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与在缅甸的活动同步,日本人也开始了对于中国云南的活动。虽然期间经历漫长坎坷,但日本人却始终执着如初。
1974年,即中日邦交正常化第二年,第一批日本人获准访问了云南昆明。他们向当时的云南省革命委员会提出,希望允许他们到滇西祭奠阵亡日军的亡灵。这个要求被理所当然地拒绝了。据说全体日本人当即失声痛哭。这是作家邓贤在《大国之魂》中提及日本最早为滇西遗骨问题与中国方面的交涉。
1978年,原侵华日军第56师团第113联队补充兵、日本每日新闻社记者品野实,办理了赴中国的护照。但受当时形势所囿,他仍未获准允许去滇西地区。他此行的目的是为死在松山的日本兵写一本书——后来这本书写成了,就是在日本极具影响力的《异国的鬼》。
在此期间,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来到云南,他们被允许到更多的地方参观和游览,但当时云南对外开放地域限定在昆明以西三百多公里的大理市。虽然大理依山傍水,风景如画,更有南诏古国的遗址和五朵金花的故事蜚声中外,然而日本人却个个愁眉不展,终日翘首西望,茶饭不思。临行前,他们面西肃立,而后长跪不起。他们仍是要到滇西祭奠日军亡灵的。
1980年1月,日本人终于在战后首次踏上滇西的土地。这次,由日本“全缅战联协”派遣的“云南地区慰灵团”来到中国。大概在外交接洽环节,日方已考虑到在中国收骨不会成功,这一次只是试探性地派出了10个人来摸情况,成员由清一色老兵组成,以甲谷秀太郎为团长。这次品野实又积极争取,却仍未能被选中,大概因为他在战争时期仅参加了龙陵作战,不属最重要的亲历者。与那段历史有密切关联的10个日本老兵中,有从松山战场奉命逃出去的原日军炮兵中尉木下昌巳,在腾冲战场活下来的卫生兵吉野孝公,还有在龙陵帮助守备队长小室钟太郎中佐自杀的大尉副官土生甚吾,及曾在第56师团司令部任职的中尉石井皎。据品野实《异国的鬼》一书记述,“这次在中国方面的帮助下,这些日本人得到了滇西战场上的泥土”。回国后,在原日军第56师团战友会举行的慰灵式上,这些泥土作为“灵沙”分给了阵亡人员家属。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更多的日本人终于可以以“旅游观光”的名义来到滇西。在松山旧战场上,他们一般不跟当地老百姓说话,表情肃穆。上了山后,在这个再度枝繁叶茂的山峦里搂树抓土,哭天叫地,诉说祷告??当地人印象最深的一位日本老者,曾带着一群男女儿孙来到松山,坚辞导游,竟能在山上轻车熟路地走动。有当地的明白人问他:你是当年那位逃出去的日军炮兵中尉吧?此人正是木下昌巳。从1980年起他来滇西十多次,心愿只有一个:为死在松山的日军在当地建一座慰灵碑。为此他走访了所有死者的遗族,向他们讲述死者最后的“战迹”;他后半生全部的心愿就是满足死者的心愿。为此,他曾表现出一些诚意,比如捐资龙陵在原日军第56师团前进指挥所驻地赵氏宗祠前建了一所白塔小学,当地人谓之“赎罪”学校。这一举动得到了当地政府有保留的理解,但认为他要为松山日军阵亡者立碑之事,却属非分之想。
笔者在滇西采访期间,常常听到当地人说起日本人为寻找日军遗骨而“悬赏”的事,据说交换条件是:一具尸骸换一辆轿车,一根腿骨或手骨换一台彩电。这些,自然是日本方面在通过外交努力无果,从而私下活动后播散出来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
据载,“云南地区慰灵团”自1980年起至1990年代,至少4次来到云南,曾改换名义为“日中友好恳谈会”,企图从民间收集日军遗骨。1988年7月,日本“全缅战联协”常务理事甲谷秀太郎一行4人沿滇缅公路到达滇西,在龙陵、腾冲、芒市、畹町等地战场遗址进行谢罪忏悔。参加活动的老兵们当时已六七十岁,他们也做了一些促进中日友好的事,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他们三番五次来云南的真正目的。当时在昆明市日资企业——日本华兴株式会社驻昆办事处供职的陈晓耘女士见证了这一事件。
1990年,陈晓耘应邀参加了欢迎甲谷秀太郎的宴会。甲谷认为陈晓耘是日本公司雇员,似可信任,所以在昆明逗留期间曾多次到陈晓耘工作之处拜访。陈晓耘了解到,甲谷参加过侵缅战争。一次,甲谷将一份滇西各战场日军遗骨分布图给了陈晓耘,其中《拉孟(即松山)阵地要图》和《腾越(即腾冲,为旧地名)城附近守备要图》上清楚地记录了1944年6月至9月的战斗情况。甲谷对日军的侵华罪行做了谢罪,同时希望收集遗骨的事能有所突破。在多次通过外交的、民间的交涉未果后,甲谷希望陈晓耘能帮他在此事上做些工作,回到日本后又多次来电。但陈晓耘认为,日本侵略云南的史实是永远无法抹去的罪恶,所以婉拒了他的请求,并请他尊重中国人的民族情感。
那么,当年日军丢弃在滇西的遗骨情况到底如何呢?
据资料,有少量是在战死后由日军自行处理的,活下来的日本老兵曾记录保存下来一些资料;大量的则因无法及时收尸,在战后由当地人收敛掩埋了,由于当事人纷纷离世,已很难找到准确的位置。但是,当地也保留下了日军丢弃的一些遗骨,并挖掘出了一部分,至今仍集中保存着。
《我认识的鬼子兵》一书的作者方军,是国内最早披露这一信息的人。2002年,方军在龙陵采访见证抗战的“最后一批人”时,曾看到了这些日军遗骨,并在《保山日报》首次报道。据当时龙陵县史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1988年至1989年,县政府曾组织人力在松山一带收集了一些日军遗骨和遗物。当时组织挖掘的目的,一是基于人道主义考虑,二是史志办需要收集一些与战争相关的资料和物证。之后,这些遗骨和遗物被装在陶罐和木箱内,一直放置在龙陵县史志办的仓库内。据闻,2005年龙陵抗战纪念广场落成,这些东西又被搬迁到了新建的抗战纪念馆内。
方军曾对所看到的日军遗物做分类介绍:
有五个陶罐装的骨灰,是日军第56师团将在缅甸战死的日本兵烧成骨灰,带入中国滇西的。据说日军当时曾准备带着这些骨灰打到昆明、重庆去。装骨灰的陶罐口小、肚大,是缅甸萨尔温江流域妇女顶在头上使用的陶瓷器皿。
当年战事结束后,当地群众担心污染空气和水源而收敛日军尸体,属于草草掩埋。1988年,仅在松山挖掘出了其中一部分骨骸,装在本地烧制的三十几个陶罐里。
此外,和遗骨一起出土的还有日军的钢盔、皮鞋、饭盒和炮弹等物品,装在二十几个木箱里。
据闻,日本方面看到后,曾与中国外交部交涉,希望就此遗骨的返还问题进行磋商。但此后的消息是,当地政府回应本地并无此物,媒体刊载的消息属作者个人行为,本地不予证实。
“与时间赛跑”的“搜骨事业”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6-25 09:41: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远征军痛揍日军的缅北会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