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的“文化四坝”
2015-08-03 11:08:46  来源:海右雷子的博文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时期的“文化四坝”

  抗战军兴,文亦俱进。

  抗战时期的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江津白沙坝,合称四川文化四坝,是当年大后方的著名文化区。其沙坪坝在重庆市区,华西坝在成都市区,而夏坝和白沙坝则在重庆西北和西南,距重庆市区都在50公里上下,旱路水路均得方便。

  四个地方因何皆称坝?原来四川人与北方人不同,他们把局部平原地带称为坝,坝子主要分布于丘陵间的盆地、河谷沿岸及山麓地带。

  

  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重庆大学等六校联合音乐会

  重庆沙坪坝抗战时期是国统区著名的文化区,盛极一时,蜚声中外。随着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后方大转移,国共军政界名人要人,文学、科学、艺术、教育、学术、经济等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如冯玉祥、张治中、郭沫若、冰心、巴金、老舍、臧克家、张伯苓、李四光、马寅初、阳翰笙、徐悲鸿、傅抱石、丰子恺等名扬中外的泰斗人物云集这里。早在1936年,重庆大学校长胡庶华就发表了《理想中的重庆文化区》一文,首次倡议在沙坪坝建立文化区。文中说:“重庆市之应建立新文化区,其意义不仅在四川文化本身的发展,而尤关系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前途。”1938年2月,重庆沙坪坝文化区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化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个文化区最初以重庆大学、中央大学、南开学校、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中央电台、四川省立重庆女子职业学校等文教单位为主体,期间,中国文化中心大西迁使沙坪坝文化区的范围迅速扩展,其外围边沿东至嘉陵江对岸,西越歌乐山直抵青木关,至国民政府教育部迁到青木关温泉寺办公,旋在青木关创建国立音乐院。此时的沙坪坝,严格说来,不单是中国西部的文化中心,实际已成为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了。

  沙坪坝的青木关一直被誉为“重庆第一关口”。重庆大轰炸使山城几近焦土,为避空袭,一大批机关、学校便先后迁到了这里,一些党政要员、社会名流,也随之落户青木关。青木关的国立音乐院是一个不能被忽略的名字。国立音乐院于1940年成立,1945年又成立了幼儿班。前者是现在誉满全球的中央音乐学院,而后者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一批又一批胸怀音乐抱负和音乐才情的热血青年,在战火纷飞和颠沛流离的年代,历经艰辛来到青木关,用音乐这样独特的方式,唱苦难,更要唱抗争。

  

  建于1925年的华西医大钟楼,华西坝经典建筑

  

  1940年华西坝五大学校长,(左至右)燕京梅贻宝、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吴贻芳、金陵大学陈裕光、华西协和大学张凌高、齐鲁大学汤吉禾

  华西坝,是指1910年美、英、加拿大三国的浸礼会、公谊会、美以美会、英美会、圣公会5个基督教会在成都创建的华西协合大学,规模巨大,享有了“东亚第一”的美誉,是中国西部第一所现代化意义上的大学。

  华西大有另一段独特的过往,更成为华西大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就是长达九年,华西坝上的“五大学联合时期”。1937年抗战爆发,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命脉,战区各大学纷纷“到后方去!”而地处大西南后方的华西协合大学则敞开怀抱,竭尽所能,陆续接纳内迁来蓉的内迁学校及流亡师生。是年秋至次年春,南京的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济南的齐鲁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生物系,北平的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相继迁来华西坝。一时间坝上师生骤增至5000余名,华西坝的校舍和设备被发挥到了极至。前方的腥风血雨还在继续,内陆的空袭也不曾间断,但师生们到底有了一块相对清静的治学之地,于是另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师资、校舍、设备配置成了统一的资源,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全部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样的艰苦下,华西坝上的高等教育没有萎缩,反而得到了发展。在华西坝的各大学学生人数比联合办学前大大增加,各校还增设了一批新的系科,而在朝夕相处中的互相取长补短,眼界扩大,知识的流通也更快了。走在华西校园的路上,想起几十年前的烽火岁月,竟是诸般的荡气回肠。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愈艰苦,愈在朗朗书声中,彰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和坦荡。而我们眼下看到的老照片,似乎又回到大师云集的盛况,陈寅恪、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张东荪、吕叔湘、吴宓、冯友兰、董作宾、冯汉骥、傅葆、许寿裳、孙伏园、庞石帚、缪钺……,先生们曾经在巍峨的华西大钟楼下匆匆走过,这样想来,让人何期神往。

     

  1940年的北碚白沙坝

 

  嘉陵江边的复旦大学校门

  北碚的夏坝位于重庆西北的缙云山下,嘉陵江畔。北碚的真正兴旺发展始于抗战时期,重庆为战时陪都。一时间,北碚迁进了上百家的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北碚被人们称为“陪都的陪都”。

  迁驻北碚的教育院校有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国立歌剧学校、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社会教育学校、国术体育师范专科学校、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勉仁书院、育才学校、国立二中、国立重庆师范学校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迁驻北碚的文化新闻机构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办公处、中山文化教育馆、中国辞典馆、国立编译馆、国立礼乐馆、正中书局、中苏文化杂志社、教育部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新华日报北碚发行站、复旦新闻馆、文摘出版社等30余家单位。而位于北碚东阳的夏坝,则以落户在这里的复旦大学和中国西部科学院为代表。

  “八一三淞沪抗战”失利后,日寇攻占上海,复旦大学校舍被毁,800多师生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先迁到庐山,后又因日寇逼近南京,学校又西迁重庆。1937年底,选北碚夏坝为校址,于1938年2月开课。他们先租用部分小学为教室,利用煤矿仓库作为学生寝室,租地主的庄园作为教职员宿舍。以后逐渐建起了数十间教室,搭起席棚为宿舍,夜间点起桐油灯学习。虽在荒村茅舍,屋宇简陋,但在全民抗战的鼓舞下,全体师生仍不觉艰苦,教、学都十分认真。在原来4院12系的基础上,增加实用科学,以满足国家人才需要,所以陆续增设了职业教育系、史地系、数学系、统计系;为发展农业,又建立了农学院,开办了农垦专修科、园艺系、茶叶组、农艺系;为培养开发边疆文化人才和翻译人才,曾筹办藏文专修科和英语专修科。至此,该校共有文、理、商、农5个学院,中文、外语、新闻、教育、化学、生物、土木、政治、经济、社会、银行、会议等22个系和中国生理、心理所,使复旦大学成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学府,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以后四川府及赈济委员会拨款修建校舍,一些工商资本家捐款添制设备,陆续建起了竹木泥砖的简易校舍,如登辉堂、相伯图书馆、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等命名的教室,并租地两百余亩,办起了实习农场。学校为了培养高质量人才,千方百计聘请著名学者来校任教和兼课。如陈望道、周谷城、张志让、顾颉刚、吕振羽、曹禺、洪深、胡风、童弟周等教授。同时,学校还经常请社会名流来校作学术报告。使学生不仅学到文化科学基础理论,而且还能学到社会知识,增强抗击侵略及反法西斯意识。如郭沫若就来校讲过《敌我青年之对比》,使大家认清正义战争和侵略战争的本质;请邵力子介绍《苏联卫国战争》;马寅初作经济问题讲演;黄炎培讲《世界形势及中国前途》;老舍讲《关于创作问题》等。这些名人的报告,学生们得收益极大。

  1942年11月25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541次会议,将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抗战八年,复旦大学为国家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力量。

  

  白沙坝“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金律声先生指挥身影

  江津白沙坝位于重庆西南百里的长江之滨,以地处长江要津得名。抗战时期,白沙坝是赫赫有名的“川东文化重镇”。这里汇聚了名目众多的,层次不一的文化单位。国立中央图书馆于1939年由重庆迁来白沙。相继迁来的还有国立编译馆。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时期, 沦陷区大批文化单位随国民政府内迁,当时迁到白沙坝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些学校和大批师生。当时教育部长陈立夫主持开办的公费国立中学,开办的大学先修班,白沙坝首先力承重任。1939年初,首先在白沙坝成立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四川服务团,负责安顿来自沦陷区的中小学教师。 1938年重庆女子师范学校迁到白沙坝,1939年初陆续有战区中小学教师第三服务团附设的第一中山中学、川东师范、国立十七中也由重庆、巴县等地迁到此地。国立十七中后改为国立江津师范。

  1940年9月20日,教育部创办的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在白沙坝开学。院长由原教育部督学谢循初担任,教授中有胡小石、魏建初、卢前、吴伯超、台静农、唐圭璋、吴白陶、沙梅、余雪曼、柴德赓、李霁野、李何林等名流学者。这所女师学院是全国唯一的女子最高学府。教育部还在白沙坝新建了国立女师附属中学、国立女师附属师范,川东师范建国先修班等中等院校。

  1940年教育部特设的大学先修班设于白沙坝, 次年教育部又在白沙坝开办了第四中山中学、第八中山中学。

  1942年3月27日,大学先修班班主任曹刍创办了《白沙周刊》。同年12月5日,由张仲衡发起,设立白沙实验简报社,创办了《白沙实验简报》。白沙爱国青年组织亦于1942、1943、1945三年,陆续办起了《白沙青年周刊》、《时代画刊》和《民时半月刊》。

  1942年3月29日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由音乐教育促进会与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合作,在白沙坝江津师范大操场举办了“中国音乐月万人大合唱”,吴伯超、金律声登台指挥,这是当年中国音乐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合唱。

  1944年3月19日,冯玉祥偕夫人李德全出席在白沙坝举行的抗日节约献金大会,为宣传民众、捐献飞机、支持前方募捐。大会共募捐献金650多万元,创全川最高记录。事后,冯玉祥撰写《最爱国的市镇—白沙》一文,满怀激情地记叙了这次大会。

  正因各级学校和文化机关、团体的大量汇聚,引来了众多教授、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名流,造就了白沙坝人文荟萃的繁盛局面。他们在此执教、任职,创作了诸多上品佳作,侵润之功至为深远。至1942年,白沙就有大、中、小等各类学校近40所,在校人数超过万人。白沙在抗战时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个“学生城”,当世难匹,迄今罕见。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8-03 11:12: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战时首都重庆政治经济文化你知多少

下一篇:大刀队威震全国:抗日时专砍敌人脑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