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宋学义的最后一段旅程
2014-09-12 15:52:59  来源:河北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人物小传

  生命在你22岁的时候,有过一次急转弯,狼牙山上,五壮士纵身一跃,壮怀激烈。

  你死里逃生,成为活着的勇士,却也因跳崖落下残疾,最终脱下军装回乡种田。

  你的战友和抗大同学,很多后来成为党的高级干部,可你却拾了大半辈子粪,总说自己“就是一个土农民”。

  其实,你走南闯北见过不少世面,完全知道自己的名气意味着什么,可以带来些什么,可回乡的头几年,你甚至隐姓埋名,绝口不提自己的经历。

  拉扯着一大家子人,你却拿伤残补助周济乡亲,自己拖着伤残之躯爬树,揪树叶补充自家口粮;

  你也听过闲话,受过不少委屈,却从来没有人听过你的抱怨,任何时候,只看到你默默的努力。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你悄然离去,时光荏苒,你却依然为人们所铭记。

  宋学义,一生辉煌,不仅成就在狼牙山。

  阅读提示

  1970年,52岁的宋学义悄悄地踏上了最后的旅程,时隔多年,他再次来到易县的狼牙山。此时,距离狼牙山上慷慨一跳,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

  没有人知道,他是不是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只是,那一年,他“胃疼”得越来越厉害了。

  他一路默默地走过,登狼牙山,访老乡亲;离开狼牙山,他又去探望了老部队和在祖国边陲执行保密国防任务的儿子,甚至还去了一趟洛阳,破天荒地用自己的名义要了一台拖拉机。他用这样一段旅程给自己早已向死神透支了30年的生命画上了最后的句号。

  1971年6月,“狼牙山五壮士”的两名幸存者中的宋学义因肝癌去世。8年后,他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成为河南沁阳烈士陵园中唯一不是牺牲在战斗中的烈士。

  1 他是寻找回来的英雄

  “按村里的辈分,宋学义得叫我叔——事实上,是我一直管他叫叔。”

  在河北易县,狼牙山下的北管头村,如今71岁的杨成海这样解说自己与宋学义的关系。

  1970年4月,春寒料峭中,陪宋学义度过在狼牙山最后一段时光的,就是他。

  “那年离宋学义他们五个跳崖也差不多快30年了。”杨成海说。

  1941年9月,在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中,作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七连六班的战士,宋学义与战友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四位战友一起,在弹尽粮绝之际,宁死不屈,从狼牙山纵身跳下,由此,他们被称为“狼牙山五壮士”。

  五壮士中,宋学义与葛振林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北管头就成为因跳崖致残的宋学义复员后的安置地,他在那里生活了三年,还娶了当地姑娘李桂荣为妻。

  “很瘦,佝偻着背,老是用右手按着肚子。”杨成海这样回忆那时的宋学义,“看他脸色不好,劝他去看看,他总说是老胃病不要紧。”

  如今杨成海回想起来,也许宋学义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才再访狼牙山。

  但是这一次,他爬不上去了,他“只能在山脚下久久地仰望,小声地叹息,转身抹去眼角涌出的泪水”。

  杨成海陪着宋学义在村里转了个遍,“他基本上没有停过脚,走西家串东家……”

  宋学义一路有说有笑,但不说话时,他总是紧锁着眉头。

  杨成海当时并不知道,眼前这位让他深深景仰的“大英雄”,心里怀着怎样的忧虑。

  “文革”开始,宋学义因为20多年前狼牙山的那一跳,遭到从未有过的冲击。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他说成“假英雄”、“假模范”,甚至在批斗会上当众质问他:“人家都跳崖跌死了,你怎么活着回来了?你再到狼牙山跳跳,跌不死,就承认你是英雄。你从房顶跳下来也行,房顶还没狼牙山高,跌不死也算……”

  “关于宋学义的闲话和议论一直都有,说他没本事,要不立那么大功劳,咋还是个农民。”李成杰告诉笔者。

  79岁的李成杰曾在河南沁阳宣传部长期任职,与宋学义打了几十年交道,最终成为他的传记作者。“那些人如果了解宋学义是被寻找回来的英雄,就不会说出那种闲话了。”宋学义的老友、曾长期在沁阳任职的老干部张贺兆说,“要不是1951年的全国寻访英雄活动,人们或许就永远不知道他的下落了。”

  60年前,第一个找到宋学义、并代表组织确认了其身份的,正是张贺兆。

  1951年10月下旬,当时正在沁阳县政府民政科工作的张贺兆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中央要召开全国老军人、老烈属代表大会,要在全国开展一次寻访英雄活动。根据线索,“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就在沁阳,要尽快找到他。

  从部队复员到易县当地,再到解放初回故乡河南沁阳北孔村务农,宋学义的党组织关系并没有断,他只是从来没有提过自己负伤转业的具体原因。加上长途迁徙和战争年代档案资料不够健全,从1947年到1951年的几年间,复员回乡的宋学义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张贺兆通过查找伤残军人花名册,在北孔村找到了宋学义。时至今日,他仍然记得那个深秋天气里,自己第一次见到的宋学义:夹衣,单裤,穿着露脚趾头的鞋子,拦腰扎一条草绳,腰驼得厉害。

  张贺兆上前套话,宋学义随口道来,参军打仗的重要经历都对上了,可张贺兆一提及1941年反扫荡,宋学义就把话题往别处岔。

  最终,还是宋学义的妻子李桂荣趁他被村里叫出去办事时,拿出了一枚奖章——— 上面刻有“坚决顽强”4个大字——— 这才使张贺兆对宋学义的身份确定无疑。

  这正是杨成武将军代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颁给宋学义的。而杨成武亲手为宋学义佩戴奖章时的照片,也保存了下来:照片上,年轻的宋学义紧抿着嘴唇努力挺直着腰板,只是他的身后,必须有人搀扶。

  如今,这枚奖章正静静躺在国家博物馆中。

  2 他把伤残补助都拿给贫困户

  “父亲从狼牙山回来后又去了他的老部队,还去了我当兵的地方。”

  5月24日,河南沁阳。

  宋福保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成一团的卫生纸,掩饰着在鼻尖上按了按,然后飞快地擦了擦泛红的眼圈。“那是我成年之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父亲作报告。”宋福保说。

  平时很少主动出远门的宋学义不仅回了狼牙山,还去了一趟远在广州的老部队。

  其后,宋学义又从广州来到了儿子当兵的昆明,却因为宋福保所在的部队是执行特殊国防任务的保密单位,怎么也找不到驻地。

  情急之下,一生中很少主动提到自己名字的宋学义,给昆明军区政治部打了一个电话。就这样,在短短三天的相聚日子里,20岁的宋福保没能跟父亲聊上几句,更多的是坐在台下,倾听父亲讲述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次战斗——那是一个全国人民都知道的故事,可震撼宋福保的,不是舍身 一跳,却是父亲生还后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跳崖当晚,死里逃生的宋学义、葛振林连夜带伤下山寻找大部队。路遇险情,腰部已经受了重伤、还在吐血的宋学义毅然决定,由自己在前头探路,为的是万一碰上敌人回不来了,伤势较轻的葛振林能逃离险境,继续打鬼子。

  千古艰难唯一死。“刚刚与死神擦肩而过,一般人可能后怕还来不及,他却又一次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父亲的形象在宋福保心目中骤然高大了起来,他终于信服,自己那瘦削的、总也直不起腰来的父亲,原本就像电影里那五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一样顶天立地。

  跳崖之后,宋学义的腰就再没能直起来。

  5月25日,在沁阳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打开保险柜,轻轻捧出一个粉色的绸包。摊开粉色绸布,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城市所珍藏的头号文物——一个早已明显磨损的、形状独特的皮质腰带出现在笔者眼前。这就是宋学义生前很少离身的“腰卡”。为的是让这条腰卡里层叠的钢板替代他伤残的腰椎,承受上半身大部分重量。“有点像电影里的子弹带。”笔者轻声说。而博物馆工作人员马上告诉笔者,眼前这条腰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当地政府为宋学义重新定制的,在那之前的十余年间,宋学义佩戴的第一条腰卡,就是用一条帆布子弹袋缝入钢板制成。“只有夏天极热的时候,父亲才会摘下它来。”宋福保告诉笔者,宋学义的左眼也在跳崖时被树枝刮伤了,人走到近处才能看清楚。身体上的伤残,正是宋学义当年早早离开部队解甲归田的最直接原因。

  可在宋福保的记忆里,一直当村干部的父亲虽有伤残补助,却很少拿回家里,“他都拿给村里的贫困户了”。

  由于家里人口多,缺少壮劳力,在村里,宋学义家的生活水平一直算中下等。

  3 他想得最多的是乡亲

  “他提出的最后一个要求,是开封介绍信。”

  6月10日,笔者几经辗转,终于与在河南新乡的张贺兆通了话。

  1970年10月,张贺兆下村办事,在北孔村见到宋学义时不由吃了一惊——几个月不见,老宋瘦了好多,脸色发黑,目光倦怠,“说肚子疼,老用手捂着。”“疼得厉害,他就掏出两片止痛药吃。就是这时候他要求我给他开个介绍信,因为他思前想后,想去洛阳拖拉机厂给村里要台拖拉机。”张贺兆回忆。

  宋学义在洛阳受到了热情接待,4场报告“换”回了一台在当时还颇为珍贵的拖拉机。“但是他为个人的事,从来没向组织上伸过手。”电话那头传来张贺兆感慨的声音。“葛振林生前给我讲过一段往事。”宋学义的女婿田元才说,那是1958年,电影《狼牙山五壮士》正在北京门头沟拍摄。剧组把五壮士中得以生还的两位——葛振林和宋学义都请到了拍摄现场。“有一天吃完晚饭没事儿,葛振林对我岳父说,走,咱们洗澡去,放松放松。”但是一向开朗爱玩的宋学义没有响应,他皱着眉头说,惦记着家里,“家里没有一个壮劳力,大女儿还体弱多病”。“葛振林当时听了很吃惊,说你们当地对你没有照顾吗?又说,你实在困难,可以向组织上反映啊……”

  可是,宋学义从来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即使后来一个女儿患上小儿麻痹四处求医时也没有,最终女儿下肢致残。

  被“寻找回来”之后,宋学义也曾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全国民兵大会,担任过公社委员、县委委员等职务,走南闯北见过不少大场面,也遇到过不少老战友、大人物,甚至还被毛泽东主席请进中南海自己家吃过一顿饭。

  “他不是没机会进一步。”沁阳的老干部们这样说,跳出农村、当官提干意味着啥,宋学义自己心里清楚,但他就是一直在家乡北孔村担任村支书。

  “在他的带领下,北孔村实行了盐碱改造,从原来最穷的要饭村,变成了全县最好的村。”张贺兆如是说。

  “那时候,干部不计工分,可他也下地,腰不行,干不动重农活,就整天拾粪。”在宋福保印象里,父亲几乎总是背着粪筐到处走,天热时到哪儿都戴个草帽。

  “早先为防失落,草帽檐上拿红色儿写上他的名儿,后来改了,只写一个宋字。”宋福保觉得奇怪,为这事问过父亲。宋学义的回答是,不能让人家一看见这名字就想起课本上写的、电影里演的狼牙山那些事来,“咱就是个农民,得讲本分”。

  “他就是这样,洁身自好到了刻意回避自己名字的程度。可是他也有喊着说自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时候。”李成杰回忆说。

  1959年宋学义到河南滑县开会,适逢河堤决口,在场的群众手足无措。宋学义当场跳进水里大喊:“我是‘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大家听我指挥,没带工具的下水,挨个坐在决口处筑成人墙。”人们顿时跟着扑通扑通都跳了下去,用身体堵住决口。

  “宋学义”仨字好使,他自己清楚。该啥时候提,他心里更清楚。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因肝癌在郑州去世。

  1979年6月25日,宋学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2011年5月25日,清早淡淡的阳光洒落在沁阳烈士陵园。

  在这里,安葬着158名革命烈士,其中,157位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英勇牺牲在战场上或敌人屠刀之下,只有一位不同,那就是宋学义。

  从战场到家乡,从壮士到农民,无论是战时的悲壮,还是和平年代的“默默无闻”,宋学义,都以同样对党的忠诚,成为后人楷模。

  力量之源

  这是一次寻找的过程。

  为了写好这位死里逃生、被寻找回来的英雄,从易县到沁阳,从郑州到衡阳,记者一路追随着宋学义留下的线索,也在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沁阳博物馆里一顶破了几个窟窿的帽子,衡阳黄茶岭小院里一张有点散架的旧藤椅,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人,诉说的却是一个相同的真谛——虽然头上拥有“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英雄的光环,虽然一位因伤返乡变成普通农民,一位留在部队最后享受师级待遇,但是宋学义和葛振林的日子过得比普通人还清苦,他们当年舍身一跳绝不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幸存之后也并没有把个人享受当做人生目标。出门开会不吃请,能走路去的不坐车,宋学义甚至拒绝了“进城”的机会,而葛振林则曾为学校感谢他作报告送来的“劳务费”摔门震怒,他们周围的人都说他们最大的优点是“认真”,最大的特点是“较真”。

  或许,在有的人看来,有时他们古板、固执得“不近人情”,可在另外一些人眼里,他们自有和顺、可爱的另一面。

  黄茶岭的菜贩至今仍怀念衡阳干休所里那个拄着拐杖、讲一口河北乡音的干瘦老汉,因为这个“大干部”见谁都笑着打个招呼,还时常对他们这些外乡人嘘寒问暖;而宋学义在泥土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本地人对他最深的印象是跟谁都爱开个玩笑,谁家有什么难事他都悄悄记在心上。

  在人们眼里,出生入死的幸存者,应该理直气壮享受拿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可他们却总是满足于自己的活着,总是愿意站得低点、再低点,似乎只有这样,他们才踏实。

  这世上仅有一个宋学义、葛振林吗?

  自然,作为“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这世上只有一个宋学义、葛振林,可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共产党员队伍中,一定还有千千万万个宋学义和葛振林。

  他们因为不同的机缘投身革命的洪流。

  他们身份不同,经历不同,岗位不同,个人修养和学识不同,能力不同,贡献也不尽相同。

  他们经历过最残酷的战争,死去,或者活了下来。

  虽然有无数的不同,可背后却有着一点共同:

  那就是,在他们心中,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时时不忘自己是一个党员,作为一个党员,永远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成就一个政党不可被战胜的伟力。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巨人安泰,只要他的双脚保持与大地的接触,就可以从大地母亲那里获取无限的力量。 但他们从来不会从人民身边走开。作者: 记者 刘荣荣 朱艳冰 通讯员许彦灵)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09-12 16:21:2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瓦窑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源地

下一篇:潍坊一抗战老兵月圆夜“归队” 临终前再三致谢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