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微观战史:令日军畏惧的王牌第74军
2016-09-15 10:50:11  来源:华广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第74军是抗战时期最著名的部队,但鲜为人知的是,74军下属3个师分别由保安团、补充旅、杂牌部队改编而成,虎贲王牌军是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荣誉。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代号为"辉煌"的中国军队,它几乎打满抗战全场,多次重创日军,靠着不断积累的战功,逐渐成长为中国军队的王牌部队之一。每逢重要会战,军事委员会总要首先询问这支部队的位置,就连向来瞧不起"支那军队"的日本人也称它为"虎の部队"。由于这支部队所辖的三个师都是"5"字开头,因此它又有了"三五部队"的美名。它,就是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

偏师转正

第74军成立于1937年8月30日,正是淞沪会战中日两国军队打的难解难分之时。首任军长俞济时(1904.6.14-1990.1.25),浙江奉化人,字良桢,他早年曾经当过米店学徒、民信局信差和县府庶务,后在同族叔父、蒋介石的好友俞飞鹏引荐下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步兵科。军校毕业后,俞济时参加过东征、北伐和中原大战。

在众多黄埔一期生中,俞济时并不突出,在部队任职期间中规中矩,也没犯过什么错误。但俞济时却比其他黄埔生占据特殊的优势,其一,他是俞飞鹏的侄子,其二,他是奉化人。在这两点基础上,俞济时从黄埔生中脱颖而出,在六年中不断得到提拔,终至成为国民政府警卫第2师师长,担负起保卫首都南京以及委员长蒋介石安全的重担。

1932年1月淞沪抗战爆发时,俞济时的警2师改称第88师开赴上海参战。第88师在他的指挥下取得著名的"庙行大捷",战斗中,俞济时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他甚至因此腹部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伤至肠子穿孔。总算是抢救及时,活了下来。战后,他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俞济时终究因伤离开了一手创建起来的第88师,但他并没有离开军界,而是在稍事休养后前往浙江省政府担任保安处处长,承担起将地方保安部队整训为野战部队的重任。在俞济时大刀阔斧改革下,大量优秀黄埔生被调到麾下效力,浙江省保安部队也因此脱胎换骨,不仅官兵素质、武器装备得到提升,甚至在抗战全面爆发后直接被补充到一线野战部队中承担攻坚任务,可谓各省保安部队中的佼佼者。

1935年6月,俞济时奉命带着所属保安第3、第4、第7三个团接收第58师残部,他对58师的整编十分迅猛,将该师残部缩编为一个团,加上自己带来的三个团重建该师建制。这使第58师直接从一支地方杂牌军迅速转变为中央军嫡系,并成为第74军成军后的"左膀"。

有了"左膀",自然还得有"右臂"的配合,这就是第74军的另外一个师--第51师。说起第51师,还得先介绍一下该师师长王耀武。

王耀武(1902.1.10-1968.7.3),山东泰安人,字佐民,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小时候玩耍时经常自任将官,带着一群孩童"冲锋陷阵",人送绰号"孩子王"。由于家境贫寒,王耀武不得不过早辍学,跑到济南一家饼干公司当学徒,凭借聪慧才智很快就被提拔为正式职员并派到上海分公司工作。

后来受到在军界任职的族兄影响和劝说,王耀武决定投军报国,并于1926年1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在北伐战争和军阀混战中,他逢战必当先,做事又敢于承担,因此受到上级的赏识和部属的拥护。

1933年长城抗战结束后,军政部在保定编组六个补充团。这些部队名为"补充",但却是为了应对今后对日作战而编练的精锐。部队编成后,六个团被改编为两个旅,其中一个旅的番号为补充第1旅,直属军事委员会。旅长人选受多方瞩目,尤其是在黄埔一期和二期生中竞争十分激烈。最终为了平衡各派系,又为了使该旅直接掌握在军委会手中,王耀武这位作战勇敢、又没有明显派系色彩的青年军官便成为理想人选。就这样,王耀武幸运的成为三期同学中的第一位将军。三年后,补1旅扩编为第51师,王耀武又顺势升任中将师长,成为三期同学中的标杆。

第51师和第58师都曾经被军政部列入第三批调整师(德式师)之列,但因抗战全面爆发而被迫中止,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但两师官兵的素质,在全国陆军部队中依然是名列前茅的。虽然第51师、第58师分别属于两个独立的团体,但在抗日战场的不断磨练中,最终同化,成为一支极具凝聚力的团队。

淞沪炼剑

在第74军正式宣布成立前,第51师和第58师就分别于8月24日和29日抵达淞沪战场。率先抵达罗店战场的第51师师长王耀武先发制人,他命令先头部队第306团于8月29日向当面的日军发动夜袭。团长邱维达用主力布置一个口袋阵,然后组织了两个加强连做为突击队,他们趁着夜色冲入日军阵地,在撕开了一个200多米宽的口子后按照计划撤离。日军见状,以为对手是在溃逃,立刻尾随追击,这正好中了团长邱维达的埋伏。他在等到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果然命令全团出击,在混战中一举歼灭日军300余人,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

"罗店大捷"传遍大街小巷,就连当时著名的《申报》和《大公报》都分别报道了第51师的战绩。首战告捷后第74军正式宣布成立,由于是战地成立,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两个师互相沟通联络感情。对此,俞济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第51师虽然隶属第74军战斗序列,但授予该师师长王耀武临战独断事后再报的权利。因此,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俞济时只专心指挥第58师作战,第51师则在王耀武的指挥下自行作战。

第74军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中,与日军在罗店战场上展开反复搏杀,战况异常激烈。战至11月5日,日军第11军在杭州湾北岸的金山卫强行登陆,这一情况严重威胁到淞沪战场的侧翼,在战局急转直下的情况下,淞沪战场的部队开始陆续奉命撤退。在此时刻,第74军又承担起开赴青浦构筑防线,掩护第3战区主力部队撤退的重任。

11月6日,负责掩护大军撤退的第58师174旅在白鹤港附近与日军第6师团第11旅团的先头部队遭遇,旅长吴继光随即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白鹤港一战,打了整整三天三夜,终因弹尽援绝,伤亡殆尽,旅长吴继光英勇阵亡而告终。吴继光生前曾写下一首慷慨豪迈的诗篇抒发自己的报国热情:"男儿立志出乡关,生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在淞沪会战期间,初出茅庐的第74军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以累计伤亡4707人的代价毙伤日军千余,在这当时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战果,也为今后成为王牌奠定了基础。

绝境逃生

淞沪会战结束后,刚刚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第74军不等整补,又奉命投入到南京保卫战中。俞济时接受任务后立刻做出部署,他命第51师担负南京外围淳化镇的守备任务,第58师在南京外围的牛首山一带构筑防御阵地。

从12月5日开始,日军第9师团分别对淳化镇和牛首山阵地发动猛攻。第301团代理团长纪鸿儒率领所部以简陋的步枪、机枪和手榴弹等轻武器与日军的飞机、大炮相搏。最终淳化镇工事几乎全被日军炮火摧毁,第301团也伤亡殆尽,全团12个连长四分之三非死即伤,排以下官兵伤亡1400多人,几乎全军覆没,纪鸿儒也是在身负重伤后被抬下火线。

有鉴于此,第51师被迫放弃淳化镇后撤。为了掩护全师撤退,王耀武命第305团向日军发动逆袭。战斗中,团长张灵甫左臂中弹,部下劝其撤过长江治疗,但张却勃然大怒,"昔日项羽兵败,犹不愿渡乌江,我岂能因伤渡长江?当与敌决一生死以践誓言!"言罢继续投入作战,直至完成任务撤入南京后才由下关后撤,部队则由中校团附常孝德继续指挥。

撤到南京城内的第51师已经残缺不全,12月12日,第302团团长程智率部在赛虹桥与日军激战时阵亡。与此同时,第151旅旅长李天霞和第306团团长邱维达在守卫中华门的战斗中相继负伤,冯圣法的第58师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

12月12日下午,日军第6师团一部攻入中华门,战前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下令弃守南京,并命令部队分散突围。此时南京城内秩序大乱,仍然与日军激战的第74军官兵突然接到撤退命令后手足无措,多亏战前军长俞济时通过任后方勤务部长的俞飞鹏,预先留了一艘小火轮在江边接应,才使第74军残部成功撤到江北。

为了掩护主力后撤,第302团第1营营长徐景明毅然率部断后,全营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以他们的血肉之躯上演了第74军南京保卫战中最悲壮的一幕,他们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全营官兵无一人投降,全部阵亡。

整个南京保卫战,第74军以疲惫之师应战,付出了伤亡6000余人的惨重代价。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第302团部分因与日军纠缠在一起无法撤离,由于俞济时、王耀武收拢部队得力,74军最终有12000余人撤过江北。另外,粤军66军、83军在军、师长的带领下,成建制从日军正面突围,也有较多官兵成功归队。相比之下,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部长官下达撤退命令后,就对部队不管不顾,大批官兵后来滞留南京遭到日军屠戮,境况最惨的88师最后只收拢起1200多人。

也许正因为在绝望时刻长官的不离不弃,撤离南京后的74军凝聚力空前增强,经过整补后一跃成为中央军嫡系中的主力,并开始了它在抗战中辉煌的战历。

万家岭成名

1938年5月,第74军奉命开赴豫东参战。在这次会战中,冯圣法指挥的第58师在罗王车站重创日军一个大队,并收复失地,王耀武指挥的第51师连克内黄、毛姑寨。在进攻三义寨的战斗中,新任第302团团长纪鸿儒在战斗中再次身负重伤,他忍痛鼓励部下继续作战,并言道"勿以我死为念,弟兄们努力杀敌",终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前线。

豫东战役的硝烟散去不久,第74军又奉命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6月12日,日军集中25万人的兵力,兵分两路向武汉发动进攻,其中负责主攻的日军第11军溯江而上,连占马当、九江,赣北告急!、第74军与此时奉命进驻江西德安,担负鄱阳湖岸的防御。9月20日,日军第106师团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打算迂回穿插包围20个师的中国军队,随后与正面作战的友军发起前后夹击,一举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第106师团因此孤军深入,一头扎进了赣北的崇山峻岭中,这反倒是给了中国军队围歼这股日军的好机会。

10月1日,第9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决定调集重兵围攻日军第106师团,俞济时指挥的第74军也奉命参战。在中国军队五个军的包围下,松浦淳六郎很快就察觉到所部陷入危机,他急忙部署突围,却又选错了方向。

第106师团在突围时遭到了第58师的顽强抵抗。为堵住日军,俞济时甚至还命令军部特务营参战。第58师以巨大的伤亡成功将日军挡住,松浦眼见所部损兵折将,却没有丝毫进展,便决定死守突围最后的退路——张古山以待援军。

为了切断日军第106师团最后的退路,第51师师长王耀武奉命对张古山发起进攻。王耀武接受任务,随即命令第153旅承担这一任务。第153旅旅长张灵甫命令第305团挑选500精兵编成敢死队,从张古山后方偷袭。与此同时,负责正面佯攻的部队也发起进攻以吸引日军注意。正当日军与佯攻的国军激战的时候,突然背后响起枪声大作,第305团的突击队从后山登上山顶向日军发动攻击,在两面夹击之下,突入张古山。

然而,张古山并没有被完全拿下。日军为保张古山,随即调兵增援,试图重新控制该地。王耀武见状,也抽调第302团增援第153旅。此后两军围绕张古山展开连日激战,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以第305团为例,团长唐生海身负重伤,代团长于清祥又随即阵亡,所部官兵伤亡过半。整个张古山阵地反复易手达五次之多,鲜血染红的张古山就连日军都将其形容为"血岭"。

战至10月11日,第51师参战的三个团已经阵亡2000余人,伤3000余人,但终于成功占据张古山,彻底切断了日军第106师团的退路。此后,在中国军队各路部队的合击下,终于在万家岭地区重创日军第106师团。

在武汉会战、尤其是万家岭战役中,第74军功不可没,他不仅成为一支能够担负攻坚任务的得力部队,也成为友军各部景仰的"威武之师"。著名的作家田汉被74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事迹所感动,以张灵甫为原型创作了话剧,并与《渔光曲》的作者任光合力为74军创作了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父女儿童!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海,大战过兰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踏着烈士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脏,我们愈战愈奋,愈杀愈勇。抗战必定胜利!杀!建国必定成功!杀!"鉴于近年的一些争议,需要说明的是,有关万家岭大捷,被提及最多的是第74军、张灵埔。但当时参与围歼打援的部队多达6个军外加若干独立师、团部队,而且粤军第4军(含黔军102师)在大金山方向承受日军106师团主力2个步兵联队的进攻,74军在张古山、长岭方向对付的主要是106师团预备队的1个步兵联队。

嫡系与杂牌

第74军在长沙整补期间,军事委员会调第57师编入该军战斗序列。对于第51师和第58师的官兵来说,第57师这支出自"五省联军余孽"的杂牌部队有如沙场过客,虽然有幸能够加入第74军,但也不会留多长时间。当时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正是这支"杂牌余孽",会成为第74军的第三支擅战之师,并成为全国闻名的"虎贲部队"。也正是第57师的加入,使"三五"齐全,第74军即将掀开一页新的篇章。

如果说第51师是黄埔出身标准嫡系,第58师是中央结合杂牌演变而成的精锐,那第57师则是地地道道的杂牌军了,这是一支由孙传芳五省联军残部的军官、中原大战俘获的反蒋军战俘为基础改编而成杂牌中的杂牌部队。

师长施中诚(1897.1.25-1974.10.28,安徽桐城人,字朴如)保定军校第9期步兵科毕业,长期在北洋军队效力,是一名标准的"杂牌将军"。第57师虽然是杂牌,但是也有一个显著优势。在前任师长阮肇昌与陈诚的特殊关系下,第57师有幸被列入第一批调整师,并换装德械,这在众多杂牌军中简直是奇迹,甚至让没有列入调整师的中央军羡慕加嫉妒。

在1937年的淞沪会战中,第57师以其精良的装备取得一些战绩,此后又经历过田家镇血战,也是从恶战中打出来的部队。第57师初入第74军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不被第51师和第58师信任。以1939年的南昌会战为例,第74军在参战期间,第51师和第58师往往行动一致,第57师却像个无主的"幽魂"站在一旁。为了防止军部人员耍心眼,第57师在南昌会战期间异常谨慎,所有军部下达的作战命令都要备案一份再下发,甚至作战命令的编号、时间都记载的一清二楚。战斗结束后,第57师在编写战斗详报时,依然对军部的长篇作战命令予以记录。可见第57师官兵在黄埔出身的第51师和第58师的夹缝中,得有多么艰难。

但是,第57师的谨慎并不意味着这支部队平庸无能,在随后爆发的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赣北战场上,第57师步兵指挥官李琰率领两个团奇袭上富镇,一举将向长沙增援的日军第106师团截为两段,从而扭转赣北战局。在接下来的冬季攻势中,第57师敢打敢冲,接连攻克日军据点,表现十分优异。正是因为第57师的这些表现,使其在第74军站稳脚跟,那些杂牌出生的官兵也逐渐得到了黄埔嫡系的尊重和敬佩。

说完杂牌的问题,我们不妨再来说说嫡系之间的矛盾。

1939年6月,王耀武成为第74军的第二任军长,他上台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树立权威,这其中最让他最头疼的就是第58师。原本第51师和第58师就分属不同的团体,合编为74军之后,彼此之间都相互飙着劲,第51师立了功,第58师一定要再加把力,超过第51师,反之亦然。俞济时担任军长期间,就是充分利用了两者之间的问题,而使第74军在战时发挥出不同凡响的战斗力。但当俞济时离开后,该怎么解决第58师不服王耀武的问题呢?

为了给黄埔三期出身的晚辈——王耀武树立权威,俞济时干脆"送佛送到西",他将第58师中黄埔一、二期出身将领先后调离第74军,任用四期生廖龄奇担任第58师师长。此外,他还同意了王耀武将第51师军官张灵甫调到第58师担任副师长的推荐,为王今后接管第58师创造条件。不得不说,俞济时为维护第74军的荣誉和团结,已经是做到仁至义尽了。

相比桀骜难驯的第58师,第57师的军官还是比较好打交道的。王耀武对施中诚等杂牌军官推心置腹、以诚相待,并保举施氏担任副军长兼师长。施中诚感其知遇,也主动表示可以将第57师交由黄埔军官执掌。在双方互相示好的情况下,黄埔一期生余程万成为了第57师的新任师长。当时的他们不会想到,几年后余程万和第57师的全体官兵会打出一次既名垂青史又毁誉参半的战役。

王牌的确立

1941年3月,日军第11军以两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向江西上高地区发动攻势作战。面对日军三路进攻,负责赣北战区指挥的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吸取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的经验和教训,决定给日军布置一个口袋阵,他以三个军的兵力为一线防御部队,命第74军守卫上高城的二线阵地。

一线防御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层层阻击、最大可能的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二线部队的任务则是充当这个口袋阵的底,当日军好不容易抵达二线防线时,一线部队趁机迂回敌人侧翼和后方和二线部队一起包围歼灭日军。

第74军军长王耀武看完作战计划后,心领神会,他知道这次作战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自己这个"口袋底"牢不牢固。王耀武立刻做出部署,他将第57师和第58师摆在上高城下,正面阻击日军第33师团和第34师团的进攻,将第51师放在锦江南岸防止独立混成第20旅团的偷袭。

3月15日,日军正式发动进攻,中路的日军第34师团像打了鸡血似的直扑上高,但负侧翼掩护的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却进展缓慢。所谓"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失去掩护的情况下,第34师团依然奋不顾身的向中国军队布置的口袋最底部冲去,其结果可想而知。

在第74军的顽强阻击和友军各部的配合下,日军第34师团陷入中国军队的重重包围。3月24日,第34师团不得不停止攻击,固守待援。乘此机会,第74军则发起反攻,友军各部也都纷纷加入战团,打的日军第34师团防线到处都是缺口,最终被迫突围。

上高会战,终以中国军队获得全胜而告终。第74军上高一役,立功最大,正式确立了王牌军的地位。罗卓英称赞其为"抗日铁军",军长王耀武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

虎贲的荣辱

常德会战是第74军经历过的又一次恶战,尤其是第57师在常德城血战十六天,其功过至今仍为史家的争论焦点。

1943年11月,日军第11军为了攻占湘北重镇常德,掐断重庆大后方唯一的物资补给线,以七个师团的兵力发起"常德作战"。经过半个多月的战斗,日军先后突破中国军队第10集团军和第29集团军的防线,兵临常德城下。

日军第3、第68、第116师团等部从西、东、北三面将常德城团团围住,第57师师长余程万率领"八千虎贲将士"誓死保卫常德。从11月18日起至12月3日,整整十六天,第57师官兵面对日军压倒性的优势,高呼"有一墙守一墙,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的决死口号与日军展开激战。而日军为了能够攻占常德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击毙了两名联队长--步兵第6联队长中畑护一、步兵第109联队长布上照一,更是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士气。

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下令采取"围三阙一"战术,故意撤走常德城南面的军队,希望已经伤亡殆尽的第57师能够主动弃守常德。为了救援常德,王耀武指挥第74军主力抱着"救同泽于水火"的精神拼命向常德进攻,但却被日军第13师团所阻。

师长余程万在苦等援军无望的情况下给第6战区司令长官部拍发了一封电文:"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七十四军万岁……"12月3日,常德城最终被日军攻陷。最后时刻,第57师第169团团长柴意新率领一部掩护余程万指挥的师主力突围,自己则战死在双忠巷阵地。余程万突围后与第58军会合,随即又引导第58军回攻常德,将其成功收复。

常德一战,第57师参战官兵计8529人,阵亡4069人,伤1950人,失踪358人。第57师以其战斗表现而获颁"荣誉旗",阵亡的上校团长柴意新,也被破格追赠陆军中将,其余阵亡官兵各有抚恤。但师长余程万却因为在最后关头"弃城逃跑",而被蒋介石下令逮捕枪决,总算是军法执行总监何成浚采用拖延战术,把余程万在监狱关了一年后,才开始正式进入审判程序。最后经过实际调查以及多人求情,余程万被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考虑到他已经被关了一年,便在宣判后不久予以释放了。

湘西扬威

1944年3月,施中诚继王耀武之后出任第74军的第三任军长。其实当时最有可能接掌第74军的是已经外调到第100军担任副军长的李天霞,王耀武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反而保举施中诚当上军长呢?主要原因之一,是王耀武不想削弱自己对第74军的控制。

控制一支部队最怕的就是被有野心的"二当家"架空。李天霞虽与王耀武关系不错,但并不能证明李没有野心。想对来说,由施中诚这个"外来户"担任军长,第57师首先就不会反对,王也不用担心施氏能够掌握第51师和第58师。这么一来,王耀武不仅能够继续控制第74军,而且还能落个善于用人的好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

施中诚出任军长后,第74军又先后参加了长衡会战和湘西会战,在这两次会战中,王耀武都是跳过施中诚直接指挥第74军作战,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王耀武推荐施中诚出任军长的目的。

在长衡会战中,第74军参加了救援衡阳的战斗,张灵甫指挥的第58师一马当先,先后突破日军第40师团和第116师团的阻击,成为距离衡阳最近的一支部队。遗憾的是,就在第58师距离衡阳只有几公里时,衡阳陷落了。

1945年的湘西会战被称为是对日军的"最后一战"。在这次会战中,已经装备了部分美械装备的第74军以压倒性优势击败进犯湘西雪峰山的日军第116师团。特别是李琰率领的第57师在江口保卫战中取得全胜,使盟军将领魏德迈和麦克鲁都连连称赞,麦克鲁甚至还亲自前往第57师给作战立功的连长周北辰授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第74军主力奉命开赴衡阳受降。9月20日,日军第68师团师团长堤三树男、参谋长小合茂集合师团司令部人员,正式向第74军军长施中诚递上名册,并在投降书上签字。第51师和第58师则分别解除了第68师团所属两个旅团的武装。至于第57师,则先一步空运南京,与新编第6军一起参加了南京受降的光荣任务。

抗战结束后,74军改编为整编第74师,在内战中覆灭于山东孟良崮。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9-15 10:55:5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一带一路”,会是黯淡天际的一缕阳光吗?

下一篇:微观战史:屡屡与日军死战的第59军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