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说华西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1905年,英、美、加三国的五个基督教会决议在中国西部创办一所“规模宏大、科学完备”的高等学府,地址定在四川政治文化中心成都。这里土地平旷,北傍锦江,风景清雅,由于华西协合大学的兴建,便有了“华西坝”的称谓。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在民族危难之时,为了友校不致停办,学子不致辍学,华大敞开怀抱迎接友校和逃难的师生。从1939年南京的金陵大学沿长江迁往成都,到1941年秋季,华西坝共汇聚了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燕京大学等五所高校,另外,东吴大学生物系、协和医学院的部分师生也在此借读。此时人们将华西坝五大学誉为“BigFive”(五强),也习惯地称这一时期为抗战“五大学时期”。
此时的华西坝,校园清旷,草色如茵,专家学者荟萃一地,盛极一时,成为大后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来看看当年在华西坝,五大学学子们的学习生活。
前方的腥风血雨还在继续,但到底有了一块相对清静的治学之地,于是另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师资、校舍、设备成了统一的资源,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
1943年,五大学的学子举行毕业典礼
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艰苦下,华西坝上的高等教育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发展。在华西坝的各大学学生人数比联合办学前增多,各校还增设了一批系科,而在朝夕相处中的互相取长补短,眼界更大,知识的流通也更快。
访问华西坝金陵女大的宋氏三姐妹
那样一个艰苦艰难的时期,在朗朗书声中,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和坦荡;而眼前,似乎又回到大师云集的盛况,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吴宓、冯友兰等等,他们曾经都在这条路上匆匆走过……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9-19 16:44: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抗战时期犍为焦油厂往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