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全民族抗战 云南记忆]抗战烽火中的昆明
2016-08-16 10:09:44  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  复制链接

昆明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战时期,昆明继承护国、靖国的光荣传统,带领全省发起爱国救亡运动,发展成为全国热爱和平、追求民主的爱国主义城市。“七七事变”爆发后,云南一度是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学校转移、工厂搬迁、物资筹办,使昆明成为教育中心、工业重镇、战备基地,成为中国抗战的坚强后盾。

1942年5月,日军侵占怒江以西,云南成为抗战的前线,昆明也成为全国抗战的前沿。日本侵略者封锁滇缅公路,切断抗战“生命线”,派出飞机对昆明进行狂轰滥炸,企图割断中国抗战的咽喉,摧毁中国的抗战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政策主张的号召下,昆明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从抗日救亡到民主堡垒,从坚强后盾到前方基地,从全民抗战到中流砥柱,昆明是中国全民抗战的特殊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体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暴、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于牺牲和众志成城的抗战精神。

抗日救亡 和平民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在国家危亡、民族危难当头,昆明各族各界在中国共产党倡导、领导下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高潮。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使抗日救亡斗争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同年,云南地下党组织恢复重建后,昆明党组织团结各族、各阶层爱国力量,组织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引领全省抗日救亡运动,开创了全省性群众抗日救亡运动新局面。抗日救亡组织以昆明为中心普遍成立,先后成立“云南省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昆明学生救国联合会”“云南学生抗敌后援会”“民众歌咏团”“云南青年抗日先锋队”(抗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云南地方队部(民先)”“昆明业余联谊社”“云南大学时事研究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云南(昆明)分会”等等,这些抗日救亡团体,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推动下,组织青年学生、工人、妇女抗日救亡团体把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到全国的最前沿。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要求出发,发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号召,提出“建立联合政府,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主张,立即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各阶层人民的热烈响应和拥护。经过抗日救亡运动洗礼的昆明爱国力量在昆明掀起“七一五”运动和“一二一”运动,在全国率先掀起城市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为世界和平,为推翻独裁专治制度,建立和平、民主、自由的新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仇敌忾 众志成城

抗战爆发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加强对中国各阶层、阶级、政党、民族、地方实力派的团结争取工作,号召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共昆明地方组织贯彻党的号召,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动员各界、凝聚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支援前线抗战。

党中央明确指示,要求做好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1937年8月8日,龙云乘欧亚航空公司的飞机前往南京参加“国防会议”,途经西安时与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会面,并同机飞抵南京。在此期间中共领导人向龙云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团结抗日方针,具有爱国思想的龙云受到极大的鼓舞,赞成和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热情表示要派兵支援抗战,并表示派人向八路军学习游击战术,还要求和延安建立电讯联系。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以龙云为首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尽“地方所有之人力物力,贡献国家”,先后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第五十八军和新三军,加上原来出省的滇军老三军,共派出包括昆明子弟在内的40余万部队出征,云南军队力战抗日沙场,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抗日劲旅,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云南“贡献于国家民族者尤多”(朱德语)。与此同时,云南尽全省之力修筑滇缅公路,一度成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全力支援远征军出国抗战和滇西反攻抗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昆明是云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昆明人民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随着全民抗战的深入,为了进一步团结爱国力量,争取抗战胜利。1938年8月,云南临时工委和昆明支部合并,成立中共云南特别委员会。特委会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党组织做以龙云为首的地方实力派的争取工作,同时组织发动“战地服务团”随抗日军队出征;派出党员骨干到各大中学校、工厂、昆明郊区农村,开办读书会、工人文化夜校、识字班,组织歌咏队等多种形式,团结群众、教育群众和动员群众。成立各种救亡团体,发展昆明“民盟”组织,建立“民盟昆明支部”,编辑出版《民主周刊》,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昆明地方党组织利用滇军出征、誓师等各种集会,组织“学抗会”、民众歌咏团到会进行宣传鼓动,唤醒民众抗日意识。地方党组织创办党的秘密油印刊物《火山》,救国会的秘密油印机关刊物《救亡》和公开刊物《南方》,通过统战人士,在《云南日报》上刊登进步文章,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指导抗日救亡运动。把民众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凝聚人心,团结抗日,鼓舞抗战斗志。在教育界、新闻文化界、工商界、金融界及各地民族上层、爱国士绅中广泛开展了统战工作。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云南地方实力派、学生、工人、妇女和各族各界人士组成的抗日救国力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力量不断壮大。“皖南事变”后,昆明地方党组织按照中共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对国民党顽固势力采取既团结又斗争的策略,与妥协、投降、反共的逆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发展了云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云南全民团结抗战的局面,有力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不畏强暴 坚忍不拔

随着政治文化中心南移,沦陷区的机关、工厂、学校、民众大量迁到昆明,昆明的人口以数倍暴增,昆明成为全国工业重镇、教育阵地和思想文化中心;随着沿海通道相继被日军封锁,处在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以及后来开辟的驼峰航线三条生命线连接点的昆明,是国际援华战略物资集散地,是中国通向世界,接受援助,坚持抗战的唯一支撑点;随着抗日战场的南移,昆明又成了中国和盟军的战略基地。昆明是战时中国主要的通商口岸,是盟国驻华使馆和国外金融商贸的主要基地。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在昆明设立领事馆,外国人和外国洋行云集昆明街区。法国商隆公司和东方汇理银行、英国卜内门洋行和怡和洋行、美国美孚水火油公司和慎昌洋行、德国西门子公司和拜耳药房、希腊若瑞玛和哥胪士洋行等等都落脚昆明。

为了破坏和阻止国际援助,摧毁中国抗战意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轰炸,日军大本营成立了“封锁委员会”,对昆明大肆轰炸。轰炸昆明的次数之多、投弹之多、炸死炸伤民众之多,仅次于陪都重庆,居全国各省之首。从1938年起,特别是日军占领了武汉、海南岛及越南河内的机场后,日空军组成强大的空中优势,有恃无恐地对昆明市区、滇越铁路、滇缅公路、滇黔公路各交通枢纽、重要桥梁、发电厂,以及各军工厂、机场等军事要地进行狂轰滥炸,图谋切断当时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和通向内地的物资运输线,炸毁抗战中心城市昆明,打击中国抗战意志。

1939年到1943年底,日寇对昆明共轰炸37次,日军出动轰炸机613架次,投弹2606枚,轰炸城市居民区、街道、学校、工厂、机关500余处,炸死1440人,炸伤2609人(其中重伤1716人,轻伤893人),炸毁房屋22316间,损毁房屋远远超过重庆大轰炸。日军飞机轰炸居民区制造了武成路、南屏街、正义路、如安街、威远街、交三桥等多处惨案。其中“交三桥大惨案”一次炸死500人以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被炸当天,昆明所有棺材铺的棺材都销售一空,有的街区甚至连草席都很难买到。

但是,敌人越炸昆明越坚强。日机临空,昆明民众就“跑警报”,警报声一停,昆明的机关照常办公,学校依然上课,工厂坚持生产。第二十二兵工厂被炸成一片废墟,员工们在海口凿山开洞、重新组建,仅半年努力就恢复生产,这种建设速度让外国人都十分吃惊。中央机器厂被日军百余枚炸弹轰炸,损失较重,但全厂照常开工,为对付日机轰炸,曾组织白天进山洞隐蔽,晚上进行生产。为了避免日机轰炸。西南联大老师甚至把教室搬到野外,坚持完成学业。日本侵略者的所谓“大轰炸”并没有炸毁昆明人民坚不可摧的抗战力量,动摇不了昆明人民坚忍不拔的抗战意志。经受了日军狂轰滥炸的昆明,仍然是陪都重庆和前线数百万抗日军队输送国际援华战略物资的中心,有力地支持全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夺取了最后胜利。

自强不息 百折不挠

天无绝人之路,当日寇的铁蹄践踏神州大地,沦陷区的机关、工厂、学校、民众大量撤到昆明,在昆明的土地上播种了生生不息的顽强种子,绽放出百折不挠的英雄之花。

中华莘莘学子的自强不息,感动了世界。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先是南下长沙,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著名高等学府。昆明有幸养育了这所伟大的学校和那批杰出的人才。在战火纷飞中,联大师生历尽艰辛,创造了世界上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在不到9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人在西南联大就读,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国防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有6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3位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产生了90位两院院士,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西南联大留给后人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抗日救亡铁流中那刚毅坚强的身影,形成了“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西南联大不仅是抗战时期的中华人才摇篮,也是培育勇士的校场,先后有1200余名学生参军或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有的去中央军校、空军学校、陆军机械化部队及空军作战、通讯、机务、气象等军事部门从事技术工作,有的赴延安和到八路军、新四军工作。还有400余人应征为陈纳德将军飞虎队和盟军来华助战人员担任翻译。有的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有的报考飞行员,训练后担任副驾驶员参加举世闻名的飞越驼峰的运输任务等。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的碑阴上镌刻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以来从军学生题名”,其中,有14位在抗战中英勇牺牲,有16名荣获美国“自由勋章”。在战火纷飞年代,西南联大为我们示范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刚毅坚卓”的顽强精神。

数十万人突然来到昆明,昆明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节衣缩食,给联大师生省出一口饭,为抗战时期的中华学子、文化精英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的空间。教室简陋,昆明人为师生们开办了许多茶馆,“体现了老百姓对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帮助”(李政道语)。一大批战争时期艰苦的文化守望者,在昆明这块贫瘠但温暖的土地上,种植培育出科学和民主的参天大树。“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联大校歌歌词)。西南联大解散,三校分别北迁,其中的师范学院留在昆明,改为昆明师范学院,现称云南师范大学,发展成为今天的 “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七七”事变后,东南沿海地区相继沦陷,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国民政府将首都先迁武汉,再迁重庆,云南成为全国的抗日大后方。大量工厂,国内顶尖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纷纷会集昆明。中国自己生产研制的第一根电线、第一架望远镜都在昆明诞生,昆明成为中国战时科技力量、工业力量、战备力量和国防力量的守望者,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国防力量象征。1937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将沿海沿江地区的工矿企业迁至抗战后方,保存抗战实力。内迁昆明的企业到1940年达80个,包括兵工、机器、冶炼、电器、化工、纺织等,内迁数量仅次于重庆和川中区,居西南第三位。厂矿工人也从战前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其中,军事工业共有7家,有6家集中在昆明,专造军用光学器材、丹麦麦德森式轻重两用机枪及79毫米步枪、研制“复兴”号双翼轻型飞机、美式AT—6单翼高级教练机、苏式E—15双翼战斗机等,大批量制造迫击炮弹、手雷、手榴弹和黄磷、望远镜,试造奥美特式迫击炮瞄准镜、法国勃朗特式瞄准镜和瑞士威尔特式80公分倒影测远镜,为了扩大兵工生产,适应抗战需要,向丹麦麦德森公司购买该公司制造7.9毫米轻重两用机枪全套设备、工艺、工装,制造麦德森轻重两用机枪、捷式轻机枪。当时国内报纸赞誉“五十三厂是抗战中成长的国防工业,制敌于死命的军火源泉”、生产新式制炮及炮弹、八二迫击炮弹,八二黄磷弹和4号甲雷、炮弹引信,抗日战争中所需各种炮弹及燃烧弹,满足了抗战兵器生产的需要。制造手榴弹、榴弹炮、“复兴”号双翼轻型飞机、美式AT—6单翼高级教练机及苏式E—15双翼战斗机、生产制成“蜂鸟”号单发同轴反转旋翼直升飞机2架,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此类型直升飞机,使中国和美、德、苏等国一起成为世界上最早研制直升飞机的国家。昆明是战时主要机械设备及产品的生产基地。内迁昆明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制造企业有11家,包括中国机床摇篮的中央机器厂、国民政府十大厂矿之一的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器材厂、裕云机器厂等。钢铁、冶金业方面从武汉迁来的中国电力制钢厂和云南钢铁厂、由南京迁入昆明电冶厂(昆明炼铜厂)。化学工业方面。1938年12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昆明西郊滇缅公路12公里处的普坪村设立化工材料厂,云南酒精厂为国民政府经济委员会与云南省经济委员会合资创办,生产动力酒精为主,浓度在96%以上,主要供给军事机关和有关事业单位,其中以美军驻华陆军供应处、航空委员会、兵工厂、滇缅公路局等单位用量为大,年产量约30万加仑。1942年中国第一家磷肥企业滇裕磷肥厂诞生,日产普通过磷酸钙1吨左右。其他还有昆明化工厂、大利化工厂、元丰油漆厂以及建云化工厂等也在抗战时期建立。建筑材料工业方面,昆明水泥厂生产波特兰优质水泥,除外援出口外,主要供给修建滇缅铁路(公路),呈贡飞机场、杨林、昆明机场跑道等。能源工业方面,1937年抗战爆发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年产煤量在20万吨以上的23家大煤矿相继沦陷,昆明明良煤矿、昆湖、昆明多家发电厂,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战时昆明工业企业生产了大量的抗战物资和军需产品,支撑中国抗战的半壁江山。军需产品有炮用制式光学仪器、五角测远镜、望远镜、象限仪、行军指北针和难以记数的军工杂件。还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仅机枪1941年至1945年生产15000余挺,还有枪榴弹、机枪零件、子弹夹、飞机零件等军工产品;同时,还修理火炮、轻重机枪、步枪数以万计。还制造生产“复兴号”双翼轻型飞机20余架,美国AT—6单翼高级教练机10余架,苏联E—15双翼飞机30余架。生产的无线电报话机、电话等通讯器材供应在云南的美国空军飞虎队使用;生产战备工业的煤(抗战时期共产煤382435吨)电、钢铁、钢锭、钢材、钢铸、锡等。

各种军工企业和昆明地方人民同仇敌忾,共同克服资金短缺、生产困难、生活艰苦等种种艰难困苦,凝聚力量,共同对敌,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

抗战时期,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带动和引领全国爱国力量,拥护和支持伟大的民族战争,在昆明掀起的“七一五”运动和“一二一”运动,使昆明成为爱国主义城市。为世界和平和推翻独裁专制制度,建立和平、民主、自由的新秩序起到了示范作用。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昆明从后方变为抗战重要结合部和前线,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刻,昆明人民节衣缩食,忍饥挨饿,毫不犹豫地支援抗战,保证了增加数倍军民的生活供给。同时,冒着生命危险抵御住了敌人的狂轰滥炸,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以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抵御侵略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8-16 10:11:4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日军的狂轰滥炸 曾重创无锡民族工业

下一篇:抗战期间一个英国小妇人保护中国孤儿的故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