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日军侵略从化暴行:不能遗忘的历史之痛
2017-09-06 09:56:05  来源:从化新闻社  点击:  复制链接

  昔日日军炮楼据点

  狮岭山上炮楼遗址

  编者按:

  70多年前的10月27日,日本侵略者迅速进犯从化,荼毒从化人民,烧杀掳掠,遗留下一段惨绝人寰的屈辱呼喊。

  70多年前的9月3日,日本侵略者投降,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伤痛却仍令人痛心——那是一个个正在被淡忘的遗迹,是一面面斑驳的墙壁,是一具具无言的尸骨,是一双双深陷的眼眶。

  继报道“石榴山顶激战”“牛脊背战斗”之后,《今日从化》记者继续遍寻从城,去寻找日本侵略者的罪行遗迹,去搜寻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罪证,去看望目前健在的抗战老人,去回顾那段正被渐渐淡忘的历史……今起,《今日从化》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938年底,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同年10月21日侵占广州,10月27日,日本侵略者迅速进犯从化,日军先后占领了太平场、神岗圩,从化的南部沦为日军敌战区。

  日军以太平场、神岗圩修筑的炮楼等坚固的工事为据点,不断对从化的太平、神岗、街口、江埔、鳌头、龙潭、良口、吕田等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他们奸淫掳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惨无人道,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从化军民的愤慨。从化军民抗日情绪高涨,从民众自发组织抗日或支援中国守军抗日,到对侵略从化的日军作战,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日篇章。

  广州文史第六十四辑《南华烽火》记载,1938年10月,日军对从化县城街口大轰炸、大扫荡。日军连续两天轰炸扫射街口。商店民房被毁,到处是断壁残垣,街口大桥也被炸毁。日军攻占街口,奸淫掳掠,见到平民百姓就开枪,把捉到的10多名老百姓,用铁线穿过掌心,绑在街口木板桥上,用汽油淋在桥面,然后放火烧木桥,活活将这些无辜百姓烧死。有些妇女走避不及,被奸污后开枪杀死。北帝庙附近有间育婴堂,里面有10多个婴儿。日军放火烧育婴堂,惨无人道地把婴儿烧死。市头街平民刘某被日军捉住斩为三截,尸体被丢入井内。

  1944年下半年,日军对神岗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见到男人就开枪扫射、用军刀砍死,见到年轻妇女就强奸,被杀民众50多人。有10多人逃避日军追杀,逃到长龙山搭茅棚居住,被日军发现,全部被烧死杀死。有一次,几十人被活捉,日军用绳子捆住手脚,用竹签插入肛门弄死,然后推下流溪河,残忍至极。

  1938年10月下旬,日军侵占太平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渡头庄、屈洞等村,被杀民众130多人,有些被开枪打死,有些被刀斩死,有些被狼狗咬死,有些被绳吊死,其状惨不忍睹。屈洞村500多间民房、7座厅舍全部被拆毁,致使全村800多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有些则在逃难的路上饿死。

  1939年下半年的一天,正逢鳌头圩圩期,周边的棋杆、民乐、龙潭和佛冈龙山、花县八步梯等地的乡民前来赶集。其时三架日机飞来向下俯冲扫射,投下炸弹,乡民惊慌失措,有些跳落水塘,有些钻入水渠涵洞,谁料两边渠口也落下炸弹,连同圩内、池塘、水渠及周边的象新村被炸死80多人,死者有些断头,有些断腿,有些被分为两截,塘水变成血水,惨不忍睹。1941年日军扫荡石咀村,先用大炮轰击,炸死数十名村民,将5名村民剖腹,其状极惨。

  1939年11月,日军占领吕田圩,在圩内和附近村庄,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加上日机投下数十枚炸弹,炸死、杀死平民500多人,水埔村被炸平房700多间。

  探百年沧桑古祠 忆难忘红色岁月

  位于我区太平镇钱岗村的广裕祠,不仅拥有600多年的历史,更曾是抗战时期自卫队和沙溪乡人民政府成立地的旧址。悠久的历史和特别的“红色身份”,并没有阻止这座古祠堂在岁月长河中的变迁,隐于山林中的广裕祠,被众多后人刻骨铭记。

  广裕祠建于1406年,隶属广州管辖的从化区钱岗村,距街口街约25公里。抗战时期战争连连,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机缘,广裕祠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革命者活动场所,更是抵抗日军的红色革命遗址。根据相关历史记载,1938年8月初,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的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第七工作团从广州来到从化太平场沙溪乡进行抗日宣传,当时的团员有梁尚立、阮克明、郭启武、梁碧儿等,他们与抗日动员委员会取得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工作,同时开展了抵抗日军的红色革命。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到广裕祠的抗日革命历史,记者找到了82岁的钱岗村村民洲叔。

  据洲叔的记忆以及历史资料的记载,1938年10月,日军侵占了太平后,在沙溪乡的钱岗村屈洞村等地大肆烧杀抢掠,杀死了村民130多人。1938年,陆日新在钱岗村组织“抗日先锋队”。“当时陆日新是中共东江纵队三支三团从南武工队队长。”洲叔说,1939年8月中,队长陆日新、陆佐乾带领村民先锋队,在影田竹堂、坡仔桥地段埋伏,与日军作战了一整天,打死打伤日军9名,村民逃到深山里去,免遭惨害。次日,日军进入村里,恼羞成怒,实行“三光”政策,烧毁商铺数间,民房20多间,打死村民7人,抢夺大批财物。

  洲叔回忆道,疯狂杀戮的日军不久也攻到了广裕祠,在丛林埋伏的日军进攻广裕祠西门楼,也就是如今的镇华门。村民抵抗日军,用七九枪、猎枪等武器在西门楼的门洞中反击,后来不敌日军,日军从广裕祠西门楼进入,进祠杀人放火。“在广裕祠西门的门槛处还有当年日军炮轰西门的痕迹。”洲叔指着西门门槛的一处凹陷说,后来日军因为广裕祠地形复杂,民房错综交结,没有选择进驻广裕祠,而是选择在广裕祠旁的两座高山“猪屎岭”和“水窿顶”建炮楼、挖地洞,凭着倚角之势控制钱岗。大约4年后,日军投降,在钱岗村驻扎的日军也撤离了当地。

  “如今广裕祠成为了村民缅怀先祖和革命历史的古祠。”洲叔说。随着时间的冲刷,广裕祠所遗留下来的革命历史印记已经寥寥无几,虽然曾经进行过修葺,但是后人对广裕祠所保存的特有的古老建筑和淳朴风韵大为感叹,认为广裕祠不仅是教育世人的红色革命遗址,而且还是古建筑的标本和鲜活史料。

  神岗狮岭炮楼遗址 见证日军侵华罪史

  在我区太平镇神岗村狮岭山上,至今还留存有75年前日军侵华时修建的炮楼、战壕、地洞等。尤其是残留在山上制高点的日军炮楼仍然显眼,在山下的105国道仰视可见。为此,记者走进太平镇神岗村,揭开那段狮岭山下难忘的抗日历史。

  狮岭山位于神岗村,因形似狮子头而得名,素有“狮子望九岗(江)”的说法。九岗(江)乃罗岗、佛岗、七星岗、井岗、元洲岗、白田岗、凤凰岗、新围岗、门口江,是当时的军事制高点。1938年10月12日凌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出动7万陆军,以海、空军为掩护,在广东大亚湾一带强行登陆,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仅10天左右,日本侵略军就推进到太平镇神岗村。当时,国民党的军队在佛岗村镇守,日军派出了马队先行,在国民党军队的抗击下,马队只得几人逃离,到了傍晚,日军出动军车展开反攻,国民党军队抵挡不住,先是撤退到寮仔村,继而撤退到狮岭山,最后失守,神岗村的村民从此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

  “当年日军入侵我们村,村民受压迫的惨况我们都可以想象。”神岗村村民利润标告诉记者,由于狮岭山山势险要,易守难攻,实属形胜之地,所以当时日军就在狮岭山上扎营。据史料记载,日军以此作为据点,控制流溪河航道和广从公路两条水陆交通要道,并以之为跳板向北面和西面进迫。他们无情地将神岗村的村民驱逐出村,拆毁房舍,利用村屋的青砖、梁、桷等材料,并向神岗村以外的村民发放军票,征召村民为他们修筑军事建筑。而据神岗村村史记载,建在神岗村的军事建筑,共有炮楼3座、碉堡5座、防空洞2座、哨所17座,还有兵房、马房、水池等,战壕3000多米,战壕之外,架起了多重铁丝网和鹿砦,形成连片严密布防。据点中常驻步兵300多人,炮兵40多人,骑兵80多人,伪警备队500多人。日军凭借着这些防御工事日夜据守,封锁了广从公路和流溪河航道,作为固守广州北面的第一道防线,并经常北犯侵扰。据不完全统计,神岗村由此被拆毁的建筑,共有肖、禤、利三姓人的祠堂5座、祖庙1座、花厅6间、大大小小的房屋800多间,只留下两座祠堂作为日军的仓库使用而被保留。

  当天,记者跟着标叔的指引来到了狮岭山,走过杂草丛生的一段山路,远处依稀能看到残缺的炮楼。“这座炮楼经过70多年时间了,模样已经不如从前,从前炮楼三层,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层半。”据标叔的话,因为炮楼的遗址一直无人监管,一些外地人便起了贪念,开车上山偷古砖,所以慢慢地,炮楼就演变成如今的残缺。

  日军侵华,至今已经时隔已久,但往日的战伤仍然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中传到了今天,面对往年日军的残暴不仁,标叔回忆,当年因为日军与国民党军队持续交火,村民有的逃离到外村,有的在村里寻找藏身之处。当年有个村民为了避难,来到了狮岭山上,但是因为往年信息不流通,那个村民并不知道狮岭山是日军的据点,便走进了危机四伏的狮岭山,后来被日军发现,乱枪射死。标叔继续说道,而除此之外,当年还有一族人也难逃此厄运。五十多人的大家族在战火纷飞中走上狮岭山逃难,而残忍狡猾的日军早已将他们重重包围,其中村民利旋清当时只有三岁,在妈妈背上一个劲地哭,日军将他们包围乱枪扫射,利旋清的妈妈没能躲过日军,但是利旋清却被妈妈抛到了草中侥幸逃过一劫,只是被日军打穿了手指,后来路过的村民将其救起。当年的苦难时期,神岗村村民无屋可住、无田可耕,有些村民因无地种粮而冒险回来偷偷耕作,但终究被日军发现而被枪杀致死。据统计,当时因各种原因被日军杀害的村民共有120多人。

  直到1945年8月,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村民才回到了阔别7年的家园,但是时过境迁,往日的家园变得杂草丛生,破碎不堪。为了重建家园,村民们又纷纷上山拆掉日军的建筑,取回青砖建房,而当年日军侵略的痕迹就只剩下狮岭山上的炮楼了。风吹草动,孤寂的炮楼诉说着往日的血肉历史,围绕着狮岭山的一条水坝流淌着往日的悲泣壮歌,虽然如今炮楼残缺,但是作为刻骨铭记的历史遗物,却时时刻刻地警示着后代勿忘国耻。

责任编辑:李少通 最后更新:2017-09-06 09:58: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揭露日军残忍暴行的《沦陷区惨状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