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微笑远征娃娃军多年后身份确认:尽最大力量救国,这点永不能变
2017-03-25 11:13:02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点击:  复制链接

  在腾冲的国殇墓园,松山的远征军雕塑方阵,都有以娃娃兵为原型的雕像。原型出自一张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一名明显未及从军年龄的小小少年,穿着不合身的远征军军服,浑身上下挂满挎包、水壶等行军装备。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稚嫩的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毫无对战争的畏惧之色。

  这位微笑娃娃兵一经曝光,就成为中国军民乐观抗战的一种象征、一个符号,被报刊转载。人们看着这张笑脸,感动震撼之余,不免会想到这个孩子大概早已为国捐躯,他家在何方,为何从军,也将永远成为历史之谜。

  令人震惊的是,2014年,这位娃娃兵竟然被找到了,他就是居住在贵州的抗战老兵陈友礼,已经年逾八旬。

  2015年8月20日,84岁的抗战老兵陈友礼笑容满面,与“当年的自己”合影。同样的笑容,相同的手势,穿越了71年。

  他老泪纵横:“这就是我啊”

  2012年8月22日,“贵州省抗战老兵关怀计划”启动,并于贵阳市阳明祠举办新闻发布会。陈友礼老人那天恰巧在阳明祠游览,看见现场挂了许多与“抗战老兵”相关的横幅和宣传海报后,他主动找到负责活动的志愿者,告诉他们自己也参加过抗战。据目前统计的数据来看,抗战老兵的平均年龄都已接近90岁,而陈友礼老人看上去也就80出头的年纪,从年龄推算来看并不是很合理。于是负责的志愿者问老人是多大岁数参军的,老人回答说自己12岁不到就参加了远征军,并曾随部队到过云南。听到这些,志愿者认为老人的确有可能就是当年的远征军,于是请他留下地址和联系方式。

  不久后,负责老兵核实工作的志愿者前往陈友礼老人家中进行全面、细致的访谈,最终确认老人的确是在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服役过,完全符合“抗战老兵”的标准。在得知老人在部队待了10年,到头来竟然没能留下一张照片而感到遗憾时,志愿者想到陈友礼当年参加远征军时也是一个“娃娃兵”,就装裱了这张微笑娃娃军照片,打算将它赠送给陈友礼,也算是给老人一点安慰。未曾想到送照片那一日发生的事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老人怔住了,他盯着照片注视良久,说了一句:“这就是我呀。”

  “这个就是我,是美国人给我拍的!”陈友礼老人指着照片上的娃娃兵用哽咽的声音说。当众人再看向陈友礼的脸时,发现他已是老泪纵横。那一瞬间,所有在场的志愿者都震惊了。

  在场的一位志愿者周继红说:“虽然我们一下子都没办法完全相信,但有一点我相信,就是老人的那种感情是绝对伪装不出来的。”

  “我虽然小,但我也能抗日”

  生于贵州毕节赫章县平山乡的陈友礼童年非常不幸,他向我们讲述:“我出生于1931年,也就是日本占领我们东北那一年。我一岁半就死去了母亲,是我奶奶把我带到6岁,不到7岁我就开始去帮人(干活),一直帮到11岁。我11岁那年,正好碰到贵州师管区在毕节接兵,当时有个比我大的(伙伴)想一起去参军,我们看到(招兵负责人)就问他们,我说我想来当兵,你们要我不要?师管区的人一看我太小,就说不要。”

  第一次投军以失败告终,但这个11岁的少年并未就此放弃。第二年春天,师管区的人又来毕节做征兵工作,陈友礼再次找到他们。时隔多年,老人对征兵那天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我又去问他要不要我,我看他看我的眼神,担心他可能是觉得我小又不想要。我马上抢在他前面说‘我虽然小,但我也能抗日’。他听我这样说,又看了我一下,连说‘可以,可以,可以’,然后就同意收我,把我带走了。”

  在当年不计其数的从军抗日的少年中,12岁的陈友礼无疑算是幸运的。他所在部队的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第600团第3营第8连,他被分配给连长做勤务兵。第5军是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王牌部队之一,无论是伙食、待遇还是官兵素质都要优于其他部队。同时,陈友礼还遇到了一个对他非常关照的连长。直至今日,那位连长的音容笑貌在陈老记忆中依然清晰:“我的连长姓陆,叫陆春凤……。我认字是他教我的,用手枪也是他教我的。我当时小,很多重的活我干不了他就不让我干。后来美国兵来找过他几次,每次来都带了罐头、饼干这些吃的来送他,他吃的时候也分给我一起吃,所以美国人送的那些东西我都吃过。”

  日军反击 勤务小兵亲临战斗第一线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第11集团军强渡怒江,腾冲、松山、龙陵、平嘎等滇西要地烽烟四起,但此时的第5军依旧驻守在昆明整训,直到8月才接到调归11集团军指挥开赴滇西参战的命令。陈友礼告诉笔者,他的部队在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中先后参与了收复松山、龙陵、畹町等地的战斗。

  在收复畹町之前,陈友礼在大黑山、回龙山一带参与了一次实际战斗。那场血战具体发生在哪一天已不可考。陈老告诉笔者,当时远征军的部队已经把日军分割围困在山顶,大家都在坐等胜利到来。尽管清楚日军很难主动投降,但他们还是低估了对手的疯狂程度。远征军将士没有想到,他们的围困等来的是日军的自杀式冲锋。

  那是陈友礼真正意义上经历的首战,即使时隔70年,他仍能清晰地记得当日的一情一景,他说:“当时是敌人守山,我们攻山,但我们有个问题,就是后勤不足。……到了后来,我们手榴弹也没有,枪榴弹也没得,子弹也打得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就只能把他们困在山上。我估计当时日本人也看出来了,因为我们的进攻,渐渐地衰退了,他(日军)肯定也看得出来我们恐怕是弹药不多了。(我们)也没有开始进攻时那么警惕了,他看准了这一点,所以就开始反击了……”

  从陈友礼的回忆可得知,他真正亲身经历的那次战斗并非主动进攻,而是在始料未及的情况下遭到日军的反击,那么作为勤务兵的陈友礼亲临战斗第一线也就不是什么奇怪之事了。在那次战斗中,连长陆春凤被日军用刺刀戳伤,陈友礼冒死将连长送往野战医院后,两人从此失去联络。

  一生荣辱系于十年戎马

  老人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磨难。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从勤务兵变成了一名普通士兵,后在内战中被解放军俘虏。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又作为志愿军远征朝鲜作战。十年戎马生涯结束后,他曾作为“抗美援朝英雄”被夹道欢迎,转眼间竟又因成了“历史反革命”而受尽屈辱。岁月如梭,当所有的荣与辱都已成往事之时,他的身份是一位普通老人。但有一点一直未曾改变——他始终都爱着这个国家。老人说了一句令笔者印象很深的话:“国难期间我们要尽最大的力量挽救我的祖国,这一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变。”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22-12-22 16:34: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腾冲攻城:云层上的战斗,只有中国人才能坚持下来的战斗

下一篇:缅战“最光荣一页”,仁安羌解围战虽非“大捷”历史地位不可撼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