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地道战》原型人物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地道战
2016-07-10 10:22:20  来源:解放军报 2015-07-22 记者 杜 康 通讯员 龙礼彬 李龙勤  点击:  复制链接

  7月上旬,记者一行走进江西省吉安军分区干休所,拜访电影《地道战》原型人物、老八路陈学文,听他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地道战故事。

  陈学文,1926年出生于河北饶阳,1937年10月参加抗战,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担任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24团通信连班长,参加了五一反扫荡等多场抗日战役战斗。解放后,陈学文曾作为井冈山第一任人武部部长和毛主席合影。

  “当时的地道并不像电影里条件那么好”

  老人一生戎马,八年全面抗战打完,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期间多次负伤。现在虽然身体带病,但精神很好,说话思路清晰,铿锵有力,军人气魄十足。他说,从军多年,让他最难忘的是1942至1944年这一段经历。

  1942年,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日本鬼子开始在冀中平原进行大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平原待不住,大部队都钻地道,以前作为号兵的陈学文也转为战斗班班长带头挖地道。

  陈学文告诉我们,当时的地道并不像电影里条件那么好。通道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很艰苦,而且很担心——担心出去打不到敌人;担心地道暴露,一死就是十几号人;担心自己死得不值得,没有杀鬼子赚回来。

  “我在地窖里躲过敌人扫荡。”陈学文回忆到,1942年3月的一天,他在战斗中右腿不慎受伤,被安置在南国县夹河村一户叫杨耀德的老乡家中养伤。由于敌人大扫荡,村民纷纷逃离村庄,当时他因腿脚受伤,行动不便,老乡便把储存白菜和山药的地窖打开,向里铺上一层棉絮,让他躲在地窖里隐藏起来,敌人走后,又将他从地窖里接应出来。就这样,陈学文躲过了敌人6次扫荡。

  “伤好后,我带领战士将老百姓家的地窖挖长、挖深、挖大,将地窖改为地道。”陈学文告诉记者,到后来他们直接把地道挖通,从邻家,到整个村,最后,他们把邻近的村子也用地道相连,不仅利用地道保护伤员,还利用地道的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战斗,就成了后来有名的地道战。

  “地道战,狠狠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抬头见岗楼,迈步是公路;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狼烟!”

  “这是当时冀中根据地的真实写照。”陈学文告诉我们,1942年至1944年,是冀中平原战斗最艰苦的3年,敌人在公路上、岗楼上的据点像蜘蛛网一样,遍布各个角落,5万多鬼子进村入户进行大扫荡,拉网式搜查。

  “那时,我方战斗人员吃喝拉撒睡全在地道里,白天在地道里待着,晚上再出来打游击。”陈学文说。

  “鬼子据点防范功能齐全,有壕沟、公路,部队和炮楼200米内不能种庄稼。冀中平原的秋天,青纱帐起来了,我们躲在青纱帐里,专门打炮楼里站岗的鬼子。我带领班上的几个战士从地道出来,夜里奔袭三四十里路,临近清晨,摸到青纱帐里,在离炮楼200米处把枪架好,消灭掉一个鬼子后立即撤离。为了防止敌人报复,我们在南边的村庄打了以后,往东走,再往北走,迂回几个大弯后,趁着夜色再回到地道,留下鬼子在据点里鬼哭狼嚎。”

  “地道战,狠狠打掉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陈老说这话时,双手紧握拳头,脸上充满自豪。

  “冀中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曾经的我还是个‘叫花子’呢!”说这话时,陈老笑了笑,让我们摸不着头脑。

  “那时,由于我年纪不大,比较容易混进老乡中,就化装成讨饭的‘乞丐’,深入敌区摸情报,掌握敌人的动向。鬼子一有军事行动,我就及时通知部队转移。有时我还配合当地的‘红色联络员’从敌区弄一些紧缺的药品和食盐,送到地道里去。”陈学文说。

  陈学文告诉记者,当时为了骗过敌人,故意找一些破烂衣服穿,把头发、脸上、身上弄得脏兮兮的,碰到鬼子巡查时,有时还得捡垃圾堆里的东西吃。

  “为了弄情报,杀鬼子,什么身份方便,我就装扮成什么。”陈学文告诉记者,在他当侦察员期间,不止装过乞丐,还扮过樵夫。

  在向记者讲述中,陈老特别投入,边讲边用手比划当时的杀敌情景,仿佛又回到那个烽火连天、杀敌立功的岁月。每每讲到成功杀死敌人时,他的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陈学文说,在冀中,由于官兵们神出鬼没,敌人防不胜防,个个胆颤心惊,一听说八路来了怕得要死,躲在据点里不敢出来。

  “好多人都说,我们是功臣,是地道战的创始人。但没有当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大力支持,没有军民共同挖地道、杀敌人,地道战不会取得那么大胜利,因此,冀中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陈学文说。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临近采访结束,陈学文哼唱起电影《地道战》主题曲,声音洪亮。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7-10 10:23:3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李恒彪:在冉庄打出地道战的威风

下一篇:冉庄地道战:民兵用树造大炮端掉日伪炮楼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