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心凯老人和他的荣誉证书。
郑心凯老人拿着老地图,告诉记者南阳在哪。
年轻的郑心凯和他妻子。
口述人:原文昌南阳儿童团团长郑心凯,87岁
游击队砍荔枝树做火炮击毁敌人两辆军车
1938年12月初,琼崖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1939年2月10日,日军数千人在海口一线登陆,是日,独立队派一中队在敌东进必经之地潭口设伏,战斗从早晨持续到黄昏。潭口阻击战,揭开了琼崖抗战的序幕。八年全面抗战,我琼崖抗日部队对日伪作战2200余次,毙日伪军3500余人,伤日伪军1900余人,俘虏日伪军150余人。而琼崖独立纵队指战员牺牲5600余人。
当昨日胜利的曙光照耀在今天,我们的回望便是致敬。
“送郎送别到后山坡,只见脚迹一行行;送郎送到那战场,冲锋杀敌勿动摇。郎你救国保家乡,在家有我顾爹娘;抗日胜利回相看,全家团圆乐洋洋。”一首南阳抗日民谣,唱出了一幕幕历史片段: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模范乡”南阳乡,妻子劝丈夫,父母劝孩子,上战场保家园,抛头颅洒热血,就在这个乡村,248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郑心凯第一位妻子死在了这首民谣的歌声中时,时任儿童抗日救国团(下称儿童团)团长的他正在山岭之中,和战士们一起艰苦抗日,期盼能用鲜血换取胜利的到来。时光飞逝而过,如今87岁的郑心凯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儿子几年前已回到荒废的村子盖了新房,重建家园。
南国都市报记者杨金运
实习生谢泽鹏/文
陈卫东/图
缴获日军重机枪14岁少年接保管重任
8月27日上午,海口海甸岛一小区内,87岁的郑心凯老人穿着军绿色上衣,精神抖擞,一束阳光透过窗户把他的短短白发照得发亮。
他翻开一本小书,翻到有关一挺机枪的那页。“看,我们不是一般的小孩。”郑心凯说。
1941年7月,这挺从日军手中缴获的重型机关枪被送到了南阳乡。考虑到携带重型武器不利于打游击战,南阳抗日游击队决定,将之藏之深山,待逢到恰当时机再拿来杀敌。然而,这么大一挺重型机关枪由谁来保管呢?部队领导商量后,想到了南阳乡儿童团团长郑心凯。
“我愉快地接受了这个重任。”当时,14岁的郑心凯借着天黑,领着战士把重机关枪扛到村子后边的山洞中藏匿起来。郑心凯经常溜进山洞,用干净的布条擦拭或上上油,悉心呵护着它。
郑心凯带领的儿童团为了抗日搞宣传,传情报。郑心凯印象深刻的是,1942年上半年,在一次带领儿童团到前线给部队送粮食送水时,他在灌木丛中发现一个倒下的战士。当时的担架队以为战士已经牺牲了,但心细的郑心凯发现他还有气息,赶紧招呼担架队将战士送去治疗。
1939年2月,日寇侵琼。日军占领文昌县城后,战火很快燃烧至南阳乡。南阳乡的状况迅速调成全民抗战模式。土改革命时活跃的战士,把枪口对准了日寇。“那时候,妻子鼓励丈夫,父母鼓励孩子上前线。”郑心凯说,拥有120多人,90多条枪的文昌第一支抗日武装南阳乡抗日游击中队,在群众呼声中建立起来,队长是“三爹良”李良。
“当时没有炮,就砍荔枝做炮。把荔枝木劈成两半,中间掏空,再合起来。”郑心凯兴奋地比划着说,先把火药上进去,再上一些砸铁锅砸出来的铁砂。1939年5月,日军进犯南阳,战争打响,早已在文南公路两旁埋伏的游击队点燃荔枝炮,怒吼的炮弹击毁了敌人两辆军车,阻止了敌人前进。
游击队队员随即开枪,击毙敌人数人,缴获步枪7支及子弹100多发。“敌人搞不清楚遇上什么厉害的武器,仓皇逃跑。”谈到此处,郑心凯老人情不自禁地唱起“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不愿被敌人侮辱乡里妇女集体投河
尽管装备落后的南阳抗日游击队英勇抗敌,日军仍是依靠飞机大炮占领了南阳乡。
郑心凯记得,此时,抗日的热情没有因家乡的失陷消减,反而倍增。商家毫不犹豫地拆掉商铺,搬来石头填满水井;农村群众连夜抢收庄稼,把牲畜和粮食藏进山里,并毁掉公路要道,“我们搞坚壁清野战术,破坏公路桥梁,把一种有毒的树籽捣破了,放到日军用水的地方,搞到水不能喝,洗澡的话也发痒。”郑心凯说。
与此同时,游击队“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打不了大部队就挑打三个五个的,搞得日军不得安宁。”没房住、没水喝,路和通讯常被断,到处挨打被袭,日军只好缩回文昌县城据点。
时任文昌县群众抗日联合会主任的李光邦回忆说,“南阳乡的群众好,年轻的上前线,不上前线的就搞后勤服务,全民抗战。”李光邦记得,有一天,他在一个革命堡垒户叶三婆家,“她说想给她远在南洋的一个亲戚报名参加共产党,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你们共产党好。”至今想来,李光邦心里仍是满满的感动。
“战士的吃喝,都靠这些群众啊。”李光邦说,该乡大部分青壮年参加了抗日武装。
恼怒的日军开始对南阳乡实施“蚕食”、“扫荡”。“你知道什么叫‘蚕食’吗?就是日军出动小队人马,一个村一个村去屠杀,就像蚕吃叶子一样。”郑心凯说,在这场“蚕食”中,他没有了村子,没有了家园,也没有了家人。而整个南阳乡全乡48个自然村、697户、3000多人,有18个村被日寇夷为平地,79户被杀绝,超过一半的村民遇害。
1943年,“脱产”外出革命的郑心凯从逃生出来的邻村村民口中得知噩耗,一手将他带大的伯母和姑妈都被日军所杀害。他的第一任妻子,也被杀害于深山之中。“死不见尸。我去找她们的尸体,却找不到她们在哪里。”郑心凯欲哭无泪地说,他的祖母为了躲避日军,在河边挖了一个地洞,和另一位亲戚住在里面,也惨遭横祸。
“她说住在河边,如果敌人发现她她就跳河。我十天八天回来看她一次。”郑心凯说,没想到祖母果真被敌人发现了。“她们都跳了河,亲戚活下来了,祖母却不知道哪里去了。”至今,郑心凯仍不知道祖母的尸骨,曝晒在哪一片月光下。
与郑心凯的祖母相似的是,1942年的一天,南阳乡几名妇女被日军追赶,跑到美丹溪时,妇女们不愿被敌人侮辱,集体投入美丹溪。
以死相抗,成了关于南阳乡抗战记忆里一种悲壮的抗争。
天冷得鱼被冻死
仍坚持抗战
其实,在家人死于日军屠刀之下前,郑心凯出生后一年,他的父亲郑庭云便在琼海为革命献身了。5岁时,母亲改嫁,郑心凯成了孤儿。
失去亲人的郑心凯只能把家仇化为抗日的动力,把眼泪吞进肚子里。“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参加革命的人了,可以悲伤,但不能流泪,不能被击败。”
缺衣少粮,武器装备落后,药品稀缺,困扰着当时的南阳抗日游击队。郑心凯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先后任乡抗日民主政府助理员,乡总支委员、乡总支书记、中共区委委员、乡民主政府乡长。1944年,在取情报的路上,郑心凯被国民党部队开枪打中右手手掌,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条件,只能就地用树叶和盐巴止血,腐烂严重就找来草药。
直到如今,郑心凯老人的手指仍无法自由张开,行军礼时手指都无法伸直。因为缺医少药,不少战友得不到治疗,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艰苦还不止这些。“我记得,有一年冬天很冷,附近的海域里有很多死鱼,没有粮食,但我们还是很高兴,去海边捡死鱼吃。”郑心凯记得,到了晚上,没有衣服穿,他穿着一个裤衩和衬衣,冷得瑟瑟发抖,“我们只能不停用手搓脚,把稻草堆起来,中间挖个洞钻进去取暖过冬。”
“有人甚至冻死了。”郑心凯说,他们还是依靠自己,度过了这个残酷的冬天,见到了日军投降的那一刻。
“有了他们的担当
才有现在这时代”
解放后,郑心凯找回了改嫁的母亲。“我的母亲改嫁后嫁给一户穷困人家,她的丈夫被日军强征为劳动力并被殴打致死。我找回了母亲,抚养她直到前些年去世。”
一大叠剪报纪念册,是郑心凯收集的关于“抗日模范乡”南阳乡的历史记录。“有了他们的担当才有了现在这时代。”郑心凯翻阅着资料说。
南阳乡被并入文城镇之后,“南阳乡”从地图上消失了。“不管怎么样,南阳乡的存在,是历史的客观存在,谁也否定不了。”郑心凯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几年前,他的儿子回到当年他成长的岭仔园,重新盖了房子。“虽然我跟他关系不好,但毕竟他重新回到了故土,重建了家园。”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6-05 16:00: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游击队在香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