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指出:“确定游击战争担负战略任务的一个方面,使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配合起来。”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围困战、联防战和水上游击战等各种克敌制胜的巧妙战法。其中,地雷战和地道战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威震敌胆的地雷战
1941年6月23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关于大量制造地雷的训令》(影印件)。
红军时期,我军曾用竹筒、罐子、木盒子装上黑火药,制成土地雷用以杀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我军制成的地雷除杀伤敌人外,还有效地迟滞敌军行动。很快,地雷在敌后战场得到推广和应用。1941年3月,八路军军工部在山西省武乡县温庄村和黎城县东崖底村开办地雷培训班,分期分批培训学员,并编写下发《地雷制造使用法》《各种地雷触发装置法》等教材。6月23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关于大量制造地雷的训令》。训令全文如下:
各兵团首长:
关于大量制造地雷的训令:
在保卫根据地防御敌人进攻,阻止敌人到处烧杀封锁敌人据点,破坏敌寇交通等,地雷有极大的作用。在平原、水网地区鱼雷具有同样的功效。各军区、军分区、工厂应迅速研究,按具体环境大批制造各种式样的地雷和鱼雷,并普遍的训练部队和游击队民兵使用,望将研究结果制造情形,随时电告。
朱彭
梗亥[二十三日亥时]
该训令要求各兵团大量制造地雷、鱼雷并普遍训练部队和游击队民兵使用。此前经过专门培训的学员,被分配到各根据地开办地雷培训班,很快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地雷热”。其中,以地处胶东半岛南部的山东海阳最为出名。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海阳的铁西瓜,威名传天下。今天炸,明天炸;今年炸,明年炸,轰轰轰,直把那日军,打发回‘老家’!”
1943年春,海阳县的人民武装委员会(以下简称“武委会”)在小纪区南埠村召开各区武委会主任会议。会上,县武委会主任不仅介绍了大泽山区游击队民兵摆地雷阵杀伤敌人的经验,还传授了埋雷方法。会议结束后,县武委会发给各区武委会、各村武装组织地雷。5月,小纪区瑞宇村游击队副队长于凤明在瑞宇村至东村庄之间的公路上埋下2颗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5个。同年秋,行村区赵疃村游击队队长赵同伦率赵守福、赵乾江等人,在枣埠顶附近埋下2颗地雷,炸死、炸伤伪军15个;大山区叶家村游击队队长叶洪福在谢家村头埋下地雷1颗,炸伤日伪军5个……就这样,海阳地区的游击队利用地雷村村布防、户户备战,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地区的抗战。
出奇制胜的地道战
20世纪40年代,游击队民兵在战斗间隙总结埋设地雷的经验。
在华北平原地区坚持抗战的广大军民创造了地道战。地道使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形成了复杂的地下交通网。最初,地道战是在河北蠡县、肃宁、高阳、任丘等地开展起来的。冀中区党委和冀中军区了解情况后,大力支持并要求冀中各地全面开展地道战。
随着斗争形势的需要,各村蜿蜒曲折的地道越挖越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怎样在单一的隐蔽功能上加强进攻功能?如何对付敌人的火攻、水攻、烟攻和毒攻?如何在地道里长时间生活?1944年,冀中军区司令员杨成武针对这些问题带队先后到任丘、蠡县等地进行考察,在系统总结了地道的构筑以及战术、技术等方面的经验后,于1945年1月写成《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这本册子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一口变多口的活地洞”“村里通村外的连环地道”“能藏能打的多用地道”及洞口地雷战等多种地道战法。除此之外,该册子还针对在“地道里吃什么、喝什么”“点什么灯”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说明。“地道里的饮水问题是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地道里有水井,可事先在井旁准备好吊桶等打水工具;如无水井,则事先要准备一些能解渴的水果,如红薯、萝卜、白菜、柿子、梨、枣等。为了填饱肚子,还可准备花生饼等干粮。人钻进去后拿起来就可以吃。如果最后什么吃的也没有了,则可以拿黄腊来应急,即黄腊三钱可够一天之饱,但千万不可多吃。”“点植物油、猪油、牛油、羊油等照明的话,在地道里烟太大,油又贵,同时往往由于情况紧急来不及准备。用手电、蜡烛照明虽然是好,但很贵,经济上不合算,再说由于敌人的封锁,有时就是有钱也难买到,况且电池在地道里容易走电。最好的办法是用艾草搓成一丈左右长一根的细绳,再用融化的黄腊浸泡成腊绳,然后捆成一把一把的,用时抽出一根,点着后不容易灭,只要一摇晃就能把周围照亮。这样烟少又亮,耗氧少,还不怕风吹,又干净又便宜,用起来很方便,家家可自备,人人都可随身携带。”
随后,《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发至各分区和部队,供大家学习、研究、实践。最终,广大军民齐心协力把发展地道与改造地形和改造村落结合起来,使地道在隐蔽自己、打击敌人等方面更加完善,并形成了村连村的野外地道网,为对付敌人的大规模“扫荡”提供了保障。1945年5月23日,日伪军到雄县米家务一带“驻屯清剿”。该地区的我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密切配合,展开村落连环地道战。在连续战斗7个昼夜后,他们歼灭大量日伪军。
正如杨成武在回忆写作《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的过程时所说:“在冀中,经过多年的反复较量,我们化无险可守的平原为不可攻克的要塞,广泛开展地道斗争,彻底粉碎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文中所示档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3年9月8日 总第4033期 第二版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3-09-20 15:45:2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玉皇顶起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