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沈开元,贵州平坝县人,1935年考入黄埔成都军校第十六期,历任税警总团排长、连长,缉私总队营长,中国远征军第38师112团长等职,后任军事教员。
沈开元,贵州省平坝县天龙镇天龙村人,生于1913年,殁于1952年,享年39岁。
开元先生幼年启蒙于本村私塾,后入官学,高小毕业后,考入省立贵阳师范,毕业后于1932年回乡在天龙小学任教,翌年任校长,三年届满。1935年,考入成都陆军军官学校第十六期,在校编入三部总队步兵科五队七班。毕业后,于1936年分配到税警总团第四团(孙立人任团长)任排长。1937年10月8日,随孙立人率领的税警四团参加上海保卫战,归第十五集团军陈诚系列,直接受第十七军军长胡宗南指挥。四团在大场、蕴藻浜反击日寇。税警虽是一支非正规部队,但该部中上层军官大都是留美的少壮派、军校毕业生,部队训练严格,军风比较好,加上精良的武器装备,颇有战斗力。在淞沪战场上,沈开元所在的四团与各团密切配合,英勇顽强,坚持战斗到正规军第三十六师赶到现场。由于沈开元作战勇敢,被提升为连长。
1938年秋,税警总团奉命参加保卫武汉战斗,该团在孙立人的率领下,两次立下战功,一时声名大震。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在蒋介石的默许下,一个隶属财政部的缉私总队成立,孙立人晋升为少将总队长,并受到蒋的召见。
总队成立后,调往湖南长沙。在长沙期间,孙与副总队长齐学启招集三千多人,和原有的部队一起,组建了三个团和两个直属营,之后又扩建为五个团和三个直属营,共两个师兵力,时沈开元升任少校营长。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进逼长沙。孙立人致电重庆,要求将缉私总队转迁贵州。年底,总队迁至贵州都匀。由于训练紧张,沈开元从未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及幼小的女儿。其间,缉私总队再次改为财政部盐务局税务警察总团,由孙立人任总团长,兼贵州第三绥靖区指挥官,总团部设有八个处,一个教导队,下辖八个团。
在都匀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后,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当时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
1941年12月,组建六十六军,张轸任军长,税警总团改编为新三十八师,隶属六十六军,孙立人任师长,齐学启任副师长。同年12月23日,中英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国民政府决定派中国军队开赴缅甸,协同英军抗击日寇。孙立人获讯后,即主动向蒋介石请战,要求率新三十八师出国远征,蒋批准了他的请求,并电召到重庆面授机宜。出国之前,蒋介石命军事委员会派出点校小组对新三十八师(时已迁到贵州兴义)进行点校。几个点校委员对该师的训练非常满意。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正式成立。4月初,蒋介石命六十六军启程入缅,孙遂率三十八师由贵州出发,向缅甸腊戌、曼德勒挺进。途中,孙接到命令,须限时开抵缅甸八莫。在时间紧、路程远,又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孙命令部队徒步急行军。沈开元主动提出该营为先头部队,且自己跑步在前,终于按时到达指定地点。4月14日进达腊戌。其时,由仰光进犯的日军,西路为三十三师团,4月1日突破英军阵地普罗美以后,继续向前攻击;东路军为十八师团,沿萨尔温江推进。4月18日,沈开元所在之新三十八师进驻曼德勒,担任策应英军和远征军兄弟部队抗击东、西两路日军向北进攻的任务。英军第一师在西路对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北犯进行抵抗,未能阻敌前进。5日,放弃阿兰届后不断后退。13日,要求远征军接防沙斯瓦、唐德文伊、马格威,掩护他们撤退。14日又弃守马格威,退守仁安羌。孙立人根据指示,命副师长齐学启带领两个团(一一三、一一四团)开往纳特曼和克遥克柏当两地布防,负责支援英军和掩护正面远征军第五军侧背的任务。
日军第三十三师团探悉英军退守仁安羌后,于4月16日派两个联队,绕至其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17日,将英军步兵第一师及装甲第七旅包围在仁安羌北面一带地区。英军被围后,粮尽弹缺,水源断绝,危急万分。第一师师长斯高特不断告急,孙立人赶到英军第一军团长史林姆将军指挥所,与史共同研究救援方案。史提出:中国军队再不为之解围,一师将有瓦解的可能。在此紧急关头,孙立人调派装甲第一一三团,由副师长齐学启、团长孙继光率领,连夜赶往英军前线,孙自己也亲临现场指挥。4月7日傍晚,孙部一一三团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经两天苦战,克复仁安羌,歼灭日军三十三师团主力一千二百多人,残敌狼狈逃溃,新三十八师取得远征军入缅以来的第一次大捷,解除了包括英缅军总司令亚力山大上将在内的七千多名英军之围和解救被日军俘虏的英国军人、美国传教士及新闻记者五百多人,并把被日军夺去的英方一百多辆辎重汽车和一千多匹战马交还英军,英军第一师官兵为此感激涕零。
仁安羌大捷,孙部以不满一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之敌,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受到中外人士的赞许和敬佩。美国战史作者罗曼尼•森德来曾这样评述:“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第三十八师及其卓越的指挥官一出兵就建立了他们的荣誉。在仁安羌巧妙的战役中,英勇干练的孙立人率领他训练良好、士气旺盛的部队,完整无损地穿过克钦部,这真是罕有的成就。”后来,英军方面亦颁发给孙立人本人及该部团以上军官等人以勋章。新三十八师从缅甸撤到印度以后,1943年元旦,英政府委托印度比哈尔省督署,在兰溪镇学校达巴尔厅举行隆重仪式向孙授勋。美国政府也为孙立人颁授丰功勋章。
1943年9月,第二次缅甸战役正式开始,孙立人指挥新三十八师翻越印缅山区,参加了胡康河谷战斗。胡康河谷,是由大龙河和大奈河流经的太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相联而成。两山高林密布,中间河流纵横,地形复杂,有绝地之称。据守胡康河地区的日军是田中新一中将率领的第十八师团所部步兵五十五联队全部、一一四联队一部和炮兵十八联队等。10月24日,孙立人以沈开元所在之一一二团掩护筑路部队,一边筑路,一边前进。该团进至邦加时被敌人包围一月有余,靠砍芭蕉树藤取水度日。12月下旬,孙派一一四团增援,两团苦战七昼夜,全歼该地之敌。1944年1月6日,孙部在新三十师主力支援下,将大龙河以西敌人肃清,全师进达大龙河两岸。接着又攻克大白家、甘卡等地。在攻占拉征卡、接安加、马高、大会令加、拉树卡、瓦卡道等地后,已完全肃清大奈河以北之敌。3月5日,攻占敌人在胡康河谷之心脏重地孟关,摧毁敌十八师团主力,毙敌一千四百余人。3月15日,乘胜攻占了丁高沙坎,从而解放整个胡康河谷地区。
一一二团在入缅的历次战斗中,特别是此次被困解危的战斗中,与友团配合,官兵英勇顽强,战功显著,该团团长调师部任职,沈开元破格由少校营长升为上校团长。
4月初,孙部在新二十二师配合下,向孟拱河谷之日军发起进攻。月底,新三十八师先后占领高利、奥溪、马兰、曼平等重要据点。6月18日,孙立人率本师三个团抵孟拱东北。22日晨,突袭敌人侧背,挽回了英军危局,23日又占领了敌人外围据点,将孟拱四面交通切断,使中之敌陷入包围之中。接着,沈团与一一四团各一部突入城垣一角,与敌进行了两昼夜巷战,击溃顽敌,于25日完全占领孟拱。
攻占孟拱后,新三十八师各团沿孟拱至密支那一线扫荡敌人。7月11日,与新三十师配合,打通了卡盟、孟拱、密支那之间的去路及铁路线,为打通中印公路、夺取反攻缅北战斗胜利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驻印新三十师与英军G字组成的混合突击支队,在攻占密支那机场后,以五千一百余人伤亡的重大代价,毙伤日军两千人,夺取了密支那城,挫败了曾经在我国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常胜团”。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束。
占领密支那城后,远征军奉命整顿扩编(1942年10月蒋介石将驻印部队改编为新一军,由郑洞国任军长,郑洞国率军部赴印度,孙立人之三十八师为新一军所辖),将新一军扩编为两个军,即新一军和新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军长,齐学启任副军长,下辖三十八师、三十师和五十师,沈开元仍留三十八师,并代理师长(后因沈非蒋嫡系,蒋另调黄埔四期毕业之吴行忠任师长)。10月,反攻缅北第二战役开始,新一军为东路,由密支那至八莫公路向南攻击,以新三十八师为军第一线兵团向南前进到那沧丹邦阳地区集中,三十师为第二线兵团,部署于宛貌附近,尔后随第一线跟进。八莫是战略要地,而日军在密支那失败后,即集中残余部队,加强八莫的防御设施,深沟高垒,层层设防,每条街巷都有坚固工事。孙立人在三十八师首次攻击失利后,即采用陆空协同、步炮协同的方法,以战车作掩护,逐点歼灭攻击敌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流血苦战,攻克了庙堤、新龙、卡巴等地,占领了公路沿线地区,并于12月15日,攻克了八莫城,守城日军司令官被击毙。在三十八师攻占八莫城的同时,孙令三十师对南坎发动攻势,该师分三个纵队,沿八莫公路及两侧山地向前挺进。11月15日,夺取了南坎西北之南开。1945年初,攻占瑞丽江西岸的敌人据点后,立即进击敌人的坚固据点节坎。为避免攻坚,孙立人又命三十八、三十两师以迂回奔袭战术,实施南北夹击,于1945年1月15日,占领南坎,同时五十师已肃清了瑞丽江岸之敌,这样,整个南坎地区全为新一军占领。
中国驻印军占领南坎后,芒友便成为中印公路上唯一被敌人盘据的据点,在第一次缅甸战役后撤退到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又重新组成了滇西远征军,与驻印军同时反攻缅北,实行东西夹击,会攻芒友。据守芒友的敌军,除日军五十六师团外,还有第二师团的十六联队、二十九联队和第三十三师团的一一九联队,他们采取交通支援、逐次抵抗的部署,迟滞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的会攻。1945年1月6日,孙命新三十八师主力沿芒友公路进击,并与三十师主力围攻老龙山地区之敌。
2月8日,沈开元率三十八师进占南巴卡,孙立人即指挥新一军各师团经过二十多天的苦战,先后占领了型树、般尼、河劳、桃笑、贵街、拉秀、芒利等地。3月8日攻占腊戌,全歼守城日军。至此,滇缅公路、泰越边境之咽喉,统统为驻印军所掌握。
截至2月27日,新三十八师,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军的战斗中,屡建战功,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军威。对此,国内外各界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Martyrs Buried Everywhere in Green Mountains
――Chinese Expedition Army Colonel Head, Shen Kaiyuan's Documentary .
of Anti-Japanese War in India and Myanmar
Chen Kaixing① Yin Yuan②
Abstract:Shen Kaiyuan from Pingba, Guizhou, was enrolled in the 16th Huangpu Limitary Academy Chengdu Branch in 1935. He served as general commander and platoon leader of tax mission, battalion commander of Anti-smuggling Corps, the head of 112 Group of 38 Division. He also served as a instructor in XXX Military Academy.
Keywords: Chinese Expeduitron Army;shen Karyuan;Antr-Japanese War; Documentary.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9-01-12 09:21: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