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衢州开化)余文茂
2019-01-20 17:09:16  来源:我们爱老兵网  点击:  复制链接


  (采访人员及时间:江山铁头,王俊,2013年8月)

  姓名及出生年月:余文茂,男,1924年5月25日

  部队番号:抗日游击队,平湖县自卫大队

  地址:衢州开化

  一位五保户(抗战老兵)坎坷的人生

  抗战老兵余文茂老人目前住在侄儿的家里,虽然已经90岁,但作为农村里的五保户,肯定还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我们找到老人的时候,老人正在厨房里切猪草。

  老人的一生可以用坎坷来形容,正因为经历坎坷,老人在村里一直比较寡言,尤其是从不跟人谈起参加国民党军队的那段经历。10年前,这位已经是80岁的老人,可能是因为孤寡一人生活孤单的缘故,曾经搜索自己的记忆,写过一些日记,字迹非常工整,包括“我的童年回忆”、“我的农村15年生活回忆”、“我的五年小学教育工作的回忆”、“我的七年劳生活历程”、“我的历史”、”我解放后的经过“等等,就是在这样的私人日记当中,老人参加国民党游击队的经历,也只是在”我的历史“这篇日记中,很简单地淡淡地飘过。有些经历,对于这位憨厚、善良、孤独和坎坷的老人来说,是不堪回首,也是不敢回首的。

  余文茂,生于1924年5月25日(聊天时,老人已经不记得自己的生日,这个时间是从老人10年前的日记”我的童年回忆“中看到的),8岁被送到村里的私塾“文昌殿”里开蒙,17岁又到县城的县立高级小学读了两年,18岁小学毕业后,也就是1942年回村里的小学教书一年,到了1943年,也就是余文茂20岁的那年,因为不喜欢呆在村里教书,就跟着小姨夫余定平来到临安的于潜找工作。因为工作没找到,然后又不想回家,2月份的时候,就在于潜参加了国民党在浙西的抗日游击队。

  根据史料记载,卢沟桥事变之后,国民党统帅部于7 月11 日至8 月12 日召开军事会议,研讨对日作战方略,周恩来和朱德应邀参加,并提出了在正规战之外, 还须采用游击战术,这个建议引起了国民党高层对游击战的初步考量。但国民党决定在敌后开展大规模游击战的部署,是在1937年太原失守之后进行的,而蒋介石自己有目的的采纳并推动游击战是在1938年的徐州会战中。到了1938年11月,国民政府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决定,以现有正规军的三分之一配备与敌后担任游击。随后确立以战区司令长官为指挥中心,以正规集团军编制作为游击基干部队,以准正规军(地方保安团)作为外围,不分割集团军建制而进行游击战的总体策略。以正规战区指挥官和集团军指挥官担任游击指挥中心,固然整体统一,但严重限制了游击部队的灵活运动。 依照当时国民党浙西行署所辖的区域,它包括22县,即:杭县、余杭、海宁、海盐、平湖、嘉兴、嘉善、桐庐、分水、昌化、新登、富阳、于潜、临安、安吉、孝丰、吴兴、长兴、武康、德清、崇德和桐乡。

  余文茂参加的浙西游击队就是平湖县自卫大队,队长由陆军28军62师的一位营长担任,名字叫邓国光,余文茂给队长当通信员。3月份的时候,当时老人刚生过一场重病,但还是跟着自卫队一行20多人从于潜向平湖出发,因为沿途有日军的据点,要通过许多日军的封锁线,所以,他们大多是夜间出发,经过太湖、嘉兴、海盐,到达平湖。后来部队扩大,余文茂因为有文化,就在部队做军需工作。

  平湖自卫大队主要是以伏击、袭扰的方式与日伪军作战,然后还要到乡下收购粮食,并护送粮食通过日军的封锁线。当时,部队在平湖一带经常打游击,余文茂记得有位中队长就是在与日伪军的伏击战中牺牲的。老人跟我们讲了平湖有四里桥等鬼子的众多据点,每次出来扫荡的时候,鬼子非常狡猾,都是安排伪军在前,鬼子在后。而他们游击大队的战术是:打得过就打,打据点,夺粮食;打不过就跑,鬼子在平湖扫荡,他们就撤退到海盐,在嘉兴扫荡,他们就躲到平湖。

  老人跟我们说,44年和45年的春节,他都是在平湖的农村里度过的。有一次,还是在正月初二的那天,他们在海盐跟鬼子遭遇,因为事先没有接到消息,所以很突然。他们只好边打边退,在撤退过河的时候,部队淹死了很多人,当时,老人等10多人没有过河,而是在河边躲藏了起来,没有被鬼子发现,直到正月初十,部队才重新集中。经历了2年多的抗战生涯,1945年抗战胜利的时候,老人已经升为部队的粮食管理员。

  1946年春节过后,余文茂晋升为少尉。此时,部队进行了整编,老人作为编余军官到江苏无锡第十七军官总队报到。46年年底,老人被送到贵州遵义的步兵学校学习,但步兵学校不接收,被退回了军官总队。47年的三月份,老人由军官总队分配到北平的警备司令部干训班学习,后又转送到北平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军事,6个月之后,分配到北平陆军训练处三团三营三连任少尉排长,当时没有兵,只有20多位军士班长,准备去接收新兵。48年12月初到天津负责收容辽沈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又释放的国军军官,然后转送到南方,但在平津战役时成为俘虏,被送到冀中军区教导团学习改造,地点在河北安新县的白洋淀。当时,解放军动员他们参军,但老人觉得国民党军队比较自由,共产党军队比较艰苦,所以不想当兵,只想回家。于是,学习结束后,发给路费和粮票就自行回家了。老人一行10多人沿铁路南下,到济南后爬上火车到徐州,然后徒步经蚌埠到了南京,来到了国民党的南京收容站。渡江战役期间,余文茂被转送到衢州绥靖公署安置处理,后被发到了路费,准备撤往广州,结果在衢州遇见了一位开化老乡,老乡告诉他没钱回家,于是,老人就带着这位老乡一起回到了老家。

  老人在”我解放后的经过“这篇日记中写到,回家以后,当时破乱的农村里,人心惶惶,一片凄凉,老人在家暂住,静观时局的发展。但解放军只在县城实行军管,农村里则土匪盗贼横行,马金的土匪还组织进攻县城。形势明朗之后,老人到县城政府里找工作。1950年4月,被送到衢州干部培训班学习,培训结束后,在农村工作队搞土改试点工作。

  最初,老人分配到石梁、蒋家滩工作组工作,经过山后徐、后地、下田铺的土改试点,石梁的土改全面展开。然后,老人又抽调到九华的梧桐殿,参与分配山地和竹园,后又随工作团到江山参加土改。1951年的春节是在江山度过的,老人先后参与了江山的县前街道、峡口、贺村、妙里淤等地的土改工作,然后按照地委的分配,到常山湖东开展抗美援朝宣传动员工作,之后又来到衢县杜泽的白水,还是做抗美援朝的宣传动员。但随后就被安排回地委交代历史问题,老人在日记中写道:经过思想斗争,坦白交代自己思想,等待处理。到了51年6月,老人被送到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浙江分校,通过学习进行思想改造,地点在杭州灵隐的中天竺。这个学校是鉴于新中国成立必须要有自已的干部队伍去接收旧政府人员,所以在当时划分的各大行政区(华北、华东、西南、中南、华南、东北)先后成立了革命大学,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入学。

  1952年6月底,余文茂经过8个月的学习之后,由地委分配到开化县小学教育科,在华埠中心小学临时代过课,之后来到龙山底六社村小学教书。六社村当时由戴家、芝田、朱家、鱼坑、大坝头、高源六个自然村组成,每个自然村只有几户人家,其中高源是个停放木排的小村,许多船民停泊在那里,像个码头港口一般,所以,小学里有四十多位学生。

  学校只有两个房间,一间当教室,另一间用来老师办公和宿舍,门口有个小操场,周边是竹林,附近有四五户农家。老人说,当地的农民忠厚善良,对老师很尊敬。后来,村里增加了福建、江山、兰溪和本县其他地方的移民,人口也逐渐增多,村民的思想较为开发,村民之间也比较和谐。

  转眼到了1954年,经村校校长牵线介绍,余文茂与华埠镇的一位老家在安徽屯溪的离异妇女结婚,生有一女。可是,到了1957年,老人又成为肃反对象,一个女人带着小孩的生活是可想而知的艰难,社会对劳改家属也有歧视,于是就提出了离婚,老人为此而思前想后,直到1961年才同意离婚。

  在肃反运动学习时,余文茂所在的那组三十多人中,老人成了重点对象,于是,老人被要求交待严重的历史问题。之前,老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对形势的观察,就做好了挨整的思想准备,如今被要求交待严重问题,老人认为自己的政治问题全部向政府坦白交待过,已经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交待了,就采取了对抗的态度,并不参加学习,这样的结果带来了关押和单独审查。到了12月初,老人就被转为逮捕,被移交到公安局看守所,第二天晚上就召开了公判大会,在公判大会上,老人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过去再次进行了交待,结果还是扣上了抗拒交待的帽子,被判劳改7年的徒刑。

  权力一旦不受制约,必然会变成洪水猛兽。对于自然灾害,实在惹不起,还可能躲得起,这种人为的灾难,甚至连躲都躲不起,因为你面对的是强大的政府权力机器。如今,法治意识在不断提升,合法的人权不受侵犯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这种状况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只是权力依然在泛滥,劳改机制依然存在,权力的腐败则更为猖獗。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够终于盼到个尽头。

  此后,老人经历了7年的劳改生活,这7年,老人脱离了农村和家庭的生活。最初由公安局看守所投放到开化本地的池淮畈白渡劳改农场,当时,老人的思想已经稳定,决定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所以,劳改队让老人担任小组长。老人在日记中记录:从58年春耕到夏收的大跃进政治运动,老人曾经五天五夜不回监舍睡觉,大家在稻田里劳动、吃饭和睡觉,睡一会就开始割稻,直到夏收结束才回监舍。同年的阳历七月,老人被押解到桐庐富春江水电站参加工业建设劳动,开公路,筑围堰,运沙石黄土,一直到59年的5月份才离开,然后到金华婺城的金兰汤水库大坝,在这里是白天休息,夜晚劳动。

  在富春江劳动的时候,每天8小时的强度不是很大,也比较自由,在生活上,菜虽少,但饭能够吃饱。但到了金兰汤大坝,生活就比较困难。59年10月,老人又被解送到衢县的乌溪江水电站搞砂石料,工地则在岭头,这里的生活跟富春江一样的比较自由和强度轻,然后到1960年3月,又被解送到江山煤矿铁路劳动,老人负责送饭和参加支农小组。61年3月转到樟潭农场里坞分场劳动,同年11月,再转到杭州乔司围垦总队围海涂造土地,直到62年3月围垦结束,转到乔司农场四大队参加农业劳动,在这里,十天劳动休息一天,生活上从此开始比较正常,一直到1963年年底劳改期满释放回家。整个劳改生活,虽然是劳动改造,但老人大多是负责劳改队的生活统计等杂务,体力劳动较少。

  回家以后,老婆孩子已经离他而去,40岁的余文茂单身一人投宿到哥哥的家里生活,当时仍然戴着反革命的帽子,回家还要继续管制劳动,生产队按底分(8分)给老人记工分,只够个人的生活,一年到头毫无结余。老人说,幸运的是自己无病痛,能够天天出工赚工分。老人生活勤俭节约,虚心从事农业劳动,并自己养猪养鸡,起五更睡半夜,因为属于管制劳动人员,还要扣除一个月的工分,老人也不感觉到吃亏了,辛苦点已经无所谓。但苦日子还是没有到尽头,1967年,农村也掀起了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余文茂在日记中写道:我这批所谓的管制对象是苦头吃尽。群众要召开批斗会,管制人员当然要上台当批斗对象,所以被戴上手铐,村里乡里的被接受批斗。

  年老的余文茂已经习惯了坎坷的生活,他在日记中说:我想我的命运,也是旧社会的思想所害,只有今后生存的日子安静地过去,就很乐观,不牵连到别人的不幸,尊重别人,我也安心了。从日记上可以感觉到,老人虽然活得很辛苦,但他觉得自己没有连累到老婆和女儿,还是感觉安心的。

  女儿一直跟着妈妈生活,直到2010年11月,已经57岁的女儿想念父女之情,跟丈夫一起找到了生父。老人说,当时我的心不知怎样的难过,因为已经过去50多年,女儿还想到生父,难能可贵,互相寒暄。 看完老人写的日记,我感到心酸和难过,什么是妻离子散?什么是人间悲剧?余文茂老人的经历已足以说明了。

  一位参加过国民党游击队抗击日本鬼子的老兵,一位曾经打过日寇和伪军的老兵,就算参加过国内战争,在那样的内战中,错也不在兵,当兵的都是老百姓,只是被当着炮灰。本想平平安安过着生活,可就是因为当兵的那段经历,让他的内心和身体受尽了磨难。

  如今仍孑然一身的老人,一直都心有余悸,担心受怕,大多选择沉默寡言,尽管1978年已经获得了平反,老人被摘除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这三年,女儿每年会来看望生父一次,老人当过老师,写字很工整,在村里当会计的时候,老人经常给村里人写写对联。有人需要他认可他,老人的内心或许获得了满足,除此之外,老人一定是别无所求了。

  不管人世间是不是有公平,我只想衷心地祝愿老人健康长寿!更希望好人能够一生平安!

  (感谢江山铁头采访并提供稿件)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9-05-28 13:56: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衢州开化)汪电龙

下一篇:(衢州开化)余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