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全国性抗战的爆发
六、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同日本侵略军展开淞沪会战。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其中上海市是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进出口贸易港口,也是东方的金融贸易中心,与纽约、巴黎、伦敦、东京,并列为世界五大城市。优良的港口和京沪、沪杭甬铁路的交汇,又使上海成为通往国外和内地的枢纽、守卫首都南京的门户。上海无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在日租界各要点筑有经营多年的坚固工事。然而囿于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部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以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中国政府为防止日军再次攻击淞沪、进犯华东,修筑了三道国防工事,并于8月上旬命令京沪警备司令张治中部秘密向吴县、常熟、无锡一带集结,以应付突然事件。
虹桥事件后,南京国民政府看出日军是在为大规模进攻上海制造借口。蒋介石急令京沪警备司令、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立即率部开赴上海周围布防,并令第三十六师火速从西安开赴上海。8月12日,第五军的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分别进入闸北和虹口一带,同时以海军封锁长江口,在江中沉船200多艘。空军主力,也由华北方面转用于上海地区。会战开始后,双方均投入很大兵力。日军以松井石根上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军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坦克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进行指挥,下设左翼军、右翼军及中央军,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方部队,总计兵力70余师,共计70万人,期图与敌决战。
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之久,经历了3个阶段:
(一)上海市区反击作战
时间自8月13日至8月22日,其作战特点是中国军队在挫败日军的挑衅后,主动组织进攻,打算在日军援兵未到之际,一举歼灭在沪日海军陆战队。
8月13日3时许,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区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等开枪挑衅。9时许,日军在坦克掩护下沿宝山路进攻,中国守军第八十八师予以还击。15时,日军在海、空火力支援下,由租界再次向闸北地区宝山路、八字桥和天通庵路发起进攻,又被中国守军击退。
8月14日,中国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同时,军事委员会将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九集团军,张治中任总司令,辖3个师1个旅及上海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等部,担负反击虹口及杨树浦之敌的任务;将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张发奎任总司令,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当日16时,第九集团军在炮火支援下向虹口、杨树浦之敌发起进攻,第八十七师占领沪江大学,第八十八师占领持志大学、五洲公墓、八字桥和宝山桥等要点。同日,中国空军首次出动,轰炸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第三舰队“出云”号旗舰,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在上海空域拉开了战幕。
8月15日,日本政府下达编组上海派遣军的命令,以松井石根上将为司令官,下辖第三师、第九师、第十一师等部,作战任务为“与海军协同消灭上海附近的敌人,占领上海及其北面地区的重要地带”。
与此同时,蒋介石下达全国总动员令,将全国临战地区划为5个战区,沪杭地区为第三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决定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淞沪敌海军基地,阻止后续敌军登陆。
8月17日,中国军队再次向虹口、杨树浦方向之敌反击。第八十七师攻占日海军倶乐部,并击退敌多次反扑。第八十八师在八字桥、法学院、虹口公园等处与敌反复争夺。8月19日,中国军队又一次发起攻势,刚从西安到达的第三十六师与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七师一起,经一昼夜激战,突破日军阵地,攻入汇山码头。日军凭借坚固工事顽抗待援,中国军队进展困难。在此期间,守军第八十八师旅长黄梅兴在进攻持志大学时牺牲;第三十六师第二一五团第二营300余名官兵攻入华德路十字街口,突入巷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不料被日军以坦克阻塞路口,全部葬身于敌军放火焚烧房屋之火海。
与此同时,中国空军与日本航空队展开激战,并积极攻击进犯的日本陆军和舰艇。8月14日,日本飞机分批袭击中国杭州及广德机场,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由笕桥机场紧急升空作战,由大队长高志航率队长郑少愚、李桂丹两机群共27架战斗机,分途拦击,击落日轰炸机3架,首创空战胜利的纪录。8月15日,日本鹿屋及木更津等海军航空队,以轰炸机60余架,分别袭击中国杭州、嘉兴、曹娥、南京等机场。中国空军第九大队于曹娥上空,击落日军飞机4架,第四大队于杭州上空击落日军飞机16架,并协同第三、第五大队及航校暂编部队,于南京上空共同击落日军飞机14架。至16日,日本航空队又以轰炸机20余架分别袭击各地,又被击落8架。经3日激战,共击落日机45架,给日军鹿屋、木更津航空队以歼灭性打击。
8月17日,中国空军第四、第二、第七大队出动飞机44架,分批前往轰炸虹口日军阵地,予敌以重创,并击落日机2架。日军高射炮火猛烈回击,中国空军飞行员阎海文在座机被敌高射炮弹击中后,跳伞落入敌阵地。当敌人围捕他时,他孤身一人与敌抗击,击毙日军数人,最后饮弹身亡。
8月19日,中国空军为打击长江口外活动之日本舰艇,由第四、第二大队出动飞机20架,轰炸白龙港水域日舰,飞行员沈崇海驾机向日舰俯冲,炸沉日巡洋舰一艘后壮烈牺牲。
(二)淞沪地区防御作战
时间自8月23日至11月4日。这一阶段的作战特点是,日军沿长江口几处陆续登陆,由防守改为进攻,向上海实施侧翼包围。中国守军在对岸组成三条防线,节节抵抗。罗店、吴淞、宝山、杨行、刘行、蕴藻浜、大场等地,中日两军交战甚为激烈。
日本编组上海派遣军后,确定该军的作战方针是:以精锐的兵团在浏河镇方面登陆,以主力在吴淞水面登陆,占领上海及其北面的重要地带。
8月23日晨,日军上海派遣军第三师、第十一师在优势火力掩护下,于川沙河口、狮子林、吴淞一带强行登陆。中国守军与之展开激战,未能阻止日军进展。日军后续部队陆续上岸,即向吴淞、宝山、罗店、浏河之线发起进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立即抽调部队向宝山、罗店、刘行疾进,阻止上陆之敌。
罗店的攻防战自8月24日起历时23天,白天日军凭借海空优势炮火将阵地夺过去,夜晚守军凭借夜幕,以血肉之躯与敌拼杀,又将阵地夺回来。20多日炮弹的倾泻,将罗店夷为平地,到处是燃烧的树木,遍地流淌着中国军人殷红的鲜血。这次战斗,守军3个师牺牲旅长1人,团长4人,营长18人,士兵无计其数。罗店数次易手,终因伤亡过重被敌夺占。8月31日,日军第三师第六十八团在吴淞登陆,守军伤亡惨重,吴淞镇失守。9月1日,日军1000余人围攻狮子林炮台。第九十八师一部与敌反复白刃搏斗,多数牺牲。
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宝山发起猛攻,守军第十八军五三八团三营营长姚子青,率500名士兵,坚守阵地8日之久。敌2000余名在飞机和坦克掩护下,向宝山东南北三面发起强攻,却久攻不克。及至9月7日,日军一个旅团增援,突破一个缺口,全营只剩20余名战士,仍对敌顽强抵抗。最后,姚子青与全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精忠报国。1938年3月12日,延安各界群众召开追悼抗战阵亡烈士大会,会上毛泽东赞扬姚子青烈士是全国人民“崇高伟大的模范”。迄9月17日,中国军队全线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西南、双草墩之线,继续与日军对峙。
9月上旬,尽管上海中国守军伤亡较大,但斗志高昂,拼死抵抗,使日军进展缓慢。这一形势使日本统帅部焦虑不安。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在8月31日即向日军参谋部紧急呼吁,请求派遣5个师速向上海增援。到9月中旬,日军派入上海的兵力增至10万人以上。
由于日军不断增兵,战争逐步升级,中国军队也陆续增援,不断调整部署。9月11日后,蒋介石自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以第十五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以第九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以第八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9月21日,再次调整部署,调朱绍良替代张治中任中央作战军总司令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
9月下旬至10月初,日军第一〇一师、第九师、第十三师等增援部队陆续在上海登陆,加入上海派遣军之作战,总兵力达20万人。9月30日拂晓,日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攻,突破万桥、严桥、陆桥等处阵地。刘行方面的中国守备部队陷于苦战,伤亡较重。为了避免日军继续突破,10月1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令左翼作战军各兵团,向蕴藻浜右岸陈行、施相公庙、浏河之线阵地转移,至3日拂晓前,完成新阵地的占领。10月5日至8日,日军第三师、第九师在第十一师和十三师一部的掩护下,向蕴藻浜地区实施猛攻。中国军队经数日激战,予敌以重大杀伤。11日后,日军继续猛攻,企图进占大场,向南翔发展,截断京沪铁路。中日双方军队展开激烈争夺。中国守卫蕴藻浜南岸部队,在第二十一集团军统一指挥下,19日发起反击,适逢日军主力亦发动步、坦、炮联合进攻,双方展开大规模激战。中国军队由于装备落后,加之连日战斗,伤亡过大,攻击陷于停顿,26日大场失守。中央作战军向苏州河南岸转移,左翼作战军向姚家渡至唐家桥之线转移,27日中央作战军转至苏州河南岸之新阵地。
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一营的411名官兵,在团附谢晋元的带领下,孤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一幢由钢筋水泥构筑的6层楼房,坚固异常。谢晋元受命后表示:“在未达成任务前,决不轻易作牺牲,任务达成后,决作壮烈牺牲,以报国家。”10月27日,敌发起对四行仓库的进攻,动用飞机、汽艇四次冲锋不克。29日,日军又烧掉仓库周围全部房屋,出动两辆坦克,掩护200多名步兵进攻,结果还是拿不下这个堡垒。
四行仓库的对面,是公共租界。租界里的上海人民,每天隔岸相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英勇还击的壮举,使他们甚为感动。当仓库里的孤军缺粮时,许多市民自动地给他们运送食品。为了表示上海人民的敬意,14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只身游过河,为守军送去国旗一面。她说:敬爱的战士们,请高悬祖国的旗帜,继续战斗吧!上海人民也不知仓库里究竟有多少守军,根据猜测,称这支孤军为“八百壮士”。
激战4天4夜,守军打退敌人几十次进攻,消灭200多名日军,自己亦伤亡30余人。30日晚,谢晋元接到撤退命令,于31日晨率领377名战士,含泪离开阵地退入租界。日军占领苏州河北岸后,即发起攻势,双方死伤惨重。至11月4日,日军仍未突破苏州河。此时,第三战区根据战局变化,乃撤销中央作战军,将正面划分为左、右两作战军。
(三)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及中国守军撤退
至10月中旬,淞沪会战在中国军队的英勇坚持下,已延续两个月,日军虽增援至6个师,兵力达20万人,且在武器装备上占有很大优势,但仍未能获得决定性胜利。10月20日,日军参谋部决定抽调第六师、第十八师、第一一四师、国崎支队、独立山炮第二团、野战重炮兵第六旅和第一、第二后备步兵团,组成第十集团军,柳川平助中将为司令官,与海军协同,在杭州湾北岸登陆,以协助上海派遣军作战。同日,日军还从华北抽调第十六师等部编入上海派遣军的战斗序列。至此,进犯淞沪地区的日军已达两个集团军9个师,近30万人。
11月5日拂晓,日军先以舰炮对金山卫附近中国军队阵地轰击数小时,然后第十集团军第一梯队登陆部队在航空兵火力掩护下登陆。国民政府原在这里部署了防御部队,后因上海战事紧急,将部队调往上海,沿海岸担任警戒的两个连,无力阻挡日军的进攻,日军登陆成功。5日上午,登陆日军已有3000余人。中国战区指挥官急调第六十二师、独立第四十五旅及新到枫泾之第七十九师前往阻击,并令在青浦之第六十七军推进至松江。但部队联络困难,行动迟缓,未能如期实施反击。日军乘机突击,后续部队源源上陆。
日军登陆成功后,即以第十八师一部向沪杭铁路前进,第六师和第十八师主力向松江进攻,当晚进抵金山县城、松隐镇、亭林镇一线。防御松江地区的第六十二师、第一〇七师、第一〇八师、第二十六师、第七十九师固守黄浦江各主要渡口,阻敌渡江。8日拂晓,日军第十集团军主力渡过黄浦江,与中国军队第一〇八师激战,9日占领松江城,对上海地区的中国守军从侧后构成严重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本应果断撤出上海,向第二防线转移。当时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军委会第一部作战组长刘斐及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诚等人,都曾就此向蒋介石提出正确的建议,蒋介石也采纳了这个意见,并对前线下达了向吴福线转移的命令。但下令后的第二天,蒋又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幡然变计,说现正在召开九国公约会议,只要我军继续在上海顶下去,九国公约国家将会主持正义,制裁日本,结束中日战争。因此,他要收回撤退命令,让各部队仍回原阵地死守数日。这一决定使守军失去主动转移的有利时机,直至阵脚开始混乱,第三战区指挥部才于8日夜命令各部队向吴福国防线转移。
9日,守军开始全线撤退。右翼作战军第九、第十五两集团军开始沿京沪线两侧地区撤退,因遭敌机轰炸,联络中断,陷于混乱,险成溃退。为掩护右翼作战军后撤,左翼作战军第十五、第二十一两集团在新泾河一线紧守至12日夜,完成任务后始向吴福线转移。
为掩护上海守军顺利撤退,第六十七军在松江顽强阻击由金山卫登陆的日军深入。11月6日至8日,该军在松江县城与日军展开激战,击退敌多次进攻,完成了“死守三日”的任务。在向昆山突围中,军长吴克仁壮烈牺牲。
11月11日夜,中国守军在上海市南侧地区及浦东担任掩护的部队撤离,被隔绝于上海市内的守军4000余人撤至租界。日军即向上海市西、南方向推进,12日上海市区沦陷。
在淞沪会战中,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在长江展开战斗。8月16日晚,江阴区江防司令部派出102号快艇,自江阴经内河潜至上海黄浦江,进至距日军旗舰“出云”号300米处,向该舰施放两枚鱼雷,均命中爆炸,使日军旗舰遭受重创。中国快艇在返航中被敌击沉,官兵泅水离艇。8月中旬,中国海军派出“甘露”等舰在江阴下游破除航海标志,堵塞港道,阻止日舰溯江上驶。同时,抽调“通济”、“大同”、“自强”、“德胜”、“威胜”、“辰宇”、“宿字”等舰艇,以及国营招商局和各船公司征集的轮船23艘,合计35艘,下沉堵塞航道。随后,又征用民船、盐船一批陆续下沉,填补道空隙,并在江阴一段分布水雷。8月下旬,中国海军为保卫首都,派“平海”、“宁海”、“应瑞”、“逸仙”等舰开往江阴封锁线,协同其他舰艇实施防卫,并与来袭的日本飞机进行了频繁战斗。至11月下旬,共击落日本飞机7架,重伤日本军舰两艘。中国舰艇损失惨重,大部被炸沉或炸伤。
11月13日日军占领上海后,为了切断中国军队主力的退路,并策应第十集团军登陆,将从华北调来之日军第十六师在白茆口、浒浦口附近登陆,向常熟进攻;上海派遣军除以两个师担任上海及后方要点的警卫外,集中7个师沿京沪铁路及其南北地区向吴福线进攻;在杭州登陆的日军第二梯队第一一四师于10日在金山卫登陆,向嘉兴方向进攻。担任江防的中国守军第四十师及第二十一集团军所属各师,与日军展开激战,掩护战区主力向吴福线转移。11月19日,日军分别攻占常熟、莫城镇,苏州亦同时失陷。第三战区为避免与敌决战,乃于是日夜命各部撤向锡澄线。这样,吴福线国防工事未来得及发挥作用即被日军占领。
日军统帅部曾规定华中方面军作战地域为苏州—嘉兴—线以东,至19日其各部进抵该线后,并未停止前进,决定乘中国军队撤退混乱之机,继续向西追击。20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决定向南京追击。23日,日军开始向锡澄线发起进攻。蒋介石下令死守现有阵地,但溃退之势无法挽回,25日无锡失陷。中国军队放弃锡澄线,一部沿京沪铁路向常州撤退,大部经宜兴往浙赣边境撤退。27日日军切断江阴、无锡公路,29日攻入常州。自锡澄线弃守后成为孤军的江阴要塞守备部队,从11月28日起受到日军围攻,与敌激战5日后,工事大部被摧毁,官兵伤亡甚多,遂向镇江方向突围。12月2日,江阴要塞失陷。
11月9日,右翼作战军开始向乍平嘉国防线撤退,遭敌第六师、第十八师追击。与敌激战至14日,嘉善失守。19日,苏嘉线与沪杭线交会点嘉兴被日军攻陷,乍平嘉国防线被突破。20日,蒋介石命令刚到达之第七军向吴兴急进,加强吴兴、广德地区防御。11月24日拂晓,日军在30余架飞机掩护下,攻占吴兴,30日占领广德。12月初向宣城、芜湖进犯,主力北上进攻南京。此时,中国第七战区已经编成,刘湘为司令长官,即命第二十三集团军(川军6个师)支援第七军。随后,各路守军分别向西撤退。淞沪抗战自此结束。
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西撤,历时3个月。在上海周围这样一块地势平坦、河网交错的狭小地方,日军投入10个师团近30万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守军的兵力70余个师70万人之众,海军舰艇约40艘,空军飞机250架。在旷日持久的攻防战斗中,广大官兵在上海人民和全国同胞的大力支持下,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冒着敌人现代化装备和陆、海、空联合作战的凶猛炮火,赴汤蹈火,奋力迎敌,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一曲悲壮的战歌。
日寇虽占领上海,却也付出4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被击落飞机达60架之多,守军英勇牺牲亦达二三十万。据李宗仁回忆:淞沪之战,简直是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战争结束时,许多参战的师所剩官兵多者三四千人,少者仅二三千人,许多都是整营整连的牺牲。大量补充的新兵,还来不及登记名册,就永远长眠在淞沪战场,许多将领战死于敌人炮火之下,其中包括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家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等10余名将军。
淞沪战场上硝烟散去的同时,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幻想宣告破灭,全国人民为之无比振奋,日军统帅部为之无比惊叹,全世界舆论自此对中国的抗战能力刮目相看。
淞沪会战给了敌人以有力的抵抗和相当的消耗,迟滞了日军的进攻,为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但是,把大量部队集中于上海这样一个敌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制海权的沿海地区,企图与敌决战,并且单靠拼消耗,拖时间,幻想在国际干涉下解决中日战争,这是不合乎实际情况的。未防止日军在杭州湾登陆,造成日军对上海守军的包围,也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会战后期的慌忙后撤,更给以后保卫首都南京的作战造成直接的不利影响。对于这次会战战略指导上的失误,许多将领都有所认识和不满,陈诚即认为:“这次战略受政治的影响极大,乃是国家的不幸。”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3-22 10:04: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