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烽火之:沂蒙山反扫荡战役
2019-07-17 16:15:01  来源:360图书馆  点击:  复制链接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近现代史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夺目的一段历史战争记载。

  简介: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至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的战役。

  背景:

  1941年9-10月间,驻山东日军集中5万兵力,在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指挥下,准备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以第3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0旅团置于新泰、蒙阴、平邑、费县地区;以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5、第6旅团置于沂水、莒县地区;以第17师团主力、第33师团一部置于临沂地区。日军企图首先构成对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的封锁;尔后,以多路、多梯队进行分进合击,形成对沂蒙山区的"铁壁合围",消灭在这一地区的八路军部队,摧毁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

  战争过程:

  10月初,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政委员会,根据日军增兵山东的动向,判断日军有集中兵力、以沂蒙山区为中心进行长期"扫荡"的可能。于是指示全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做好反"扫荡"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反"扫荡"作战中,第115师和山东纵队由第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治委员罗荣桓统一指挥。

  合围与反合围阶段:

  11月2-12日为合围与反合围阶段。11月2日,蒙阴、沂水、莒县之敌首先行动,以大纵深包围战法,于4日晨突袭驻蒙阴东南马牧池的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纵队机关在警卫部队掩护下,分散向东转移至沂水西南的南墙峪。敌尾追合击而来,经激战又转移至新泰西南之石莱一带,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5日黄昏,临沂、费县、太平邑、蒙阴、沂水、莒县等地日伪军出动2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的战法,在7架飞机、10辆坦克配合下,分11路向临沂以北的青驼寺、孙祖、留田一带进行合围,企图聚歼中共山东分局和第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

  同时在沂河沿岸和津浦路有关地段部署重兵,防止向东突围和向西转移。分局和师部机关于4日晚由青驼寺转移到留田牛家沟,仅有一个营的警卫部队。在危急关头,罗荣桓召开领导紧急会议,综合各种情报,集中大家意见,决定向西南方向突围。入夜,罗荣桓、陈光亲率警卫部队和机关人员5000余人向西南转移。利用夜暗,迅速而秘密地穿过铁山子附近仅有一公里半的间隙,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接着又从一个2.5公里的间隙中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由于组织严密,行动隐秘,机关部队于6日拂晓没费一枪一弹,就安全转移到了50公里外蒙山南端的护山庄。当时随军突围的国际友人、德国记者希伯曾撰文称赞这次突围是"无声的战斗"。

  "清剿"与反"清剿"阶段:

  11月12日至12月上旬为"清剿"与反"清剿"阶段。日伪军多次合击扑空后,从11月12日起实行分区"清剿",将沂蒙山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清剿"区。在"清剿"区内遍设据点,修筑公路,挖封锁沟,捕捉壮丁,挨村挨户搜查,寻找主力决战。并在"清剿"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基本区内许多村庄被洗劫一空或烧成废墟,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

  为打破日伪军的"清剿",保卫根据地,山东分局和第115师,一面令教导第2旅、山东纵队第2旅主力继续在外线滨海地区打击、牵制日军;一面亲率山东纵队第2旅、抗大第1分校、蒙山支队各一部,返回沂蒙山区,在内线开展反"清剿"斗争。11月14日,日伪军集中7000余人,反复合击蒙山西部地区,山东分局与第115师师部及时转移到费县东北的大谷台。17日午后,敌又对大谷台进行合击,机关部队适时转移至蒙阴东南的北村,使敌扑空。分局和师部重返沂蒙山区后,立即领导军民开展反"清剿"斗争。在垛庄、旧寨、三角山、绿云山、李村等地伏击、袭击、阻击"清剿"之敌。仅师特务营十天之内就连战7次,歼敌300余人。该营9连在李村遭敌包围,与敌展开反复激烈的肉搏战,杀伤300余敌,最后全连干战都壮烈牺牲。30日,分局、师部领导机关一部转移至大谷台以南的大青山时,又遭日伪军合击,部分机关干部阵亡,国际友人希伯在突围中殉难。随后,分局和师部机关再次转向外线天宝山区;留在内线的部队由山东纵队指挥。

  撤退与反击阶段:

  12月上旬以后为撤退与反击阶段。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军除留少数部队在根据地继续"扫荡"外,主力陆续从沂蒙山区撤出。12月23日,敌主力开始分路撤退。第115师、山东纵队各部一面截击、尾击撤退的敌军,一面袭扰留在根据地内的敌人,破坏交通,拔除据点,收复朱满、蒋庄、大桥、马牧池、岸堤、河阳等据点数十处。至28日,基本恢复了沂蒙山区根据地,历时50余天的反"扫荡"战役宣告结束。

  点评:

  在近两个月的反"扫荡"战役中,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共歼灭日伪军2200余人,连同邻近各根据地配合作战共歼敌4000余人,攻克据点160余处。这次战役,胜利粉碎了日军妄图消灭山东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摧毁鲁中抗日根据地的狂妄企图,保存了有生力量,坚持了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但抗日军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部队伤亡1400余人,群众被杀害和抓走1.4万余人,粮食被抢走160余万斤。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由于115师进入山东不久,其实并不是我军反扫荡中特别成功的战例。

  在发生了华北中条山会战的1941年,华北日军在广播里承认,本年度最大的战斗不是中条山会战,而是对鲁南沂蒙山的扫荡。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由于115师进入山东不久,其实并不是我军反扫荡中特别成功的战例。

  在发生了华北中条山会战的1941年,华北日军在广播里承认,本年度最大的战斗不是中条山会战,而是对鲁南沂蒙山的扫荡。

  这样,就需要比较一下了。

  一、总规模

  “国军”的中条山会战:日军6个师团、4个旅团,合计参战10万余人;“国军”十数万人(一说18万,但恐不准)。

  1941年5月7日日军发动进攻,我军正面抵抗,到12、3日大局已定,6月10日结束,历时1个月余。日军伤亡大约4000人,我军大约伤亡8万人。

  沂蒙山反扫荡:日军4个师团、3个旅团,参加扫荡兵力5万余人.

  日军11月2日进攻,到12月28日扫荡结束。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共歼灭日伪军2200余人,连同邻近各根据地配合作战共歼敌4000余人,攻克据点160余处,我军部队伤亡1400余人。

  从规模上看,表面看是中条山会战更大,为什么日军认为沂蒙山反扫荡是当年度最大的战斗呢?

  二、共产党的军队的战法,使得战役从空间、时间、参战(起码应战或处于战争状态)兵力更广,对日军压力(尤其精神)远远大于“国军”

  (一)共产党军队的战法

  尽量不正面打阵地战,而是一部跳出圈外袭击日军后方,在敌人扫荡区伏击、袭击、或在地形有利时阻击。通过“围魏救赵”、攻击敌人补给线、小规模消耗敌人兵力破扫荡。

  (二)敌人参战口径差别明显

  沂蒙山反扫荡与中条山会战,两战日军实际参战人数决非表面的“10万:5万”

  看“国军”的中条山会战,日军6个师团、4个旅团,兵力当然不止10万,但参战10万余人。这说明了什么?因为在敌后,敌人要留兵力守备。因为“国军”战法死板,因此留下的不过2、30%吧?

  同样,沂蒙山反扫荡日军4个师团、3个旅团,总兵力也应该超过10万人。但由于共产党军队过于“狡猾”,留下一半以上守备,参加扫荡兵力5万余人。(伪军不详,“半”伪军也有一定比例)。由于我军习惯“围魏救赵”、攻击敌后据点,守备的敌军被迫参战、被迫运动、被迫戒严的,恐怕为数不少。

  这样,沂蒙山反扫荡从空间、时间、参战(起码应战或处于战争状态)兵力比中条山会战更广,对日军压力(尤其精神)远远大于“国军”的中条山会战。而且伤亡比例差别严重,战役目的更是天壤之别。这,大概是日军认为沂蒙山反扫荡规模更大的根源。

  需要强调的是,沂蒙山反扫荡损失是很大的。我军总结为“但抗日军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部队伤亡1400余人,群众被杀害和抓走1.4万余人,粮食被抢走160余万斤”,可见根据地、根据地人民、粮食,对于共产党的军队和反扫荡,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有效措施,象某些人造谣的那样“敌人一来就逃避”,是保不住的,共产党的军队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沂蒙山反扫荡战役

  1941年(民国三十年)11月至12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第115师和山东纵队在山东省沂蒙山区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的战役。

  9-10月间,驻山东日军集中5万兵力,在第12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指挥下,准备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以第32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0旅团置于新泰、蒙阴、平邑、费县地区;以第21师团、独立混成第5、第6旅团置于沂水、莒县地区;以第17师团主力、第33师团一部置于临沂地区。日军企图首先构成对临沂、沂水、蒙阴三角地带的封锁;尔后,以多路、多梯队进行分进合击,形成对沂蒙山区的"铁壁合围",消灭在这一地区的八路军部队,摧毁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

  10月初,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军政委员会,根据日军增兵山东的动向,判断日军有集中兵力、以沂蒙山区为中心进行长期"扫荡"的可能。于是指示全区党政军民紧急动员起来,做好反"扫荡"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反"扫荡"作战中,第115师和山东纵队由第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治委员罗荣桓统一指挥。11月2-12日为合围与反合围阶段。11月2日,蒙阴、沂水、莒县之敌首先行动,以大纵深包围战法,于4日晨突袭驻蒙阴东南马牧池的山东纵队指挥机关。山东纵队机关在警卫部队掩护下,分散向东转移至沂水西南的南墙峪。敌尾追合击而来,经激战又转移至新泰西南之石莱一带,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5日黄昏,临沂、费县、太平邑、蒙阴、沂水、莒县等地日伪军出动2万余人,采取"铁壁合围"的战法,在7架飞机、10辆坦克配合下,分11路向临沂以北的青驼寺、孙祖、留田一带进行合围,企图聚歼中共山东分局和第115师师部等领导机关。同时在沂河沿岸和津浦路有关地段部署重兵,防止向东突围和向西转移。分局和师部机关于4日晚由青驼寺转移到留田牛家沟,仅有一个营的警卫部队。在危急关头,罗荣桓召开领导紧急会议,综合各种情报,集中大家意见,决定向西南方向突围。入夜,罗荣桓、陈光亲率警卫部队和机关人员5000余人向西南转移。利用夜暗,迅速而秘密地穿过铁山子附近仅有一公里半的间隙,通过了第一道封锁线;接着又从一个2.5公里的间隙中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由于组织严密,行动隐秘,机关部队于6日拂晓没费一枪一弹,就安全转移到了50公里外蒙山南端的护山庄。当时随军突围的国际友人、德国记者希伯曾撰文称赞这次突围是"无声的战斗"。

  11月12日至12月上旬为"清剿"与反"清剿"阶段。日伪军多次合击扑空后,从11月12日起实行分区"清剿",将沂蒙山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清剿"区。在"清剿"区内遍设据点,修筑公路,挖封锁沟,捕捉壮丁,挨村挨户搜查,寻找主力决战。并在"清剿"区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基本区内许多村庄被洗劫一空或烧成废墟,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

  为打破日伪军的"清剿",保卫根据地,山东分局和第115师,一面令教导第2旅、山东纵队第2旅主力继续在外线滨海地区打击、牵制日军;一面亲率山东纵队第2旅、抗大第1分校、蒙山支队各一部,返回沂蒙山区,在内线开展反"清剿"斗争。11月14日,日伪军集中7000余人,反复合击蒙山西部地区,山东分局与第115师师部及时转移到费县东北的大谷台。17日午后,敌又对大谷台进行合击,机关部队适时转移至蒙阴东南的北村,使敌扑空。分局和师部重返沂蒙山区后,立即领导军民开展反"清剿"斗争。在垛庄、旧寨、三角山、绿云山、李村等地伏击、袭击、阻击"清剿"之敌。仅师特务营十天之内就连战7次,歼敌300余人。该营9连在李村遭敌包围,与敌展开反复激烈的肉搏战,杀伤300余敌,最后全连干战都壮烈牺牲。30日,分局、师部领导机关一部转移至大谷台以南的大青山时,又遭日伪军合击,部分机关干部阵亡,国际友人希伯在突围中殉难。随后,分局和师部机关再次转向外线天宝山区;留在内线的部队由山东纵队指挥。

  12月上旬以后为撤退与反击阶段。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伪军除留少数部队在根据地继续"扫荡"外,主力陆续从沂蒙山区撤出。12月23日,敌主力开始分路撤退。第115师、山东纵队各部一面截击、尾击撤退的敌军,一面袭扰留在根据地内的敌人,破坏交通,拔除据点,收复朱满、蒋庄、大桥、马牧池、岸堤、河阳等据点数十处。至28日,基本恢复了沂蒙山区根据地,历时50余天的反"扫荡"战役宣告结束。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9-07-17 16:17: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期击落敌机最多的一次战役:兰州空战大捷

下一篇:历数扬州抗战五大经典战役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