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每个航运人都应铭记的中国航运抗战史
2017-12-02 14:51:42  来源:每个航运人都应铭记的中国航运抗战史 作者:JitLogistics 微信公众号  点击:  复制链接

  今天,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1937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以坚韧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中国航运业、中国航运人站在了抗战烽火的前沿。他们完成了中国重要工业装备第一次跨区域大规模转移的壮举,揭开了战时工业建设的序幕;他们沉船御敌,抢运军队,输送物资,支援前线;他们坚韧不屈,同仇敌忾;他们的壮举,将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事件篇

  悲壮一幕——长江要塞沉船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调集重兵封锁吴淞江口,企图一举攻占上海,进而沿江西上。为挫败日寇计划,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制订应变计划,决心调集重兵在淞沪地带与日军会战。同时,为防不测,决定采取堵塞办法,征用部分航龄较老且不宜行驶于内河的船只,沉于江海各要塞,以配合防御作战,阻断日本海军西进的通道。

  从1937年7月到1939年初,国民政府先后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沉船阻塞航道的行动,除了征用部分老旧军舰和木船外,大部分为商船。其中被征塞江船舶最多的航运企业是招商局,他们慷慨应征,先后在江苏江阴、江西马当、上海吴淞口、浙江镇海、湖北宜昌等多个要塞,自沉船舶24艘,占招商局船舶总吨位的40%。

  其他参与沉船的还有三北轮埠公司、宁绍商轮公司、肇兴轮船公司、天兴轮船公司、通裕轮船公司、中兴煤矿公司营运处、大陆实业公司、惠海轮船公司、茂利商轮总局、中茂轮船公司、中国合众航业公司、华胜轮船公司、寿康轮船公司、华新轮船公司、大振航业公司、丁耀东等十余家民营航运企业。

  这8次沉船阻塞航道的行动,共征用了商船87艘,近11万6千吨。长江要塞沉船,是抗日战争中极悲壮的一幕:当一艘又一艘装满石块的铁船自凿沉没,此起彼伏,宛若一幕接一幕的黑色葬礼。沉船御敌是一件极富深意的事件,中国航运企业在民族存亡之际,以独特的方式无比悲壮地展现了自己的力量。这一壮举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为中国军民及大量物资的后撤赢得了宝贵时间。

  江阴沉船

  江阴,为毗邻上海的重要军事要塞。淞沪会战前夕,国民政府决定封锁长江下游航道,拆除镇江以下沿江航道标志,以阻止日舰进犯。封锁地区确定在江阴长山港鹅鼻嘴下端江面,由交通部协同海军进行。

  交通部长俞飞鹏接到命令后,电召招商局副总经理沈仲毅到南京,请他协助交通部完成征集海轮的任务。沈与上海同业有良好的关系,从南京回到上海后,他首先向招商局总经理蔡增基汇报,选择本局的塞江船舶。确定对不宜远航的“广利”、“海晏”等海轮安排必要的修理,以便急需时能够开航到江阴,作为阻塞长江水道之用。同时,沈又以上海轮船业同业公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身份,召开轮船同业秘密会议,商讨应变办法,动员同业以船龄较老、船体质量较差者租给政府,用来阻塞江阴水道,以免日寇长驱直入,其他行驶外海船舶按规定驶入长江或香港。

  经过紧张筹备,交通部协助军事机关共计征用船舶24艘43948吨,约占江阴沉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占招商局江海大轮总吨位的四分之一。而民用船舶的成功征集。与招商局的带头作用也有着密切关系。

  8月12日,全部海轮抵达江阴鹅鼻嘴下端江面最窄处,前后错落抛锚,分两批下沉。江阴封锁线筑成后,打乱了日军从水路进攻南京的计划,本可将日本在长江商船和军舰全部俘获,但不幸被行政院秘书黄秋岳向日军告密,日本各舰船逃出长江口。仅俘获岳阳丸(3208吨)和大贞丸(1369吨),分别改名为“江汉”、“江襄”,由招商局接收,作为抗战以来的第一批战利品,投入抗战运输。

  马当沉船

  1937年末,随着日军步步进逼,华中形势骤然紧张。为了阻止日军溯江西进,配合武汉会战,国民政府下令再次征用大批船只,准备在九江附近的马当要塞沉船御敌。

  12月13日南京失守,军事当局立即开始构筑马当封锁线。招商局的“江裕”轮(3084吨)和“新丰”轮(1707吨)于12月21被征用,准备沉入马当。同期被征用的还有招商局汉口分局刘家庙趸船(2000吨)及安庆趸船(2000吨)。招商局四艘轮、趸共计8791吨,占马当沉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以上。马当沉船后,长江航线下行轮船止于九江。

  田家镇沉船

  1938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军方又筹备构筑第三道长江封锁线,准备征用江海商轮16艘,沉没在湖北武穴附近的田家镇田壁航道。招商局再次成为主要的征集对象。

  招商局提出建造钢骨水泥船代替商轮获准,并限期三个月内完成。招商局随即专门成立交通部钢骨水泥船试验所,聘请造船专家担任设计组正副组长,桥梁专家担任工程组正副组长。结合江阴、马当沉船的经验,很快确定了设计图纸和施工地点。从上海迁至武汉的招商局机器厂,承担了水泥船的机械制造及进出水阀门等关键工程。

  经过两个多月的日夜赶制,到同年8月末,4艘单重约3000吨的大型钢骨水泥船如期完成,交付武汉卫戍司令部田壁工程处。加上数十艘装满石头的木驳船、木帆船,随即付诸封江。后来的事实证明,使用这些构造奇特的大型钢骨水泥船,有效阻滞了日本海军溯江进犯,其阻塞效果明显优于一般商船。

  中国最伟大的内迁——“长江大抢运”

  “长江大抢运”在二次大战军事史上被为“中国最伟大的内迁”,它完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第一次重要装备的跨区域大规模转移,也揭开了中国战时工业建设的序幕,为粉碎日寇“三月亡华”的野心,为建立长期抗战的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航运企业参与了这次壮举,并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长江大抢运

  战时的长江水道可说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紧张的一条河流。由于军方大量征用,招商局船只不够调配,经常无船可派。上图的汉口分局,在此次军运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1938年春,武汉会战爆发在即。此时,武汉三镇仍聚集着大量军政人员、难民和数十万吨物资,亟待疏散。但当时铁路方面以军运为主,客车时常停开,仅有的汉湘水路交通,又以水位较低的缘故,大轮难以航行。交通工具的缺乏,导致当时的武汉有钱买不到车船客票,有货找不到运输工具,客货拥塞,无以复加。

  对此,招商局早于1937年12月初便派出大型江轮试航汉宜线,由驾引人员实地调查汉宜线航道状况,研究江海大轮从武汉上行的可能。经过20余天的实地调查,准备了详细资料和必要的应急计划,于12月22日派出总吨均为4300吨的两艘江轮“江安”轮和“江顺”轮正式进行试航,并由大马力拖轮“利济”号在前测水,以便出现异常时随时协助。27日,两轮顺利通过天兴洲等浅滩,安抵宜昌。此次试航成功,是有史以来4000吨以上大型江轮在枯水季节首次上航宜昌,在近代内河航运史上留下了可贵的一笔。

  此后,其他各公司也随之仿效,纷纷派出江海大轮加入汉宜线运输。武汉港几十万吨的货物和几十万人口能够在武汉失守前安全撤出。

  1938年2月,蒋介石手令要将汉阳铁厂、上海炼钢厂迁往四川。需迁运的器材约5万吨,迁移到重庆大渡口另行建厂,定名为第29兵工厂。此外,兵工署奉命还要将粤、湘等省兵工厂3万吨器材,经由武汉迁往四川。

  为此,国民政府交通部重开长江航业联合办事处,并推举招商局为主任委员,三北公司担任总务,民生公司担任航务。兵工署从武汉起运的8万吨兵工器材,由长江航业联合办事处组织招商局、三北公司等多家航运企业的江海大轮,负责从武汉运往宜昌,由招商局领衔,副总经理沈仲毅负责指挥;民生公司则负责从宜昌接运到重庆,由总经理卢作孚负责,双方均以宜昌为转运站,分别在长江干支流和川江干支流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分段联运。5月2日,招商局第一艘满载内迁器材的大型货轮“裕平”号抵达宜昌,拉开了内迁物资接力抢运任务的序幕。到武汉沦陷前,8万吨兵工器材从武汉全数运抵宜昌。

  湖北武汉是中国近代最早兴建钢铁工业的地区,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为了建立战时工业需要,断然决定对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大冶铁厂等重要企业实行征用拆迁,另在大后方创办新厂,以树立国防重工业的基础。为了坚定大冶各企业搬迁的决心,经济部电调武汉行营工兵大队前来大冶,将炼铁高炉及全部铁路桥梁爆破,并在各矿隧道内埋设炸药,以示彻底破坏的决心。

  1938年7月初,招商局“海瑞”轮奉命前往大冶装运拆迁机件。8日,“海瑞”轮抵达黄石港,因厂方机器拆卸不及,临时决定先装运机件与煤炭各1000吨。不料11日上午10时许,7架日军战机猝至,肆意投弹,并以机枪扫射,装卸工人避祸星散。因码头地处空旷,一无遮拦,既无空袭警报,又无防空设备,无从预先准备。在连续经受三波空袭后,日机仍在港口上空反复盘旋,白天已无法装载,工人们只能隐蔽起来,做些装箱工作,黄昏时将装箱机件抬往江边,天黑后再装船。为了迷惑敌机,船员们很快想出了办法,他们先将机件安放在舱底,表面覆盖煤炭并在白天打开舱盖。经过连续几天的白天被轰炸扫射,夜晚奋力装运。

  在长江航业联合办事处的帮助下,依靠武汉会战赢得的宝贵时间,克服重重困难,湖北钢铁工业完成了重要工业装备跨区域转移的空前壮举,从而奠定了大后方钢铁工业的基础,为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为了这批设备的迁运,沿途共设立运输站7处,雇用运输工人1000余名,先后动用海轮11艘、江轮27艘、炮舰2艘、铁驳船4艘、拖轮17艘、木驳船218艘、川江木船850艘,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人物篇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支前的热潮。7月19日,航海联义会、中国船舶无线电员总会、中国航海驾驶员联合会、怡和理货俱乐部、天津水手公所等30余家海员社团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中华海员抗敌后援会。全国各地的海员工会组织纷纷成立了抗敌后援会。

  中国海员在抗日战争爆发伊始便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概,“七七事变”的第二天,1937年7月8日,日清轮船株式会社长江班轮的全体中国船员2000余人全部弃船罢航。大阪商船株式会社的“唐山丸”、“圣和丸”、“广东丸”等船上的华籍海员,也坚决拒绝为日本运输物资而自动弃职返回香港。1937年9月4日,日本货船“中国出口”号在美国西雅图靠泊后,全体中国海员31人全部离船弃职,由美国移民当局设法把他们送回国内。

  他所在的船到美国拒运日本货,船员被当局强令下船后的场面,凝聚了中国海员的爱国之心。据资料记载,“七七”事变后,华籍船员和香港船的反日罢运斗争,规模巨大,几乎席卷了所有行驶日本航线的中国船员。据不完全统计,自1937年7月7日至当年年底,参加反日罢运日货的国外华籍船员就有5479人。为了配合和支持这场斗争,北美洲华侨开展了阻运军事原料赴日运动,在美华侨装卸工人和海员自发地掀起了影响较大的“不供给运动”。

  人物:

  1937年,上海市集训学生军模范大队参战于嘉定前线,后奉命固守南市三天,使国军和难民撤退,任务完成,沈绳一转入法租界。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学生梁添成、傅啸宇、雷天眷等先后转入航空学校,冲向蓝天,打击飞贼。他们碧血长空,英勇杀敌,可歌可泣,永垂青史。

  梁添成,福建南安人。

  1930年考入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预科,后升入驾驶科。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毅然从军,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期甲班毕业,后升至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三中队中尉本级分队长。

  1938年3月25日,驾机在封邱扫射日军,4约9日在峰县轰炸日军,翌日,在枣庄击落日机一架。同月16、17两日参加武汉空战。1939年5月3日在重庆上空击落日机七架,12日又参加重庆空战。同年6月11日,日寇九六式轰炸机27架袭渝,我方战机24架升空警戎,梁添成所驾2307号机不幸被敌机击中,起火坠落洛陵附近,机毁人亡,年仅27岁。政府怀念其功绩,追授空军上尉。

  傅啸宇,福建林森人。

  1931年由海军学校转入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科。1933年又转入中央航空学校第四期。1937年抗战军兴,任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四分队少尉本级分队长。同年8月14日,随队于长江口合力击伤日舰数艘,16日参加镇江空战,17日在上海击落日机一架,19日在上海侦炸敌航空母舰及司令部,23日在吴淞口轰炸日舰;9月13日在上海炸敌阵地,20日及23日参加南京空战。

  28日敌机于十架空袭南京,我空军第五大队起飞十一架由队长领队,分三小队拦截敌机于句容上空,战斗激烈。傅啸宇所驾新四号机脱离队形,飞至芜湖当途间,被敌机追击中弹,身受重伤,同年10月5日殉国,时年23岁。政府追援中尉,生前受二星星序奖章。

  陈泰云,安徽合肥人。

  1931年秋入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系,于1937年毕业。后进入民生实业公司服务。1942年任“民来”轮大副,参与川江军运。船由三斗坪回航重庆,航经清滩,因军队聚集在轮船上甲板一侧,秩序混乱,致发生翻船惨剧。陈泰云不顾自身危险,忠于职守,抢救人员,而殉职。

  胡运洲,江西瑞金人。

  1935年毕业于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科。抗战时转入大后方西南运输工作。1939年5月支持由行政院水陆联合设计委员会召集川、滇两省政府及经济、交通、水利三部组织之金沙江查勘试。

  王鹤,山东籍。

  1936年毕业于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驾驶科。翌年抗战军兴,转辗后方。1941年任招商局“澄平”轮大副,参与川江抢运军品物资,同年8月29日,在河北米仓下峡卸空后上驶,经台子湾附近被四架日机发现,轮番轰炸。船长李云衡和大副王鹤沉着应付,将船驶向岸边抢滩,撤离船员。后“澄平”轮被炸起火。待敌机肆虐后逸去,组织船员扑灭,损毁惨重,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抢修数月,卒驶返重庆大修。

  海外篇

  据不完全统计,在二战中,先后有3万余名中国海员为盟军效力,分别服务于英国、美国、挪威等多国的商船。他们中间有5%的人牺牲在了战场,另有5%的人也在战争期间失去了生命。英国政府在2006年1月23日于利物浦建立的“中国海员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我们不会忘记:那些献出生命的人们――请接受我们的感谢;正是海员的卓越贡献,我们才赢得了战争!”英雄的功绩,不应被遗忘;英雄的品格,应该被发扬!

  中国船员在英国

  二战期间,约有20000多名华人海员在英国商船上工作,而且几乎都在利物浦落脚。他们有的来自上海、宁波、香港(广东),有的来自新加波、马来西亚。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德军的空袭,英国在商船上装配了一些防空武器,并对商船船员进行了必要的军事训练。由于战争的因素,中国国土被日本人占领,中国海员无法回国,只能与当地的英国女孩成婚。

  中国船员在美国

  根据相关统计,二战期间在美国的中国海员约有3000多人。从收集到的资料显示,与中国海员相关的,主要有两件影响较大的事件。

  Cyclops号(独眼龙号)沉没事件

  Cyclops号是美国在东海岸被德国潜艇首次攻击的一艘船。船上有79名中国海员遇难,这是二战期间在美国船上中国海员一次性死亡人数最多的。

  二战爆发时,“独眼龙”号(Cyclops)已经是一艘33年的老船了。当时被用于上海—利物浦航线。二战爆发后,被英国政府征用。1942年1月12日凌晨,载有151名中国海员的“独眼龙”号被德国潜艇U-123在美国东海岸击沉,船上88人遇难,其中中国海员就有79人。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船员

  船舶在抵达美国港口时,移民官员认为中国海员有潜逃风险,因此往往会拒绝中国海员上岸,并通过一项法案禁止中国海员上岸。中国海员所遭受的不平等对待中最突出的三点:不平等的薪资待遇、缺少战争风险奖金和被拒绝上岸。当时,时任外交部长宋子文与美国当局进行了严重的交涉,致使美国修改了该法案。

  香港沦陷后,大批中国海员转到美国去,到1942年初,连同抗日战争以前己在美国的中国海员约有三千多人。为了反法西斯战争,他们不避艰险参加军事运输,航行在大西洋、太平洋之间,许多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这支有经验、有才干、有勇气的运输队伍,当时的美国政府是十分需要的。美国政府曾宣布:各国海员为反法西斯军运服务,应当与美国人享受同等待遇,并可加入美国籍。

  中国船员在澳大利亚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因战事而滞留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海员有2000人之多。此时,中国与澳洲是盟国,这些有技术又大多会英语的中国海员,经中国驻澳大利亚公使馆与澳大利亚战时政府协商同意,编入了澳军劳工营,直接参与反法西斯战争。

  在澳大利亚,有一批最重要的中国海员,约500名左右,滞留在西澳大利亚州首府柏斯。1942年初,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被澳大利亚军事当局征召,编为澳军劳工营第7连。从编入第7连起,中国连就在澳洲大陆,从印度洋之畔到南太平洋之滨,参与了澳军和美军打击日军的后勤兵站工作,一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达三年半之久。

  1942年4月,滞留在澳洲悉尼港的中国海员,在当地由华侨青年和海员组成的侨青社的协助下,成立了中华海员澳洲总分会,积极开展反法西斯斗争活动,为盟国运送战时物资去前线。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22-12-21 17:00: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大事记5

下一篇:抗日战争中的八次转折节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