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神舟与天宫成功分离 航天员明日中午返回地球
2016-11-17 15:48:31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神舟飞船返回路线示意

  原标题:神舟十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 航天员踏上返回之旅

  北京时间11月17日12时41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施分离,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即将踏上返回之旅。飞船将于11月18日13:33-14:13返回地球(编者注:此据ChinaSpaceflight消息)。截至目前,他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工作生活了30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

  组合体分离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撤收了天宫二号舱内的有关试验装置和重要物品,放置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中。离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前,景海鹏、陈冬向地面科技人员和关心支持航天事业的人们表达了他们的感谢和敬意。

  随后,2名航天员身着舱内航天服,回到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关闭返回舱舱门,进行返回前各项准备工作。两个航天器分离后,神舟十一号飞船首先撤离至120米停泊点保持位置,状态确认正常后,在地面指令控制下逐渐远离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一天后,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将首次从高度约393公里的轨道上返回,考核从空间站运行轨道返回的相关技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继续在轨运行、开展有关科学实验,于明年4月接受天舟一号飞船的访问。

  主着陆场系统完成最后搜索演练

  按计划,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近日结束“太空之旅”,着陆在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 

  为确保任务圆满成功,主着陆场系统近日完成了最后的搜索救援综合演练,目前各项准备已就绪,静侯神舟回家。

  在神舟十一号返回前,主着陆场进行了最后一次系统综合演练,空中和地面分队完全按照1:1的全任务状态和流程进行。演练模拟飞船搭载2名男航天员正常返回主着陆场区,航天员健康状况良好,返回舱呈倾倒姿态。12时40分,演练正式开始,空中和地面搜救分队相继出发,到达待命区域。13时41分,返回舱出黑障,搜索开始。根据北京通报落点,空中分队利用机载搜索设备,于13时46分,成功捕获243信标信号,直升机进行归零飞行,13时53分,指挥机目视返回舱,空中分队相继降落,赶赴返回舱现场。随后,地面分队到达演练现场,搜救队员按照流程进行了航天员出舱、医监医保、返回舱现场处置、后送航天员等科目演练。

  主着陆场系统指挥长李权:整个演练,按照实战的状况进行设置,演练的过程当中,各单位配合默契,搜救工作快速准确,航天员的处置和返回舱处置科学合理。通过这次演练,保证了我们主着陆场系统具备了完成任务的能力。

  “关门”大吉 再见天宫

  在完成了30天在轨飞行之后,两名航天员即将要返回到飞船,进入到返回舱返回地面了。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把几道舱门都关上。和开门不同,这关门也有很多门道,甚至比开门还重要。

  天宫二号的门是否关好,影响着它未来的在轨飞行和下一次与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组合体飞行。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的舱门是否关好,关系到航天员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所以为了关好门,航天员在关门之前要用专门的舱门清洁布,对门框和门的密封圈进行清洁。按照规定,舱门的密封圈和门框至少要擦拭三遍。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项目技术负责人陈同祥:因为在天上在失重的状态下,一些微小的东西都会飞扬起来,飞扬起来的时候它要粘附在这些表面,如果没有擦试干净的话,就会影响它的密封性,原来我们做过实验的,如果有一根头发丝夹在这里,它的效果就会大大的降低。

  擦好密封圈和门框后,关上门,航天员还要把门锁好,锁牢,这个时候就需要顺时针转动两圈半,然后关上压力平衡阀。之后再回到轨道舱,关好轨道舱的门。

  门到底关好没有,还要依靠快速检漏仪来鉴定。当仪器检测出的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说明门已经关严实了,航天员可以放心离开天宫二号,准备返航了。

  重重考验的返回路

  回到飞船的返回舱之后,就要开始准备启动返回地球的一系列操作了。首先飞船要与天宫分离,之后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一同撤离,开始踏上返回地球的路途。

  但实际上,飞船在返回的路上也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针对这些考验,设计人员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保证返回舱平安回家。

  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与大气层的摩擦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这时候返回舱就像一个火球,如果不采取防热措施的话,返回舱里的航天员会承受不了高温,而且返回舱的结构也会受到损毁。所以科研人员在返回舱的外壁上,涂了一层防热涂层,返回过程中防热涂层会消耗摩擦产生的高温,以减少对舱内温度的冲击。

  有了这件盔甲,返回舱的内部温度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这也是航天员能够接受的温度范围。

  当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到达距地面大约80到90公里时,因为高速运动而产生的剧烈摩擦,在返回舱表面会产生等离子区,出现黑障现象。这时候,返回舱会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不管是声音、图像、还是遥测信息,都会全部中断,剩下的只有等待。

  这对飞船和航天员的心理都是严峻的考验。这一段“最难熬的时光”大约要3到4分钟,直到返回舱距离地球大约40公里的时候,“黑障”才会消失。



  当返回舱成功穿越大气层,下降到距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飞船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是飞船回收着陆系统人员最为关注的事情。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飞船的返回舱上安装了主伞、备伞两套降落伞系统。当主伞系统出现故障,无法打开时,备用伞系统也能够担当飞船返回重任。

  专业航天员也是太空科研员

  本次任务,两名航天员在天宫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而在本次任务中,景海鹏和陈冬除了是航天员,他们还要扮演科研员的角色,因为有很多科学实验,需要人来操作。而作为天宫的主人,两位航天员当仁不让。

  这一次在天宫二号里面,将进行14项空间科学试验,以及一些技术验证试验。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需要航天员参与其中来完成的。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系统主管设计师李喆:航天员在舱里面要开展更多的科学试验载荷参与的项目。还保证对航天器的照料,还有航天员要花更大量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然后进行在轨的一些娱乐活动等等这方面的工作。

  在众多的实验当中,其中一项主要的任务就是对航天器进行照顾,并且完成人类太空生活的医学实验。这也是给未来建造空间站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能够满足航天员未来更长时间的在轨生活。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系统主管设计师李喆:在轨生活舱内会产生有害气体,还有二氧化碳。航天员需要及时更换二氧化碳的净化器、微量的有害气体净化器、冷凝水收集器,还有各种航天员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等,这些都要航天员收集、更换、处理。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1-17 15:58:2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李治亭:美国“新清史” 不过是分裂中国的史学标本

下一篇:国际刑事法院沦为西方大国工具 菲律宾可能退出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