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中美抗战老兵亲临展馆 让历史活了起来
2014-08-31 15:29:08  来源:云南信息报  点击:  复制链接

  

缅甸运输线争夺战,一群中国小孩挤上一辆吉普车围在一名美军身边。

  

博纳德·马丁代表抗战老兵致辞。(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供图)

  

美军援华抗战名将史迪威将军的外孙伊斯特布鲁克先生来到展馆。(人民网)

  

许嘉璐慰问抗战老兵。

  本报讯 1944年10月,一位中国老者在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向一名美军士兵借火。美国军人协同中国远征军将日本人驱赶出了这座古城——这张见证中美二战友谊的黑白照片成为了“国家记忆”二战影像展的代表作。而这样罕见的历史照片在此次的影像展中共有400余幅。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美国驻中国大使、中美二战老兵代表,中美二战名将后人以及专家学者和全国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代表们出席了图片展。美国抗战老兵及名将后人还带了他们自己珍藏的老照片,一同回顾那段应当铭记的历史。

  “当年我们一起打过日本人”

  得知自己和中国士兵交换检查枪械的照片出现在图片展时,美国抗战老兵代表博纳德·马丁按捺不住兴奋心情,一早就坐着轮椅前往中国军事博物馆。当他将从美国家中带来的照片放在展区的玻璃柜上时,大家都惊呼起来,两张在不同年代不同地方保存的相同的照片,在这一刻奇迹重逢了。看到自己的照片成为展品,93岁的马丁激动不已,“当年我和中国军人一起打日本人”。

  博纳德·马丁随盟军于1944年参加了最激烈的密支那机场抢夺战,他们被称为“梅里尔的抢夺者”,当时史迪威带着这群“抢夺者”和中国驻印军新30师及50师各一个团,另加600人的克钦族游击队,组建了一支混合突击队,历尽艰辛攻下密支那机场。这场战役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对于参战的中美军队却有巨大的意义。

  当时突击队的徽章后来也成为盟军联合作战的徽章,这枚徽标至今还在美国的游骑兵特种部队使用。据博纳德·马丁介绍,当时1200多名突击的战士,最后幸存的只有50个,而他便是其中之一。军人的荣耀已经深深地扎根于这名二战老兵的家族中,不仅他的名片上印着二战盟军的徽章,这枚代表着友谊、勇敢的徽章还文在了他的女儿和儿子的手臂上。

  参与受降仪式的远征军老兵也来了

  昨日,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的代表尤广才和赵振英,以及众多抗日名将的后人均出席了图片展。

  98岁的赵振英曾在1945年的9月9日亲眼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投降的全部过程,当时他是受降仪式警卫营的营长。“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抵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我能有机会亲身经历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是我一生的荣耀。”赵老在开幕式致辞中说。

  据悉,2009年越众公司派人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大量的历史影像,其中发现了赵振英当年在日本受降仪式上指挥战士警戒的场面,当时越众影视董事长邓康延已经为他拍摄完纪录片《发现少校》, “当我们去美国国家档案馆寻找这些资料时,我们发现欧洲战场其他国家的档案都被翻烂了,只有中国战场的被蒙着灰尘。”邓康延说,不管是马丁先生带来的照片,还是档案馆中赵振英的影像,这些事实会让人感到历史在冥冥之中一定会安排好要相逢的机缘。

  许嘉璐致辞 “感恩”与“振奋”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理事长许嘉璐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看到九十高龄的抗战老兵讲话底气十足,他很激动,用两个词表达他的心情,就是“感恩”和“振奋”。

  许嘉璐表示,现在还能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点事,应该感谢为捍卫这块土地而付出鲜血的中国军人和美国军人。

  最后,许嘉璐先生表示,希望中美两国永远记住那场战争中结下的深厚的友谊,中美联手缔造世界的和平。同时,希望有一天国家的记忆能变成国际的记忆,“祝福所有的抗战老兵都能安度晚年,当他们看到社会在进步时,他们会感到曾经付出的鲜血和战友的灵骨都没有白费。”

  而深圳越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宪表示,感谢美军第164照相连为我们留下了数万张震撼的珍贵影像。在中国最高的军事展馆表达了民间最深的历史情怀和历史真相,而老兵的存在也让历史活了起来,原来历史就在大家身边。

  镜头

  照片里的8岁女孩 70年后也来到我们身边

  约翰·伊斯特布鲁克是美军的退役上校,昨日他也出现在“国家记忆”图片展的现场,在图片展中有他父亲和外祖父,其中,其外祖父就是二战美军名将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

  “从卢沟桥事变到1939年,史迪威对中国军人吃苦耐劳、毫不抱怨的特征和潜质表示极其尊重。”约翰·伊斯特布鲁克还带来了一张外祖父和中国将领开完会后的合影,在史迪威的身边还有个小女孩,而这个小女孩昨日也来到了现场。70年过去了,曾经的小女孩已是满头银发,她就是黄维将军的女儿。据其介绍,当时她只有8岁,对照片上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看到照片感到很意外。黄老说,她小时候在云南生活过,虽然是战火硝烟,但那里有她愉快的童年。

  戈叔亚:照片里的墓地,我去考察过多次

  云南二战学者戈叔亚作为特邀嘉宾也来到展馆,在展列的照片中找到一张他曾去过的地方。这组黑色的老照片拍摄于1945年,内容为“距离印度阿萨姆6.5英里的中国军人墓地”,照片上有密密麻麻的木头墓碑,但都是“无名英雄”,只有一块石碑刻有“陈故同志锡胜之墓”的字样。“我拍过‘陈故同志锡胜之墓’的照片,而且这个墓园大门的石墩现在也还在。”

  据戈叔亚介绍,这块墓地就在印度雷多附近的路边,这块无人管理的中国军人墓地就在异国他乡渐渐荒芜。戈叔亚随同云南经贸厅贸促会前往考察时,只见到两块石头的烈士墓碑和几十个残留的墓穴,“现在看到这张老照片,当年寻找墓地的往事一下涌上心头。”

  声音

  “70年来,作为国家记忆,我们没有忘记。但是,恐怕很多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人已经失去这个记忆,对于更年轻的朋友来说,这不是记忆,这是书本上的知识。因此在这个地方,此时此刻我想让我们学会感恩。试想,如果没有中国军人浴血抗战,没有美国友人的支持,我们还有可能今天在这里纪念吗?”——许嘉璐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08-31 15:48:0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辽源矿工——日军侵华的“活证据” 仅剩10余位健在

下一篇:中国正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