敢孤军深人,次日退出。14日,东北军收复同江,并封锁同江至富锦航道,重新严密布防。29日,“利绥”、“利川”舰和商船2艘、拖船6艘在高家屯航道相继自沉以加强航道阻塞。30日8时,苏军再次出动飞机10余架,轮番袭击富锦县城(今富锦市);同日,又以舰艇10艘、飞机5架及步兵一部再次进占同江,载有陆军的舰艇沿松花江西进,东北海军组织抗击,“江亨”舰受重伤后自沉于江湾阻塞线上,阻止苏舰继续西进。31日,苏军进占富锦,11月1日撤出。17日,苏军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先后占领扎赉诺尔、满州里,中国政府被迫求和,中东铁路管理恢复原状。

  此次同江之战,中国共沉没舰艇7艘、武装驳船1艘,伤亡700余人;苏军舰船沉没5艘、伤4艘,损失飞机4架,伤亡舰队司令以下700余人。这次中苏海军交战,虽规模不大,但兵种齐全,终因众寡悬殊,中方战斗准备不足,又无空军支援,致使东北海军江防舰队损失殆尽。

  走向没落

  1929年国民党政府海军部成立后,对全国海军进行统一整编,明令东北海军编为第3舰队,但实际并未执行,仍隶属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部。1930年,“江亨”、“利绥”、“江平”舰相继被打捞修复,加上“利济”、“江清”、“江通”舰,重组江防舰队,东北海军实力略有恢复。

  1931年爆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失陷,全部的江防舰艇又被日本人劫收,后来交给伪满州国成立松花江警备舰队。而东北的海防第一、第二舰队因驻守山东未受影响,却在1932年6月因舰队中“渤海派”与“东北派”的斗争引发“崂山事件”及“镇海”舰军官冯志冲谋刺沈鸿烈未成,最后造成“海圻”、“海琛”、“肇和”三大舰南下投奔广东舰队,东北舰队从此一蹶不振,被民国中央政府收编为第三舰队,由原东北海军司令部参谋长谢刚哲任司令,暂归北平军分会管辖,舰队司令部移驻威海卫,负责山东半岛沿海防务。辖有练习舰兼飞机母舰“镇海”,驱逐舰“同安”,炮舰“永翔”、“楚豫”、“江利”,炮艇“海鸥”、“海鹤”、“海清”、“海骏”、“海燕”、“海蓬”,运输舰“定海”等;航空队1个大队、飞机8架;陆战队2个大队、2000余人;教导团300余人。1935年7月,“海圻”、“海琛”舰离粤北归加人第3舰队,此时第3舰队辖有舰艇14艘,总排水量约1.4万吨。

  抗日战争爆发后,原驻南京的“海圻”、“海琛”2舰于9月15日沉塞于江阴航道;“镇海”、“同安”、“定海”、“楚豫”、“永翔”、“江利”、“海鹤”、“海燕”8舰艇于12月12日沉塞于青岛水道;“海鸥”、“海清”、“海骏”、“海蓬”等4艇于12月12日沉塞于刘公岛水道。上述舰艇沉塞前,舰炮拆卸后组成舰炮总队,编人长江江防要塞守备司令部。沈鸿烈率海军陆战队2个大队撤往山东内地,改编为特种兵总队,海军第3舰队建制不复存在,东北海军也从此走入历史。

责任编辑:赵艳阳 最后更新:2015-12-27 09:52: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土耳其总统:土方不会与俄罗斯的反“伊斯兰国”联盟谈判

下一篇:升华一下革命情感 看全国人民如何纪念毛主席诞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