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郑德俭
93岁的郑德俭出生在柳河县亨通乡,13岁在桦甸木场干活期间,他认识了抗联队伍的郎殿清。1938年前后,他跟着郎殿清参加了抗联。
郑老说:“那时候鬼子从来不敢进深山里,怕抗联队伍给他们包饺子(即打埋伏)。我们一般都在大山沟里训练或宿营,没有战斗不出深山。鬼子只是在城边的山沟转转,有大的行动进山围剿时,他们都是让伪军打头阵,自己跟在后边。”
说起抗联时的艰苦,郑老回忆道:“那时没有固定的住处,走到哪住到哪。吃的就更没有准了,吃了这顿,不知道下顿有没有,常常吃苞米面的大饼子或窝头。最难过
的是冬天,没有房子住,冻得受不了,没有粮食吃,饿得受不了。”刚当兵那年冬天,郑老所在部队执行任务必须过一条刚结冰的河,战士们穿着棉裤趟着冰水,走到驻地脱下棉裤一看,棉裤的膝盖部位已经折断了,几天以后,他们的脚趾甲也都冻掉了。
那时候抗联一路军有个指示,要求部队有分有合,有计划地打击鬼子和汉奸,没有战事,大部队一般都分散行动。因为日伪时期老百姓都是三家五户地住在一起,很少有几十户居住在一起的村屯。如果一百多人一起到一个三户人家的山沟里,住上一天就把人家一年的粮给吃没了。虽然那时抗联不白吃老百姓的,可老百姓有钱也不敢拿出去买粮,因为农民从城里买粮属于反常情况,农村又没有卖粮食的,虽然城里有的是粮食,但有鬼子和汉奸的监视,谁都无法往山里运粮食,如果汉奸和日本鬼子发现了往山里运粮食的人一定要杀头的。
1940年进入冬季,日寇加强了边界的封锁,切断了苏联对抗联的援助。郑老回忆说:“那年的深秋,我们卫队还剩下近百人,有一天,队上接到通知让我们往黑龙江北边走。现在的新开河那时不是河,是鬼子挖的既深又宽的大战壕,我们走到虎林时是白天,大战壕挡住了我们,虽然穿的是老百姓的衣服,可我们带了武器,敌人立刻就发现了我们并把我们围捕了。被俘以后,我们先是被押到了密山,然后又被送到了哈尔滨。我们这些人中,有的干部被鬼子杀害了。后来,我们被俘的兵被押送到河北的开滦煤矿,我在那里干了一年多后又被鬼子移送到了吉林蛟河的煤矿干苦力。当时在煤矿有三种工人,一种是给钱的矿工,可以回家住;另一种是在当地和关内抓到的有反日倾向的人,叫辅导队,这些人集中住在煤矿,吃的比我们能好点;第三种工人就是我们被俘的那些抗日的人,他们管我们叫特殊队。在特殊队里的工人,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吃的是最不好的东西,基本不如狗食。”后来郑老从煤矿逃了出来。
在煤矿,郑德俭认识了曾是八路军的营长田东云,郑德俭带他去桦甸找到亲戚老薛,取回了他离开木场时存放在他那里的70元钱,然后田东云带他去了热河省。后来,他们与地下党取得了联系,参加了游击队。游击队总共有三四百人,大队长姓刘,人员基本都是关里人。
1945年春天,胶东大队过来了,游击队跟着胶东大队被编制到滨海支队,那时领导人是万毅。跟着部队摸爬滚打多年的郑德俭穿上了军装。几个月以后,日本投降了,郑德俭随军回到东北,部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第19师55团。
郑老回到地方以后与家住辽宁的妻子结婚,婚后生育一男一女。前几年,老伴儿去世以后,家里只有他独自生活,老人虽然现在双目失明,但很要强,吃饭、穿衣、抽烟、上厕所自己都行,说到今天的生活,他说:“谁能想到今天日子过得这么好,现代人是真享福啦!”(孙艳华 记者 裴虹荐)
责任编辑:刘连梅 最后更新:2015-10-10 16:26: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田雷:东北抗联对敌舆论斗争1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