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杭州志愿者吴缘为70多位抗战老兵送终
2014-11-28 09:57:31  来源:杭州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吴缘的生活几乎都与老兵有关,图为他看望老兵的场景。 吴缘供图

  昨天,吴缘刚从江西赶回杭州,又马不停蹄到富阳市里山镇,为因病去世的抗战老兵何惠齐送终。这已是近两年来,吴缘送走的第70多位老兵。他很担心,寒冬将至,老兵离去的身影会越来越快。

  他的生活,几乎都和老兵有关。

  比如一周前的17日至20日,他在云南腾冲和龙陵,陪抗战老兵娄仁远和叶增炎祭拜阵亡战友。

  23日,去了宁波市宁海县看望因伤住院的老兵祝仁波。

  24日,上午陪福建电视台赴萧山拍摄老兵周福康,下午在诸暨采访新发现的老兵张金满。

  25日至26日,在江西余干县,陪叶增炎老兵认祖归宗。

  今天至后天,他计划赴绍兴走访70名贫困老兵,发放善款。

  吴缘粗算了算,一年中他至少有300天在外度过,因为“我们爱老兵网”对省内老兵的关怀有具体指标,“每位老兵每年至少看望四次”。吴缘说,不去不行,“寻访再快也赶不上老兵离去,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盼望着我们”。记者 欧阳媛华

  原来自己是老兵后代

  其实以前,吴缘并不了解这一群体。直到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父亲为飞虎队成员的身份被媒体曝光,吴缘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抗日英雄的后代,“我父亲从来没和任何人讲过这段历史,他怕牵连别人……”。

  从那时起,吴缘萌生出寻找父辈历史踪迹的想法。

  最初,他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搜集老兵资料,请当地志愿者核实老兵身份,“做得缓慢而艰难,责任感却越来越强烈”。父亲病重后,吴缘干脆辞去工作,在家专心照顾父亲,同时也加快搜集老兵资料并开始走访老兵。

  很多老兵住在偏远山区。吴缘就和团队成员自掏腰包,去杭州汽车站买票到当地县城,然后坐摩托车去乡镇,实在没有交通工具时,就沿着山路步行,“一天能走访一位老兵就很了不起了”。

  不仅如此,志愿者还得面对抗战老兵的不信任。

  他们活得很孤独

  由于历史原因,大多老兵对抗战的经历讳莫如深,绝不轻易吐露半字。当志愿者拿着档案馆的资料或别人提供的线索,找到老兵家中,老人往往一句“我从没当过兵”,便将人拒于千里之外。

  临安市西天目山乡西游村的94岁老兵应凑发,曾让吴缘等人连续“五顾茅庐”。尽管吴缘手上有应老参加黄埔同学会的文字记录,上面也有应老参会的照片,老人就是不承认,一口咬定他们“认错了人”。

  直到第五次,吴缘将父亲和自己的故事分享给应老,并一再澄清他们行动的目标,老人才慢慢松口。原来,应老是黄埔军校第17期学生,曾在陕西与日军交锋数年。特殊时期因反革命罪,他的一个儿子及4个女儿都读不成书,只能在家务农,生活清苦。

  事后应老对吴缘说:“我没跟任何人说过这些经历,包括我的子女。今天你们来确认我抗战老兵的身份,我很激动和开心。”

  令原本心存芥蒂的老兵开口,并不会给他带去任何成就感,相反,吴缘“感到深深的悲哀”。他难以想象,老兵活得有多么孤独,“连这么光荣的经历都要隐藏得严严实实”。

  “我们等来的是骨灰盒”

  不像资助孩童,帮助老兵“看不到希望”。吴缘说,他们所做的事情往往很沉重,“别的善举等来的可能是希望,而我们,只有一罐罐骨灰盒”。

  浙江省发现的幸存老兵只有约700人,基本都已步入耄耋,其中近半生活贫困,健康堪忧。志愿者沈良伟说,也许再过五六年,老兵们就会大批离去,到时就算想为老兵做点事,恐怕也“子欲养而亲不待”。

  数年前,沈良伟辞去了杭州城管大队的工作,跟着吴缘,一有空就往老兵家中跑。沈良伟说,自己还年轻,要赚钱可以等,但老兵等不起,对他们的关爱也等不起。

  吴缘估计,常年坚持在一线走访的关爱老兵志愿者,杭州差不多有二十人,“他们大多与阿毛(沈良伟)抱同样的想法”。

  他们最需要陪伴

  吴缘从不关机,“如果有人推荐老兵,或哪位老兵出了什么状况,我可以第一时间知道”。

  迄今,吴缘寻访到的老兵遍及十多个省市,包括河北、安徽、广州、福建、宁夏等。在他的印象中,除上海、江苏、北京的老兵外,其他地区的老兵状况普遍比浙江省内的差,有些老兵至今住在羊棚里……

  但吴缘发现,老兵最需要的,并非金钱和物质,而是陪伴。“多少艰苦的岁月他们都熬过来了,临终前,他们只在乎陪伴……他们为国家流尽了血汗,不能老了后再流泪。”

  正因太专注老兵,吴缘无暇顾及87岁的老母亲,也没时间陪伴读初一的儿子,好在家人理解、妻子支持。他也抓住一切机会,带儿子一起去看望老兵。吴缘觉得,这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国主义教育,“人这一生中,必须对国家、社会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李祖琨 最后更新:2014-11-28 10:16: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13位南京抗战老兵身份获认定 其中两位已离世

下一篇:中国退伍老兵为烈士寻亲十八载 退休回乡开办抗战纪念馆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