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战杰布山
日军从瓦鲁班溃败以后,将一部主力固守 孟拱河谷与胡康河谷交界的分水岭杰布山。为什么守在这里,因为这里地形非常特殊!
胡康河谷、孟拱河谷多是大片原始森林,一夫当关的险要山地并不多。杰布山却是非常适合防御的险要地形。在两河谷连接处,形成长达20余里的狭窄山谷。从胡康河谷到孟拱河谷的唯一一条公路,穿越这个山谷。这里两边都是高山,下面一个深谷,仅能容纳一辆卡车通行。
这是标准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日军仅需在两边高山上部署一些火炮,就可以轻松封锁新1军军前进路线。
此战是胡康河谷最后一战杰布山战役,却最为惨烈。
日军以步兵两个大队,山炮、重炮各1大队残部、速射炮1大队残部,依据坚固阵地,扼守山隘。
日军在这里部署10多门大口径火炮(其中2门150毫米重炮)和很多平射炮,并且在公路上布了很多地雷。
由于杰布山地形狭窄,国军坦克部队只能一字长蛇阵前进,一旦遭遇日军远程炮火打击,无法躲避也无法逃走。
当时孙立人和廖耀湘商议,认为正面强攻恐怕不行,还是需要从侧面迂回包抄。廖耀湘认为包抄很难成功,杰布山海拔高达4000多米,除了那个山谷以外,四周围都是纵横上百公里的高山。
迂回部队别无他法,只能翻越这个高山。根据当地土著向导介绍,高山地势极为陡峭,很多地方只能又人双手抓着树藤攀爬上去才行,根本走不过骡马。而部队作战不可能不带骡马,没有骡马就无法携带较重的武器和辎重,无法作战。
更可怕的是,土著介绍,山上根本没有水源,连小溪也没有。大部队一旦登山,就只能依靠自己携带的饮用水坚持。预计翻越杰布山最少需要2周以上,部队携带饮用水最多只能使用一周,余下一周部队只能自行解决用水问题。大家都知道,人不喝水一般只能活2到3天,而部队因需要在炎热的丛林中长距离行军还要负重,即便一天断水恐怕也要全军覆没。
面对这种困难,孙立人却认为:必须采用迂回战术,不然很有可能在杰布山打成持久战,对峙战。现在已经是3月,5月就到了缅甸的雨季,大部队根本无法行军,更别谈作战。如果不能短时间内突破杰布山,到了1944年10月雨季过去,新1军还是困在胡康河谷。而18师团此时还坚守孟拱河谷和后方的密支那、八莫、腊戌等地,又有铁路补给线,完全可以在这半年内恢复实力。所以,务必于雨季之前杀入孟拱河谷,尽量将其占领,将18师团打垮。
廖耀湘对此也表示同意,史迪威则更是同意,他恨不得雨季之前就占领整个缅北。
于是,艰苦的迂回任务交给之前多次迂回,且伤亡较少的孙立人新38师。廖耀湘的新22师则负责从正面强攻杰布山。
新1军新22师64团在山炮营掩护下,连续攻击5天,果然进展不大。
日军隐藏在山谷公路两翼的高山和丛林内,以碉堡和暗堡的火力封锁道路,同时不断派出小股部队突袭公路。较远的丛林里,还有日军75毫米山炮和150毫米重炮,不断对准公路炮击。
在这种狭窄的公路上,66团前进和后退都不行,只能就地利用火力还击,并且让山炮营全力炮击压制日军火炮。
整个公路完全被日军火力覆盖,而且日军碉堡,小股部队,火炮都巧妙的借助复杂地形隐藏。国军往往再被攻击以后,才能知道他们大概位置。
经过5天的战斗后,廖耀湘认为地形太险要,正面强攻恐怕无法得手。下令以66团附坦克两排,沿公路正面攻击,以64团由公路以东高山,开路迂回敌侧背。
3月15日,66团坦克与步兵协同,在炮火掩护下,向敌猛攻。在坦克的协助下,66团苦战占领杰布山第一个高地丁高沙坎。
除了日军的拦截和可怕的地形以外,天气也糟透了。3月虽还没有到雨季,但下雨也是常态了。大雨上的公路变成一个泥潭,坦克的履带都陷入动弹不得。
3月15日攻打高地丁高沙坎战斗中,坦克第1营也是一马当先。由于山路险峻,日军又有大量工事和火炮,坦克部队有一定损失。
第1营第2连4辆M3A3轻型坦克掩护步兵重载最前面,突然遭遇暗处的日军反坦克炮炮击。由于敌人反坦克炮藏在树林里面,新1军坦克根本看不到他的位置。前3辆坦克中弹受损,失去战斗力。第4辆坦克毫不畏惧,向日军射出猛烈的炮火,将反坦克炮摧毁。其余的坦克也以火力压制摧毁日军工事,双方发生激烈炮战,国军64团步兵乘机冲锋,重创日军。
老兵杨舒回忆:第一战胜利后,我们继续往前搜寻日军。头一天连长坐着小吉普车去勘察地形,不小心触到地雷,炸伤了眼睛,送到医务点治疗去了。随后的战斗就由副连长指挥,但是这位副连长没什么作战经验。我们作战都是步兵和坦克配合,因为坦克有个缺陷,视野比较窄,在缅甸的丛林中更是如此,那就需要步兵站在坦克 上,观察日本人的准确动向。结果我们副连长没让步兵和我们一起走,结果部队进了日本的伏击圈都不知道。
日本人被我们的坦克打怕了,找了个窍门来 “整”我们。他们知道我们1个连17辆坦克都有编号。就在一条狭窄的“独路”等着我们的坦克一辆一辆过去,数到最后一辆过来时,才开始打最后一辆。而前面又出现好几门炮开火,路两边有日本人躲在树上开枪。我们这才知道惨了,被包围了,前不能走后不能退。
我的坦克履带被打断了,不能再动,危险了, 怎么办?在上面不是办法,我们4个人赶紧跳下来,各自手里拿着武器往树林里跑,找隐蔽的地方。我拿着一支冲锋枪,4个手榴弹,趴在一棵打倒的大树下,抬着枪监视着四周。有两个日本人来到我前方十几米的地方站着,他们胆子太大了,点起根纸烟就抽起来。我大气都不敢出,眼看着他们转过来就能看到我,管它了,有他们就没我,心一横,冲到树林中一阵扫射,把两人都干掉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射杀敌人。
日本人在他们的坦克前数十米砍倒了很多大树来堵我们的路,开始坦克和步兵都冲不过去,只能挨打,后来我们直接把大树轰平了,干掉七八个攻击手后,日本人有点抵不住了。
当我们想重新爬到战友的坦克上时,发现有射手在里面不动了,原来是瓦斯排不出去,被闷死了。我们也不管了,挤进去,开着坦克才退出来。后来日本人炮弹打光 了,就撤了。我们的炮弹也快打光了,坦克上有一门37毫米炮,炮弹中有穿甲弹、榴散弹(打出来像石榴子一样)、高爆弹(隔地两三公尺爆炸),都打光了。
这一战打的时间太长了,一棵棵水桶粗的树,叶子全被打光掉。我们的好几辆坦克都被打坏了,需要修理。美国指挥官大怒,想把副连长拉去枪毙,后来是连长求情,说副连长是替他指挥,之前从来没指挥过,这才救下来。
这样66团苦战到18日,终于杀到到山口,坦克部队行动艰难,而步兵部队也已经疲惫不堪,筋疲力尽了。
此时日军又发动反攻,66团再次陷入苦战。
日军伤亡400多人,主力尚存。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山口侧翼突然出现了64团部队。
由于瓦鲁班几乎被切断退路全歼的例子在前,日军不敢恋战,仓皇向后溃退,丢弃了两门携带不便的反坦克炮。
19日,新22师占领山口,完全肃清了胡康河谷的日军。
越过山口进入杰布山的孟拱河谷部分以后,发现这里地形更为险要,几乎无法有效进攻。
21日,66团以坦克、炮兵、协同步兵向据守高鲁阳以北高地的日军发动猛攻。
此时,日军18师团55联队和56联队全部伤亡过半,基本失去了战斗力。在田中新一命令下,留守后方的114联队紧急调动一个主力大队,赶赴山口。另外,2000多伤愈的日本老兵,也从仰光赶赴孟拱河谷,先后加入55联队和56联队。
这样一来,18师团的战斗力才有所恢复。
高鲁阳以北高地地形更为险要,障碍物和地雷也更多。
这里两面是高山,公路仅有几米宽,日军将大量火炮隐藏在附近山上和森林中,炮弹准确的落入公路上。
激战一天,已经补充了一个营的66团伤亡不轻,有7辆坦克被击毁击伤,仍然没有能够占领阵地。
廖耀湘发现战局危险,断然命令各部丢弃重武器,立即徒步冲入森林围攻日军据点和炮兵阵地。
在森林里中,敌我双方炮兵都无法发挥作用,又开始淞沪会战那种拼刺刀,扔手榴弹的激战,战斗极为惨烈。
由于75毫米山炮无法精确炮击丛林里的日军碉堡,国军被迫采用董存瑞式的用手榴弹炸药包对付敌人碉堡,伤亡很大。第2营士兵张长友,冒生命危险,以手榴弹连续炸毁日军3个堡垒。
好在新22师老兵,均在国内4年作战中习惯了这种战斗,这也不算什么。苦战3天,到25日终于歼灭公路以东所有日军据点。
至此,66团经过从15日发动进攻开始,血战了整整10天,进展有限。由于这里地形实在太坏,66团伤亡较大,逐步停止前进。
廖耀湘命令,后方的65团接过66团的任务,继续发动进攻。
在这种关键时候,侧翼包抄的新38师113团经过14天艰苦行军,终于突破可怕的山地,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敌人侧后方。
新22师113团翻越绝地
在新22师艰难沿着杰布山突进的时候,新38师也在翻越可怕的高山。
孙立人的新38的113团于3月14日出发,进入杰布山山区。这里比土著说的还要可怕!
所谓的山路,根本就是缅甸土著山民踩出的一个痕迹而已,压根就没路。道路险要尚且其次,关键连绵的阴雨下,小路湿滑无比。在这种路上,很多斜度高达45度,人靠双脚根本走不了,必须四肢一起用,爬行才能通过。有些地方更是90度的峭壁,真的需要双手抓住树藤爬上去。
113团的小伙子们体力很好,又受过严格的山地丛林战训练,尚且好说。可怕的是骡马真的很难通过!
此次山地行军,把辎重部队和炮兵部队官兵害苦了。炮兵部队的大洋马力气极大,比中国国内的矮小蒙古马高一大截,但背负着拆卸的山炮仍然爬不上陡坡。辎重兵们无奈,将山炮拆卸成更小的部分,由士兵们背负,骡马们空身爬山,这样才让骡马爬了上去。
不过,美制75毫米山炮主要部件,重的有100公斤,也就是需要4个士兵才能抗得动。在这种狭窄地形,4个士兵一同行走是极为危险的,靠近悬崖的士兵只要脚下随便一滑,立即落入几百米的山谷,尸骨无存。
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抗战胜利,再艰苦再危险也只能硬撑。
即便没有背负火炮和辎重,这些大洋马们也受不了艰苦的山地行军,两天就跌死了累死了20多匹。相反,113团官兵们比骡马幸苦十倍,却挺住了,只有几个人失足伤亡,没有一个人累死。
对于那些必须爬树藤才能过去的峭壁,则彻底没有办法。好在这些峭壁高不过1到2米,一个马夫站在下面用力拖住马头,一个马夫在背后用力打马,迫使马自己跳过去。期间摔死了好几匹马,但绝大部分马还是顺利跳了过去。一些较为矮小的骡子则跳不过去,只能留下,等大部队通过以后再返回后方去。
千辛万苦的爬上山顶以后,没想到更可怕的还是后面。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比上山更危险。道路非常湿滑,人稍有不慎,就会滑入深谷,跌的粉碎。人尚且如此,马就更别说了。马匹一旦失足,除了自己跌下去以外,往往带着前面多个士兵一起坠落。
马夫们无奈,被迫全程死死拽住马尾巴,尽量保证马的稳定。大家想一想,这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很多马夫经过此次行军,身体都被累垮,在医院休养了几个月才恢复过来。
除了行军困难,补给也更是惨!
113团尽全力也携带了一周的补给!他们通过的山地很多只能一人行军,一旦被日军发现,就插翅难飞。113团必须隐蔽行军,更不可能空投,更没有地方可以接受空投。
113团有7天是完全没有补给的,依靠露水和野果坚持。好在之前经历过从缅甸到印度的艰难行军,这也是可以忍受的。
只是,粮食不够还可以勉强坚持,苦的是饮水不够。
在艰苦行军中,113团官兵已经尽量减少饮水,直到喉咙干的说不出话才喝上一口。即便这样,水壶很快也干了。没有办法,只能每个人头上顶一块步,让雨水将布打湿,然后将布挤干,搞一点雨水解渴。好在这段时间,隔三差五的下雨,这样也算解决了饮水问题,不然恐怕真的全部渴死在山里。
晚上宿营地时候,每个班都找出两个人不睡觉,专门用雨布收集一些雨水。
在113团艰苦行军的同时,美军加拉哈德部队也在行军。
美国人虽受过严格丛林战训练,也认为这种苦绝对不是人能受的,很多美国大兵倒在丛林中,勉强赶到孟拱河谷的的美军游骑兵们,也疲惫不堪,基本失去战斗力。后来他们被以工兵为主的500多日军一冲,就全线溃散,靠了新38师才保证没有被全歼。
中国人就不同,以新38师官兵为例,在国内什么样的苦没吃过,翻越这种山地算得了什么?别的不说,他们还携带了很多著名的D级口粮,也就是一条很重的巧克力,可以满足一天的热量消耗。而国内的国军战士,绝对超过百分之九十九连巧克力什么样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吃!
在美军因丛林行军彻底失去战斗力的同时,新38师113团却士气高涨,急切盼望着决战。
28日,113团突然出现在孟拱河谷的沙都渣附近,把18师团长田中新一彻底惊呆。
田中新一也不是草包,他考虑中国人有可能翻越杰布山,所以派出多支巡逻小队在山区侦查。期间,有多支巡逻小队同113团零星交火。113团为了保证秘密行军,多以小股部队和零星步枪火力示弱。日军巡逻队误以为这些是新1军侦查部队,没有给予重视,也没有向师团汇报。
新38师冲入沙都渣时,日军这个大队措手不及,连续溃败,当场被击毙300多人。
田中新一见孟拱河谷已经被突破,焦急之下,玩了命。他调集使用两个大队,向113团全力猛攻,还使用了重炮部队。
113团兵力和日军相差不大,但因长距离行军,不能携带太多弹药,一时间打了个旗鼓相当。日军攻势猛烈,一天大规模冲锋就有6次之多。日军重炮的威力很大,一发炮弹打过去,落地以后方圆几百米都会赶到很大的震动。
只是丛林作战,重炮难以精确炮击,造成伤亡很有限。
这边又突然接到美国加拉哈德部队求救,他们被500多日本工兵和预备部队击溃,击毁站不住脚。
自己面临敌人大部队的猛攻,113团还是抽调2营去援救盟友,将加拉哈德部队救出。
这边日军两个大队连续攻击3天,伤亡很大,却没有进展。而解决了美军的2营随后从侧面攻击,杀入日军侧后。
在这里激战之时,新22师正面受到的压力大大减轻,廖耀湘趁机出击,一举攻破日军防御,杀出了山口。他的65团接替66团以后,战斗力有极大提升。此次国军使用了重炮,除了105毫米榴弹炮以外,连155毫米重型榴弹炮也用了。
18师团是很顽强,目前却已经伤亡惨重,士气尽失,加上腹背受敌,实在不能封锁山口了。本来18师团官兵从没将中国军人放在眼里,但此刻一些日本新兵看到新1军的军服,就不自觉的发抖。
到了这个地步,此战已经必败无疑了。
最终的胜利者是我们
18师团长田中新一见部队几乎失去战斗力,只能命令除一部留下顽抗以外,一线主力向后方撤退,完全放弃胡康河谷,也放弃杰布山。
3月26日开始,64团和65团联手,苦战攻克日军在这里最后一个据点高鲁阳。日军抵抗不住,被迫向后狼狈逃窜。
29日,新22师66团65团先后同侧翼突进的新38师113团会师,彻底打开了孟拱河谷的门户。
此时根据计划,杰布山的日军退路应该还是由美军第5307支队切断,这样可以一举歼灭这里的18师团主力。
没想到,第5307支队再次掉了链子。第5307支队在瓦鲁班战役中,曾经被兵力仅有三分之一的日军56联队第2大队打的全线溃逃,也是依靠新38师113团帮助才站住脚。攻击美军的日军第2大队,早已被新1军打残,从1000多人打的只剩300多人,就这样美军也不是对手。
此战之后,史迪威对第5307支队极为不满,认为他们训练和装备都很好,就是战斗意志太差,让他们休整以后再战。
此次战役之前,美军第5307支队经过半个月的休整,被新1军总指挥部重新赋予任务,即策应国军新1军的杰布山战役。
新1军总指挥部命令美军第5307支队派一个营,配属给国军新38师第113团,和国军一团一起攻取拉班;同时以5307支队主力约2000人左右,迂回至日军第18师团后方的英开塘附近,切断大道。
开始美军还是很顺利,他们渗透到日军后方,于3月23日完成了在英开塘附近切断大道的任务。日军发现后路被切断,立即发动反攻。此时日军主力均在一线同心1军激战,只能抽调一些乱七八糟的部队。
日军《公刊战史》是这么写的:师团当时没有迎战该敌的兵力,只好将预备的工兵中队,大队炮小队以及师团司令部的官兵和其他人员,集结起来(约2个中队),加上一个野炮中队,由师团高级副官森田利八中佐指挥,攻击该敌。
这部日军大约四五百人。
日军数量不过是美军四分之一,而且还是工兵。没想到,美军还是不堪一击。该部被日军工兵部队一触即溃,英开塘附近大道被日军夺回。
史迪威知道美军又溃败以后,极为愤怒。这样一来,新22师在正面艰苦攻击意义就减少一半,不能全歼山里的日军了。史迪威本来像派新38师一部增援美军,继续切断日军退路,但第5307支队却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实在无法继续战斗。
日军《公刊战史》记载:“3月26日,梅利尔准将向史迪威中将报告由于攻击部队的退却,切开英开塘的退路已不可能。史迪威中将在愤恨下,终于放弃增援措施。”
日军再次得以撤退到后方孟拱河谷!不过,日军在撤退途中保守追击,混乱之下将难以携带的野炮全部炸毁。
日本战史写到:炮兵操典上写着“火炮是炮兵的生命”,纵然只剩1门火炮,一个炮手,也必须毅然战斗到最后。但在胡康河谷作战来说,这却是办不到的。强行贯彻这个信条,最终就是残酷的。首先是炮兵第三大队的大队长尼子大尉,当被中国人包围的时候,为了救出2门大炮,没有丢弃大炮突围,一直战斗到最后,直到壮烈牺牲。继任的立川大尉认为如果不丢弃大炮,最终就是人和炮一起毁灭。最终,他下令毁掉难以搬运的全部野炮,自己留下殿后承担所有的责任,最终也牺牲了。但士兵们对他们并没有敬仰,反而认为这是“拘泥于教条贻误实战”的最好表现。战役初期,炮兵联队装备27门野炮和山炮,但撤出胡康河谷的时候仅剩4门。关于损失的这23门火炮,有讲不完的种种战斗历史和蕴含的流血牺牲、凄惨悲哀的故事。
本来日军18师团山炮联队中还有一个野炮大队,此时已经损失了全部野炮,后面都用大口径迫击炮代替了。
由此,胡康河谷战役彻底结束。
战役总结
胡康河谷战役,前后花费了6个月时间。新1军2万多人穿越了世界上最可怕的地形-死亡之地胡康河谷,前进100多公里,占领了3100平方公里的土地,重创日军精锐第18师团55、56两个步兵联队和炮兵、特种部队。
在此战中,日军有包括55联队长藤井小五郎少将在内的80多个军官被击毙,士兵4100多人被击毙,日军伤亡总数估计为1万2000人左右。这个数字占18师团总兵力的二分之一,占战役参战部队的五分之四,也就是说18师团极大的伤了元气。
国军缴获包括装甲车在内的大量武器弹药和辎重,仅仅火炮就缴获了15门之多。
18师团伤亡却如此惨重,尤其老兵伤亡极大,这是日军无法补充的。
日本战史中写到:此战结束以后,第一线中队包括中队长在内,一般不足30人,甚至只有十几人(日军中队满员为192人)。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几乎都是半病员状态,每天得到大米为150克(今天的朝鲜人民军营养不良,每天配给大米还有800克),补给正处于中断状态。
日本老兵回忆从胡康河谷狼狈撤退的惨状写到:战士们极度疲劳和饥饿,上衣破烂,内衣成为布条,从后面可以看到很多士兵光光的脊背。裤子已经不成形,大腿膝盖都包不住了。皮鞋透底,一些士兵只能光脚行军,满脚都是被灌木荆棘扎出的血泡,小腿上则是密密麻麻的丛林疮(一种皮癣,会传染)。无论从远处还是近处看,我们形同一群乞丐。
另一个炮兵回忆:在中国的中部、南部战线,炮兵机动全部是依靠军马。为了强调人马一体的爱马精神,大家都会把军马称为活着的有生命的武器。如果有新兵对军马粗野,老兵就会训斥新兵说“一个士兵只用一钱五厘就可以征集到部队,一匹军马可是要花100元的”。我们除了日常的军务,从早到晚照料,到马廊值班,每天都与军马生活在一起,不论是演习还是作战。人和马在一起,可谓人马一体,没有一天让军马从心里离开。军马也非常能感悟人的感情,也会露骨地表露他们的喜怒哀乐,会对他们喜爱的士兵撒娇。以往偶尔军马战死,我们都会给他修筑坟墓,还会给予祭祀。但胡康河谷作战以来,不断有军马被炮弹炸死,而此时部队的粮食也没有了,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于是,也出现了将受伤的军马或者走不动的军马直接杀了,用来给部队充饥以拯救士兵的声明的事情。这在以往是绝对不敢想象的!
胡康河谷战役以后,18师团经过多次兵力大补充,实力仍然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恢复到这个战役的水平。
相比日军的巨大伤亡,新1军伤亡则小得多,牺牲军官80多人,士兵1850人,受伤4560人,伤亡总数不过6000多人,仅仅为日军一半左右。
有人说,这是我们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还有炮兵的优势。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们是掌握了制空权,但胡康河谷的可怕地形,使得我们的轰炸机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根本看不到树林中的日军。倒是美军运输机的空投,为此次战役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至于炮兵火力来说,战役大部分时期,日军火力并不明显弱于我们。由于地形原因,新1军主要使用75毫米山炮,另外的105和155毫米炮都跟不上部队前进。而日军主要使用的也是75毫米山炮,数量仅仅比我们略逊一筹,我方在炮兵火力上没有压倒性优势。
之所以胡康河谷战役能够胜利,主要还是新1军英勇顽强,指挥官采用了正确的战术和战略,以我们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弱点。同时官兵上上下下,敢打敢拼,不怕吃亏,不怕牺牲。最终,新1军才在这场硬碰硬的激战中,打垮了丛林战之王,日军甲种18师团。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敌人18师团还是非常顽强的,不愧为日军头号劲旅之一。虽伤亡高达万人,但被俘的日军居然还不到百人,大部分还都是伤兵。
被俘最高军衔的军官最仅仅是一个通讯兵中队长,大尉而已。众所周知,通讯兵不是作战部队,在日军中主要负责为有线电话布线,同时维护无线电台而已,这种大尉的含金量是很低的,还不如野战部队一个小队长。
歼灭1万多日军,却仅仅俘虏几十人,这说明什么?说明18师团作战非常顽强凶恶,宁可战死甚至自杀,也不愿意做俘虏。
单纯就这个伤亡被俘比例来说,此次战役堪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少有的,也侧面体现了新1军胜利之不易。
相比新1军的成功,美军却不敢恭维。
参战的精锐美军第5307支队,负责切断日军退路的两个战役全部惨败。全支队原有2700人,现在只剩1400人,损失过半。余下美军居然对日军有普遍畏惧心里,很多人借机躲在医院返回回到前线。美军无奈,只好用新1军的中国兵来补充美军第5307支队的大 部损失,这才有了密支那战役的中美混合突击队。
战役总结,包括孙立人自己也说,胡康河谷战役是整个第二次滇缅会战中,驻印军最艰难的一战。
原因之一是胡康河谷地形太恶劣,堪称世界上最不适合进攻的地形。之后的孟拱河谷和八莫、南坎都无法和这里相比。
原因之二是18师团此时毫无损失,不但兵员全满,武器齐全,更带着常胜部队的傲气,非常难对付。
但此次战役,最终的胜利者还是我们。这也就是预示了,缅北反击战最终的胜利者肯定也是我们。
胡康河谷战役时最艰难的时期!既然最艰难时期我们都熬过去了,等待我们的必然是辉煌的胜利!
老萨最后感叹一句:美械的新1军2个师不过2万多人,就打的1万5000多人的甲种18师团无法招架,一次会战伤亡高达五分之四。“如果”我们能够在抗战初期中期,就得到罗斯福许诺的90个师美式装备,独立对抗120万侵华日军是完全有把握的。只可惜,历史上永远就没有什么“如果”两个字!
责任编辑:文小铃 最后更新:2019-02-14 15:39:2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纪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