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7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揭开了滇西抗战的序幕。滇西抗战中,中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和反法西斯的旗帜,团结合作,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滇西抗战的胜利,第一次把侵略者赶出国门。在这场英勇悲壮的战争中,施甸始终是滇西抗战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在修筑滇缅公路、保障盟军物资、支援前线作战、筑牢怒江防线、鼓舞斗志等方面为滇西抗战提供了坚强后盾,施甸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倾其所有,全力支援抗战,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书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
滇缅公路线路图
一、施甸在滇西抗战中的地位
施甸地处滇西边陲,怒江东岸,保山市南部,地处东经98°54′—99°21′、北纬24°16′—25°00'之间。东与昌宁县接壤,南与临沧市为邻,西隔怒江与龙陵县相望,北连隆阳区。县城距保山市政府60公里,距省会昆明市654公里。施甸自古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通道,是西出缅甸、东进昆明的战略要道,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节点。自古至今,其战略位置十分突出。明代万历年间,明朝大将邓子龙曾在施甸成功击退入侵中国的缅甸军队,使得先前依附缅甸的蛮人都投靠了大明王朝,缅甸侵略者从此不敢再越边境一步。
怒江过境施甸125公里,所经之处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依据怒江天险,进可攻退可守,易守难攻,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地。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从后门包抄中国,切断中国的唯一的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10万中国远征军奉命入缅作战。1942年4月底,中国远征军作战失利,被迫从缅甸大撤退。5月3日,日本侵略者从云南畹町进入了中国领土,5月4日,芒市、龙陵陷落,保山惨遭轰炸,当夜,日军占据怒江西岸松山山头。西岸公路上,内撤的车辆首尾相抵,逃难人流拥堵不堪,公私车辆和难民争相过桥,秩序无法维持,吊桥钢缆抖动不已。5月5日早晨8时,日本侵略者小股部队乔装成 “难民”到达惠通桥桥头,正在这千钧一发时刻,从缅甸撤退到惠通桥布置堵截任务的中国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禄下令炸掉了惠通桥。随后,日寇大部队乘战车逼至西岸桥边,我守桥部队奋起抗击,隔江与日寇激战,打响了滇西抗战第一枪。日寇直捣昆明、重庆的企图破灭于惠通桥前。
1942年5月5日中午,惠通桥被炸后,日军后续部队利用橡皮艇强渡怒江,中国守桥部队顽强抵抗,伤亡惨重,在这紧急关头,中国远征军11集团军36师106、108团从保山迅速赶到怒江边上,并在施甸等子的孩婆山阻击日军。经过4天4夜的激战,歼敌日军400百余人,残敌逃回怒江西岸。
惠通桥的重要战略位置
1943年11月16日晚10时,驻守怒江以西的日寇146联队第一大队300多人,在日寇大队长安部和壮的指挥下,偷袭了中国军队的打黑渡口,并迅速分兵向驻守在酒房的营盘山、三家村、老兵洞的国军发起了猛烈进攻。在美国空军的支援下,中国远征军组织了有力地反击。仅用了15个小时,时至17日15点,中国军队将过江日军彻底击退,据《施甸县文史资料第二辑》记载:“击毙日军百余人,死尸全部丢入江中” 。
惠通桥阻击战、孩婆山阻击战和营盘山阻击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了怒江防线。
滇西抗战使处于怒江东岸的施甸从抗战大后方迅速变成了滇西抗战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中国军队在施甸125公里的怒江东岸沿江布防,从此开始了长达两年的中日军队隔江对峙。无论在隔江对峙阶段,还是在战略反攻阶段,施甸在滇西抗战中的桥头堡地位得到中国军队和盟军的认可。
施甸境内的惠通桥
二、施甸在滇西抗战中的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最早始于1931年,是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而滇西抗日战场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门内全歼了入侵之敌,为中国的反法西斯阵营提供了坚强的后方保障。地处滇西的施甸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军事战略要地,在滇西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参与修筑滇缅公路,付出重大牺牲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所有国际运输补给线面临全面崩溃。8月,云南省主席龙云向蒋介石建议修建一条最可靠的国际大通道——滇缅公路,蒋介石采纳了此建议,提出由国民政府补助修筑滇缅公路,并立即安排龙云具体落实。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下令修筑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民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到公路上,其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自带干粮、锄头,风餐露宿,在几乎没有任何施工机械的情况下,靠着最原始的简单工具,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筑了一条令世界震惊的生命通道。从1937年11月到1938年7月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云南各民族人民创造了“民工之众、造价之低、速度之快”的奇迹。滇缅公路在中国境内东起昆明西至畹町,全长959.2公里,成为当时中国抗战的唯一“输血管”。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缅甸、畹町沦陷期间,滇缅公路共运输了45万多吨援华物资,有力支持了全国抗战。1946年,由云南省社会处编汇的《中日战争史实》有这样的记载:“抗日战争期间本省为配合军事需要,政府决定兴修滇缅公路,概系以国民义务劳动,由民间征招而来的民工每年每县最低均在三千人以上,每人服役时间最少亦在二三十天”。
在惠通桥行驶的车辆
滇缅公路穿越施甸县境内长达65公里,这65公里的里程,多位于怒江两岸陡峭的山岩上,是滇缅公路修筑中的硬骨头。由于当时无机械开凿,全靠人力开挖,修筑困难之大,时间之紧前所未有,但施甸人民在修筑中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和民族气节。按照滇缅公路总工程处的要求,施甸每天上工人数要达到2.8万人,由于施工任务重,实际上工人数达3万多人,平均每户负担15个工日。这对于仅有9万多人的小县来说无疑是一个硬任务。但施甸人民心怀抗战,为了早日修通公路,全家出动,夜以继日鏖战在群山峡谷间,晚上住草棚、石洞,在怒江峡谷遭瘴气和蚊虫袭击染成疟嫉后死亡多达68人。
另外,为滇西反攻需要,施甸人民还出动民工1100多人,历时两个多月,用两万多个工日,修通了从七0七经由旺、施甸到姚关48公里的支线公路。修通了等子白泥塘至羊山头的炮车便道;修复了七0七到惠通桥52公里的道路;修通了大山头、白金坟、羊山头3个炮兵阵地的车路。
据不完全统计,施甸在修筑滇缅公路死亡达400余人,施甸人民在滇缅公路开挖、扩路、断路、复路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牺牲。
(二)施甸为滇西抗战提供了坚强后盾
滇西抗战期间,中国远征军10万人云集施甸,热闹非凡,施甸人民喜出望外,当时施甸成了坚不可摧的大后方,全力支援抗战,主动扛起了送伤员、扛弹药、让家舍、捐粮秼等后勤保障的重任,倾全家之力为滇西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坚强后盾。
1、保障军队驻训。滇西抗战时期,龙陵腾冲沦陷,滇西大片国土被践踏,施甸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马上成了中国远征军和盟军的主要驻训基地。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司令部驻扎于施甸由旺子孙殿指挥作战,施甸8乡3镇都有驻军,全县共驻5个军(第71军、第6军、第2军、第8军、第53军)10万官兵及龙路游击队。在军队驻扎期间,施甸家家户户纷纷让出民房,支持国军。据《施甸县志》记载:“在隔江对恃的两年中,施甸人民为远征军让出民房1.8万间;让出祖祠、寺庙1200间;让出公房500多间。一些大户人家的四合院都住进了远征军的师部、团部。施甸境内的每个寨子都住进了抗日军人。”军队驻训期间,施甸老百姓与抗战部队达成一片,主动帮忙,军民关系良好,部队军人把老百姓家当作自己的家,能刻苦训练,安心养病。
在施甸境内休整的车队
2、设立军民合作站支援前线。当时中国远征军在施甸境内设立了4个军民合作站(施甸街军民合作站,由旺军民合作站,姚关军民合作站,攀枝花军民合作站)。军民合作站的主要任务是:征雇民夫、民工、骡马;征派军用粮草、军用材料;组织民夫、民工、骡马运送军用物资、粮食弹药武器,修路、修筑工事、造船筏;组织民夫编成担架队,抬送伤员;协调部队与当地群众的关系;接待散兵和难民等。
施甸8乡3镇民众与前线部队紧紧相联,在军民合作站的组织下,积极运送军粮、军需物资、伤员等,施甸人民老弱妇孺悉数出动,人背马驮,途径瘴疠之地,风餐露宿,不少民夫染上疾病死亡。怒江东西,战场上下,前方后方,只要有民夫、马夫、担架队、骡马大队、断路、复路、后方医院的地方到处都有施甸人。施甸人民渡过了艰难困苦的血泪岁月,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据《施甸县志》记载:“在隔江对恃的两年中,施甸县4个军民合作站在1942年—1944年抗日反攻时期,共征集民工140万人次,征集军粮62000大包(每大包为大米77公斤),征集骡马40万匹次,征集驮牛12.8万头次,筹集军饷13万元。”同时,施甸人民深明大义,以抗日战争的大局为重,纷纷慷慨解囊,按时完成征粮任务,民众筹集军粮11.35万包,其中自愿捐粮8300包。为滇西抗战的反攻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日军轰炸惠通桥
3、支援怒江反攻。在滇西抗战反攻战役前夕,施甸民众为确保远征军首批官兵顺利强渡怒江天险,特意选拔当地得力水手1200多人为部队掌舵划筏,并选精干民工随部队渡江运送弹药和伤员,帮助远征军制造竹筏1000多张、木船100多艘。全县支援龙竹30万根,供部队渡江。部队开战以来,各渡口的水手开船划筏运送弹药民工5000多人、运送抬伤员民夫5000多人、运抬粮株民夫12000多人、运送抬弹药大炮民夫1000多人、运送骡马6000多匹过江支援前线作战。当时,为了支援渡江作战,施甸人民不惜拆掉自家门板,甚至是老人的棺木,送到前线给部队造船渡江。另外,施甸人民还帮助龙潞游击队往返打黑渡口过江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袭击日寇。
4、参军上前线杀敌。除了后方的支前工作,施甸儿女纷纷报名参军,在抗日战场上拼命杀敌,他们不仅参加滇西抗战,还转战于中国的其他抗日战场,很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一大批民族英雄,他们之中,既有黎民百姓,也有手握兵权的将领,其中以滇军抗战将领余建勋杰出的代表。
余建勋,1905年4月生,保山施甸县由旺镇银川大南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18期毕业,1938年任新3军183师师长。1949年任74军中将军长,先后参加台儿庄、武汉、南昌、长沙等会战,战功卓著,曾获当时国民政府国防部胜利勋章、忠勤勋章、干城勋章和海陆空军奖章等荣誉,1950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副军长。1986年6月21日逝世。2005年8月15日,由云南省委统战部,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余建勋子女颁发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以示褒奖余建勋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功勋。
据统计,安装当时国民政府“五丁抽二、三丁抽一”的征兵标准,施甸参加共国军14000余人,参加龙潞游击队300余人,伤亡达5000余人。现在健在的抗战老兵不到40人,很多人战死他乡,无从追寻,做了无名英雄。
(三)筑牢怒江防线,不让日寇东犯一步
从1942年5月4日的惠通桥炸断到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发起总攻,两年多的时间,施甸人民协助中国远征军在施甸境内的125公里的怒江东岸筑牢江防线,设立18个渡口,重兵把守,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拒敌于怒江西岸,不让日军东犯一步。
在惠通桥驻守的中国军队
在125公里江防线上,施甸人民配合中国远征军构建各类种类丰富的防御工事和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设施,如碉堡、战壕、掩体、各类观察哨所。现在保存完好的碉堡有沿江山峰的望江台碉堡、三个山碉堡、大蜂子窝碉堡、小金刚元碉堡、小乌木碉堡、二台坡碉堡、大红梁子碉堡、老兵洞碉堡、鱼塘山碉堡、岩子头碉堡遗址。这些碉堡多为钢混结构,壁厚0.4米,平面形状、高矮等不一,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六方体、七方体、喇叭状、T形均有,壁上射击孔疏密不一,有的碉堡之间还有交通壕或战壕相连。据统计,两年多时间里,施甸人民共协助中国远征军共修筑各类碉堡14座,各类战壕12000米,各类指挥工事120所,各类火力工事1300余处。
据统计,反攻前夕,施甸军民合作站还发动组织民工在沿江125公里的江防线上开挖施甸至打黑骡马道150公里,万兴至东安到白沙水渡70公里的便道,菖蒲塘至攀枝花渡60公里的骡马运输道以及内地到各渡口便道160多公里。
(四)鼓舞斗志,激励军民奋战到底
怒江天险和惠通桥阻断了日军东进的阴谋,后人说:惠通桥拯救了中华民族,它是一座抗日的桥,一座英雄的桥,一座爱国的桥,惠通桥炸断了日寇的梦想,怒江和惠通桥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代表着施甸人民坚强不屈、浴血奋战的抗战精神,一直拱卫着祖国的西南屏障。
如今的惠通桥
抗日战争期间,施甸人民虽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但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能以国家民族为重,展开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奋战到底,全力支援抗战,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付出了重大大的牺牲,为华夏民族的复兴,以汗水和生命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施甸人民的抗战精神,不仅体现出一种巨大的爱国热情,树立了一种崇高的民族之魂,还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和信心全国抗日战场。
美国油画《惠通桥之战》
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雄壮的惠通桥、咆哮的怒江、坚固的碉堡、铿锵有力的抗日标语、延绵的战壕、完整的远征军盟军和司令部盟军联络组等战争遗址遗迹,今天依然伫立,依旧清晰,它们见证了那场惨痛的民族之战争。
战壕永存,堡垒永固!我们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但从不忘记历史。先烈们用鲜血铸成的历史,将永远铭记在滇西的土地上,与滇西山河共存,与祖国山河共存。滇西抗战精神将永远鞭策施甸人民在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道路上健步前进。
纪念抗战70周年游客重游惠通桥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9-16 16:53: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等了半个世纪的抗抗战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