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告诉你一个不知道的“东北抗日联军”
2015-07-24 08:59:07  来源:萌历史  点击:  复制链接

  一、东北“抗联”的兴起

  威名赫赫的东北抗日联军,其前身,是九·一八事件后,活跃战斗于东北各地的抗日义勇军游击队,其中有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也有的是自发组成的原东北军部队,以及一些绿林武装。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很快侵占了全东北,不甘心做亡国奴的东北军民,曾先后组织了三十万义勇军,奋起抗日,打击日本侵略军,其间,有过十一次袭击沈阳、六次攻打长春、一度控制过北满16个县等战绩,给了日本人以重创。但,抗日义勇军虽人数不少,由于各部并无统一的核心领导指挥,而是各自为战,各部单独力量却又都较小。结果,经过一年多的抗战,在日军四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14万兵力及8万伪军的“讨伐”下,1932 年秋,各路抗日义勇军相继失败溃散。有些则进入山林,做了既抗日、又做“胡子”(土匪)的小股武装势力。

  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历史,就是在轰轰烈烈的抗日义勇军失败后,开始写就了自已光辉的篇章。

  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共满州省委,在年仅26岁、时任中共满州省委书记的罗登贤的领导下,决定了中共在东北以抗日军事斗争为主的新路线,派遣了包括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在内的大批军事干部,深入到东北各地,组织抗日军事力量。

  罗登贤(1905—1933年)原名罗光,广东顺德县人。1925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 年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政治局侯补委员。 “九·一八”事变后,派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兼组织部部长,直接领导了东北群众的抗日运动,创建了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1932 年12月,罗登贤被中共中央调回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1933 年3月在上海被捕,8月被国民党枪杀于南京。

  以中共为核心的抗日武装,由于有政党的组织作用,因而使那些处于分散群龙无首而又愿意抗日的各小股山林武装、“胡子”,都逐步归顺过来,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抗日部队,最终,在1936 年前后,东北最大的也是最主要的抗日军事力量“东北抗日联军”各部先后成立,共有建制十一个军。之中,产生了如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那样的民族英雄,也培育了金日成、金策、崔庸键等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开国元勋。

  东北抗日联军完全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与领导的。若没有中共这样一个战斗的政党核心,东北的各种抗日游击队,就始终只会在“山林队”与“胡子”团伙的水平上。在“抗联”产生之前的各路东北抗日义勇军部队,之所以没能坚持多久,就是因为没能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各部只能各自为战。

  东北抗日联军虽号称十一个军,但总共只有三万多人,各军的兵力也不同,多的有6000多人,少的则只有千把人。在军下面,一个师的建制,人数多的也只有几百人,少的则只有百多人,一个团,有的就只有几十个人。当时部队建制称号比较大,其目的,无疑是为了壮大抗日力量的声势,用以迷惑敌伪,鼓舞民众。

  二、东北抗日联军的十一个军建制与领导人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

  1936年7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宋铁岩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活动于(吉林、辽宁边界)通化、柳河、桓仁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1936年3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改编成立,王德泰任军长,魏拯民任政治委员,李学忠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师1个教导团,活动于(吉林)延吉、汪清、敦化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

  1936年1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成立,赵尚志任军长,张寿篯(即李兆麟)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师,活动于(黑龙江)哈尔滨以东的珠河、宾县、延寿等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

  1936年3月,由原东北抗日同盟第四军改编成立,李延禄(后李延平)任军长,黄玉清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3个游击团,活动于(黑龙江)依兰、方正、及宝清等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

  1936年2月,由原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编成立,周保中任军长,柴世荣任副军长,胡仁任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张建东。下辖2 个师,活动于(黑龙江)宁安、穆凌、林口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

  1936年9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改编成立,夏云杰(后戴鸿宾)任军长,张寿篯(李兆麟)代理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师,活动于(黑龙江)汤原、铁力等地。

  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

  1936年11月,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四团改编成立,陈荣久(后李学福)任军长,崔石泉(即后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首相)任参谋长。下辖3个师,活动于(黑龙江)饶河、虎林、抚远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

  1936年9月,由原东北民众救国军改编成立,谢文东任军长,滕松柏任副军长,刘曙华任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师,活动于(黑龙江)依兰、方正、勃利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

  1937年1月,由原中国自卫军吉林混成旅第二支队改编成立,李华堂任军长。下辖3个师,也活动于(黑龙江)勃利、依兰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

  1936年冬,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汪雅臣任军长,张忠喜任副军长,王维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0个团,活动于(黑龙江、吉林边界)五常、舒兰地区。

  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

  1937年10月,由原东北山林义勇军改编成立,祁致中(祁宝堂)任军长,金正国任政治部主任。下辖1个师,活动于(黑龙江)桦川、富锦地区

  后来,根椐抗联各军活动的区域,又由这十一个军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第二、第三路军:

  1936年7月末,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二军编成。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政治部主任。

  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成立,由东北抗日联军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路军编成。周保中任总指挥兼政委,(1940年2月在苏联的中国抗联训练营时,又曾任命赵尚志任副总指挥),崔石泉(崔庸键)任参谋长。

  1939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成立,由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三、第六、第九、第十一路军编成。张寿篯(李兆麟)任总指挥,冯仲云任政治委员,许亨植任总参谋长。

  三、十一位抗联军长的个人简况

  东北抗日联军十一个军的首任军长,战场上牺牲的有六人:

  杨靖宇(一军)、王德泰(二军)、赵尚志(三军)、夏云杰(六军)、陈荣久(七军)、汪雅臣(十军);

  被内部错杀的一人:祁致中(十一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仍健在的有二人:李延禄(四军)、周保中(五军);

  叛变的二人:谢文东(八军)、李华堂(九军)。

  杨靖宇(一军):(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生于 河南确山李家湾。1927年 4月领导确山农民暴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 11月派往南满,到吉林磐石一带。1940年 2月23日在吉林濠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终年35岁。

  王德泰(二军):(1907—1936年)辽宁省盖平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1932年,任延吉县反帝同盟组织部长。1934年,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政委。1936年11月在抚松县战斗中牺牲, 时年28 岁。

  赵尚志(三军):(1908—1942年)辽宁省朝阳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进入黄埔军校。1932年初,负责中共满洲省委军委工作,曾领导巴彦游击队,1933年创建了珠河抗日游击队。1934年后,历任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抗联第二路军副总指挥等职。1942年,在作战中受伤被俘,最后伤重牺牲。时年34岁。

  李延禄(四军):(1895—1985年)号庆宾,吉林延吉人。16岁投入东北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参加王德林领导的抗日义勇军部队。后他改编救国军为中共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部队,任总队长,后改称为东北人民抗日同盟第二军,后改编为抗联第四军,均任军长。

  1936年,李延禄奉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之命赴苏联、后又转到延安汇报东北抗日联军战绩。(抗联第四军军长即由其从苏联军校毕业回国的胞弟李延平代理,后来,李延平在1938年10月在与敌人激战中牺牲)。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随八路军入关重返东北,任当时的合江省省长。1949年后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等职,并参加了第一届至五届人民代表大会。1985年病逝。高寿90岁。

  李延禄是抗联军事领导人中,年龄仅次于谢文东与李华堂的长者,任抗联第四军军长时已过不惑之年。

  周保中(五军):(1902—1964),原名奚李元,白族,大理市湾桥村人。

  周保中15岁从军,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1926年他到广东参加了北伐革命,担任过国民革命军的副团长,于1927年7月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底,党派他到苏联莫斯科国际列宁学院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赴东北参加抗联领导工作。历任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吉东省委书记、中共东北委员会书记等,1936年2月,任抗联第五军军长。

  1945年“八.一五”抗战胜利后,周保中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吉辽军区司令员,吉林省政府主席。解放后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书记,云南大学校长等。1956年在中央“八大”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64年2月22日,逝世于北京,终年62岁。

  周保中任抗联五军军长时年仅 34 岁。

  夏云杰(六军):(1903—1936年),又名夏云阶,山东省沂水县人。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创建了汤原反日游击队。1936 年,曾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改编为抗联第六军后,仍任军长。同年11月,遭敌人袭击,身负重伤后牺牲。时年33 岁。

  陈荣久(七军):(1904—1937年)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军投奔到抗日救国军,任新编第五连连长。1933年2月参加抗日救国游击军第四军,任军部副官,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 年从苏联回国,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七军,任军长兼第一师师长,1937年在与日伪军战斗中牺牲,时年33 岁。

  谢文东(八军):(1887—1946年)原辽宁宽甸人,满族人。

  1920年谢文东全家逃荒到合江省(后并入黑龙江省)依兰县,1934年,领导了家乡土龙山反抗日本鬼子的几万农民暴动,并组成了抗日的“民众救国军”,谢为总司令。

  1935年8月1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义,在苏联莫斯科发表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中,将谢文东的名字与杨靖宇、周保中等抗日将领一道,尊称为“民族英雄”。

  1936年年 “民众救国军”改编为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八军,谢任军长,并加入中共。当时,谢已是50岁的人了。

  1939年3月,抗联第八军遭遇艰难困境,在日本人重兵进攻下,其属下六个师,有五个师师长降敌,一个师溃散,全军仅剩其军部三十多人,谢文东就投降了日本人。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谢文东即敏锐的又拉起了一支有1000 多人的队伍,号称“三江人民自治军”,凭他曾是抗联军长的名声,在当时东北众多风起云涌成立的地方武装中,这算是一支较大力量了。可是他却接受了国民党地工人员送来的“东北先遣军上将”的虚衔,与共产党对抗。结果,1946年11月谢文东的队伍即被人民解放军(时称东北民主联军)击溃,谢本人也被抓获,12月3日,并以反革命土匪头子的罪名,予以枪决。

  李华堂(九军):担任抗联军长时年龄为48岁。

  辽宁人,“九一八”时是吉林驻军的一名营长,因不愿当汉奸,率部抗日成立了“中国自卫军吉林第二支队”,后接受中共领导,并加入了中共。1935年编入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李任军长。1939年7月,抗联第九军严重受挫,李华堂熬不住了,投降了日本人。

  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后,李华堂也拉起了一支队伍,追随谢文东,成了中共指认的东北“四大匪首”(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之一。1946年12月12日被解放军击溃抓获,在押送途中,车祸身亡。

  汪雅臣(十军):(1911-1941年)别名王景龙,山东省人。1929 年,汪雅臣到东北军三十四团当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三十四团投降日寇,他则带领部分士兵到五常虻牛河一带进行抗日活动。1934年,组织成立了东北反满抗日义勇救国军,在五常、舒兰等地开展抗日斗争。1935年春,汪雅臣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冬,由原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改编,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汪雅臣任军长。1941年2月,在战斗中牺牲, 时年30 岁。

  祁致中(十一军):(1913-1939年)又名祁玉堂,号明山,山东曹县人。1932年6月,成立东北山林义勇军,报号“明山”。1934年3月,参加东北民众义勇军在土龙山组织的暴动。1935年,由夏云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夏,加入东北抗日联军,任独立师师长,同年11月任抗联十一军军长。1939年,任抗联总司令部副官长,同年在部队向小兴安岭进发前,被时任抗联总司令的赵尚志错杀。时年仅 26 岁。

  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篯,即李兆麟(1910—1946),辽宁省辽阳县人,于1945年8月随苏联红军的抗联“国际旅”返回东北后,任滨江省副省长,1946年3月9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终年仅 36 岁。

  四、东北抗联的活动时间

  东北抗日联军经过几年浴血奋战,不断地给了日本侵略军以打击,使日本人认识到他们的侵略行为,将会永远面对大批坚强反抗而不甘被奴役的中国人,抗日的烈火将长久燃烧不熄。

  但由于敌我双方兵力相差悬殊,至1942年前后,东北抗日联军各部相继失败。最后,共约1600多人的余部,陆续退入苏联境内,在海参威以北二十六公里处与伯力东北方向七十公里处,分别建立了东北抗联的南、北野营两个训练基地。

  以后,抗联部队余部又被编为苏联红军远东军区第 88 旅、对外编号为8461步兵特种旅的“国际旅”(教导旅)。由抗联第五军军长周保中任旅长(授予苏军中校军衔),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崔庸键任参谋长;下辖4个教导营(支队)。

  时为东北抗联二军之师长的金日成,也率抗联一路军二方面军余部一百多人,退入苏联境内,在抗联“国际旅”中组成了朝鲜支队,金日成任支队长(授予苏军大尉)。

  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历史,在1942 年前,基本结束。但,仍有少量抗联部队却还在坚持战斗。如抗联第三路军六支队政委于天放(1949年后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率领的小分队,一直坚持到1944年12月,才被日军抓捕入狱。以此为标志,才正式宣告了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全部终结。

  1945年8月,日本人投降后,原东北抗联改编的“国际旅”,随苏军一道,分赴中国的东北与朝鲜的平壤,参加了对日最后一战。

  五、中共对“抗联”的领导关系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中国共产党组织与领导的。没有中共这样一个战斗的政党核心,东北的抗日游击队就始终只会在“山林队”与“胡子”团伙的水平上。在“抗联”产生之前的各路东北抗日义勇军部队,之所以没能坚持多久,就是因为没能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各部只能各自为战。而由于有了中共的政党作用,很多抗日的“胡子”团伙,便都能在“抗联”的大旗下集合在一起。

  然而,东北的“抗联”,虽是中共领导的,但从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后,直到1945年9月,他们却与中共中央中断了联系,而一度是由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即王明、康生接管领导。后来,1937年11月王明、康生回国去了延安,不知什么原因,居然没有将对东北党的领导关系作一个清楚交接,致使东北抗联与中共中央联系管道完全丢失。

  这一来,东北“抗联”竟然成了一时没有“娘”的孤儿,而是由东北党的组织——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北满省委、吉东特委等自行领导。北满省委与“抗联”领导人曾经想要苏联红军远东军区帮助他们联系中共中央,可苏联军方却只口头答应,而始终并没有结果。

  在抗联“国际旅”即教导旅成立后,1942年9月 13日 ,教导旅召开了中共全体党员大会,自行宣布成立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后称东北党委员会)。大会通过了周保中作的《关于留苏中共东北党组织总结状况及改组的报告》。选举了特别支部局第一届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选举周保中、张寿篯、崔石泉、金日成、金京石、彭施鲁、王明贵、金策、王效明、安吉、季青等11人为委员,王一知、沈泰山为候补委员。

  14日特别支部局召开了第一次执委会,选举崔石泉(崔庸健)为支部局书记。

  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的11名委员中,崔石泉、金策、金日成等三人,是朝鲜人,后来他们也都回到了朝鲜。但当时他们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其中,金策还担任过中共北满省委书记。

  1945年7月 中共东北党委员会进行改组。组成新的东北党委员会(亦称辽吉黑临时党委会),书记改为周保中,因为崔石泉(崔庸健)要随金日成准备回朝鲜去了。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派彭真为东北局书记,进入东北,这时,已随苏联红军开进东北的周保中,便与彭真接上党组织关系,并将他领导的中共东北委员会组织关系与资料、党费等,全部移交给了彭真。

  随后,中共中央电令周保中任中共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自治军(解放军“四野”的前身)副总司令。

  从此,东北抗联人员的党组织便重新回归中共中央领导。

责任编辑:黄秀云 最后更新:2015-07-24 09:00: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联档案中的领袖手迹

下一篇:地下军医全家参加抗联 神射手巧胜“竹帘伏击战 ”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