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长途跋涉之后,新华社重走滇缅路采访车队抵达贵州晴隆县。这个地处黔东南云贵高原的山城,看上去很小,仅有四条主街,人口也不多,但在抗战时期却是从昆明-贵阳-重庆的必经之地,从滇缅公路而来的物资经此源源不断地运往大后方。出县城几公里,就抵达二十四道拐,这是一段垂直高度约300米的山坡,山下是平缓的谷底。过去,从滇缅公路经昆明而来的车辆,进入晴隆必须爬上二十四道拐,这道“壁挂公路”相当于晴隆的大门。
能够驾车行走于“活的历史”,让人兴奋。车队成员从高处进入二十四道拐后,沿着近70度的坡度盘旋下降,感觉如同俯冲。一拐又一拐,经过每一拐都有石碑提醒“第几拐”,砂石路面尘土飞扬,惊险不断,大约10分钟内即下到山脚。空中航拍的无人机记录下整个过程。
为展现这条公路的曲线,我们决定晚上夜拍,利用车队行进的灯光,以延时摄影的方式,用光线描绘出夜晚的二十四道拐,重现当年运输车队彻夜不停运输的历史场景。太阳落山前,我们攀登上可俯瞰二十四道拐的山巅,夕阳西下,山风猎猎,远处的二十四道拐沉入暮色中,公路线条在群山掩映隐约朦胧。“开始!”信号发出,二十四道拐起点处的车队车灯全开,远远看去,如同夜空中星光闪烁。随着车队的行进,一弯又一弯,一拐又一拐,车灯在夜晚照射出整个行进轨迹,在夜幕中蔚为壮观。“这真像抗战时期运输车队行进的场景,但当年是卡车,可想见夜间行车还更艰险。”陪同我们的一位当地抗战史学者感慨地说。
夜色逐渐浓重,车队反复在二十四道拐上下往返,十分惊险。我们在山巅拍摄,四周漆黑,几步外即悬崖,山风吹得人有些站不稳。但与当年那些往来在这条路的上,运输抗战物资的司机而言,我们并不算什么。据统计,当年回国参加抗战的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有1000多人牺牲在了滇缅路上。
这样的艰辛是值得的,因为,我们需要一张经典的照片向先辈致敬。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7-18 09:12: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