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望花南街,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九一八"历史而修建。博物馆建成于1991年,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残历碑是一座巨大石雕,碑形为翻到事变日期的台历,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馆内以丰富的史料向人们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奴役中国人民的罪行和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在原残历碑和地下展厅的基础上于1997年9月开始扩建的,1999年9月18日正式落成开馆。新馆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开放面积9180平方米,展线长510米。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大小型场景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电脑触摸屏14台、大屏幕电视录像机2台。并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有分区广播、中央空调、影视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等设施,是一座大型的现代化的历史博物馆。
历史背景
建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总投资达到了1.3亿元,1997年9月沈阳市开始对博物馆进行扩建,其后短短三个月内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捐款、物资达5000余万元。社会各界及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捐款、捐物人数达366万多人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赴沈阳为扩建工程奠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于1999年9月19日在沈阳正式开馆,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新馆题写了馆名。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图册来源:)
历史意义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整体陈列是一座记录庄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是向人民群众进行国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主要藏品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组图)
运尸车:该运尸车长约200厘米,高约120厘米,铁制,有3只车轮。这种运尸车,是日本侵略者用来运送被他们残酷的盘剥压榨,苦力折磨和残暴的肉体刑罚而悲惨死去的无数中国人尸体的工具。
战犯用的碗、碟:抗战胜利后,一批侵华日军及汉奸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在人民的正义审判下,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其犯罪事实,这几件瓷碗、碟都是当年关押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战犯们使用过的碟碗。
拐杖刀:俗称"二人夺",长约90厘米。表面上看呈拐杖型,木质。但实际上,其前面是可以断开的,拔出外鞘,里面是一个刺刀。这是抗日斗争初期,东满游击队和当地群众用来对付敌人的秘密武器。是当时很流行很实用的武器。
车向忱用过的手提兜:车向忱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在东北十四年沧陷时期积极参加和组织抗日救国运动,并创办了许多平民学校。这件遗物是车向忱生前用过的;其中在手提兜正面绣有"收复东北失地"字样,背面写有"还我河山"字样。
细菌弹:这种细菌弹是日军的细菌部队――七三一部队第一任部队长石井四郎亲自设计的细菌武器,又称"石井式"细菌弹。细菌弹为陶制,弹壳外部设有引爆线,在外面引爆以避免高温而杀死弹内的生物菌。这种细菌弹大批生产,但没进行大量应用。
东北竞存中学校旗:这面校旗,虽然多处损破,但这面旗帜是人民宣传和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的光辉旗帜。 "旅顺纪念"银碟:这两件银碟(渡银)是日本政府为宣扬日俄战争武功特制的纪念品。碟直径约为10厘米,碟中图景为:"水师营会见所""表忠塔""闭塞队纪念碑""尔灵山纪念碑","东鸡冠山壮堡垒"。在周缘四景间有篆字体"旅顺纪念"四字。
日"造兵报恩"碑碑阴铭文铜板:铜板原镶于主体碑――"造兵报恩"碑后,碑主体现已不见。铜碑是1997由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捐赠给本馆。铜碑高110厘米,宽51厘米,厚0.5厘米;上有铸造碑文(日文),碑文记载了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时,侵占张作霖创办的"东三省兵工厂"即"沈阳兵工厂"及以后对兵工厂的"改造"、沿革情况。
给抗联战士送粮用的木盆:这件木盆长63厘米,宽44厘米, 高13厘米,是用一段破开的圆木,在中部用凿子凿成。木盆原存于延边博物馆,是1998年在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乡新屯子征集到的。这种形质的木盆是当时当地经常使用的器具。
炭化月饼、手镯、烟嘴、子弹头等:这几块残留下的月饼(已经炭化了)其花纹还清晰可见。这些实物是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遗留下来的。1932年农历八月十六,即中秋节的第二天,抚顺市平顶山附近的人们过完中秋节后,还有几块月饼没舍得吃完。然而,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平顶山惨案",3000多人被血腥屠杀,然后放火烧毁罪证。月饼、手镯、手表、烟嘴、银元等等都是被害群众遗留下的,而子弹头、子弹夹等就夹杂在死难群众的尸骨中。
责任编辑:熊胜科 最后更新:2015-06-25 13:11: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下一篇:拉贝故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