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同志,190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一八”事变后,他到东满地区从事共青团工作,1931年冬任共青团珲春县委书记。为了启发群众的爱国热情,组织教育青年参加抗日斗争,林青同志深入到群众中去,和农民一起千活、谈家常。他们谈论生活的艰难、侵略者的残暴及民族的前途。珲春地处边境,与苏联、朝鲜相邻,是个汉族、朝鲜族、回族、满族等多民族集居的地方。这里虽是边塞,但人民思想非常活跃,珲春人民目睹了朝鲜被日本鲸吞后人民沦为亡国奴的悲惨处境,也注视到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巨大变化。中国走哪条路?这是迫在眉睫,必须思索必须回答的问题。林青同志在群众中激愤地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宣传“九一八”后东北抗日形势的发展变化,号召不愿当亡国奴的青年赶快拿起武器参加抗日斗争。林青同志很富有宣传鼓动能力,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许多朝鲜族群众听不懂汉语,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林青同志决心冲破语言关,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他时时处处向朝鲜族群众学习朝语,当他操着生硬的朝语和老阿爸基、阿妈妮谈话时,这些朝鲜族老人高兴地称他为“烟区的宝贝”,对他更加信任和爱护。他在工作中注意尊重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他象一团火一样,走到哪里哪里的抗日热情就更加高涨。
林青同志善于联系群众,他身边经常围拢着许多青少年,他教他们唱歌、学文化、讲故事,鼓励他们参加共青团和少年先锋队,激发他们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热情。
“九一八”事变后,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力量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其中除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外,山林队、义勇军、救国军、红枪会等也都打起了抗日旗号。原东北军十三混成旅的营长王玉振在人民群众和下层士兵爱国热情的推动下,也宣布抗日,参加了在宁安召开的各抗日救国军联席会议。会后,王玉振部扩编为抗日救国军第六旅,王任旅长。党为了团结各抗日武装力量,扩大抗日统一战线,派林青等同志参加了王玉振救国军中由我党领导的政治部工作。林青和同志们分析了救国军中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深知这支部队成分复杂、思想动荡,真正抗日的中坚力量是下层土兵。林青同志深入到下层士兵中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和民族意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救国军士兵,爱护群众,遵守抗日军队的纪律。他经过细致的工作,在士兵中交了一些朋友树立了政治工作干部的威信,扩大了党在救国军中的影响。
1932年秋,党派林青同志任珲春游击队队长兼政委。这支初创的队伍完全靠从敌人的手中夺取武器装备自己。开始只有几支枪,为了解决人多枪少的问题,他们采取歇人不歇枪的办法,轮流执行任务。游击队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劳苦群众的支持,很快的发展壮大起来。游击队成立不久,便联合救国军及各种反日力量进行了攻打三岔口和珲春县城的战斗。他们在攻打珲春县城战斗中,击毙巡警局巡警三十余名,缴枪二十多支。这次战斗的胜利对救国军影响很大,他们说:“游击队人数虽少,就是能打仗。游击队纪律严明受到人民欢迎,我们不行。”
由于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及影响的扩大,使日伪军惊恐不安。敌人开始进行“讨伐”、封锁,妄图将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扼杀于摇篮之中。这时王玉振等开始动摇,不久,他们就屈服于敌人的压力,纷纷叛逃,投降了日军。但救国军中许多下层军官及士兵,在我党的宣传教育影响下已经觉悟,十三连连长孔宪深等人,不愿跟王玉振充当日本侵略者的走狗,他们坚持走抗日救国的道路,投入我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扩大了抗日武装力量。
在敌人不断对我游击队进行“讨伐”、封锁的情况下,游击队的给养十分困难,县委指示游击队主动出击,夺取敌人装备、给养,补充自己。根据县委指示,林青等同志研究决定攻打板石太阳的日本牧畜组合会社,一方面解决给养,一方面打击日本武装开拓团的嚣张气焰。这个牧畜组合会社圈占了一大片依山傍水的肥美草滩,日本开拓团在这里牧养着大批的牛群,由武装放牧员看管。一天深夜,游击队分成两个战斗小组开始行动,一组负责截击打援,一组直接解决武装放牧员,夺取牲畜。游击队迅速消灭了武装放牧员后赶着三百多头牛转移了。拂晓,当珲春县城敌人得到消息时,游击队已将牛群赶进深山。后来他们用这批牛换回了许多军需物资和粮食,解决了部队的给养。
1933年初,林青同志带领游击队在敬信区边境地带开展工作。一天早晨,游击队在一个小屯子里吃早饭,当时碗筷少人员多,林青同志让战士们先吃,他替战士去放哨。他刚到哨位,便隐约听到侧后有动静,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敌人已将我游击队驻地包围,林青顿时感到情况严重,他迅速鸣枪报警,指挥部队突围转移。刹那间,寂静的山谷中枪声四起,喊杀声连成一片,部队奋勇突围。正当林青同志掩护部队转移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了,他身负重伤,艰难地依在一棵小树上,命令战士们快撤,几个战士冲过来要背他时,他轻轻地推开了战友,滑倒在树下。林青同志的鲜血染红了身边的积雪,他紧紧地拥抱着祖国的大地,安然地闭上了眼睛。林青同志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赵宁)
责任编辑:徐永帅 最后更新:2020-07-30 16:12:1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