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斋堂:平西抗战心脏
2016-08-16 17:14:22  来源:光明网  点击:  复制链接

京西门头沟,太行余脉,山连山,沟连沟,山路十八盘,水流十八潭……走进那山、那水之间,便是古镇斋堂——70余年前的冀热察地区最前沿。在这里,诞生了北京地区由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主力部队——冀热察挺进军;在这里,走出了数十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难以计数的斋堂川儿郎加入抗日部队,血染神州大地……

车在曲折的山路间徘徊,绕过一个大弯,远处的山上,赫然标示着两个大字——马栏。

“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部,就在这里。”同行的历史专家韩春明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个小村庄,这里就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心脏。”

选择这片大山,在当时党中央也是审时度势,最终确定在斋堂设立平西抗日根据地。“在平西,进,可兵临北平城,守,有山形水势以拒敌,退,可隐匿于山林。”韩春明说,“同时,这里有北平的第一个县委,有组织基础,也有抗日武装力量。所以在洛川会议以后,党中央提出开展游击战,就选定了在平西设立根据地。”

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冀热察挺进军和中共冀热察区委,担负继续开辟平西、平北、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任务。1939年2月,由第四纵队和冀东抗日武装正式组成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自此,年轻的红军猛将萧克,跃马扬鞭,旌指平西,一股红色的旋风席卷了永定河谷的村村寨寨。

在村口下车,拾阶而下,半山腰处,有一处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看,这就是冀热察挺进军的司令部。”韩春明说。

一进门,便看到了萧克将军题写的一首诗:“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程不可量。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

第一道院,四面的房间被分成了不同展室。北面的一间便是萧克将军的指挥室。里面摆着两把木椅,还有一个火炕,桌上还有他曾经用过的砚台。

“在这里,冀热察挺进军的作用就是,牵制日军南下,同时向平北、冀东发展,可以说,北平地区的抗日活动,就是以平西尤其是斋堂为后方基地而开展的。”韩春明说。

而在旁边的一处展室中,还陈列着一份马栏村烈士名录:宋九奎,1940年牺牲于平北;艾德珠,1942年牺牲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德英,1942年牺牲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在这个小村庄,一次就组织起40人集体参军,组成了‘马栏排’,编入挺进军七团。”韩春明告诉记者。

正说着,屋外走进来一位老者,黝黑的脸上已满是皱纹,头上戴着一顶草帽,后背也有些驼了。“他就是当时的儿童团团员,刘恩敏。”同行的村干部介绍说。

今年86岁的刘恩敏,在挺进军驻扎马栏村时,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开始我们叫童子军,后来叫儿童团,负责在村口放哨,遇到生人来了,就带着他们去村务所。”老人带着记者来到院中,席地而坐,讲述那段烽火岁月。

“萧克将军来的时候,我们村子里把最好的房给腾出来,让他们住。”老人一讲起往事,脸上也焕发出了光彩,“那时候,咱们的队伍真是纪律严明,有时候战士就睡在墙边上,村民拉他们进屋,他们都不进去。”

儿时的刘恩敏,上过一两年的私塾,算是有点文化,加入儿童团后负责村口站岗放哨,后来,因为来了一大批伤员,医护人员人手不足了,他被叫去帮忙照顾伤员,于是就和挺进军战士有了近距离的接触。

“这些战士,人都特别好,特别和蔼。”在他的印象里,那段时间两件事情记得最清楚。“有一天,我给一个伤员接便,结果往后退了一步,碰到了另一个伤员受伤的胳膊,他疼得大叫,我吓坏了,不知所措。他一看我是小孩,强忍着疼说,‘别怕,没关系,我不疼。’”

另一件事,发生在之后。那时山里生活困难,司令部机关工作人员也只能吃上玉米渣熬的粥,普通村民家有时连棒渣粥也吃不上,要吃树叶、野菜。有一天,伤员们吃饭,医护兵端来了棒渣粥,伤员们就问,“那些照顾我们的小鬼去哪了?怎么不来吃饭?”医护兵说他们都回自己家吃饭去了。伤员们就喊起来,“不行,有我们吃的就有他们吃的,让他们一起来吃饭。”

老人家说着,眼睛里竟泛起了泪花,“他们拿我们就当亲人一样看,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

挺进军在斋堂的这段岁月,在平西、平北、冀东与日军展开殊死的抗争,粉碎了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疯狂的扫荡进攻,终于把平西建成为巍然屹立于敌后的巩固的抗日根据地,人口发展到320万人,建立正规兵团万余人,脱产游击队1万余人,并建立了广大的民兵组织,实现了“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战略意图。

1940年,日军发现挺进军司令部驻地后,多次派飞机轰炸,后来挺进军司令部搬离马栏村。1942年,挺进军离开斋堂,转移到外线作战,平西根据地只有民兵、游击队与敌人周旋。英雄的斋堂川人民,在残酷的环境里,一边抗日一边坚持生产,敌人来了就打,敌人走了就继续生产,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1997年,马栏村村民把这所四合院加以修缮,建成了“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免费对外开放。这是北京第一家农民集资建立的陈列馆,也是中国第一家村级抗战纪念馆。

 

责任编辑:王笛 最后更新:2016-08-16 17:16:0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徐州:抗战有我!救亡有我!

下一篇:平型关大捷之后社会各界的反应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