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保护抗战遗址,守护民族记忆
2021-08-25 11:04:51  来源:中国国防报  点击:  复制链接

  保护抗战遗址,守护民族记忆。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看完电影《八佰》,上海市民余怡彬骑车来到位于静安区光复路1号的淞沪抗战遗址四行仓库。站在西墙外,静静地望着墙上巨大的弹孔,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1937年10月26日晚,88师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率领营官兵400余人(史称“八佰壮士”)进驻紧邻租界的四行仓库,牵制日军。4昼夜,日军多次发起进攻,疯狂炮击四行仓库,对敌一面的西墙弹洞累累。自此,这堵高30米、长68米的墙,成了上海人永不能忘的战斗记忆。

  
图①:淞沪抗战遗址四行仓库。

  作为上海市唯一的战争遗址类抗战纪念地,战后的四行仓库数易其主,被作为库房、家具城使用,内部结构面目全非,外立面被多次粉刷,弹洞被水泥悉数封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座承载上海抗战记忆的仓库湮没在经济大潮中。

  幸运的是,事情在2014年迎来了转机。

  那年,四行仓库被纳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保护、修缮、复原工作陆续展开。精准复原西墙原貌,发掘弹孔、剥离粉刷面,成为修复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8月,四行仓库西墙上半部大的炮弹洞孔、中下部受炮弹震伤的结构构建被完整复原。同年,四行仓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遗址名录。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浴血奋战14年。深入骨髓的战争伤痛,在我们身边留下了大量抗战遗址,星罗棋布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

  抗战遗址是物化的历史,是承载抗战记忆的载体,更是见证民族屈辱的标记。对抗战遗址的保护,事关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更事关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集体认同。

  “只见大门紧闭,墙上用红漆歪歪扭扭写着‘飞虎队保护营区’几个大字……遗址内部,记者见到几栋破败的青砖瓦房,边上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有的地块上还种着玉米、红薯等农作物”……

  2015年,新华社刊发的柳州飞虎队遗址现状报道引发社会关注后,该市立即着手对遗址的修缮保护工作。经过13天紧急施工,遗址初步抢修完毕,开始对公众开放。

  
图②:松山抗战遗址中国远征军雕塑群。

  改革开放后,全国各地掀起大拆大建热潮。在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抗战遗址保护与城市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不少抗战遗址被拆除、被损毁,最终成了老一辈人口中的历史。

  在南京,利济巷亚洲最大日军“慰安所”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在昆明,飞虎公墓因长期无人管理,致使英烈棺木横陈;在南宁,昆仑关抗日阵亡将士墓被推平,种上了果树……

  北京的宛平城、卢沟桥地区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西起射击场路碉堡,东到大瓦窑一带,留下大量抗战遗址。1961年,国务院将宛平城和卢沟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进行了多次修缮。

  “但平心而论,多数遗址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亟须采取进一步的抢救性保护措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研究部工作人员程皓曾在一篇研究文章中如此描述:宛平城北城墙外垃圾堆和土坑多,雨季臭不可闻;岱王庙已成危房,内部居民住房火情隐患大……

  关汉卿的杂剧《单刀会》里有这样一句唱词:“这也不是江水,是20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抗战遗存并不是孤零零的一栋房、一条沟壑、一片断壁残垣,而是中国抗战将士的英雄血,是历史的第一手见证。没有它们,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将是单薄的、片面的、有缺失的。

  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城乡规划建设中保护抗战遗址,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既考验我们的能力和智慧,更考验我们的毅力和执行力。

  “摸清家底”是保护抗战遗址的第一步。近年来,广西、云南、重庆、黑龙江等地的相关部门已经陆续对当地的抗战遗址现状组织田野调查,对遗址进行认定、登记,了解掌握抗战遗址的分布和保护现状,并形成了翔实的调查报告。依据报告所示,多地抗战遗址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各省均有大量抗战遗址未被发现,有待进一步调查统计;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抗战遗址保护工作做得比较及时,但保护级别低的遗址尚处于边缘地带,保护力度有限;一些遗址因城市开发和改造,遭到破坏或已经消失;一些遗址被遗弃、遗忘或处在荒野中,无人管理;受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的影响,腐蚀损坏的遗址不少……

  
图③:吉林省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

  全面掌握基本情况后,各地首先由政府主导,确定保护分级,完善分级保护制度,并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保护责任,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重庆,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也是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果显示,重庆现存抗战遗址395个,涵盖了187个重要抗战遗址和15个抗战遗址片区。

  数字背后,是异常艰巨的保护历程。2010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决定全面保护重庆现存的395处抗战遗址,安排市财政用于抗战遗址保护的专项经费每年不少于2000万元;2015年,《重庆市抗日战争遗址保护办法》出台,这是国内首部抗战遗址地方性法规,建立了抗战遗址的市、区县、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三级保护责任体系,强调规划、国土和建委等行政部门加强支持和配合,形成管理合力。

  2017年8月,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2017年12月,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滨州市渤海老区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2019年9月,黑龙江省公布并开始实施《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细菌部队安达特别实验场遗址保护规划》……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将抗战遗址的保护工作纳入地方法律保护的范畴,形成以文物保护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的法律保护机制,使政府在谋划城市发展布局时,将遗址保护工作一并通盘考虑,从源头上杜绝对遗址的破坏。

  “这些老建筑都是抗战遗址,目前还没倒、没垮、没烂,但时间一长,谁也不敢保证。我们也想把这些遗址保护好,可是钱从哪儿来?”采访中,多位文物保护工作者表达了相同的焦虑。

  目前,我国抗战遗址大多由各级政府投资修缮保护,但现阶段需要保护的遗存数量大,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据专家介绍,一般历史遗址的修复费用大约为每平方米2000-5000元,这笔费用对于地方保护单位来说,也是不小的开支。

  
图④:七七事变遗址卢沟桥。

  抗战遗存具有丰富的历史、科研和教育价值,可衍生出经济效益。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是可观的。

  为此,不少学者主张在利用中对遗址进行保护,将一部分具有商业价值的历史遗址进行市场化运营,所得用来弥补文物保护的资金缺口。并建议,按照“合理、适度、可持续”的原则,鼓励利用抗战遗存开办展览馆、博物馆,旅游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发、推广具有抗战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旅游服务、旅游产品;依托遗址、遗存进行艺术作品创作等。

  如何看待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握保护和利用的平衡点?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认为,文物利用的内涵应包括3个要素:为社会公众之目的;有利用增进对遗产的认识和理解;利用与保护相统一。

  在保护利用的过程中,政府正在从一个参与者的角色积极转变到体制机制的建立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上来,吸引地方部门、社会资本参与到保护工作当中;组织历史、考古、文旅等学科的专家制定科学的保护和利用机制,明确保护利用的目标、重点和步骤。

  目前,多地已经在抗战遗址保护与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二者之间做出有益尝试和成功探索,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东北三省对抗联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就经历了从最初的发掘、修缮等基础性工作,到借助社会力量走向产业化,再到整合抗联资源构筑红色旅游大格局的发展历程。2003年,黑龙江省制定了“一个中心区、四个辐射区、六条精品线路、23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发展规划,风景区依托抗联遗址而建,实现了抗战遗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效结合;2011年,吉林省打造“重走抗联路,共铸民族魂”吉林省红色之旅旅游品牌,依托杨靖宇烈士殉国地、杨靖宇烈士陵园、四平烈士纪念塔等“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的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东北红色旅游区”。

  2013年,贵州省政府以国家级抗战遗址二十四道拐为中心,结合周边村落和自然环境,规划建设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以二十四道拐为文化核心,建一条从晴隆山到塘边寨的山水景观轴线,沿途设置7个特色功能区,分别为二战军营体验区、二战军事主题乐园区、晴隆牧场体验区、二战影视基地区、拓展军训体验区、户外运动休闲区等……

  越来越多的省市正在依托抗战遗址资源,推出以抗战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在取得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大增强了遗址本身的“造血能力”。

  2019年9月,习主席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对烈士陵园的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

  抗战遗存是先辈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载体,是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历史都不应被忘记,英雄更不应被遗忘。

  近年来,在习主席的关心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抗战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为抗战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依据和基本遵循。

  延续历史的见证是保护抗战遗址的根本意义。而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抗战遗址,需要做的远不止本文所提及的有限内容。

  保护抗战遗址不会是一次性行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保护行为,需要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的多方支持和配合。

  在抗战遗址的保护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不应该成为局外人,都应当做遗址的保护者、历史的守护者,把抗战遗址保护好、展示好、传承好。如此,抗战精神才能生生不息,永远成为推动我们民族前进的伟大力量。

责任编辑:朱憬 最后更新:2021-08-25 11:10: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碑文敬读

下一篇:为解放事业光荣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