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为发展生产,积蓄抗战力量,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大量吸引人才,更大量地招募移民人口。
边区政府发布《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决定中给予了到陕甘宁边区的难民和贫民多项优待政策,如:允许难民或贫民自行移入;移入边区居住可登记与优待,可得到生产工具;免纳二年至五年之土地税(或救国公粮);可酌量减少或免除义务劳动负担及享受和边区人民同等之民主权利。同时规定各级政府不得有强迫服兵役、劳动服役、交纳捐税的行为。在交通上,政府帮助给予便利,就近请求八路军各兵团政治部介绍。
事实证明,陕甘宁边区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整个抗战期间,随着边区经济的发展,陕甘宁边区人口增加迅速,据统计,1937年到1945年,边区共接收了由河南、宁夏、山西、河北等移来的移民人数达29万人,多数移难民转化为边区的农业人口。这其中,延安县是陕甘宁边区安置移难民最多的县。1937年,延安县的户口是7073户,人口33705人,到了1942年,户口增加到16446户,人口增加到64292人。
1941年边区总人口为135万,1946年增长为159万,这159万中尚不包括部队、机关、工厂、学校人数。至1946年10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委员会提供的确切统计资料显示,延安市区老百姓人口总数为1.237万人,比1937年时增加了四倍,陕甘宁边区人口总数为159.395万人,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持续在5%~20%。为发展经济生产和建设革命队伍提供了可靠而有力的保障。
随着陕甘宁边区工商业的逐步发展,边区的非农业人口也呈上升趋势,1937年时,边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左右,至1942年,边区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5%。人口的大量增加,尤其是非农业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边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边区增加的人口还包括投奔边区的青年学生、党政机关和军事人员等,如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介绍到延安的知识青年1938年5月到8月四个月就达到了2288人。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11-29 14:59: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铁道游击队谱写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