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宋文雅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3年
民族:汉
籍贯: 安徽·蒙城
身体状况:身体一般,经常头晕
经济状况:经济困难,仅有农村养老金60元/月
婚姻状况:丧偶(老伴去世十多年 )
子女情况:两子一女
生活状况:与儿子生活在一起
部队番号:第一战区游击第一纵队学兵连3连(连长丁佩衡,)3班(班长李营增),西北军魏凤楼司令部警卫营
部队职位:警卫兵
入伍时间:1940年
入伍地点:蒙城县
从军经历:
宋文雅十七岁那年秋天,放学回来看见家里围着好多人,听见母亲悲伤啼哭不止。一问才知道:家里弟兄四人需要有三个入伍的,因三个哥哥远在他乡,堡丁就将父亲拘押到乡公所。宋文雅见此情景,书包一扔,毅然去入伍把父亲换回。 到了蒙城后,三个当兵的带着他与另外一个人步行西去,十来天后到达河南鹿邑,编入了第一战区游击第一纵队学兵连3连(连长丁佩衡,蒙城一里丁人,时四、五十岁)3班(班长李营增,河南人,20多岁)。宋老能记得2班班长叫宋志平,还说丁连长因同乡的缘故对他十分照顾。后来,随部队分编到西北军司令部(司令员魏凤楼)的独立警卫营(营长河南人),负责保卫司令部,使用捷克式步枪,每梭子5发子弹,射程150米左右(待考)。部队在豫西、豫中与日军周旋达三、四年之久,宋文雅随司令部经常驻防在洛阳附近。
1944年春,部队被调到离洛阳较近的陕县张茅一带守河防。宋老回忆到:记得那年的四、五月份,部队二、三个团早晨吃饭后从洛阳出发,下午到达黄河岸边。部队坐船渡过河,驻扎在上堂会、下堂会(音译,村名),在约十里外的白家滩存放粮食(这一带三省交界)。第二天黎明,部队开赴战场,前线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在山的北坡从山腰向上依次挖有三道战壕。战壕深有一米,所挖出的土石全堆在战壕上沿下侧,以方便士兵趴在那儿架枪迎敌,每道战壕间相隔几里不等。宋文雅所在的一个营被分配到第一火线战壕,战场纪律是:第一火线战壕里的士兵没接到命令绝不允许退到第二火线,第二火线的也是如此。大概在八、九点钟,日军的一番炮火轰炸,整个山的北坡象被翻了个儿,打不过日本人,部队溃不成军。宋文雅与曹东方、王民(二人皆河南人)沿战壕逃到山沟的葡萄藤下,钻进深深的草丛里,看见搜山的日军骑着大马来回巡视,不敢轻举妄动,躲了两夜三天才敢出来,见山沟里全是死尸,也有当兵的,也有老百姓,尸体人挨人,数也数不过来。宋文雅来到岸边,花钱渡船顺水到了对岸的洛阳,也找不到部队,就在康店村给老百姓帮忙种地混口饭吃。直到日本投降,宋文雅与一百多人到北京找活干,未如愿,又辗转到天津,因想家就坐火车到蚌埠,再步行,于1946年秋半天,回到家乡,生余务农到今。
附记:宋文雅与宋文芳是亲弟兄,宋文雅老人于2015年3月21日突然离世。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19-07-06 09:26:0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阜阳)黄井贤
下一篇:(安庆市潜山县)洪怀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