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民国抗战时期梅城诗坛报刊发展繁荣
2014-09-15 13:15:40  来源:梅州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9月1日,本报刊登了杨宏海先生撰写的《侯汝华与“七星灯”文学社》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梅州文化界引起强烈共鸣。近日,《客家人》杂志社召开座谈会,探讨了民国时期梅城诗坛和抗战时期梅城报刊发展繁荣的历史,梅州市文史界学者和爱好者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在民国时期,地处粤东山区的梅州,先后走出了李金发、张资平、黄药眠,以及蒲风、温流、任钧、冯宪章等一批文学大师和革命诗人;走出了罗香林、古直等学术大家。《侯汝华与“七星灯”文学社》一文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许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报料,提供新的线索。当得知侯汝华、林英强、陈廉观等多人均是东山中学校友,东中校长安国强非常兴奋,他说,过去人们只知道“东中”是一个有革命传统的学校,其实“东中”也是一个有文学传统的学校。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几乎荡然无存,今后将加强挖掘整理,以延续东山中学的文化血脉。

  中国作协会员、《客家人》杂志总编辑杨宏海教授介绍,从近期发现的侯汝华与“七星灯”文学社这一历史来看,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梅州文学社团异常活跃,特别是抗战时期梅城报刊出版的繁盛,更加推动了梅州文学诗坛的发展,这一历史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肖文评教授认为,“七星灯”社员林英强、刘果因等人抗战后移居南洋积极从事文教工作,培育青年文艺人才,这将为研究广东华侨史提供新的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据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广州、汕头的沦陷,梅州地区成为华南的抗日大后方,广州、汕头、江西赣州等地数家报刊先后迁来梅州出版,梅州爱国青年纷纷参与创作,宣传抗日,梅州一度成为粤东北甚至华南地区的文化中心。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发言,探讨梅州近年来梅州人文历史研究的成果,认为尊重历史是今人的责任,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继续关注并挖掘整理,探索还原近代以来的梅州人文历史,让客家文化能够更好地延续传承。 (罗诚浩钟伟荣)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09-15 13:25: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建国”紫陶汽锅

下一篇:震慑日本鬼子的望定支队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