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纪念碑就是一个丛葬地!一块纪念碑下埋葬着无数死难的同胞。在南京,伫立着20 余座浸染着那段伤痛记忆的纪念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在这些纪念碑中有座“抗日粤军烈士墓”,它是首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军人纪念碑。
纪念碑建立经过
抗日粤军烈士墓碑位于南京中央门外张王庙40 号“广东山庄”墓园之中。广东山庄为广东同乡会、两广会馆,初创于清道光年间,由旅居于南京的广东籍人士募捐购置,名为“山庄”,实为公墓,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庄园中埋有众多旅居南京之广东籍人士,包括民国时期政界商界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其中不乏亡故军人。
广东山庄大门
1937 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粤军伤兵运至南京后,住在城南八府塘后方医院,广东同乡会及社会各界前往慰问,后部分伤兵伤愈出院,还剩一二百人留院继续治疗。城陷前,后方医院屡遭日机轰炸,有50 余名粤籍负伤军人遇难。
这批遇难的粤籍军人经同乡会义工收尸,被安葬于广东山庄墓园中,并一一记录有他们的姓名与部队番号。12 月13 日,日军攻陷南京后,对南京军民进行了骇人听闻的疯狂屠杀,又有住于后方医院的近20 名广东籍伤兵惨遭杀害。他们的遗体被掩埋于广东山庄内。
对于这批惨遭日军杀害的遇难官兵,广东同乡会每年都要举行公祭。抗战胜利后,粤军部队曾专程前来祭扫,并立有“抗日烈士之墓”的碑刻。
“文革”期间,墓园中这批遇难官兵的资料被毁。1997 年,将南京大屠杀中遇难之官兵的74 具遗骨加以清洗、消毒,重新归葬于一处。2000 年12 月,重建烈士墓园,并立“抗日粤军烈士墓”碑。
碑文的标题为:“先伤后亡,惊怒吾邦。无以厚葬,是为国殇。”
此碑文对烈士数字与死难情况并未细说。根据广东山庄负责人的介绍,新建墓园中埋葬的应为74 具烈士遗骨,包含1937 年南京沦陷前日机空袭中被炸身亡的50 余名住院伤兵,及南京城陷后遭日军屠杀的近20 名伤兵。
遇难粤军的相关资料
粤军伤亡情况
参加南京保卫战的粤军部队有:以叶肇为军长的第66 军,下辖第159 师与第160 师;以邓龙光为军长的第83 军,下辖第154 师与第156师。
第66 军自1937 年9 月下旬起编入第19 集团军薛岳所部的序列参加淞沪抗战,11 月上海失陷后,又先后转战于吴福线与锡澄线,经由句容、丹阳等地,撤至南京外围,参加南京保卫战。该部在淞沪地区及沪宁沿线的作战中,历经猛烈战斗,伤亡甚巨。
日军大野部队进攻南京外围的句容
八府塘后方医院
在南京城陷前,共有8 所部队医院,负责收治伤病军人。
南京城陷后,这批因负伤失去了战斗力的伤兵,随时都可能遭到日本侵略军的屠杀和伤害。这时,他们的命运受到了以拉贝为主席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同情和关注。为了保护和照料他们,外侨们特地争取到了特殊经费,建立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由马吉牧师担任该会主席。
该会的成员、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魏特琳女士在日记中写道:“(12 月13 日)贝茨大约在11 时过来,他说国际红十字会已经得到了5 万美元,用以建立伤兵医院,第一所医院将设在外交部。已经组建了一个17 人的委员会。”
在中方卫生部门和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合力运作下,八府塘后方医院的伤员遂被移送到外交部临时伤兵医院中。
日机轰炸与暴行
南京城陷前,日机在对南京的空袭中,惨无人道地实行了无差别的轰炸,其目标包括医院与人口稠密的居民区,使大量和平居民与伤兵惨遭伤害。
南京中央医院遭受日军轰炸后的情形
八府塘后方医院所在的城东南
八府塘地区,曾多次遭到日机的大规模轰炸。南京大屠杀目击证人李畹芳老人在一份证词中说:“一九三七年八九月份,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炸弹投到大中桥八府塘一带,市民恐慌,纷纷外逃。”
经过数月日机轰炸劫难的八府塘后方医院广东伤兵,在南京城陷前后,被集中转移到外交部,作临时安置。但由于兵荒马乱,硝烟弥漫,再次面临凶残日军的任意屠杀。这种混乱和危险的状况,使一部分伤兵一度不敢回到外交部的临时安置点。
南京的部分民房被日军飞机炸毁
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12 月13 日的日记中写道:
委员会的3 个成员乘车前往设立在外交部、军政部和铁道部的几所军医院,通过他们的巡视,我们确信了这几所医院的悲剧状况……我们迅速弄来了一面红十字旗挂在外交部的上空,并召回了相当数量的人员,他们在看到外交部上空飘扬的红十字会旗后才敢回到军医院。
遇难军人纪念碑的价值
“抗日粤军烈士墓”碑既是首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军人纪念碑,也是到目前为止,南京市唯一的一座南京大屠杀遇难军人纪念碑。
为在南京大屠杀暴行中遇难的军人建墓立碑,既彰显了军人在南京保卫战中的付出与贡献,更暴露了日军无视国际公法,任意屠杀负伤军人的残暴行径。
责任编辑:吴步璇 最后更新:2016-01-27 11:55: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数万中国劳工的血泪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