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27日报道称,据估算,2010年以来,中国已斥资1500亿元研发国产战机发动机,但为何至今仍不能为航母舰载机歼-15等战机提供国产发动机?这是中国军队目前面临的“最昂贵”问题之一。而在将“瓦良格”号航母(辽宁舰前身)从乌克兰买回来的商人徐增平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向日本军工产业学习。
文章称,本月早些时候,徐增平在北京表示,中国现有军工产业“自成体系、部门封闭、企业全能、产研分离”的状态,完全不能实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强军梦。报道称,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徐增平表示,他已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呼吁中央政府研究日本成为真正军工强国的做法。徐表示,尽管日本的大型军工企业在二战战败后遭到肢解,但日本从未丧失大规模生产武器的能力,例如三菱、川崎和富士等日企,这些企业无不拥有为日本自卫队研发军需产品的专利技术。在谈到五角大楼将舰机派到南海海域时,徐表示,这不是在喊狼来了,而是狼已经来到你家门口挑衅。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尚未做好战争准备,还没有建立一个战时军工生产体系。
《南华早报》援引一名在京解放军退役大校的话称,中国的国防工业曾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所有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企手中。他说,“目前为止,国企几乎不可能与民企分享关键军事装备的技术和订单。这意味着中国民企仍不具备与国企竞争的基础科技,如造船和飞机设计等。”
不过,一位熟悉中国军工发展的不具名人士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随着中国高层反复强调在国防和军队改革中要加强军民融合、逐步向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开放军工领域,已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军民两用和纯军用装备、技术研发制造领域,相信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国内民企中一定会出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军工企业。政府和军方需要做的就是当好裁判员和采购员,根据产品性能、质量和先进程度来判断买谁的,其他的交给市场。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3-28 10:44: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