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延安 图片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光未然(左)与冼星海(右) 图片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黄河大合唱》(总谱) 图片由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
八十五年前,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次唱响。从此,这部旷世经典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华大地、世界各地被广泛传唱。这部作品缘何能诞生于延安,又为何能够成为时代战歌而经久不衰。这些在八十五年后的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探寻。
延安精神孕育了这部旷世之作
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的激情唤醒了历史的古道、千年的厚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这片黄土地成为全国抗战的政治中心,也成为一座散发着青春魅力的新文艺古城、新文化殿堂。
抗战时期的延安,号称“歌咏城”。在这里会聚和培育了一大批革命艺术家,创作了无数与国运、与时代、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佳作,直接转化为强大的社会动员力,这些作品至今在中国文艺史上熠熠生辉。起初,在武汉推动全国抗战歌咏运动的冼星海感到自己“精神不愉快、呆板”。他在日记中写下:“中国现在是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向着堕落处下沉,而另一个就是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上进。延安就是新中国的发扬地。”冼星海于1935年8月从法国巴黎学成归国,从上海到武汉三年多时间里,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推动着抗战歌咏运动。到1938年秋,他在武汉国共合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音乐工作已无法开展,所有的进步创作都受到国民党方面无端的限制。
冼星海开始打听延安的时候,延安也在期望他的到来。1938年9月,冼星海收到来自延安鲁艺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的聘任信。“是否有我安心自由的创作环境?”“进了延安可否再出来?”冼星海向一些“相识”问了这两个问题,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就启程前往延安。1938年11月3日,冼星海与新婚妻子钱韵玲到达延安,次日他就开始执教于鲁艺音乐系。
在延安的城墙上、树上到处张贴着抗战街头诗和抗战标语,遍地歌声更是延安的一大特点,冼星海被这一切吸引着。在他初来延安的几天,延安城遭受日军空袭。冼星海看到,人们虽然在慌乱中躲进防空洞,但当空袭过去却又马上恢复了斗志,延安城又是歌声四起。相比国统区的颓废、压抑和遭迫害,延安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和兴奋。延安遍地的歌声点燃了冼星海的创作激情。
寻找到独属于中国人的颂歌旋律
冼星海曾总结《黄河大合唱》:“这是用全中国的旋律写成的。”诚然,《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是用外来形式表现中国精神,但它没有留下任何复制外来的痕迹。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使这部声乐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典范。
《黄河大合唱》是先有词再有曲的。1939年春天,诗人光未然因在前线受伤来到延安疗伤,时任鲁艺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前去医院探望曾多次合作的老友。冼星海表达了强烈的愿望,期望超越以往创作一部反映民族抗战呼声的大型音乐作品。恰巧光未然在带领演剧三队两次穿越黄河、赴前线战斗生活的两个多月中,一直在酝酿创作大型史诗《黄河吟》。冼星海走后,光未然再三思考,说服自己放弃创作长诗《黄河吟》的念头,改成为冼星海撰写歌词。很快,光未然拖着受伤的左臂,用5天的时间口述了四百多行的长诗,由队友胡志涛笔录。
光未然的八首歌词独立成章又血肉相连,应用欧洲教会音乐Cantata(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的结构来布局,每首都以黄河为题材,通过朗诵词相连为一体,这种构架在中国的音乐创作中是独树一帜的。歌词激发了冼星海全新的创造力。他曾不厌其烦地请三队队员讲述,甚至模仿表演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动作,以便更加准确地赋予船夫们生动的音乐形象。
在《黄河大合唱》的创作中,冼星海仅用四天时间就完成七个部分的谱曲,唯有《黄河颂》一连写了三稿都不满意。原因是中国传统音乐里没有“颂”的旋律,一看到“颂”字,就联想起西方宗教弥撒曲,他要努力摆脱这种影响,新创一种既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点,又能表现新的时代感情的颂歌旋律,寻找到独属于中国人的颂歌旋律与民族风格。冼星海留法近六年,被西方世界公认为熟悉欧洲音乐技巧的东方作曲家,但他没有被外来形式所俘虏,而是让自己的民族风格“占有”外国形式。在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碰撞中,一部诚恳、伟大、庄严而不失热情的音乐作品诞生了。
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之后迅速传遍全国。“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的嘹亮歌声随着战士的脚步飘向抗战前线。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冼星海指挥鲁艺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在场聆听的人都被大合唱雄浑的气势和震撼的旋律所打动,毛泽东同志称赞三个“好”。《黄河大合唱》发出了时代的呐喊,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直到今天,《黄河大合唱》以及据其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仍是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人民的斗争成就了时代战歌
纵观冼星海短暂的四十年人生,他创作了六百余首群众歌曲、三百余部音乐作品以及大量音乐文论,其中在延安就完成近百首抗战歌曲,六部大合唱,大批音乐教学稿、文论。作为音乐教育家,在鲁艺音乐系执教期间,他还培养了一大批中国新兴音乐的开拓者和经典音乐的创作者。《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与冼星海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抗战意志以及对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密不可分。
冼星海将西方音乐理论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他在《普遍的音乐》一文中提出“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他说:“人民的斗争就是我的歌。”“普遍的音乐”“救国的音乐”便成为他毕生坚持的音乐创作和社会实践方向。
1905年,冼星海出生于澳门,出生时父亲已经去世,他和母亲寄居在外祖父家。冼星海酷爱音乐,1925年来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1928年他来到上海,进入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期间,他曾参加田汉领导的“南国社”,田汉对冼星海的爱国思想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29年,二十四岁的冼星海不顾自己的贫穷,立志要“用音乐救起那不振的中国”,远赴巴黎求学。在巴黎将近六年,他饱受苦难,却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欧洲先进的音乐技巧和配器法。毕业回国后,便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中。
在延安鲁艺任教时期,冼星海迎来了创作的巅峰期。他创作了三幕歌剧《军民进行曲》以及合唱歌曲《游击军》《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牺盟大合唱》等。在延安,他不仅获得了抗日的激情、创作的自由,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音乐的阶级属性,领悟到艺术创作要为时代发声、为人民而歌。他说:“我发现了音乐上许多的问题过去不能解决的,在社会科学的理论上竟得到解答,如音乐与抗战、音乐与人类解放等问题。”思想上的收获带来了艺术创作上的高峰,1939年冼星海谱写《黄河大合唱》的过程正是他从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过程。《黄河大合唱》创作之后,他就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日记中写下:“今天是我入党的第一天,是我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希望能改变我的思想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来奋斗!”
今年4月,来自世界各地的合唱团成员汇聚延安组成“五洲同声唱黄河”合唱团,再唱经典。其中,香港合唱团成员、一位八十多岁的女作家了解到经典背后的故事后表示,“这些故事太感动了,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就是对祖国的爱,我爱中国,我到哪里都是中国人”。这正是八十五年前在延安诞生的这部经典给我们的思考:《黄河大合唱》维系着五湖四海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既是历史的声音,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声音。
(作者:刘妮,系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24-05-10 14:45: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弦歌不辍 游息有所——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西迁澄江往事
下一篇:抗日救亡洪流中的章乃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