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吉星 1920年 原籍长沙县,现住长沙市广济桥社区湖南省机械研究所宿舍 1937年,在家排行老六的刘吉星被抓壮丁。 在国民革命军新38师辎重营2连,老人从云南保山开始“和日本人打”。之后曾两次入缅作战的老人,在昆明迎来了抗战胜利日。之后,还有过两次从军经历的老人,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 入行伍多年的老人,现今疾病缠身。“有心脏病、心机梗塞、冠心病、高血压……”
刘世教 1919年 新宁县万塘乡白马田村3组 1939年,有一个弟弟(解放战争时期也被抽丁,后投诚,2004年过世)的刘世教被抓壮丁。 在邵阳“杉木田”,老人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96师287团团部辎重营。后因“不想挑担子”,老人改入团部工兵营。1942年初,刘世教随部队进入缅甸。“打起仗来也拿枪”的工兵刘世教,入缅不久右大腿即负伤。后走野人山,因负伤走在96师最后面的刘世教,一度有了“算了,我也不走了”的想法。 “我就用背的毯子把自己一裹,倒在一个坑里,想把自己放置在那算了”。是后来的战友最后救了刘世教。1942年12月才回到国内的刘世教,后参与滇西反攻。当时,负责在惠通桥驻守的刘,曾亲见,“日本人投降的时候,日本当官的让当兵的转过去,然后用机关枪扫。扫完了,再自己把自己打死”。 1946年,刘世教返乡。尽管育有二女一子,但两女出嫁,儿子出家,俩老依然是“这一片最困难的人户”(刘老侄子语)。
刘筱琨 1923年 原籍新化,现住岳麓区麓山老年公寓 在父母过世后,由伯母带大的刘筱琨,在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中负担,投考黄埔军校。 1940年入黄埔军校18期辎重科的刘,在毕业后被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90军辎重连。武器、货币、弹药、药品……什么都运的刘筱琨,后在河南洛阳迎来了抗战胜利日。抗战胜利后,老人一直呆在部队,直至“快解放了”,在成都起义。 秉性直爽的老人,自言与老伴性格不和。在老年公寓,十分想出去走走的老人在遭到院方的阻拦后,“也和他们吵过几回”。
芦石安 1927年 原籍广西梧州,曾租住衡阳市雁峰区黄茶岭街道红旗3队 在家中三兄弟中排行老大的芦石安,1942年前后,在吃了叔叔的喜酒后被抽壮丁。对持续近2年的从军岁月,老人的记忆已经模糊。老人只是大体记得,“先是在韶关驻训。之后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10军,给一个广东梅县的团长当勤务兵”。后衡阳失守,“当官的跟方先觉走,当兵的自己走”。 在整个衡阳保卫战期间只放了两三枪的芦石安,从此离开部队。问老人为什么没有找失散的部队。老人不解,“唉,那好不容易走脱了,还回去啊?”2012年7月20日,“好不容易走脱”的芦石安走了。
马学武 1924年 常德市石门县磨市镇铜鼓峪村21组 被“三丁抽一”的马学武入伍时只有14岁。入伍的第二年,老人已是马克沁重机枪(水冷)的正射手。“个人不高,但长得敦实”。在国民革命军第37军144师420团,老人亲历了前三次长沙会战。自言打仗也得靠脑筋的老人,没有在战斗中负过伤。“只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时,着急转移重机枪,被烧红了的枪身烫掉了这个手的一块皮(左手腕部)”。抗战胜利后,从休整地益阳,老人请假回到家乡,自此离开部队。 视力极佳的老人,不仅枪打得准,“年轻的时候砌墙是不用线的”。在老伴过世后,靠着瓦匠的手艺,老人独自拉扯大8个孩子。直到2011年,老人才完全放下瓦刀。“前年还替别人做了一个屋。”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7-16 15:24: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