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红色基因在东北:东北抗联的伟大征程
2015-08-20 11:08:55  来源:综合  点击:  复制链接

  视频截图。

  《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第一集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刻骨铭心的人民战争,历史让我们记住这样几个瞬间: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入侵东北三省,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大旗;193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团结四万万中国同胞,唤起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用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国难当头,方显中流砥柱。六十九年前,由中国人民赢得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战争史上一幅悲壮的画卷,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忧患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今天,我们沿着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足迹,将这些无数闪光的历史瞬间,一一呈现给您。

  历史,我们不会忘却,英雄,我们不能忘却。这里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这里是东北烈士纪念馆。作为日本侵华的见证,这里曾是日伪军镇压和残害中国抗日志士的罪恶之地,抗战胜利以后,作为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军民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历程。今天,我们在这里回望那场伟大的人民战争,踏寻着英雄的足迹,再次穿越时空,去触摸那段遥远而真实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城北,日本关东军诬称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并袭击日军守备队,悍然攻击东北军第7旅驻地北大营,蓄谋发动了武装侵华的 “九一八事变”。由于东北军司令部坚持执行国民党政府不抵抗命令,导致日军长驱直入。9月19日凌晨,沈阳沦陷,同一天,安东、本溪、营口、抚顺、铁岭、四平等18座城镇先后陷落。9月20日,长春陷落,11月19日,齐齐哈尔陷落,次年l月3日,锦州陷落,2月5日,哈尔滨陷落。至此,日军在日军在四个月零十八天的时间内就占领了东北主要城镇,为其后向关内扩大侵略战争取得了前进基地。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多次发表宣言做出决议,揭露日本侵略行径,号召工农红军和被压迫群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宣告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

  1931年,沈阳市的福安巷里,有间不起眼的青砖瓦房,这里,是中共满洲省委所在地。“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这儿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主持会议的年轻人名叫罗登贤。这年春天,作为中共中央的代表,罗登贤被从上海派到东北巡视工作,正赶上了这场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在这次会议上,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了一份重要的宣言,也就是我手中的这份,这是在9月18日那天晚上的枪炮声中连夜起草的,它的全名是《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这份宣言一针见血指出了“九一八事变”的真相:“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这一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实现其‘大陆政策’、‘满蒙政策’所必然采取的行动!这一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为更有力的统治满洲、侵略蒙古,以致使满蒙成为完全殖民地的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宣传‘这次冲突是奉天北大营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道所引起的’。这完全是骗人的造谣,三岁小孩子也不会相信这些话!”会议结束之前,罗登贤站起来激动地说:国民党不抵抗,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与东北人民同患难 共生死。他的声音甚至激动而有些颤抖,罗登贤说:“我要庄严地申明一点,不驱逐日寇,党内任何人不能提出离开东北的要求。谁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是恐惧动摇分子,就不是共产党党员!现场所有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谁也不离开!

  12月,26岁的罗登贤临危受命,出任新一届满洲省委书记,并将省委迁往日军当时还没有占领的哈尔滨。在这里,时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的马占山违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已经打响了江桥抗战,这是东北军爱国官兵有组织的大规模抵抗日军侵略的壮举。江桥抗战虽以失败告终,但此后,未撤走的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及东北爱国民众纷纷揭竿而起,自发组成反日义勇军、工农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这些抗日力量被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共满洲省委积极委派共产党员进入到各义勇军队伍,协助和领导义勇军作战。到1932年,义勇军人数已达30万人之多。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发展壮大,是日本侵略者一开始并不曾料想的,“九一八”之后,一触即溃的东北军极大地刺激了侵略者的野心和气焰,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在给日本裕仁天皇的奏折中嚣张地说:“我敢拍着胸脯保证,对中国的领土,可在3个月之内完全占领。”可他哪里想得到,光是东北这块土地,很快就让他吃不消了。

  侵华日军占领东北后,继而侵略全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1932年3月1日,日本假借“满洲国”政府名义,宣布伪满洲国成立。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很快同日本签订《日满议定书》,日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控制了伪满洲国,伪满州国成为日本的傀儡政权。然而,不甘做亡国奴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时刻打击着侵华日军的统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抗日义勇军一度收复的县以上城镇达四十多座。1932年6月8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在《上奏军情报告》中说:“自兴兵以来,丧失了将士七百二十六名,出现一千五百余名战伤者和数百人冻伤者,实在为之恐惧不安。”本庄繁上奏的伤亡数字,当然仅仅是日军官兵,并不包括在他们看来生命不值一提的伪军,但这个数字足以让他们开始感到有些怕了。

  1932年9月15日,辽宁地区的抗日义勇军袭击了抚顺市市郊平顶山等地,使日伪军损伤惨重。义勇军撤出后,日军不敢出城追击,竟把兽性发作在百姓身上,制造了令人发指的平顶山惨案。1932年9月16日上午,日本宪兵抚顺分遣队包围了平顶山镇,以照相为名,用刺刀将所有镇民逼赶到平顶山南面的洼地里。日本宪兵用6挺机关枪疯狂地朝人群扫射,人群里顿时血肉横飞,惨叫声,呼喊声连成一片。大屠杀历经3个小时,3000余名无辜百姓惨遭杀戮,300多户人家几乎被杀绝,800多间民房被烧毁,整个平顶山只有不到30人死里逃生。继平顶山惨案之后,日军分别在土龙山、老黑沟等地制造了多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可以说,凡是东北义勇军活动比较集中、激烈的地区,几乎都有日伪军留下的“万人坑”。

  1932年冬天,日本发动20余万军警,对各地义勇军开始了“大讨伐”。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各义勇军队伍又没有领导核心,大多各自为战,义勇军遭到了严重挫折。辽宁省义勇军大部分被打散,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义勇军相继率部退入苏联境内,至此,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渐渐归于沉寂。中共党组织认识到,要想取得抗战斗争的胜利,必须有统一的领导,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游击队。从此,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到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1932年1月15日,在松花江中一个无人的沙洲上,刚刚迁到哈尔滨的中共满洲省委召开了第一次正式会议。罗登贤要求共产党员到到农村去建立自己的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决议上报中央之后,周恩来依据罗登贤的请求,向东北陆续派出了一批重要的军事骨干。而在这之前,一批被关押在奉天监狱的共产党员被组织营救了出来,他们留在了东北。此时,日伪军警在东北总共有20多万人,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党团员加起来只有2000多人,可正是这2000多人,在东北的漫漫黑夜中,就如同扑不灭的火种,燃起了东北14年熊熊的抗日烈火。我们来看看罗登贤是如何排兵布阵的。除了已经在吉林地区义勇军中工作的周保中、李延禄之外,以沈阳为划分点,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被派到东满建立游击队;满洲省委驻下江代表冯仲云被派到北满工作,整顿重建汤原游击队。与此同时,由中共中央委派的共产党员李兆麟,魏拯民、曹国安、宋铁岩,还有后来大家非常熟知的赵一曼也陆续到达东北。至此,北满、东满、吉东等大部分地区的党员干部基本敲定。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问,还有南满呢?南满不用建立自己的游击队吗?当然要,只不过南满的抗日形势更为复杂,到底派谁去呢?罗登贤想来想去,目光落在了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的身上。这个年轻人叫张贯一,27岁,人生的是人高马大,罗登贤的心思他非常清楚,于是就主动跟他说:“在你身边我就是一个参谋,你如果把我派到南满去,我一定拉起一支红军队伍,打出一块苏区来!就这样,张贯一肩负使命,奔赴南满,在这之后,他给自己取了一个令我们如雷贯耳的名字,杨靖宇。

  其实,杨靖宇本也不姓张,而姓马,原名马尚德,18岁在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上学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25年,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家乡河南省确山领导农民运动。22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饱受酷刑,却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据抗联战士后来回忆,杨靖宇到南满后之所以改名,有两个原因:其一,南满游击队原来的政委名叫杨奠坤,杨奠坤在一次与日军的战斗中负伤,回哈尔滨治疗了。由于杨奠坤在队伍中威信很高,杨靖宇担心他一来可能会影响到部队的士气,所以改姓杨,而“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的意思,于是他化名杨靖宇。那个时候杨靖宇也许并没有想到,“杨靖宇”将是他使用的最后一个化名,他更没有想到,这个名字日后将被历史和每一个中国人所铭记。杨靖宇来到南满之前,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已经成立了一支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这支游击队缺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识,他们在与日伪军战斗的同时,还要和一些山林队伍打仗。杨靖宇找到这支队伍时,正是游击队处境最为艰难,队里思想最为混乱的时候,杨靖宇先做党员的工作,然后深入部队找战士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鼓舞士气。

  在一次深夜召开的党组会议上,杨靖宇指着桌上的油灯对大伙儿说,“你们看,这灯要是没有碗就盛不住油,可是光有碗没有油这灯也点不着。你们都是在这儿土生土长,人熟地熟,可要没有了根据地那就等于是没有了家。现在县委活动困难是实情,可党组织还在,还是咱们的靠山、主心骨、灯芯,能给咱们照亮呀!”杨靖宇的这番话,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于是,杨靖宇开始着手重建游击队。他取消了那些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绿林番号,公开向所有不打日寇,专与游击队作对的地主武装和山林队发出严重警告,枪毙了独霸磐石的恶霸。杨靖宇的这些举动对于居心叵测的少部分人产生了了震慑作用,游击队重新又在磐石站稳了脚跟

  通过整改,游击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并在1933年初以崭新的阵容在磐石玻璃河套一带建立起了根据地。南满游击队自此进入了一个连战连捷,士气高涨的时期。这时,杨靖宇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关东军司令部和伪满军政部的绝密文件中。南满游击队的不断发展,令日军十分恐慌,为了消灭这支杨靖宇领导的新生抗日武装,1933年1月至4月间,日军调集守备队和伪军千余人对游击队和玻璃河套游击根据地发动了4次“讨伐”。杨靖宇带领战士主动出击,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粉碎了日军的4次讨伐。不到5个月的时间,南满游击队作战60余次,部队由建队时的不足百人,扩大到250余人。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不仅打开了南满地区的抗日局面,而且通过战斗实践为党领导下的全东北的抗日武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说到南满的杨靖宇,我们就不得不话分两头,提到北满一个能与杨靖宇相提并论的人物,先来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满地区领导的巴彦游击队打下巴彦县城后,主要成员的一张合影。在这十几个人当中,明显有一张娃娃脸,他手持马鞭坐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为了能让您看得更清楚,我们现在把照片放大一倍。看起来,这个模样像少年一般的年轻人,个头要比其他人小很多。实际上,照这张照片的时候,他已经24岁了,这个人就是日后声名远扬,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赵尚志,这是他现存于世的唯一一张真实照片。

  1932年1月,正是这个刚刚从奉天监狱被组织 营救出狱的小个子,引起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罗登贤的注意。赵尚志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在罗登贤看来,赵尚志虽然个头是小了点,只有1米6出头,但他目光坚定,浑身透着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气,将来必有建树。于是,罗登贤委派他到张甲洲领导的“巴彦游击队”,在北满打开抗日局面。赵尚志刚到巴彦游击队的时候,队员们没把他当成领导看待,都叫他“小李先生”,而赵尚志呢,也没有架子,喜欢跟他们打成一片。为了了解每一个战士的情况,他平时喜欢跟队员们聊天:“家在哪啊,爹妈身板硬实吗,娶媳妇了吗,为什么要上队呀,对队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没有啊?”没人想得到这个其貌不扬的“小李先生”,很快就会叱咤风云,威震北满。

  为了迅速打开局面,1932年9月初,赵尚志带领游击队对巴彦县城发起了攻击,缴获县城日伪军全部武装,游击队声威大震,很多老百姓纷纷投靠游击队,队伍一度发展到700多人。1932年11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巴彦游击队被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这年冬天,为了筹集游击队越冬物资,赵尚志决定攻打东兴县城,返回途中,遭到数量几倍于己的日伪军反攻,赵尚志在战斗中左眼被弹片击中,从此失明。东兴战斗失利,对这支队伍的打击是沉重的,在之后的一次作战中,游击队遭到日本关东军的一次包围合击,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部分参加东北抗战的同志的汇报,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也就是后来通称的《一?二六指示信》。在哈尔滨东北烈士纪念馆,我们找到了这封信。这封信由于页数众多,我们无法为大家一一展示,但我们对于指示信里的主要内容做了概括。其实,这封指示信主要讲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次明确提出东北抗战中的统一战线问题;二是分析四种反日武装的性质及对策;三是强调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保持党的独立性;四是强调群众斗争策略的灵活性。在这封13000多字的指示信中,围绕着一个关键词:统一战线。也就是说,指示信明确地提出了在东北地区实行全民族反日统一战线的方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各种反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

  《一·二六指示信》的到来,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区各抗日游击队,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此后 各地党组织和抗日游击队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地义勇军,在抗日游击队的基础上,开始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成为后来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之一。1933年,在磐石北部山林深处,杨靖宇召集了10多个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的首领,表明只要是抗日的都是兄弟,南满游击队要与东北一切抗日力量结成统一战线,生死与共,肝胆相照。这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正式改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与此同时,在东满地区,中共东满特委以东满4县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第1独立师。10月,赵尚志来到了哈尔滨东部的珠河县,在中共珠河县委领导下,成立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08-20 11:10: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纪念东北抗联】穆青: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略

下一篇:东北抗日联军联的历史作用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