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发布的《日本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日本以“战略性外交”拓展国际空间,安倍上台后,将本届内阁定位为“危机突破内阁”,而首要任务是化解经济和外交危机,而深化日美同盟是“重建日本外交和安保的第一步”,日本强调所谓“俯瞰地球仪”式的全球视野,欲通过“经略全球”为日本谋取更广阔的国际战略空间。安倍内阁尤其重视加强与对华存在主权争端的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且毫不隐讳要借力南海声索国制衡中国的战略意图。“战略性外交”是将地缘政治考量、市场资源目的与“包围中国”意图相互捆绑、统筹推动的多重复合型外交。
安倍强调,日本将依据综合国力制定外交战略,保护国家利益,以全球视野开展“战略性外交”。 2013年,安倍在国会等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日本外交“不仅要注视与周边各国的双边关系,还要像俯瞰地球仪那样纵览整个世界”,立足于自由、民主主义、基本人权和法治等基本价值,展开“战略性外交,重视普遍价值的外交、保卫国家利益的主张型外交”。
“战略性外交”以东南亚为地缘政治重点以东盟为开端
蓝皮书分析,安倍“战略性外交”强调所谓“俯瞰地球仪”式的全球视野,欲通过“经略全球”为日本谋取更广阔的国际战略空间,为实现“全面正常化”国家目标开道护航。作为安倍内阁实施其对外战略的系统筹谋与综合手段,“战略性外交”的战略性集中体现为更直接、有力地服务于日本的经济安全利益与地缘政治利益。
安倍“战略性外交”以东南亚为地缘政治重点,以东盟为开端。由于上任后首先出访美国的计划受挫,安倍转而将东南亚作为“战略性外交”的起点。组阁后一个月内,安倍本人及副首相麻生、外相岸田密集出访东南亚7个国家(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泰国和印尼),意在开拓东南亚市场,强化与相关各国的关系,加强海上安全合作,与“重返亚太”的美国同步,“制约海洋活动日益频繁的中国”。安倍上台后不到一年,即遍访东盟10国,创下了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历史记录。2013年12月,日本—东盟特别峰会时隔10年后在东京举行,成为2013年度安倍内阁重大的地区外交举动。
2013年1月18日,安倍在访问印尼期间,发表了号称“安倍主义”的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五项原则:(1)日本要与东盟国家共同创造相同价值观。(2)日本愿与东盟国家一起全力维护海洋权益和航行自由;欢迎美国重视亚洲的政策。(3)日本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拉动日本经济复苏,与东盟共繁荣。(4)日本与东盟共同发展与守护亚洲多样的文化。(5)促进日本与东盟各国之间年轻一代的交流,增进相互理解。
安倍版“战略性外交”注重全球视野
与历届自民党或民主党政权不同,安倍版“战略性外交”注重从全球视野谋篇布局、投棋布子,在深化日美军事合作的同时,注重与北约、俄罗斯等世界各大战略力量的关系。安倍上次任职期间即着力加强与北约的协调合作,2007年曾访问布鲁塞尔北约总部,成为战后日本外交史上首位也是迄今唯一一位访问北约总部的首相。此次上台伊始,安倍即致信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称中国在钓鱼岛周边“频繁侵入日本领海和领空”,导致东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呼吁北约与日本联手应对“正逐步强化海洋影响力的中国”。
2013年4月15日,安倍与率北约代表团访日的拉斯穆森共同签署《联合政治宣言》,相互承诺将定期举行高级别政治对话,在反恐、网络安全、应对朝鲜半岛局势、维护海洋权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领域展开合作。双方还呼吁“通过政治对话方式抑制纷争”。该宣言是战后日本首次单独与北约这一地区军事组织签署的政治安全文件,表明安倍内阁欲将“日美安保”内涵延伸至欧洲,推动构建日美欧“三极协调合作机制”,强化自身战略地位,借助西方整体力量实施对华牵制。
日本的欧洲战略 安全“2+2”磋商对象扩大
蓝皮书指出,安倍上台后,迅速将经济、安全“2+2”磋商对象国从原来的美国、澳大利亚扩大到印度、印尼、菲律宾、越南、蒙古、法国以及俄罗斯。2013年4月29日,安倍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发表联合声明,就尽快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领土争端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声明称,“二战结束至今两国一直未缔结和平条约的状态是不正常的”,“两国应当在此前已签署的文件以及所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和平条约谈判,在制定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最终(领土)解决方案之后,缔结和平条约”。
为此,两国外交部门将“尽快启动旨在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的谈判”。双方约定,作为邻国将“基于互信和互惠的原则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关系”;在实现两国首脑定期互访的同时,两国外长每年至少一次互访。2013年11月,日本与俄罗斯举行首次“2+2”磋商,双方同意加强反恐合作、深化防务交流,包括确立防长定期互访机制、日本海上自卫队与俄罗斯海军举行反恐及打击海盗联合演习、日本陆上自卫队与俄罗斯陆军互派军演观察员、两国建立网络安全保障协商机制。
在对欧洲外交中,日本重点加强与法国的协调合作。2013年6月7月,安倍与访日的法国奥朗德总统发表联合宣言,称要“应对新型大国崛起所导致的一系列课题”。这被普遍解读为“显示了制约中国的意图”,特别是针对中国“不断加强海洋活动”,敦促中国尊重“航行自由”。日法双方还就建立外长与防长“2+2”磋商机制达成协议,以此为平台,协商军事装备的共同开发及出口管理。日方此举的目的,在于阻止中国与法国双边合作的强化,牵制中法关系“渐行渐近”的势头。鉴于法国与中国此前签署了直升机着舰装置出售合同,日本希望通过建立“2+2”机制阻止法国对华出口可转作军事用途的物品。双方确认,将在核能技术开发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向国际市场推销日本三菱重工与法国阿海珐集团合作研发的“ATMEA1”型反应堆。
日本加强与对华存在主权争端的东南亚国家合作
安倍“战略性外交”是将地缘政治考量、市场资源目的与“包围中国”意图相互捆绑、统筹推动的多重复合型外交。安倍内阁在与印度展开“印太”海上安全合作的同时,加紧对“陆上东盟”的战略渗透。在2013年12月举行的日本—东盟特别峰会上,安倍承诺今后五年间将提供总计约2万亿日元的政府开发援助(ODA)。安倍内阁副首相麻生2013年年初出访缅甸,将缅甸所欠5000亿日元债务的60%一笔勾销,同时重新提供500亿日元贷款。这一方面反映了安倍内阁开拓东南亚市场、获取资源与扩大投资的考量,另一方面则意在削弱中国地缘政治影响力,同时暗含尝试从陆上进入中东海湾的长远战略意图。
安倍内阁尤其重视加强与对华存在主权争端的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且毫不隐讳要借力南海声索国制衡中国的战略意图。2013年7月安倍访问菲律宾,与阿基诺三世商讨“进一步提升日菲战略伙伴关系”,承诺对菲提供海上巡逻船。菲律宾外交部在安倍到访之日发布新闻稿,称日本目前已成为菲律宾两大“战略伙伴”之一(另一个是美国)。在2013年年底举行的日本—东盟特别峰会期间,安倍又向阿基诺三世承诺将提供约690亿日元的贷款,以此换取菲方在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问题上“愿同日本一道合作应对”的表态。
日本“战略性外交”从“经济外交”到“军事外交”
蓝皮书认为,安倍“战略性外交”是富含安全军事要素的攻势外交。战后日本外交多为单一性“经济外交”,经济与外交互为手段和目的;而安倍“战略性外交”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塞入安全防务议题,军事要素在日本外交中的比重和作用空前提升。其中,对东南亚外交最具代表性。安倍内阁将外交、外援与军事合作高度融合,对菲律宾、越南海岸警备队的援助明显已突破战后政府开发援助(ODA)政策界限,着眼点不再是帮助受援国进行经济开发,而是带有明显的军事援助、“军事外交”性质。
与外交上的积极进取相呼应,日本大幅提升了对东南亚的地区安全定位。安倍在组阁后第二天,即通过世界报业辛迪加发表文章——《亚洲民主安全菱形》,提出地区“民主安全菱形”(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构想:加强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与美国夏威夷之间的合作,使之形成一个菱形结构。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地处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航线要冲,处于此“菱形”的中心,在安倍的这一构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责任编辑:admin 最后更新:2014-04-01 14:17: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社科院发布2014《日本蓝皮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