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现代版关云长"去世 守护战友妻儿66年(图)
2016-03-15 15:28:33  来源:中国青年网  点击:  复制链接

  2016年1月27日清晨5时,在重庆彭水县黄家镇,回乡三个月的抗战老兵庹(tuǒ)长发因病溘然仙去,长眠于故土。在2016年2月1日,庹长发遗体入石墓时,亲属下跪送别。

  庹长发,又名庹世发,1924年出生。1938年,年仅14岁的庹长发在山里割草喂牛时被抓了壮丁,18岁时编入部队。黄埔十四期的军官易祥(字梓卿)见他年纪小,为人又忠厚老实,就将他留在身边做了勤务兵。

庹长发遗体入石墓,亲属下跪送别
图为抗战老兵庹长发遗体入石墓时,亲属下跪送别

  1949年,易祥到了台湾。临行前,他将妻子陈淑珍与两个年幼的儿子易浩光、易浩明安顿在了自己的老家——湖南省邵阳县黄亭市镇黄泥村上首江组。易祥嘱咐庹长发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小,等时机适宜后再来接家人去台湾。

  庹长发应允了并肩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易祥:“你去一年,我照顾一年;你去十年,我照顾十年;你去一辈子,我就照顾他们一辈子。” 从此,庹长发在邵阳定居,安守嫂侄66年,含辛茹苦照顾身无劳动力的易夫人与嗷嗷待哺的易家幼子,其间经历黄泥村土改、62年大饥荒、文革等政治运动。

  易祥这一走,真的就是一辈子:他在台湾另行娶妻生子,直到1988年因病去世,也没能再回过湖南老家。2009年,陈淑珍过世,但庹长发仍然与两个侄子及其后人住在邵阳,坚守着自己的承诺。


图为易祥(左)与战友曹国华在台湾的合影

  66年间,庹长发吃了不少苦。易浩光的妻子陈四妹记得:“以前还没盖这么好的楼房,全家就挤在7-8平方米的小房间内,满满(庹长发)为了不打搅我们一家人,就一个人住在旁边的一间潮湿、阴暗的危房里。”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没粮食吃的时候,满满(庹长发)好不容易找到点吃的,先想到的就是我们兄弟和母亲。他自己要么不吃,要么就去找些树皮、草根充饥。”在易浩光印象中,庹长发还曾将他自己穿的解放鞋硬套在易浩光脚上,并用绳子横向将鞋与浩光的小脚绑紧;而庹长发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是赤着脚,包括务农耕田。


图为庹长发农作完时在田间小路的留影

  1979年,陈淑珍却突然收到了易祥从海峡对面“寄”来的家书——所谓寄,实际上是通过香港的一位战友曹国华与陈淑珍母子取得联系,从最开始的每月一封到后来几乎每周都有。其中一封信中,易祥写到:“望吾儿能体谅母亲的辛劳与庹世发(庹长发)叔叔的养育之恩,盼你俩能好好侍奉母亲与善待庹叔叔。”


图为易祥从台湾寄过来的书信

  一位在邵阳县社保部门任职的志愿者易红林听过一个方圆十里、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的传言:在台湾另娶妻子的易祥料知自己已无法再回大陆,于是托人带信给庹长发,让他与陈淑珍结合,一起好好生活。然而,庹长发自身的道德准则认定:“嫂子终归是嫂子,不能做这不忠不义之事”,便予以回绝。

  易浩光、陈四妹夫妇不约而同的结语很能说明问题:庹长发与陈淑珍只是生活在同一个大屋檐下,既无夫妻之名,也无夫妻之实,但因为长年的养育之恩,易浩光、易浩明也始终视他为父亲,后来兄弟分了家,仍然轮流赡养庹长发。


图为庹长发、陈淑珍、易浩光、易浩明的合影

  “庹老,您想不想家乡人,想不想回家?”10月17日,邵阳县义工联合会的志愿者走访庹老家,这样问庹老,原本一直平静的庹老忽然激动起来。他涨红了脸,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反复说道:“想啊!我想家啊!我还有两个幺弟,我连他们长什么样子都不记得了,几十年没看见了,找不回来了,找不回来了!再不回去,我怕连他们的名字都忘记了,我死了都闭不落眼啊。”庹老呜呜咽咽地,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当时在场的义工都觉得满心酸楚,眼泪婆娑。

  庹长发的父母早就不在人世,他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庹远轮,另一个叫庹远胜。庹长发到湖南之后就一直未曾离开。1964年时,他曾和家人短暂联系上过,但后来由于信息闭塞,庹老至此与家人断了联系,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说到这里,庹长发老泪纵横,几度哽咽,泣不成声。

  对于家乡,庹长发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只记得当时他老家在四川省坪(彭)水县。在邵阳县义工联会长夏红及社会各界好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联系上了庹长发在重庆大山深处的彭水县黄家镇新家村的亲人。

  临行前,邵阳县义工联会长夏红还特地联系仁济医院,开辟绿色通道为庹老检查身体,并补办老兵已经过期的身份证,确保老兵回乡路上身体健康,顺利无虞。


图为志愿者为庹长发播放的京剧选段《关云长忠义千秋》。

  庹世发的侄子庹文太和庹成告诉记者,若大伯因身体不适而不能回家,他们作为侄子侄女辈的七个兄弟姐妹将出发到湖南邵阳看望大伯。


图为庹长发侄子接庹长发回家

  “六七十年代,我屋头收到一封信,大人说是大伯写的,随信还捎带了两双雨靴,那个时候家里人才知道‘失踪’了三四十年的大伯在湖南。我只记得信中有一句是,‘非常想念家乡的亲人’,信里还有大伯的照片,搬了很多次家,照片我一直保存着。”庹世发三弟庹远伦的儿子庹成说,“由于家里人都不识字,信上也没有留下详细地址,又不知道大伯改名了,所以没有联系到大伯。”

  据庹家人介绍,庹家三兄弟小名分别叫:庹长发、庹润发、庹百川。

  “你看我大伯和我爸爸、我三叔,从照片对比就是一家人。”庹世发二弟庹远胜的儿子庹文太拿着照片对比着。

  当时接到信后,庹成就打邵阳警方的电话,对方查了回复说没找到‘庹长发’,此后就断了消息。2013年和2014年,庹世发的二弟和三弟也陆续去世,留下了七个后代,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也当了爷爷。

  峰头岩下的柿子树,树叶片片落下,枝桠上吊坠着红彤彤的柿子。这棵生存了百年的柿子树和旁边的峰头岩,是庹世发对家乡残存记忆里抹不去的印象。高大的树木丛中掩盖了峰头岩,庹家的旧房也翻盖成了水泥楼房。唯有门前那棵上百年的柿子树依旧没变。

  “我大伯肯定认得这棵柿子树,我父亲和三叔小时,这棵树就是这个样子。”庹文太说。

  历史:77年前割草喂牛被抓走

  记者找到了黄家村的最长者——91岁的刘昌良。老人拿着照片看了一阵,颤巍巍地说“这不是庹长(Zhǎng)发嘛。这个人还在啊,回来呀。”庹世发大刘昌良一岁,两人自幼便耍得好,经常一起放牛割草。庹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最苦的,庹父靠给人背罐罐挣钱,甚至庹母手指染疾无钱治疗以至于烂断。庹长发从军的这些日子,二弟和三弟还是靠姑姑的接济长大成人的。

  “当时抓壮丁,叫‘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有钱人可以不被抓,专门抓我们这些穷人家的孩子。我大哥被抓了壮丁,再未回来过。庹长发被抓那天,我们害怕被抓走,都躲了起来,回来后就听说他被抓走了。”刘昌良老人说着说着,眼睛湿润了。庹家后人说,庹长发是在帮姑父割草喂牛时被抓走的。

  “大家都是九十几的人了,见见面,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刘昌良老人说。

  2016年1月27日清晨5时,回乡三个月的抗战老兵庹长发因病溘然逝世,长眠于故土。

责任编辑:吴臣勇 最后更新:2016-03-15 17:14:3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江润德:远征军打出“敦刻尔克奇迹”

下一篇:远征军老兵:一封战地情书 一世生死相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