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一位百岁大爷说:每天劳动一下很舒服
2019-05-01 11:13:41  来源:老兵回家  点击:  复制链接

  致敬最可爱的抗战老兵们!

  在天边微蒙的时候,用笤帚扫地,沙沙的声音刷走前一天留下的尘埃;每天出门劳作,一个人打理一个一亩多大的果园,“照顾着”树上结的每一个鲜果;坐在自家小院里,将处理好的竹篾一条一条编制起来,一坐就是一天……在无数勤恳劳动着的人们当中,这是平凡的三个身影。

  不同之处,在于这三个身影的主人。三个临近百岁的老人。

  作为曾在各自部队里守护家国的抗战老兵,他们的人生故事交织成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有些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有些人在故事中得到了激励,而我们在记录他们的同时,汲取了珍贵的人生智慧。

  1

  家住山西运城的张长庚今年96岁了。许是青年时期曾进入部队参与抗战,老人至今都保持着严格的作息:

  早上5点钟起来,下午走出家门去散步一个小时,晚上8点钟睡觉。

  每天清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张长庚却已经梳洗完毕,拿着笤帚,一步一步打扫院子,前一天落下的灰土尘埃与树下的落叶很快被堆积起来,爷爷一手拎着自己用惯的大铲子,利落一盛,水泥地面片刻便干干净净。

  “我身体特别好,每天能运动运动就很舒服。”老人说,平时自己做饭,打扫院子,能够自己做好的事情,就不麻烦其他人。

  他个性很要强,因此吃了很多生活的苦,但每一次的披荆斩棘,在老人看来,都是一次证明自己“可以”的机会。

  18岁那年,张长庚和4名同学约定一同参军,抗击日本人的侵略。临行前,4名同学的父母得知他们的决议,不允许他们去,便慢慢只剩他一人。思虑良久,他坚定了参军的想法,为了防止父母阻拦,便自己在半夜偷偷出走。走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有带。

  身无长物的张长庚最终如愿进入第2战区河津游击队,后来还成了一名炮兵。

  部队的生活很艰苦,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肩,他对家的思念更甚,但从来不敢轻易提起,只是默默地埋在心底。1955年回乡前,他与家里通了第一次信,家人这才知道他参军后的去向,回乡时,母亲一见面,就哭成了泪人儿。

  后来,临汾到风陵渡一段修铁路,需要把铁路修改为标准轨道,召集工人打轨,张长庚在部队时,一天搬运100个麻袋,200斤重的东西都不在话下,顺理成章成了一名铁道工人,在铁路上一干就干了7年。

  他脾气很倔,认定的事情哪怕再辛劳也一定要做好。

  张长庚回忆,有一年在播种花生的时候,没有肥料,村里有一个大坑,是排泄物集中的地方,只是需要有人去取来用作肥料,队里没有人愿意。他主动请缨,衣服一脱便去取,回来继续播种。

  96岁的老人,一直向我们强调“坚持”,“一切事情都要坚持,不论多苦多累一定要坚持到底。就拿当兵来说,很苦,很累,很不容易,但是,我坚持下来了。

  2

  这位在果园里忙着采摘果实的老人,是山西运城的抗战老兵周杰,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一生气质儒雅,却是个“闲不住”的性子。

  这天是他92岁的生日,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但他仍像每一个普通日子一样,带着农具出门劳作。

  他有一块“专属”的一亩多大的地,那是老人心爱的“水果王国”:

  一排一排的树上,挂着葫芦梨、青皮核桃、运城香枣、甜瓜……整整齐齐,每一处,看起来都像受着精心的打理与呵护。

  周杰时不时会移栽一些小树,长势喜人。果树周围还有专门用于灌溉的水沟,远远望去,一垄一垄的果树,与道道沟渠交织着,特别好看。

  “今年果子的收成特别好,枣子又大又脆又甜,还有梨子,一个个很沉”,老人自豪地说,想吃的话,不用踮脚,随手摘一个,用衣角擦一擦果皮上的灰尘就可以了。

  果园隔壁有一个院子种满了花椒树,与老人的果树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

  周杰的家人懂得老人培育果树的良苦用心:“种花椒的话,只是为了赚钱,但是种水果,还可以给家人和周围的邻里邻舍分享果实,如果你接受并且很喜欢他种的果子,他会很满足,很快乐。”

  他总是这么乐于分享,敢于担当,从青年时期起就是。

  1944年8月,刚刚满18岁的周杰还在胡营村上小学五年级,家里有四个兄弟,在当时,一个家庭如果有三四个儿子,需要出一个人去参军,周杰主动站出来应征,进入第一战区中条区挺进一纵队,后来负责部队军需。亲眼见到战友一位位倒在战场上,自己却因为没有配发到枪支弹药,无法与他们并肩作战,直到今日,他一直觉得心里有愧。

  1945年,日军投降,周杰进入晓里高小插班学习。中学毕业后成为教师,老人在小学几乎所有的科目都教,包括音乐和美术,一直工作到1984年退休。

  天边的一抹晚霞打破了老人的回忆,他整理好农具,带着一颗刚摘下的梨子一路揣着回家,果实上有松鼠咬过的痕迹,可他舍不得扔掉……

  3

  家住广西北流的抗战老兵蓝炳超今年96岁了,邻里邻外都知道他有一双巧手:

  他常常独自坐在小院里,将硬挺的竹子处理成一条一条韧性很强的竹篾,手指动动,三下两下,一个篮子便有了雏形。

  老人说竹子是自己种的,编篮子的手艺也是“无师自通”,“我编篮子不用别人教,看别人弄,自己就会了。”

  与许许多多质朴坚韧的劳动者一样,老人手上布满厚厚的老茧,这一辈子没少为操持生活奔波忙碌着。

  上世纪70年代以后,蓝炳超在家乡拉了十年车,主要运送猪肉等农食产品。后来,为了让自家生活有新的样貌,他自愿报名去开荒、开山路,连当年乡里修桥补路的工人中,也有他的身影。因为常常帮村子乡镇搞建设,性子吃苦耐劳,他很受乡人敬重。

  蓝炳超生活的环境

  但他又是不凡的劳动者。他的青年时期,有三年的时间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度过的,与死神频频擦肩。

  老人至今仍清楚记得,自己参加的部队是第31军第131师391团2营6连2排6班。日军攻打桂林的时候,他曾随部队与日军在桂林观音山一带交战,那场战斗持续了15天,“我们有一个连长被大炮炸断了一条腿,军长找不到了……”蓝炳超说,当时日本人从一个角落扔过来手榴弹,他的耳朵背后就被弹片炸伤了。受伤后,他把脚绑的布条取下来,缠在在耳后止血,自己包扎。

  “因为四肢还好,包扎好之后照样打,打了一个晚上,”说起这段经历,老人还是很愤慨:“见到日本人就要打,我会怕他们吗?我望着他们打,不怕他们。”

  这位临近百岁的老人,曾挖过到脖子左右深度的战壕,走过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行军路,他的心愿却依旧简单到令人惊诧。

  “爷爷,您有没有什么心愿?”

  “什么是心愿?”

  “就是您最想什么?”

  “我最想今天晚上吃饭。”

责任编辑:李娟 最后更新:2019-05-01 11:24: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这套海报,燃!

下一篇:傅作义长城抗战指挥所旧址被发现 专家:望妥善保护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