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金华市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2017-06-21 09:41:25  来源:金华党史网 作者:金华党史  点击:  复制链接

中共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

  一、调研工作概述

  日军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金华作为重灾区之一,在1939年到1945年期间遭受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带来的沉重记忆已经成为这段历史亲历者的永远的伤痛。在中央、省委两级党史研究室统一部署、指导下开展的金华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就是要通过科学、系统、深入、全面的调查工作,尽可能真实地廓清事实、还原历史,以教育后人,不忘国耻。

  金华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工作,从2006年3月动员部署展开至2008年7月全面完成,历时两年半。整个调研工作大致经历了动员部署、资料查阅、社会调查、汇总整理等四个阶段。

  第一、动员部署阶段

  2006年3月,全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工作会议后,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随即召开动员部署会议,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并邀请时任省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处长包晓锋同志来金华业务指导。4月,向市委书记办公会议专题汇报,市委主要领导对开展调研工作作出指示。5月,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带队深入各县(市、区)走访调研,并与市档案局等相关部门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课题调研做好准备工作。

  为推动抗损课题调研全面深入地开展,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06年8月、2007年1月、2007年3月三次召开全市党史研究室(办)主任会议,进行专门部署;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高三山等领导专家亦多次到金华进行检查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抗损调研工作。

  第二、资料查阅阶段

  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全市抗损课题调研以资料查阅为切入点,逐步探索,逐步展开。首先,市委党史研究室对全市党史系统所收藏的有关抗损资料进行仔细清查梳理,编制了包括党史系统藏资料、已掌握的档案馆藏资料两个部分共847条抗损资料线索目录,以电子文档形式发给各县(市、区),以此作为档案查阅和社会调查的重要线索。然后各地自行组织,按照档案资料、图书资料、文献资料、报刊资料等类别,调集工作人员到当地档案馆、图书馆等查阅资料,到2006年底全市基本完成本地的资料查阅工作。2007年3月,由市委党史研究室统一安排,全市抽调10人到浙江省档案馆进行为期一周的档案查阅工作。5月,又组织调研人员赴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至此全市抗损课题调研资料查阅工作基本结束,共查阅档案资料一万余卷,摘录文字资料八十多万字,复印档案资料一万五千多页,基本上完成了资料查阅阶段的目标任务。

  第三、社会调查阶段

  完成资料查阅工作后,全市又进行了以社会调查的形式收集口述资料的探索,将口述史资料采访征集作为抗损调研子课题。2006年9月到12月底,先展开小范围的口述史资料征集。市本级及各县(市、区)组织课题调研人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寻访抗战的亲历者、知情者,逐一登门采访,通过拍照、录音、文字笔记等形式,记录整理获得日军在金华暴行口述证言1000多份,并经考证、梳理、修改,选取有代表性、有价值的证言编辑成《金华,200人的抗战记忆》一书。武义县的口述史征集工作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全省率先开展全面社会调查。县委领导亲自部署,各级政府层层发动,不漏一村一人。全县135名调研人员组成42个调研小组,深入到18个乡镇(街道)、556个行政村(社区),召开座谈会754次,采访3500多人次,采集证言证词966份,拍摄照片1200余张,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全面社会调查模式得到上级党史研究室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为全市开展全面社会调查积累了有效的经验。

  2007年4月,全市全面社会调查工作铺开。婺城区、市经济开发区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协调指导下,组织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以社区、村为基本单位,首先开始全面社会调查工作。7月开始,义乌、兰溪、东阳、磐安、永康等县(市)全面社会调查工作顺势展开;浦江县、金东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社会调查。在全面社会调查阶段,全市党史系统聘用的长期调研人员就有140余名,乡(镇)、村两级投入的力量超过1000多人,共采访了21730位70岁以上老人,收集座谈会记录、采访记录、证言证词等口述资料100多卷,充分弥补了档案文献资料的不足,成为支撑抗损课题成果的重要史料基础。

  第四、汇总整理阶段

  各(县、市)区根据各自进展情况从2006年底就陆续进行抗损数据整理分析,到2007年12月,全部进入最后阶段的汇总整理工作。

  在资料查阅结束后,各县(市、区)就对获取的资料进行汇集梳理;社会调查工作完成后,各地又结合社会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证实数据资料的真实性、统计数据的可信度,市县两级党史部门认真分析比对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料,并对有疑问的数据进行重新摸排,查漏补缺。市委党史研究室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有关会议和简报精神,在史料确凿的基础上扎实做好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分类统计工作,做到言之有据,据之有理,并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检查指导和规范统一工作,如制订《抗战时期金华地区实物折算表》,作为各个县(市、区)进行实物价格折算的统一依据。通过各县(市、区)富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4月17日,全市在武义召开武义县抗损成果验收现场会,武义成为全市第一个通过抗损课题调研成果验收的县。会后,其他8个县(市、区)的汇总统计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至2008年7月上旬止,全市各县(市、区)均已先后通过验收。

  市本级的汇总统计工作从5月份逐渐展开,到8月初全部完成。在数据汇总过程中,统计人员将市本级得到的数据同各地数据总数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对各县市区的工作成果作了进一步检验,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可靠。一旦发现统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时补救,查漏补缺,对于疑问数据坚决退回,补充调查,重新填写,力争做到实事求是、科学准确。8月,金华市课题调研成果通过省级验收。全市共编撰形成《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成果(浙江省金华市)·综合卷》243卷,《抗战时期中国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成果(浙江省金华市)·专题卷》10卷,专题13个,共计253卷。我市的课题调研成果数量居全省第一,内容也最丰富。

  二、抗战时期金华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一)金华的自然条件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处于北纬28°32′~29°41′,东经119°14′~120°47′之间。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市域东西直线距离151千米,南北直线距离129千米,面积10918平方千米①。

  金华区内已发现矿产30余种,其中有工业意义的10余种。矿产以非金属居多,莹石矿分布成群成带,探明储量及有地质根据计算的总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其次为石灰岩,并有其他多种矿产资源。区域内能源矿藏贫乏,仅兰溪、义乌零星发现②。

  莹石矿主要分布于武义、义乌、金华等县,是浙江省主要莹石产区。武义又是金华区域内莹石矿储量最丰富的区域。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时,侵华日军第十三军的作战命令中写到,“在金华一带,莹石埋藏量达350万吨,武义占90%,品位达80%以上,居亚洲第一,每年可向日本提供15万吨莹石,实为日本国钢铁工业之必需。”将武义列为此次战役中的永久占领区③。

  (二)行政区划变更

  1933年(民国21年)6月,浙江省政府设立县政督察专员办事处,金华为第八区,9月改为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金华为第六特区。1935年(民国24年)8月,浙江省改设9个行政督察区,第六特区改为兰溪区。1936年(民国25年)又改为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兰溪,次年4月移金华。适时,金华所属的第四行政督察区辖金华、东阳、兰溪、浦江、义乌、永康、汤溪、武义、分水、桐庐、建德等县。1938年(民国27年),第四行政督察区辖金华、东阳、兰溪、浦江、义乌、永康、汤溪、武义、桐庐、建德等县。1939年(民国28年)7月拆东阳、永康、缙云、天台4县接壤的大盘山区置磐安县,属第四行政区。1940年至1941年,第四行政区辖金华、东阳、兰溪、浦江、义乌、永康、汤溪、武义、磐安、建德等县。1943年(民国32年)5月,行政督察区调整,东阳、义乌、磐安划归第三行政督察区,专署驻新昌;第四行政督察区辖金华、兰溪、永康、汤溪、武义、宣平等6县,专署驻宣平清香寺。1946年(民国35年),第四行政督察区又驻金华,辖金华、东阳、兰溪、义乌、永康、汤溪、武义、宣平等县。1944年以前,金华全区实行的是保甲制,以10户为甲,10甲为保。1944年开始调整为乡镇制。1945年5月开始,县以下设区,分辖原建制乡镇,1945年11月划为64区222乡镇,废除保甲制,建立新的区、乡人民政权。1946年末,全区有226乡镇,其中金华县辖25乡镇,汤溪县辖15乡镇,兰溪县辖29乡镇,东阳县辖44乡镇,义乌县辖34乡镇,永康县辖27乡镇,武义县辖12乡镇,宣平县辖19乡镇,浦江县辖20乡镇,磐安县辖16乡。金华解放后,1949年10月22日,金华专区设立专员公署驻金华,辖金华、东阳、兰溪、浦江、义乌、永康、汤溪、武义、磐安等9县④。

  (三)人口基本情况

  1938年,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全区人口为485266人。1940年,人口为521814,达到一个高峰,之后开始下降。1946年,抗战结束后,全区人口只剩480672人,总人口数回到抗战全面爆发前的水平。

  (四)金华抗战基本情况

  1、金华的抗战形势

  1937年8月上海“淞沪会战”爆发,12月杭州沦陷。因为金华地扼浙赣咽喉,成为通向西南大后方的交通枢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省政府迁驻金华永康方岩,1938年元旦开始办公,军事、文化机关设在金华。金华、永康成为浙江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1941年5月,日军进逼诸暨,永康方岩受到威胁,浙江省政府暂迁至松阳。8月,日军撤退,又迁回永康方岩。1942年5月,日军进犯浙赣,金华、永康告急,浙江省政府仓促间再次迁至松阳。浙江省政府在永康方岩办公时间长达4年半之久。

  在这一时期,中共浙江省临时工作委员会、中共浙江省文化工作委员会、中共东南局文化委员会等也相继迁到金华或在金华成立⑤。金华的党组织开始恢复和重建。外地和本省的一大批抗日救亡团体、文化界进步知名人士、进步学生和中共党员纷纷从上海、武汉、嘉兴、无锡等地聚集金华,迅速形成一支强大的抗日救亡骨干力量,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纷纷创办抗战文化团体、抗日救亡刊物和抗日救亡书店,在金华城乡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金华迅速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当时聚集在金华的抗战文化团体有13个,创办了9种报纸和50多种刊物,建立了12个抗战剧团和20多家书店,在教育、动员和组织金华人民以及全省人民开展抗日救亡斗争中,发挥了极其有效的作用。不仅促进浙江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而且对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曾受到1939年春浙江之行的周恩来多次赞扬。抗战初期的金华被誉为“抗日文化名城”⑥。

  1942年5月至9月,日军为破坏浙江沿海中国空军基地及打通浙赣线而发动了浙赣战役。日军调集第十三、第十一军九个师团,约十四万余人,在中国派遣军总司令佃俊六指挥下由杭州、南昌两个方面,沿浙赣线东西对进。国民政府令第三战区、第九战区集结十四个军四十一个师,约三十万兵力抗击日军。时第三战区以4个集团军32个师26万人设防于浙赣铁路沿线,以上官云相的32集团军驻金华指挥钱塘江南岸及金华守军。1942年5月15日,战区司令顾祝同指示参谋长下达以金、兰为中心进攻与阻击日军前进步伐,提出“金兰作战、死守衢州”的口号。5月20日,东阳沦陷;21日,义乌沦陷;22日,永康沦陷;23日,武义沦陷。5月23日,日军河野旅团、第15师团于当晚侵入金华孝顺。27日,日军兵临金华城下,对金华城内守军发起进攻。守卫金华的国民党86军第79师和100军第63师,对日军进行了顽强地抵抗。28日,日军15师团主力到达兰溪城北1.5公里处,与国民党军63师118团遭遇,发生战斗。后日军向国民党军释放毒气,兰溪沦陷,同日,金华沦陷。金、兰沦陷后,国民党抵抗部队撤退,地方当局及武装迁回敌后。金华县政府迁到汤溪,兰溪县政府迁入寿昌县境内⑦。1942年8月底,衢州会战后,日军鉴于达到了摧毁衢州机场的目的,且遭受到了极大的抗击,日军消耗过大、战线拉长、补给困难、兵力捉襟见肘,决定撤退。浙赣战役结束。

  2、金华的日伪政权情况

  战役结束后,日军退守金华、兰溪,并进行了如下布防:

  第十三军70师团司令部及直属部队和步兵61旅团司令部以及独立步兵124大队布防于金华城内

  独立步兵第102大队布防于义亭

  独立步兵第103大队布防于汤溪(后古方)

  独立步兵第104大队布防于兰溪

  独立步兵第195大队布防于武义

  独立步兵第122大队布防于义亭、苏溪

  此后多有换防。1943年秋,有84联队驻金华、兰溪,85联队驻武义,总共兵力有6000之众,担负占领区内的“扫荡”任务,确保后方交通线。

  日军驻守金华、兰溪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固守金华、兰溪及武义地区,借此占领第三战区第25集团军培养战力的根据地。

  (2).防止中国部队在战后修建衢州机场,如重新修建就可以及时制止。

  (3).金华有丰富的莹石资源,藏量达350余万吨,武义约占90%,品味达80%以上,为亚洲第一。如开采每年可向日军提供15万吨以上。

  (4).固守金华、兰溪地区,可以控制浙赣沿线,在军事上保持对重庆进一步施加压力的可能。

  (5).切断浙赣线这条战略运输线。时第三战区军需给养极大地依赖于浙赣铁路和兰江、衢江水路。

  日军第13师团的师部驻在金华县城旧法院内,师团长办公处在成美女中。日本宪兵队驻后街南端商会旧址,宪兵队的牢房设在对面的四世一品巷闻人住宅大院内,队长罔茨中佐。金华特务机关设在避圣巷美属基督教浸礼会住宅里,机关长松田中佐。“梅机关”设在三牌坊大同公寓(现金华中医分院门诊部),它所属的汪伪特工组织“苏浙皖赣四省行营金华办事处”在酒坊巷方正南及黄人望住宅内⑧。土顽武装邢小显部经梅机关分化诱降,被“四省行营金华办事处”控制,驻守曹宅镇,阻挡金东义西的抗日武装活动。

  金华沦陷不久,日“金华特务机关”和伪特务机关“金华出张所”经过物色,于1942年7月间由工商界李锦湘、刘碧成等人发起筹备汉奸组织,到9月中旬形成规模,10月14日定名为“金华乡镇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会址设在醋坊岭原中华书局。1943年1月23日正式成立“金华乡镇联合会”。

  1943年4月,汪伪浙江省主席傅式说派刘传亮到金华视察,于8月1日成立汪伪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刘传亮任专员,专员公署设在金华县政府内,司令办公处设在酒坊巷原国民党县党部内。同日,“金华乡镇联合会”改组为汪伪金华县政府。原日本“金华特务机关”和特务机关“金华出张所”改称“联络部”控制汪伪政权。

  1943年春,为了强化城乡治安,镇压各种抗日活动,成立了金华日伪警察训练所,由日本“金华特务机关”直接控制,地点设在仓茅亭育婴堂内。学员受训后被分配到汪伪警察局、分局和派出所及铁路沿线车站、集镇和矿山,配合日军警备队执行治安保卫任务。

  3、金华地区抗日武装的建立和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1942年6月,中共金属地区党的负责人在义乌柳和乡柳村召开党的紧急会议,分析浙赣铁路沿线的形势,决定独立自主地发动人民群众,拿起枪杆子,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7月7日,中共义乌县委在义西下宅祠堂建立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7月下旬,金东义西抗日自卫大队改为“钱南军别动第一支队第八大队”(简称第八大队),大队下编2个中队与1个突击队。6月初,中共兰溪党组织通过统战关系,建立了以“国民党六十三师战地服务团”为名义的麻坪坞抗日游击队。中共武义区委在永康三十里坑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武装,7月这支武装编入武义抗日自卫中队。同月,隐蔽在东阳的原中共金华县委书记汪和康组织建立了岘南独立分队。9月,中共东阳城区区委在东阳八达上锦村组织建立了浙赣国民抗敌自卫军第二大队。金华地区的抗日武装在金属地区开展了积极富有成效地抗日武装斗争。

  1942年下半年,第八大队广泛活动于金东义西地区,逐步开辟和形成了金东义西抗日根据地。1942年10月24日,建立了义西乡镇联防办事处,后改称为金东义西乡镇联防办事处,这是党领导下的金东义西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通过不断的斗争,根据地逐渐扩大。1943年5月,坚勇大队成立,着手开辟诸义东抗日根据地。

  1943年12月,中共金萧地委和金萧支队相继成立,积极开辟自萧山至金华浙赣线两侧的抗日根据地。1944年1月8日,金萧支队正式定名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简称金萧支队)。在浙东区党委和金萧地委领导下,金萧支队及所属各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抗日武装力量在烽火中得到成长壮大。他们与日军、汪伪军和顽军进行了错综复杂而又艰苦卓绝的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清乡”,打败了国民党顽军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和残酷的“围剿”,先后建立了金义浦兰、诸义东、路西、诸北4块抗日根据地,形成了金萧抗日根据地,总面积4500平方公里,人口111万。

  三、日军在金华的主要罪行

  1、狂轰滥炸

  抗日战争时期,金华地区受到了日军狂轰滥炸,导致无辜居民伤亡惨重,房屋财产损害极其严重,金华人民遭受巨大痛苦。

  1937年9月26日上午10时,日军飞机轰炸金华火车站,这是日机首次轰炸金华城。飞机飞临火车站上空后,随即投弹6枚。日军轰炸时,许多人出于好奇,出来看飞机,后日机投弹,人群才惊慌逃散。有数十人逃至花坛桥旁的大樟树底下藏身,日机跟踪低飞,并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大樟树被炸倒,藏身的人群死伤惨重。遇害者腿断臂折,肚破肠流,其状惨不忍睹。

  同年10月10日,日机多架,再次飞临金华车站上空盘旋,后至婺江边扫射与投弹,炸死10多人。同时,金华城内的西林寺被毁。

  1938年11月14日上午,日军飞机对兰溪城北地段的殿山庄、百里街、下卡街、养砚巷等地进行轰炸,损失特别惨重。当日,日军出动飞机9架,投弹50余枚及燃烧弹7、8枚,炸死群众73人,炸伤80余人,炸毁房屋120余间,震毁房屋130余间,烧毁器具物件、货物、现钞等损失约计16万余元。下卡街临江的民船20余艘全部被炸,船工死伤多人。空袭中,许多民众为了防空,躲入防空洞,躲入大厥口的三虹桥下,结果,防空洞和三虹桥均被炸塌,洞中的民众和桥下的人均遭掩埋,多人死亡。

  1939年5月13日深夜,日机夜袭金华县城,从睡梦中惊醒的上浮桥附近居民,慌忙拥上婺江上的临时浮桥向对岸逃避。当时,县城梅花门旁城墙已打开缺口,空袭时人群出城过浮桥向对岸疏散比较方便。轰炸时,正好是晚上天黑,人多拥挤,导致上浮桥链断船翻,有80余人溺水死亡。第二天只见江面浮满尸体,惨不忍睹⑨。

  1940年2月29日,日机轰炸义乌苏溪镇楂林村,炸死村民张昌新等20人。

  1940年5月5日,13架日机在金华县罗店、山口冯等地投弹130枚,炸死平民38人,炸伤80人,毁屋77间。1942年5月14日,日机再次轰炸罗店,有半数房屋被炸毁,炸死炸伤百余人⑩。

  1941年4月13日上午,27架日机分别在武义县城、城郊的军用机场以及白溪口村等地投弹。县政府大院、商铺和民居多处中弹,炸死县城居民及浙江保安队四团士兵33人,炸伤11人,炸毁和烧毁房屋551间。

  同日,27架日机轰炸永康县城,投掷燃烧弹10多枚,4人被炸死,七处地方被炸毁烧毁。县前的万源信烟店、王万隆布号、童德和药店等20多家店铺、栈房被炸毁;连结华溪两岸的浮桥和大桥背廊桥西段被炸毁。

  1941年4月17日上午,6架日机对武义回川镇、曲湖镇以及桐琴等地进行了轰炸。日机在回川镇张宅村张氏宗祠、曲湖镇泉溪李皇庙等地投弹多枚,其中有1枚重磅炸弹。空袭致张宅村张氏宗祠全部被炸毁烧毁,泉溪和桐琴村的叶福妹等3人当场炸死,泉溪和赵宅村施子求等3人炸成重伤。

  1941年4月17日上午,数架日机飞临义乌市佛堂镇上空,对佛堂市集进行轰炸。当天为佛堂市日,集市上到处都是赶集的人,人山人海。日机在人群最密的老市基投下炸弹,炸死炸伤无辜平民120余人。同日,被日机轰炸的还有苏溪、华溪、桂林,其中苏溪被炸毁房屋近400间,华溪被炸毁房屋100多间,楂林被炸毁房屋300多间。当天,义亭、大元等地也曾遭到轰炸。

  1941年4月22日和5月16日,先后有日机27架轮番轰炸金东区孝顺镇内大街,并夹杂使用烧夷弹,全镇被炸毁房屋1648间,平房31间,草房6间,共计1685间。全镇153家店铺中受损的有133家,被炸店面房屋436间,重灾户143户。800多米的长街尽成瓦砾。始建于1000多年前的义济桥(桥面覆屋13间,宏丽敞轩,为全县木桥之冠)也化为灰烬。被炸死平民18人,其中妇女6人,儿童3人。

  1941年5月4日,日机轰炸义乌苏溪镇华溪村,华溪中裕祠、后街、火叉口等6处房屋群被炸毁,虞家潮等12人被炸死,虞廷豪等3人被炸伤残。同日上午10时,7架日机轰炸义乌县佛堂中街,炸毁陈兴荣等店面屋与住房80间。

  1941年5月15日下午2时,12架日机在义乌县城投下炸弹235枚,燃烧弹14枚,全城顿时一片火海,炸死平民6人,炸伤1人,炸毁民房1136间。

  1942年5月20日,3架日机在永康县城上空投下6枚重磅炸弹。市电话局、台州会馆等被炸毁。古山隔心塘附近的两幢房屋被烧毁,共有40多间。

  2、实施细菌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涣散我军民抗战意志,瓦解消灭我方反击侵华日军的抗战力量,惨无人道地发动了细菌战。日军在金华地区多次使用了多种细菌武器,实施细菌战时间跨度长、分布面广、受害人数众多,是国内受日军细菌战侵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中金华、义乌、武义、兰溪是细菌战受害最严重的地区。

  1940年11月27日,一架日机在金华上空撒下大量白色细小颗粒异物,在空中随风飘散,落地呈柳絮状,金华城区的通济桥、马门头和乡间的五里牌楼、秋都乡一带落得最多。28日上午,3架日机又飞临金华上空,撒下白烟状物质,飘落于溪下街金华江畔,经三四小时不散?輥?輯?訛。不久,细菌撒播一带居民先后发病,据鉴定均染鼠疫,并有居民陆续死亡。据有关文献记载,至当年年底,金华因患鼠疫死亡人数达到160人?輥?輰?訛。

  1941年9月,由一个在铁路工作的人将鼠疫从衢州传到了义乌,并在义乌县城北门街一带传染开来,致使该地区居民受到侵害。直到1942年2月,义乌县城区鼠疫才得以控制。但是,在义乌县的乡村鼠疫仍在继续蔓延,陆续扩大到苏溪、义东、东河等乡?輥?輱?訛。

  1943年10月到1944年4月,义乌县再次出现鼠疫流行。首先在义乌城郊的大水畈和张村一带发现鼠疫患者,先后有65人患病,其中59人死亡。之后,在江湾乡的官塘下、下柳村发生疫情,其官塘下有患者42人,死亡39人;下柳村有患者12人,死亡9人。

  1941年10月,一名在义乌打工的工人,染上鼠疫后回到东阳家中,鼠疫在东阳由此传播开来。东阳歌山镇、郭宅村、厦程里村、百担头村等地先后爆发鼠疫,并迅速蔓延。经事后统计,至1942年4月,因感染发病117人,死亡113人。有的全家因感染鼠疫死绝,以致无人收尸;有的自知染疫,怕连累别人,自掘坟墓,坐以待毙。

  1942年8月29日,一股日军从丽水松阳进犯宣平县,驻扎武义县柳城镇堰下村两天一夜。当晚日军在村民蓝信棠家中留宿,第二天,日军走后留放下10多只装有病菌的小玻璃瓶子,放在他家大屋中堂后壁脚。没过几天,蓝信棠一家就有人发病,出现高烧、吐泻不止的症状,最后四口之家全部死绝。全村感染病菌的有68人,死亡43人。

  3、烧杀淫抢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金华大地上滥杀无辜,烧毁房屋,奸淫妇女,抢劫财物,犯下滔天罪行。

  1942年5月23日,从武义出发的日军侵犯金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罗芳桥惨案。罗芳桥位于金华县(今婺城区)雅畈镇北面,是武义到金华的交通要道。5月18日,金华沦陷前夕,金华地方法院、高二法院和上海法院等机构的19名司法人员从金华城里逃到罗芳桥,住在如水禅寺和胡氏宗祠,暂住该村办公。23日下午四时左右,七八名日伪汉奸组成的便衣队进入村中,将金华地方法院院长陆复元当场打死。之后,日军集中包围了如水禅寺,原先住在胡氏宗祠的工作人员在便衣队进村后全部逃进如水禅寺。日本鬼子砸开寺门,冲进寺内,见人就杀。除了这些司法人员,连寺内的和尚共22人全部被杀害。

  是年端午节,日军再次窜至罗芳桥,不仅到处抓夫,抢东西,为了发泄兽欲,更是抓了一名妇女,几个日本鬼子把她按在晒谷场上进行轮奸,奸淫一次,就用冷水泼冲妇女下身一次,地面湿了,又拖到干燥的地方继续奸淫,直至被活活折磨而死。

  1942年6月8日,日军80余人由义亭出发,到浦江时,在金东区傅村镇上柳家村遭到国民党军七十二师残部的拦击。国民党军撤退后,日军随即进入金东区派溪头村、横大路村枪杀了2个未及逃出的村民,并纵火烧村。日军又进入金东区上柳村、上姜村、贩田曾村,开枪打死村民19人,重伤4人。死得最惨的是孕妇蒋美环,日军故意把她刺成重伤,看着她慢慢死去,她疼痛难熬,双手扒土,面前挖出了个坑,双手指甲都挖翻了,才痛苦而亡。日军还放火烧了这几个村庄,共烧毁房屋878间,几个村几为废墟。日军还袭击了傅村镇,枪杀村民,并放火烧镇,火光冲天。共烧毁房屋1168间,杀死村民18人。日军一路遭到村民的拦阻、袭击,以至不得不放弃进军浦江的计划,窜逃回义亭老窝,他们在傅村抓了傅洪坚,迫他带路回义亭。傅故意从山上拣最难走的路,惹恼了日军,傅洪坚被枪杀。

  1941年6月3日,日军侵犯浦江县柴坞村,打死村民柳方杏等四人。同日,日军在外柴坞村杨坞山岙抓走21人,并在当天下午四时,在郑家坞钟宅村蟠狮亭用机枪扫射,十八人当场死亡,三人重伤。

  1942年6月23日,日军放火烧毁浦江县夏泉、礼张、双溪等三个村子,礼张村大半个村庄被烧,双溪村80多间房子全被烧毁。第二日,日军侵犯檀溪镇寺前村,烧毁房屋800多间,杀死陈毓训等三人,凌辱妇女13人。

  1943年9月19日,驻义乌日军到乡下清乡扫荡,将王阡村楼奶婆等16人残忍地杀害。

  1942年12月10日,日军500多人路过磐安县尖山镇新宅村。新宅村曾驻过浙东行署的中国军队,藏放过300多担军服等军用物资。因此,日军放火烧村,烧毁了新宅村700多间房屋中的500多间,明朝建筑花厅被烧成灰烬,并烧死农民1名、国民党军士兵2名。

  1942年5月27日,日军进入兰溪县洞源村,以搜查国民党士兵为名,进行抓夫、抢劫、屠杀。当天,洞源村死于日军枪下的村民共有32人。其中男18人(含外地避乱寄居洞源村的3人),妇女6人,被抓夫死于外地的8人。

  1942年6月22日,日军乘汽艇沿衢江驶往兰溪县游埠镇扫荡,途中被国民党军六十三师散兵阻击,击毙日军一名。为报复,日军疯狂扑向三港村、两石五村等村庄,见人就杀,见物就抢。村民毛志根躲在稻田里,被日军用刺刀戳死;陈樟清被日军开枪打死;张宽裕则被子弹穿透肩锁骨。日军大肆搜捕后,即在民房上泼浇汽油,放火烧村,几个村庄成为一片焦土。日军共杀死村民14人,烧死小孩1人,奸污妇女5人,烧毁房屋144间。

  1942年11月14日,兰溪洞源村西衣架山南端山上炮台内驻扎的日军,下山入村奸掠。当日,日军小队长着便衣,带手下3人,入村骚扰。小队长在村内被游击队员击毙,队员逃回山上。当晚,日寇实施报复,将后宅于寿生家楼屋4间,放火烧毁,延及徐大平家平屋9间,共烧毁民房13间。

  1943年6月12日,驻扎兰溪县城的日军第二十二师团八十四联队黑泽部便衣70余人,出犯白鹤山何尖岗等村。通过登胜村时,枪杀了村民徐加加和徐鹿芝妻徐潘氏,抓了徐荣海等4人充夫役。当天上午,日军抓了村民陆桂初、陆永忠等18人。13日,日军将18名被抓的无辜平民押至城东曹家村福兴庵旁的小山坡上,强迫他们挖土坑,然后惨无人道地将18人活埋。

  1942年12月25日,日军到东阳溪口一带“扫荡”,烧毁民房1800余间,残杀村民10余人。

  1943年1月1日,日军到东阳凤山楼西宅一带“扫荡”,附近18个村庄被烧毁房屋1000余间,残杀村民20余人。

  4、疯狂掠夺经济资源

  金华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武义、义乌的莹石资源排在浙江省第一、二位。日军在侵占武义和义乌期间,对武义、义乌等地的莹石、木材等经济资源进行了疯狂的掠夺。除此之外,日军还掠夺了金华地区的桐油等其他经济资源。

  义乌沦陷期间,义乌云黄山11个莹石矿点、20多个矿井,时有矿工(民工)650余人,最多时达800余人。矿区被日军掠夺的莹石约计3.1万吨。日军为了开采莹石,盗伐了云黄山山上200余亩马尾松林,做矿井的矿柱、支架和日常用的薪柴,材积计3000余立方米。

  1942年7月上旬,日均派兵驻扎在义乌南山坑矿区的白殿山,并在马腰坞筑了钢筋水泥碉堡。次年又抓夫拉丁修筑运输莹石的公路。公路全长约7华里,路面宽4米余,毁坏农田80余亩。日军在尧山筑有碉堡,四周有三道铁丝网和围墙。日军为了做矿柱、矿架,砍伐了乌雅山、白殿山等山的200余亩马尾松林,材积计3000余立方米。日军拆毁大元村村民吴大生户房屋5间,在矿区搭建工棚7间,每天有100多个民工被迫开矿、选矿、挑矿,沦陷期间被日军采盗莹石约计2.15万吨。

  1942年6月开始,日军在武义掠夺了大量的莹石矿产资源。据记载,蒋马洞、新塘里、五尾龙、周岭、石龙岗等20余处矿区合计被掠夺莹石矿414310吨。日军撤退投降后,1947年12月,资源委员会华中矿务局复查日军遗留各矿山莹石为36627吨。

  8月,侵华日军一个连进驻义乌三丫塘村,在四周筑了5个炮台。与此同时,全村170多间房屋被拆毁,用铁丝网围起来,做训练场地,面积约有八九亩。

  同年,日军将义乌殿山村后山背有几百年树龄的杂木林,主要是橡子树,一般胸径60-80厘米;还有150余亩枣园,约有枣树5000余株,都砍伐掉烧成木炭。

  1943年4月开始,日军从陶界岭派人到义乌市后宅镇岩南乡李祖村伐木,每天有三四十人上山砍树,还逼迫李祖村的20多个民工上山,历时一年余,被砍伐松木材积2.25万立方米。

  1943年初,侵华日军在大陈乡塘坞村厅堂处安装了1台锯板机,加工枕木,历时一年多时间。1943年下半年,日军又逼迫劳工做柴爿,烧木炭。村后山上建了炭窑二三十只,历时两年左右时间,约烧木炭200吨。做柴爿的主要是松树,不计其数。每天派出汽车10多辆,将枕木、木炭、柴爿等运往大陈驻地。

  四、抗战时期金华市的人口伤亡情况

  因为战争的原因,我市的档案资料保存下来较少,相对来说缺失严重。针对档案资料的缺失情况,全市加大了社会调查的力度,通过全面的社会调查形成了大量完整有效的社会调查资料,对档案资料作了有益的补充。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统计以档案资料为基础,以社会调查资料为辅,相互补充,做到了每个数字的准确无误,达到了课题要求的准确性、科学性。通过2年多的努力,对金华市人口伤亡情况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在整个抗战期间,金华地区共伤亡29106人。直接伤亡20527人,其中直接死亡16230人,直接受伤4159人,失踪138人;间接伤亡8579人,其中被俘捕444人,灾民3867人,劳工4268人。

  1、人口直接伤亡情况

  (1)从死伤类别看人口直接伤亡情况

  整个抗战时期,金华地区人口直接死亡16230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79%;直接受伤4159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20%;失踪138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1%。

  (2)从性别构成看人口直接伤亡情况

  整个抗战时期,金华地区直接伤亡成年男性共10664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52%,其中死亡9162人,受伤1420人,失踪82人;直接死亡成年女性共4396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21%,其中死亡2727人,受伤1667人,失踪2人;儿童1191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6%,其中死亡1068人,受伤122人,失踪53人;性别不明者4279人,占人口直接伤亡总数的21%。

  抗战时期,金华地区直接死亡16230人,其中男9162人,占人口直接死亡总数的56%;女2724人,占人口直接死亡总数的17%;童1067人,占人口直接死亡总数的7%;性别不明的3277人,占人口直接死亡总数的20%。

  抗战时期,金华地区直接受伤4159人,其中男1420人,占人口直接受伤总数的34%;女1667,占人口直接受伤总数的40%;童122人,占人口直接受伤总数的3%;性别不明950人,占人口直接受伤总数的23%。

  抗战时期,金华地区失踪人口138人,其中男82人,女2人,童1人,性别不明53人。

  (3)人口直接伤亡随时间变化情况

  抗日战争各个时期,战争发展情况有很大不同,因此,金华市抗战时期直接人口伤亡情况变化明显。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2年浙赣战役前夕的这段时间内,金华地区人口直接伤亡所占比例不大,伤亡主要由日军轰炸和实施细菌战造成。1937年到1941年底,直接伤亡人数共2364,占直接人口伤亡总数的11.53%。1942年5月到8月,发生了浙赣战役,金华是主要战场之一。战役结束后,日军占领了金华各县,开始了长达近3年的侵占。1942年到1945年底,金华地区共直接伤亡16440,直接人口伤亡总数的80.08%。另外,不明年份的直接伤亡人数1723人,其中绝大部分为1942年-1945年。通过分析可以知道,金华地区绝大部分直接伤亡人口是在金华沦陷后日军侵占各县期间被杀害的。

  2、人口间接伤亡情况

  (1)、从类别看人口间接伤亡

  抗战期间,金华地区人口间接伤亡8579人,其中被俘捕444人,占人口间接伤亡总数的5%;灾民3867人,占人口间接伤亡总数的45%;劳工4268人,占人口间接伤亡总数的50%。从数据知道,劳工和灾民占到了人口间接伤亡的绝大多数。日军的侵略战争,不仅仅剥夺了数万金华人的生命,还造成了数万金华人流离失所,被迫成为灾民,受尽苦难。

  在间接伤亡的8579人中,间接死亡5394人,占间接伤亡总数的63%;间接受伤2478人,占间接伤亡总数的29%;失踪707人,占间接伤亡总数的8%。

  (2)人口间接伤亡随时间变化情况

  抗战时期金华人口间接伤亡随时间变化,与人口直接伤亡随时间变化情况类似,原因相同。人口间接伤亡主要发生在日军对金华占领期间,1942-1945年间共间接伤亡8503人,占人口间接伤亡总数的98%。

  五、抗战时期金华市的财产损失情况

  金华是沦陷区、主战区,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财产损失非常严重。浙赣战役爆发后,金华、兰溪一线是抗击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战斗十分激烈。战役结束后,日军对金华进行了长达近3年的占领,大肆地掠夺金华经济资源,破坏人民生产建设,掠夺居民社会财产。现存关于沦陷期间金华财产损失的档案资料数量较少,且记录不完整,对统计带来很大难度。经各县(市、区)党史研究室(办)申请经费,发动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全面的社会调查,取得了大量的调查资料。居民财产损失的数据结合了档案资料和社会调查资料所得的成果,基本反映了抗战期间居民财产损失情况。社会财产损失的数字统计主要来源于各个县(市、区)和国内外收集到的档案资料。下面将调研所得的财产损失主要数据分项说明如下:

  抗战期间,金华地区社会财产损失共计183591180元,其中社会财产直接损失163441694元,社会财产间接损失20149486元;居民财产损失共计204496426元。

  (一)社会财产直接损失情况

  抗战期间,金华地区社会财产直接损失163441694元。

  1、工业方面损失共计24053427元,其中直接损失23431537元。有3124处工业设施受到破坏,损失矿产497310吨。

  2、农业方面损失共计40357469元,其中直接损失32690070元。主要损失为:228142户,农户共损失11429012元;粮食损失36393担,土地56000亩;木材354963立方米。

  3、交通方面损失共计1062127元,其中直接损失870596元。

  4、邮政事业方面损失共计62780元,其中直接损失25490元。主要损失电话机7台,2户电讯机构受损23605元。

  5、商业方面损失共计70320199元,其中直接损失70300441元。主要损失:2760户商户受损3256598元;公司行号1040家;法币1203064500元,粮食360担,桐油9774.5担。

  6、财政方面损失共计1585566元,其中直接损失126484元,主要是税收直接损失赋谷27677担,价值126484元。

  7、金融方面损失共计133044元,其中直接损失23237元。

  8、文化方面损失共计758417元。主要损失有武义熟溪廊桥一座,价值49000元;銮驾1付,价值1000元;古迹2处,价值706064元。另外,文物损失1000000法币,折合国币2294元。金华的万佛塔因为抗战需要,被炸毁,该塔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因此造成的损失无法计量。

  9、教育方面损失共计14276499元,其中直接损失7491073元。主要损失有:小学550所,房间19间,校舍2500间,器具55万件;中学9所,中专2所,房屋21385间。

  10、公共事业方面损失共计29276611元,其中直接损失27026470元。主要损失有:机关设施被毁196处,团体被毁582个;损失房屋3401间,粮仓5座,祠堂117间,粮食9656担,车305辆。

  11、人力资源直接损失:劳工2545765工。

  12、其他方面直接损失:器具损失385件。

  (二)社会财产间接损失情况

  抗战期间,金华地区社会财产间接损失共计20149486元。

  1、抗战期间,金华地区2500处工业设施被破坏,间接损失计621890元。

  2、农业方面间接损失计7667399元。主要是损失粮食415800担,林木35567担;牧业损失901565元;农业设施被毁15座。

  3、交通方面间接损失计191531元。主要有公路损失1120公里,浮桥船300艘。

  4、邮政方面有1家电讯机构间接受损,价值37290元。

  5、商业方面间接损失19758元。

  6、财政事业方面损失共计1585566元,其中间接损失1459082元。

  7、抗战期间,金华地区金融方面间接损失计109807元。其中,银行业间接损失1421元;公债102443元。

  8、教育方面间接损失计6785426元。

  9、公共事业方面间接损失计2250141元。

  10、人力资源方面间接损失劳工3384569工,价值979113元。

  11、其他方面间接损失26592元,主要用于赈灾。

  (三)居民财产损失情况

  抗战时期,金华地区居民财产损失共计204496426元。

  1、土地损失共计193250元。金华人民共损失土地37535亩,一些土地荒废的时间达3、4年之久。

  2、房屋损失118052间,共计20543006元。其中瓦房63840.5间,楼房50503.5间,祠堂3219间,店面489间。

  3、树木损失共计250775元。其中杉木11000根,木板26210立方,毛竹189641立方米,其他木材10000立方米,其他树木85821根。

  4、禽畜损失共计762329元。其中家禽25万余只,家畜2万余头。

  5、粮食损失共计45798684元。其中损失谷物362774担,大米小米7524650担,大小麦1505372担,玉米470000担,番薯224000担,大豆1400172担,杂粮400476担。

  6、服饰损失共计801392元。其中损失布匹91763匹,衣衫228400件,被褥950000条。

  7、生产工具损失共计286756元。

  8、生活用品损失共计434953.6元。其中食用油1430450斤,生活用品33359件,砂糖156300斤,木器8400件,红枣110000斤,食盐25634斤,棉花285000斤,红糖146880斤,烟叶200000斤,食品1485担。

  9、其他方面的损失共计142514037元。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历时两年半的抗战课题调研工作中,通过全市各县(市、区)的努力,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收集了大量的罪证,重现了许多的历史真相,基本上掌握了抗战期间日军给金华地区造成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在整个抗战期间,金华地区人口伤亡共计29106人,其中直接死亡16230人,间接死亡5394人。财产损失方面,社会财产损失共计183591180元,其中,直接损失163441694元,间接损失20149486元;居民财产损失共计204496426元。抗战期间,金华市财产损失共计388087606元。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给金华人民带来非常巨大的打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后果。日军在金华大地上烧杀掳掠,杀害无辜的平民百姓,使许多家庭破碎。日军不仅肆无忌惮的杀人、抓夫,还迫使许多人成为灾民、劳工,背井离乡逃难。金华地区的桥梁、道路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人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日常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矿藏、木材、桐油等经济资源受到了疯狂的掠夺。日军惨无人道的使用鼠疫、炭疽等细菌,伤害人民的身体和心理,甚至许多的家庭全家人死光。日本侵略者不仅对金华人民造成了无尽的伤害,还影响到了日后的生产建设,使金华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时间不能恢复。现在虽然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63年,可日军罪行的影响依然存在,对金华人民造成的伤害还没有愈合。金华人民将永远牢记这段耻辱,牢记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执笔人:陈澜涛)

  注:

  ①地质·《金华市志》,p47。

  ②矿藏·《金华市志》,p50。

  (下转第30页)

  (上接第14页)

  ③《昭和十七、八年支那派遣军》,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时,朝云新闻社。

  ④政区·《金华市志》,p26。

  ⑤岳星明,浙赣战役概述·《抗日战争时期的金华》,p399,2005年1月。

  ⑥丁毅斌,金华抗战文化纪略·《抗日战争时期的金华》,p107,2005年1月。

  ⑦刘琦、叶炳南,《闽浙赣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7月。

  ⑧苏浙皖赣四省行营,是汪伪政权初期的特工总部公开名称。

  ⑨日军对金华城的狂轰滥炸·《抗日战争时期的金华》,p526。

  ⑩日军对金华城的狂轰滥炸·《抗日战争时期的金华》,p527。

  ? 訛敌机在金华投掷颗粒情形·《细菌战与毒气战》,p260,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89年9月。

  ? 《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42辑,1990年2月。

  ? 《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受害调查纪实》,义乌专题卷,p7。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6-21 09:41: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嘉兴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下一篇:抗战时期浙江省平民死亡人数的考证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