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王学振,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抗战;军中文艺;神鹰剧团;空军戏剧运动
内容提要:抗战爆发之后,军队中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其中隶属于航空委员会政治部的神鹰剧团,荟萃了文艺界的不少杰出人物,在空军戏剧运动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是研究军中文艺的典型标本。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抗战文学稀见题材资料整理与研究”(15BZW154)阶段性成果。
抗战爆发之后,军队中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其中隶属于航空委员会政治部的神鹰剧团,在空军戏剧运动等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是研究军中文艺的典型标本,值得加以关注。鉴于知之者甚少,本文拟对相关材料进行搜集、考辨,勾勒其基本面貌。
一、神鹰剧团的人员构成
神鹰剧团荟萃了文艺界不少杰出人物,其负责人为简朴,重要成员有许建吾、董每戡、陈治策、万籁天、田禽等人。
简朴(1904-2004),原名简立贵,字若素,湖北省荆门县十里铺镇建阳驿人(今属沙洋县),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参加过北伐战争,曾任杭州警察局总政治指导员、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处长、宪兵政治部主任等职,1938年后长期在空军服役,任航空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新闻处长,1948年任空军总司令部少将谘议官、南京特别市党部监察委员,1949年去台后任“中国宪政学会”党务理事等职。①简朴虽然是个军人,却爱好文艺,是当时空军军歌的词作者。简朴任航空委员会政治部主任时,非常重视空军的文化建设,创办期刊《中国的空军》、报纸《飞报》并分别担任其发行人、社长,又成立神鹰剧团并自任团长。简朴亲自为神鹰剧团创作了团歌(贺绿汀作曲):“神鹰神鹰,振翮九万里,象征我空军,向敌索血债,怒轰三岛平,从容杀贼显精神。我们要以艺术的火花,沸腾抗战的热情;再接再厉无反顾,大哉我神鹰。//神鹰神鹰,高飞东海上,势摄大和魂,纵横太平洋,威震亚洲滨,长空俯瞰气吞云。我们要以艺术的成果,辉映祖国的光明;成功成仁在今日,大哉我神鹰。”简朴公务繁忙,不会一一过问神鹰剧团的具体事务,但确为神鹰剧团的主心骨,神鹰剧团的发展壮大,是与他的长期主持分不开的。神鹰剧团重要成员董每戡在离开剧团很久后仍对其不把剧团“利用为装饰门面的点缀品”的“贤明”赞美有加:“六年来,我个人所见过的,隶属于文武机关及部队的剧团至少以百数,仅在其中发现了两位真正懂得剧艺爱护剧艺的人,可是都是军人,一是航委会总政治部的简主任若素,我为他创办了‘神鹰剧团’,他对剧艺的理解爱护,是值得我敬佩的;一是这‘新年代剧社’的主持人李副军长天霞,他更进一步理解和爱护剧艺,他自己能作剧,能导剧,在吉安曾建筑一座最合理想而国内不易有其二的剧场。”②
1938年10月神鹰剧团初建于衡阳时,③“有其名而无其实”,④只能演出一些简单的街头剧。⑤当时剧团除团长简朴外,仅有许建吾、余梦平、胡蒂子、沈承珩四位成员。余梦平生平不可考,可能是个演员;胡蒂子是剧作家、戏剧理论家董每戡的妻子,曾任上海明星电影公司演员;沈承珩是画家沈逸千的妹妹,后来在绘画、话剧表演方面均取得成就,⑥此时她初入艺苑,还非常年轻。许建吾可以说是神鹰剧团初建时期的支柱。许建吾(1903-1988),江苏南京人,词作家。他1930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工作人员养成所第一期后进入军队,任南京卫戍总部秘书、空军士官学校政训教官、航空建设总会主任等职。1951年到香港,任香港联合文商书院音乐系教授、中国圣乐院教授,创办“音诗学社”,主张诗歌与音乐合流。1954年赴中国台湾,1955年旅居新加坡、马来西亚,1969年重返中国香港定居。许建吾“对诗词之教研与写作,六十多年如一日,从未中辍,与其合作制谱作曲者有:应尚能、李抱忱、黄友棣、林声翕、陈田鹤、贺绿汀、刘雪庵、胡然、夏之秋、王云阶、邵光、周书绅、李中和、陈之霞诸教授三十余位,完成的歌词数百首”。⑦许建吾是《追寻》等名曲的词作者,抗战初期正在空军服务,因此而与神鹰剧团发生关联,此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空军歌词。
1938年10月,在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的董每戡到衡阳养病,许建吾力邀其加入神鹰剧团。12月底,董每戡与简朴在贵阳会谈后,进入神鹰剧团任编导。董每勘(1907-1980),原名董华,浙江温州人,剧作家、戏剧理论家。1926年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经瞿秋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任北伐军第十六军政治部宣传科长,“四一二”政变后回温州重建党组织,因被当局通缉而躲入深山,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转赴上海从事戏剧活动,1928年底到日本攻读戏剧,1929年底回国从事文艺活动,曾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戏剧家联盟,与鲁迅有交往。抗战爆发后,董每戡先后在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戏剧科、神鹰剧团、贵州省教育厅戏剧施教队等处任职。1943年起,他任东北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校教授,1949年后任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8年改正,有《董每戡文集》(三卷本)、《董每戡集》(五卷本)等著作行世。⑧董每勘就任神鹰剧团编导后,马上到重庆招录了十名演员,并经赵铭彝和陈白尘介绍刘莽、应云卫介绍苏凡来协助他工作,神鹰剧团“正式成立”。⑨董每戡训练团员,排演剧目,创办《飞报·战时剧坛》,发起“空军剧运”和“剧人号”献机运动,并创作《保卫领空》《天罗地网》等多种空军戏剧,神鹰剧团逐步发展壮大。1941年6月,董每戡赴贵阳任职,离开了神鹰剧团,但他已为神鹰剧团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治策曾任神鹰剧团副团长,从董每戡《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最近的成都剧坛》等文章提及的情况来看,陈治策在1940年上半年进入神鹰剧团。陈治策(1894-1954),河南省荣阳县柏营村人,戏剧教育家、导演。他是戏剧界的元老,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1924年赴美留学,在华盛顿大学、卡尼基大学戏剧系专攻戏剧理论及表演。1927年回国后,任河南大学教授,讲授西洋戏剧史、戏剧概论等课程,又与熊佛西、余上沅等创办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并与赵元任、陈衡哲、熊佛西、余上沅等人组织北平小剧院,1931年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戏剧研究会干事,在河北定县开展农村戏剧普及工作,1935年与余上沅等创办国立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务主任,并讲授导演、表演课,王大化、凌子风、石联星、叶子、刘厚生、张雁等皆出其门下。1937年随剧校西迁湖南长沙,1938年任教于成都省立实验剧校,后任神鹰剧团副团长、国立剧专教务主任,1949年后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⑩陈治策进入神鹰剧团后,编导了儿童剧《飞行传家》,于1940年儿童节对外公演,又同陈治策、范大槐合作戏剧《神鹰三部曲》,导演了《神鹰三部曲》《女店主》等剧本。陈治策的加盟,使神鹰剧团的实力得以增强,如他导演的《神鹰三部曲》《女店主》上演后,“各报批评一致说是水准以上的演出”。(11)
神鹰剧团另一位副团长万籁天至迟于1940年底进入剧团,(12)1944年尚在剧团工作(13)。万籁天(1889-1977),亦名万群,湖北武昌葛店(今属鄂州)人,导演、剧作家。他早年留学日本东京大学,归国后在北平人艺专门学校学习,为反对日本侵占中国旅顺、大连,曾编导过独幕戏《东道主》。1924年后到上海从事电影、戏剧活动,曾任上海明星电影公司编导兼明星电影学校教务主任、南国社电影部主任,1935年参加“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舞台协会,任该会首席理事,1938年任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戏剧科主任科员。继在神鹰剧团任职后,万籁天还担任过成都南虹戏剧学校戏剧科主任、重庆陪都剧艺社社长、中华剧专教授。1949年后,万籁天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兵团文工团戏剧指导、东北鲁迅文艺学院教授、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辽宁分会主席等职。(14)万籁天在神鹰剧团时,组织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导演了《天罗地网》《花溅泪》《胜利号》等多部剧作,并亲自登台表演(如饰演《天罗地网》中的“红鼻子”郑师彦)。
田禽约在1942年夏秋进入神鹰剧团任编导,《新华日报》当时曾有报道。(15)田禽(1907-1984),原名田子勤,河北新安人,戏剧理论家、导演,早年在齐鲁大学追随马彦祥学习戏剧,在天津《益世报》《庸报》和北平《晨报》《华北日报》等报纸的戏剧副刊发表文章,主编《山东民报》副刊《七日剧坛》。抗战爆发后南下武汉,供职于军委会政训处电影股(中国电影制片厂前身),参加四川旅外抗敌演剧队入川演出,后任成都抗敌剧团团长、教育部教科用书编委会戏剧组编辑、重庆师范学校艺术导师、国立编译馆副编审等职。抗战胜利后曾在杭州执教中学,1951年任湖北教育学院戏剧系教授,1952年任北京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研究员,1958年后到贵州任剧团编剧。(16)田禽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在神鹰剧团任职前后,著译有《戏剧演出教程》《新演员手册》《演员初步》《怎样写剧》《怎样写电影剧》《战时戏剧演出论》《中国戏剧运动》《苏联的戏剧》等大量作品,他的加盟,无疑对神鹰剧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神鹰剧团比较重要的成员还有宗由(曾任演出队队长)、章曼苹、李恩琪、白玲、刘丽影、胡蒂子、段凌、王广良、贺学励、刘莽、苏凡等人。神鹰剧团活动的时间比较长,(17)加之当时文化团体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曾经为神鹰剧团服务的优秀人才远不止这些。同时,神鹰剧团有一定的开放性,经常与剧团以外的人员合作,如1939年初神鹰剧团训练招录的第一批演员时,就曾邀请熊佛西、章泯、贺孟斧、任致荣、杨村彬、王云阶、赵越、王瑞麟、刘念渠、周彦等名人来授课,又如1943年神鹰剧团上演曹禺改编的《柔蜜欧与幽丽叶》(即《罗密欧与朱丽叶》,演出时名为《铸情》)时,就由导演张骏祥执导,演员金焰、白杨、陶金等人也参与了演出。
二、神鹰剧团与空军戏剧的创作、出版和演出
神鹰剧团是隶属于航空委员会政治部的官办剧团,而航空委员会是当时空军的领导机关,因而神鹰剧团以创建空军戏剧为首要任务,并在这方面取得比较大的成绩。
神鹰剧团“正式成立”后,就打出了创建空军戏剧的旗号。所谓空军戏剧,主要是指涉及空军题材的戏剧。1939年1月,董每戡在重庆招考演员时,曾举行留渝剧人座谈会,在会上提出“建立空军戏剧”,不久他又发表《建立空军戏剧》,使这一口号正式形成文字:
应当前迫切的需要,航委会政治部提出了“建设大空军”的口号,跟着,神鹰剧团提出“建立空军戏剧”的口号,当然,我们不希望口号终于是口号,希望能由口号成为事实;虽说实现它并不怎样容易,为着抗战。为着建国,我们应以全力赴之。
“建设大空军”是该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从事建设的,在表面上看,物质似比精神来得重要,数量的增多和设备的完善,便可操胜;事实却并不然,畸形的发展,未必合我们的理想,如果缺乏精神的教育,那就是说缺乏政治的领导,势必成为缺乏灵魂的肢体,根据了这一个原则,“建立空军戏剧”的必要就产生了。
所谓“空军戏剧”,当然不是狭义的,只限于叙述飞将军们壮烈牺牲的故事,或描写他们的公私生活而已,为着建设大空军,正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对内,就是对在地面和天空的一切从事航空事业的人,如驾驶员、射击员、轰炸员,以至机场和机厂里的一切服务员所演的剧本,与其用叙述壮烈牺牲的故事及描写他们公私生活的脚本,不如演一般的社会剧,因为要完成政治领导的任务,该使他们多知道一些他们周围的现象,他们因工作关系不能常和社会接触,演剧可以使他们由隔离而转为趋近。他们可以由戏剧的表现体验人生,甚至接受戏剧所给予的教训——政治的教唆,这才能增强他们的政治认识,完成我们的政治领导,确立精神的建设大空军的基础。同时使他们由紧张的生活中得到安慰,调剂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加他们的作战的勇气和工作的效能。对外,就是对一般的社会民众,我们的同胞,那倒真正需要特殊内容的空军剧本,把航空员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故事演给他们看。使他们知道空军的伟大,因而生崇拜钦敬之念,有钱的因而出钱购机及增善航空设备,有力的出力去投考航校,使我国的空军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得到强有力的援助,至于灌输防空知识等等倒还是其次的附带的任务。
那末,在“建设大空军”的大前提之下,就有了建立空军戏剧的必要,可是这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不是少数人所能得到的,需要全国的剧人们全体动员来努力做好这工作,而且更需要有计划地推进这一运动,这是我们应负的任务,剧坛的同志们,我们应勇敢地来执行啊!(18)
此后,董每戡还发表了《空军戏剧试论》《空军剧运史初页》《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等文章,对空军戏剧问题加以申说。
提出“建立空军戏剧”的口号后,神鹰剧团从创作、出版和演出空军戏剧等方面着手,推动空军戏剧运动的发展。
抗战初期,戏剧运动中的“剧本荒”问题比较严重,空军戏剧更是稀缺,只有夏衍《一年间》、尤竞《血洒晴空》、洪深《飞将军》等寥寥几部作品勉强可以算作空军戏剧,神鹰剧团成员自觉地投入到空军戏剧的创作之中。董每戡加盟神鹰剧团伊始,就开始试写空军题材的三幕剧《保卫领空》,边写边由神鹰剧团排练,至1939年3月对外公演。他的空军戏剧比较丰富,独自创作的还有三幕剧《天罗地网》、独幕剧《未死的人》《空军俘虏》《最后的吼声》《该为谁做工》等,合作的有《神鹰三部曲》(与陈治策、范大槐合作,《神鹰第一曲》由董每戡创作)、《被击落的武士道》(独幕剧,与鲍希文等合作)、《悔罪男》(独幕剧,与田琛合作)等。陈治策进入神鹰剧团后,创作了空军题材的二幕儿童剧《飞行传家》,又将洪深执笔的独幕剧《飞将军》改编为《神鹰第二曲》。田禽以舞台表演和理论研究见长,但也创作了《活捉日本鬼子》《“魔鸟”下的斗士》《从军行》等空军戏剧。神鹰剧团成员段凌创作了《争》《兄弟》等独幕空军戏剧。李束丝与神鹰剧团联系较多,他创作了独幕剧《云中孤鸟》《飞》《铁翼下》《娇子》、四幕剧《堕落性瓦斯》等多部空军戏剧,但他是否曾加入神鹰剧团缺乏文字上的证明。
为“引起各方面响应”,鼓励更多的人创作空军戏剧,董每戡还提出了“以重金广事征求剧本的意见”:
一、航空委员会应主办这一件事,固然许多剧作者与空军生活隔膜,同时作空军剧有相当的限制。他们不大愿意作,但以重金征求,或可使剧作者有心去试写,所谓重金,就是稿费较一般为多,例如普通以六七元千字计,我们倍之。
二、审定的方法,第一步,指定专人审定认为可用之后,第二步交神鹰剧团试演,演时请大多数人来决定它的等第。
这样,庶几使从事作空军剧的人增多,并且免掉收买些可读不可演的剧本。(19)
在鼓励创作、广事征求的基础上,神鹰剧团联合同样隶属于航空委员会的《中国的空军》杂志社,出版了“空军戏剧丛书”、“神鹰剧丛”两种丛书,“空军戏剧丛书”由《中国的空军》杂志社丁布夫主编,至少出版了以下五种:《阎海文》(二幕剧,刘益之作)、《保卫领空》(三幕剧,董每勘作)、《空军魂》(四幕剧,孙怒潮作),《被击落的武士道》(独幕剧集,内收鲍希文执笔、董每戡整理《被击落的武士道》,田琛作、董每戡整理《悔罪男》,侯枫作《血祭》,田禽作《活捉日本鬼子》,孙达生作《自作孽》五个剧本)、《总站之夜》(独幕剧集,陶雄作,内收《总站之夜》《阎海文之死》《归队》三个剧本)。“神鹰剧丛”由董每戡主编,至少出版了以下四种:《未死的人》(独幕剧集,董每戡作,内收《未死的人》《空军俘虏》《最后的吼声》三个剧本)、《云中孤鸟》(独幕剧集,李束丝作,内收《云中孤鸟》《飞》《铁翼下》《娇子》四个剧本)、《敌》(三幕剧,董每戡作,附收独幕剧《孤岛夜曲》)、《飞行传家》(独幕剧集,内收陈治策作《飞行传家》、杨村彬作《野火》、董每戡作《该为谁做工》、孙达生作《抢救》四个剧本)。陈寿楠《温州老剧本》一书说“神鹰剧丛”有第六种《追击》、第七种《轰炸还轰炸》(均为董每戡作),但未见出版。(20)由此看来,“神鹰剧丛”应有第五种,是否出版尚未可知。这两种丛书集中推出空军戏剧,促进了空军戏剧运动的繁荣。
神鹰剧团既对内,又对外,演出的剧目很多,其中以空军戏剧最具特色。夏衍的《一年间》、(21)洪深的《飞将军》、董每戡的《保卫领空》《天罗地网》等空军戏剧,是神鹰剧团的压轴戏。下面以1940年神鹰剧团在几个重大纪念日组织的对外公演为例来说明神鹰剧团演出空军戏剧的大致情况。1940年元旦,为了庆祝新年,神鹰剧团公演了《最后的吼声》等剧作。该剧是董每戡创作的空军戏剧,以少女杨帼英购买飞将军徐焕升等远征东京的连环画开端,中间插入陈老汉因儿子被日军飞机炸死而发疯的情节,在众人《建设大空军》的齐唱中谢幕。6月儿童节,陈治策编导的儿童剧《飞行传家》对外公演。该剧具体内容目前虽然不很清楚,但关注的是“幼年航空”却是可以肯定的。(22)8月14日是空军节,自8月13日起,神鹰剧团开始庆祝空军节的公演活动,其中首先演出的就是董每戡、陈治策、范大槐合作的《神鹰三部曲》,一连演出四天。《神鹰第一曲》由董每戡创作,表现少女高玉华为建设空军慷慨献金以及其兄高鹏飞和同学徐卓吾克服家庭阻力投效空军;《神鹰第二曲》由陈治策根据《飞将军》改编,批评了一些负面现象,高鹏飞、徐卓吾(午)成为空战英雄而受到人们的盲目崇拜、追捧,高鹏飞沉缅于花天酒地的生活而意志消沉,徐卓吾痛斥达官贵人的茶会、酒筵、香槟和卖淫式的爱情“损害了空军”、“损害了国家民族”,在高鹏飞醉酒的情况下,替他执行任务;《神鹰第三曲》具体内容不详,艺术性也较弱。(23)11月21日是第一届防空节,为庆祝防空节,董每戡匆忙赶写了三幕一景防空剧《天罗地网》,于12月12日起由神鹰剧团在成都智育电影院公演五日。《天罗地网》通过一个家庭的遭遇来激发观众建设空军的热情,生活气息浓厚,艺术性较强。钱庸卿富有而吝啬,不愿意为防空献金,在空袭时被炸伤,长子少明不学无术,偷了家里的存折,勾结黄家三姨太私逃,预备到昆明再到香港以躲避空袭,谁知在昆明就被炸死,次子幼明热情明理,不顾父亲的反对,投考了航校,女儿露华活泼懂事,积极参加防护团的工作,拿了哥哥票戏所得的银盾、银杯去捐献,一系列的事件使庸卿、三姨太觉悟,拿出了大半的存款去献金。剧本快要终结时,天空出现由党徽、驱逐机、高射炮、照空灯织就的“天罗地网”的剪影。
三、神鹰剧团的其他抗日活动
除创作、出版和演出空军戏剧外,神鹰剧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概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演出其他剧目。
神鹰剧团以空军戏剧为工作的重点,但其演出的范围也不限于特殊内容的空军戏剧,其他题材的戏剧,剧团也时常演出。神鹰剧团单独或联合其他剧团演出的剧目有《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血祭九·一八》(王震之、崔嵬)、《民族公敌》(舒非)、《炸药》(王思曾改编)、《我们的国旗》(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中国妇人》(冼群)、《打鬼子去》(荒煤)、《乱世男女》(陈白尘)、《花溅泪》(于伶)、《野玫瑰》(陈铨)、《江湖人》(宗由)、《胜利号》(陈白尘、吴祖光等)、《雷雨》(曹禺)、《群魔乱舞》(陈白尘)、《法西斯细菌》(夏衍)、《家》(曹禺改编)、《重庆二十四小时》(沈浮)、《夜光杯》(于伶)、《董小宛》(舒湮)等,在其演出活动中,《女店主》《铸情》《秋子》的演出具有一定的标志性。
1940年8月庆祝空军节时,神鹰剧团除推出《神鹰三部曲》外,还演出了陈治策导演的另一个大戏——《女店主》。《女店主》是意大利剧作家卡尔洛·哥尔特尼的经典喜剧,讲述了一个机灵、美丽、泼辣、聪明的女店主米兰多琳娜耍弄几个追求她的显贵房客的故事。董每戡、刘静沅对该剧进行改编,赋予女店主杜玉梅游击队特工身份,房客则为几个汉奸,杜玉梅以自己的美丽和机智,捉弄这几个汉奸,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获取了重要情报,完成锄奸任务。改编使得该剧成为现实性很强的抗战剧,而保留了原作浓厚的喜剧色彩,在抗战剧中不可多见。“导演和演员都很认真地处理它”,虽然“因排练时间过短,内心细腻的戏并未排出”,还是吸引了“厌看那些口号标语直接说教式的东西”的观众,取得了较大成功,演出后彭沧波、伯飞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给予好评,伯飞甚至称誉《女店主》“是神鹰空前的成就”,“是董陈合作的结晶”。(24)
1943年冬,神鹰剧团筹划演出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由张骏样导演。张骏祥特邀曹禺翻译、改编该剧,曹禺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工作,并将剧名改为《柔蜜欧与幽丽叶》。1944年1月30日,神鹰剧团在成都国民剧院首演该剧,演出时更名《铸情》。演出阵容强大,金焰饰柔蜜欧,白杨饰幽丽叶,周峰饰大公,丁然饰霸礼,吕恩饰猛泰夫人,陶金饰墨古裘,章曼萍饰奶妈,姜祖嶙饰班浮柳,苏绘饰悌暴,刘郁民饰劳伦斯长老,徐迟饰药剂师,赵钧饰彼得。演出组织者万籁天,舞台监督辛汉文,布景设计李思杰,服装设计郁风,灯光设计章超群,音乐设计蔡绍序,总剧务李天济。在导演、演员、舞美人员通力合作下,整个演出相当完整,富有浓厚的艺术魅力。《铸情》连演20余场,在成都文艺界、知识界反响十分强烈,“被誉为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最完整的一次演出”。(25)
1944年10月15日-11月5日,神鹰剧团联合中国实验歌剧团,在成都国民大戏院演出歌剧《秋子》。《秋子》取材于真实事件,一个日本青年新婚不久就应征入伍,来到中国战场,却在扬州见到了他的妻子,原来妻子已被征召为慰安妇,夫妻二人羞愤不已,双双自杀,剧作家陈定由此编写了剧本,并由李嘉、藏云远作词,黄源洛作曲。《秋子》是中国第一部大歌剧,有咏叹调、宣叙调、间奏曲、叙事曲,有独唱、二重唱、合唱,有管弦乐,有舞蹈场面,其演出的难度很大,因此1942年1月31日中国实验歌剧团联合中国电影制片厂在重庆国泰大戏院首演该剧时,是大张旗鼓的,仅导演团就由吴晓邦、王沛纶、王瑞麟、史东山、李嘉、马彦祥、陈鲤庭、贺孟斧、谢绍曾、应云卫等十位名家组成,演员有张权、莫桂新等六十余人,演奏三十余人。次年1月19日-2月3日,《秋子》在重庆抗建堂第二次演出,除饰演大尉的演员有变动外,基本上是原班人马。1944年神鹰剧团参与的是《秋子》的第三次演出,这次演出除了使用原乐队之外,大量启用新人:导演李束丝,乐队指挥金律声,合唱训练朱郁之,舞台监督何守文,舞蹈指导凌佩芳,设计、布景秦威,灯光段凌,服装沈沉,化妆常大年,主要演员有刘亚琴(饰秋子)、刘鹤云(饰宫毅)、邓述义(饰大尉)等。(26)《秋子》在成都连演20天20多场,这是《秋子》首次走出陪都重庆,也是“该剧自首演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一次”。(27)《秋子》在成都的演出是神鹰剧团对中国戏剧、音乐事业的贡献,也体现了神鹰剧团的实力。
其二是出版戏剧报刊。
出版戏剧报刊,也是神鹰剧团参与戏剧运动的方式之一。在神鹰剧团出版的戏剧报刊中,《战时剧坛》周刊最有代表性。《战时剧坛》创刊于1939年5月5日,附在航空委员会政治部所办的《飞报》上,每周三出版。当时《戏剧时代》《抗战戏剧》《戏剧新闻》等戏剧报刊均已停办,《戏剧与文学》《戏剧春秋》《戏剧时代》等尚未创刊,戏剧报刊十分稀缺,因此《战时剧坛》的创办具有特殊的意义。
董每戡发表于《战时剧坛》第1期的《照例说几句》,相当于发刊词。该文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办刊的宗旨和态度:“我们虽不是携枪杀敌的战士,却有演剧艺术的武器捍卫家邦。”“我们要在抗战上尽点绵薄的力,可是我们不能携枪杀敌,那么只有拿我们自己的武器——戏剧来参加这神圣的反侵略战,为国效劳是我们欢喜热望的,同时干戏剧又是我们的嗜癖,一举而两得,我们该兴奋,欢喜!”(28)正是服务抗战的宗旨和热爱艺术的态度,使《战时剧坛》得以在艰难的环境下良好运行。
作为《飞报》的副刊,《战时剧坛》篇幅不大,主要登载短文,但其内容却很丰富:有戏剧通讯,如《五日新都——神鹰剧团新都行动之特写》报道神鹰剧团在乡村的巡回演出,《剧协,加油!》记载成都戏剧界协会的部分活动;有对剧团、演出、作品的推介,如《介绍孩子剧团》《关于〈北地狼烟〉的几句话》《推荐〈三兄弟〉——在华日本人民演,鹿地亘作》《序〈戏剧演出教程〉》《〈敌〉及〈孤岛夜曲〉——跋神鹰剧丛之三》《〈吼声〉序——神鹰曲丛之一》等;有针对现实问题的建言献策,如《展开二战区的戏剧战线》分析第二战区戏剧运动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怎样解决困难——告政府当局与京川剧人们》讨论如何在疏散人口、停止娱乐的情况下解决京剧、川剧艺人的生活困难问题;有对抗战戏剧运动的回顾与展望,如《两年来的抗战剧运》回顾抗战前期的戏剧运动,《抗战建国剧的型》指出戏剧要负起抗战建国的使命,不能有固定的“型”,要加强喜剧,要把握住现实;有对戏剧理论的探讨,如冠以“编剧论”总题的系列论文《论主题》《论结构》《论危机》等,对编剧艺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飞报》是四开四版的日报,1939年4月10日创刊,第四版为副刊,有副刊《天风》和《日本问题研究》《战时剧坛》《民族战士》《现代航空》《四川青年》《英麦曼十日画刊》《航空与体育》等定期专刊。《飞报》出至1940年10月17日奉令停刊。(29)《战时剧坛》附属于《飞报》,可能是随着它一起停刊的。《战时剧坛》一共出了多少期目前不能确定,但至少在68期以上,因为董每戡在检讨空军剧运时说过:“已出六十八期的《战时剧坛》周刊,应在今后每期加印若干份分发会属各单位的剧团,在指导及联络上可以多得效果。”(30)在报刊随办随停的抗战时期,68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在《战时剧坛》出到30多期的时候,董每戡就颇为自豪:“一个戏剧周刊能有此寿命,在我国尚不多见,这点是足以自慰的。”(31)
神鹰剧团的戏剧报刊以《战时剧坛》为代表,但不只这一种,如1944年为筹募成都剧艺运动基金公演舒湮的四幕历史剧《董小宛》时,就曾出版《董小宛特刊》,收录舒湮的《董小宛考证》《旷野中的呼喊——为神鹰剧团公演〈董小宛〉作》、一组对《董小宛》的评论文章(包括冯沅君《舒湮的〈董小宛〉》、刘念渠《烽火时代的悲剧——读〈董小宛〉》、洪深《读〈董小宛〉》、蓝瑙《一出不是诗剧的诗剧——〈董小宛〉》、唐纳《〈董小宛〉与历史剧》、邵力子《无题》)、《董小宛》剧中的插曲(《郎有心歌》、《朝飞》、《梅花曲》、《琴曲》)以及潘公展、于伶等名人关于董小宛的题咏。神鹰剧团公演《董小宛》取得成功,固然与章曼苹、白玲、陶金等明星的参与有关,《董小宛特刊》的出版也起到很大作用。
其三是创建空军歌曲。
戏剧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因而神鹰剧团在提倡空军戏剧的同时,也担负起“创建空军歌曲的任务”,“把歌咏跟戏剧并重”。(32)
神鹰剧团成员创作了不少空军歌曲。有的是出于戏剧创作的需要,为戏剧配曲,如董每戡为其《保卫领空》创作了主题歌《飞将颂》(贺绿汀曲):“龙从云,虎从风,我们的飞将似虎龙,壮志凌霄汉,豪气压长虹。驾着机,云中雾中保卫领空;驾着机,仰冲俯冲侦察敌踪。驾着机,把上空的飞贼追;驾着机,把敌人阵地轰。一个个,一个个,都是民族的勇士;一个个,一个个,都是民族的英雄!”有的则是直接创制歌曲,如神鹰剧团团长简朴曾创作《空军之歌》(即《空军军歌》,刘雪庵曲),描写“空勤人员之远大怀抱与勇气”和“地勤人员努力建军之热忱与毅力”(33):“凌云御风去,报国把志伸,邀游昆仑上空,俯瞰太平洋滨。看五岳三江雄关要塞,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缅怀先烈,莫辜负创业艰辛,发扬光大尤赖我空军军人。同志们努力努力矢勇矢勤,国祚皇皇万世荣。//尽瘁为空军,报国把志伸,那怕风霜雨露,只信双手万能。看铁翼蔽空马达齐鸣,美丽的锦绣河山,辉映着无敌机群。我们要使技术发明日日新,我们要用血汗永固中华魂。同志们努力努力同心同德,国祚皇皇万世荣。”又如许建吾在神鹰剧团时创作了《建设大空军》《空军轰炸曲》《空军驱逐歌》《神鹰三部曲》等歌曲,其中《神鹰三部曲》(亦名《空军三部曲》,王云阶曲)最为典型,第一部为《出征》:“青天朗朗,大地茫茫,威武的神鹰群展开在停机线上。时候到了,穿好飞行的衣裳,装好炸弹和机枪。白旗招展,白旗招展,拨动螺旋桨,起地远飞航。朋友们抱定决心,朋友们拿定方向,我们去清算暴寇的血账,我们去膺惩强盗的猖狂,我们去膺惩强盗的猖狂。”第二部为《轰炸》:“飞飞飞,队形整齐向前飞;飞飞飞,开大油门向前飞。飞飞飞飞飞飞飞飞,飞出云洞,飞出雾海。哈哈哈,目的地不远了,加足马力,瞄准目标。不怕敌人的高射炮乱射,敌机来穷追。冲开火网,冲开重围,俯冲再俯冲。轰轰轰轰轰轰轰,正义的火花在怒放,人道的吼声响如雷,千百万代价的敌机油库,千百万代价的敌舰炮垒,炸得粉碎炸成灰。”第三部为《凯旋》:“胜利胜利,这次胜利不算强;胜利胜利,这次胜利莫夸扬。黄河黄,长江长,在望都在望;巍峨的山城,肥美的田庄,在望都在望。这是我们祖宗的遗产,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看那广大的土地已沦亡,千万的同胞在凄惶。胜利么,这次的胜利不算强,胜利么,这次胜利莫夸扬,最后的胜利我们要飞回上海南京北平沈阳,那昔日的飞机场才是我们凯旋的地方凯旋的地方!”
正如广泛征集空军剧本出版“神鹰剧丛”一样,神鹰剧团还曾把本团创作及常唱的歌曲汇集起来,出版“神鹰曲丛”。“神鹰曲丛”以空军歌曲为主,但不限于空军歌曲,一般抗战歌曲也适当收录了一些。
对于“神鹰曲丛”中的空军歌曲,神鹰剧团时常演唱,留下了文字记载。如林焕平的《西北采访记》记载了成都文化界发动“建军运动宣传周”,在少城公园举行歌咏大会的情景:“进去是一大广场,已黑漆一团的挤满了尽是穿蓝布衣衫的朴素男女学生和民众,先由中央军校军乐队演奏《土耳其序曲》,继由天明,业余,电信,青年会等四歌咏团四部合唱《建军歌》,航委会政治部神鹰剧团唱《神鹰之歌》《建设大空军》……”(34)又如徐宗秀介绍1939年11月4日中国空军在成都首创空战胜利纪录后成都民众对空军的慰劳情况:“航委会政治部神鹰剧团于5日整队前往四圣祠街仁济医院慰劳伤员,并演唱《哥哥空战凯旋回》《我爱空中英雄》等歌曲,该团还于晚上发空战胜利传单,民众兴奋激昂。”(35)
其四是参与社会活动。
神鹰剧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抗战服务,比如周文就曾记载神鹰剧团参与成都的鲁迅纪念活动的情况:“主席团是:教育厅,省党部,市党部,市政府,文协,青记,中苏,木协,神鹰。推杨全字市长作了主席。台下面的全个场子,黑压压的坐了一千多人。也如历次的纪念一样,会场是那么的肃然而沉静……最后由SY朗诵《这样的战士》,神鹰剧团和行辕政工大队先后列在台前各唱一首挽歌,东救唱救亡歌曲,其后,全体合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军乐声中完成这个盛大的集会。”(36)
在神鹰剧团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发起“剧人号”献机运动。1940年夏,为了庆祝空军节,神鹰剧团发起“剧人号”献机运动,由董每戡起草电文,委托中央社发给全国剧人:
中央社转全国各剧团剧人公鉴:“七七”卢沟桥之变顿起,“八一三”全面抗战展开,翌日(“八一四”)我英勇空军于杭州市空迎击敌机,予彼打击者以打击,树抗战胜利之先声,敌寇于焉丧胆,湖山为之壮色,空前伟绩,三载于兹,回忆当时,愈增感奋!今者抗战已转入更深之阶段,建国亦渐上跃进之途程,强大之空军,亟待建设,巩固之国防,急须完成,敝团有鉴及此,故不辞冒昧,敢为创议,拟请全国剧坛诸同志利用双十第三届戏剧节(或其他时机)举行献机募捐公演,将全部收入款项,汇交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委托代购小型驱逐机一架。命名“剧人号”奉献于政府,夫集腋原可成裘,积土亦能成丘。区区十数万元,不难咄嗟立办,且既可藉以宣传建设大空军。复可为吾辈努力建国建军之佐证,想我剧界同仁,爱国素不后人,定邀赞许。他日有成,非但敝团之欣幸,亦我剧界之殊荣,为此特电奉闻,敬希共襄盛举,无任盼祷之至。谨致抗战胜利礼!航委会政治部神鹰剧团全体同叩。(37)
电文发出后,戏剧界纷纷响应,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戏剧界献机运动。从《新华日报》当时的报道就可窥一斑。9月15日二版:“军委会政治部抗敌演剧二队为响应‘剧人号’献机运动,十五日起在长沙公演。”9月17日二版:“昆剧界响应献机,将联合公演募款。”9月18日二版:“赣州公余联欢社举行平剧三日,募款响应‘剧人号’献机运动。”10月18日二版:“筑戏剧界募款献机运动,收入已达三万七千余元。”10月28日二版:“粤艺术馆演奏乐剧捐款,响应‘剧人号’献机。”11月14日一版:“桂林新闻界和戏剧界,筹募献捐‘记者号’和‘剧人号’。”
以上是对神鹰剧团基本情况的勾勒。神鹰剧团在现代文学史上虽然不甚知名,但它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确有声有色,自不乏其研究价值。从更大的意义来说,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神鹰剧团这样的个案的解剖,来开启抗战时期军中文艺研究的大门呢?这正是笔者不厌繁琐写作本文的一个奢望。
注释:
①参见陈国强主编:《沙洋县志》,武汉:长江出版社,2013年,第1206页;朱俊奇编著:《沃畴风流——沙洋古今名人大观》,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第233页;沈重宇:《蒋介石的亲信谋士与情报主管——唐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暨南京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国民党的文官制度与文官考试》(《江苏文史资料》第24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65页。
②董每戡:《迎新年代》,贵阳市档案馆编:《抗战期间贵阳艺术活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③后随航空委员会转移,主要活动于成都。
④董每戡:《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戏剧战线》1940年8月13日第10、11期合刊。
⑤《文献》第2卷第4期曾刊登神鹰剧团在衡阳街头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的剧照。
⑥胡迟:《人生不留白——记戏画双兼的沈承珩》,《江淮文史》1999年第1期。
⑦参见颜廷阶:《中国现代音乐家传略》,台北: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2年,第73-75页。
⑧参见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地方志(1991-2000)》第9册之《〈广州市志·人物志(2000版)〉补遗》,广州:广州出版社,2010年,第730-732页。
⑨参见董每戡:《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戏剧战线》1940年8月13日第10、11期合刊。
⑩参见《中国文学家辞典》编委会:《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4分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7页;林茵、李想主编:《中外戏曲家辞典》,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11)董每戡:《最近的成都剧坛》,《戏剧战线》1940年9月1日第12期。
(12)他于1940年12月为神鹰剧团导演《天罗地网》,参见董每戡:《天罗地网·自序》,《董每戡文集》下册,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08页。
(13)《今日电影》1944年第34期刊登《神鹰剧团暂时停办》,内云“领导人万籁天对‘神鹰’亦颇有干劲”。
(14)参见王鸿宾等主编:《东北人物大辞典》第2卷上册,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1-42页;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北省志·人物(上)》,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47-948页。
(15)《新华日报》1942年9月17日第2版《戏剧掠影》。
(16)参见胡绍轩:《怀念戏剧评论家田禽》,《现代文坛风云录》,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第160-163页;周川主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人物辞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92页;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续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6页;舒济主编:《老舍文学词典》,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29页。
(17)《今日电影》1944年第34期曾刊登神鹰剧团暂时停办的消息,而且神鹰剧团曾于1944年公演《铸情》《董小宛》,因此其解散当在1944年或者1944年以后。
(18)原文发表干《党军日报》,此据陈寿楠、朱树人、董菡编《董每戡集》第5卷,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185-187页。
(19)董每戡:《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戏剧战线》1940年8月13日第10、11期合刊。
(20)陈寿楠:《温州老剧本》,合肥: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2013年,第405页。
(21)《一年间》写空军英雄刘瑞春及其家人在1937年8月至1938年8月一年间的遭遇,被董每戡视为“最有价值”的空军戏剧。
(22)参见董每戡:《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戏剧战线》1940年8月13日第10、11期合刊。
(23)参见董每戡:《最近的成都剧坛》,《戏剧战线》1940年9月1日第12期。
(24)参见董每戡《女店主·初版自序》(《董每戡集》第4卷,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第394页)、《关于〈女店主〉》(《董每戡集》第4卷,第395-396页)、《最近的成都剧坛》(《戏剧战线》1940年9月1日第12期)。《女店主》演出时一票难求,以致产生“妻坐不下坐在夫之膝上、或妻站在后面看不见请夫抱起来看”等“有伤风化”的花絮(董每戡:《自己的话——关于〈女店主〉公演》,贵阳版《中央日报》副刊《前路》1942年3月20日第545期),应该是该剧在贵阳由贵州省教育厅戏剧施教队演出时的情形。
(25)参见田本相、黄爱华主编:《简明曹禺词典》,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27-328页。
(26)参见重庆市文化局编:《重庆文化艺术志》,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19-320页。
(27)张权声乐艺术研究编委会编:《张权研究纪念文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年,第40页。
(28)董每戡:《照例说几句》,《飞报·战时剧坛》1939年5月5日第1期。
(29)王绿萍编著:《四川报刊五十年集成1897-194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01页。
(30)董每戡:《抗战三年来的空军剧运》,《戏剧战线》1940年8月13日第10、11期合刊。
(31)董每戡:《我们的话》,《飞报·战时剧坛》1939年12月15日第33期。
(32)董每戡:《〈吼声〉序——神鹰曲丛之一》,《飞报·战时剧坛》1940年6月12日第59期。
(33)《空军军歌》“编者按”,《航空建设》第2卷第6期。
(34)林焕平:《西北采访记》,《林焕平文集》第6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3页。
(35)徐宗秀:《略说抗战时期成都的文化宣传活动》,《成都新文化文史论稿》第1辑,成都:成都市文化局,1993年,第181页。
(36)周文:《鲁迅成都的纪念》,《周文文集》第3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340页。
(37)董每戡:《“剧人号”献机运动》,《戏剧战线》1940年9月15日第12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0-03-15 14:30:0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九一八”揭开抗战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