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让女人走开,因为在战争中,女人一直被当作弱者。
但是在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抗日战场上,有这样一批中国女性没有走开。她们离家别子,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展示着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血沃白山黑水的赵一曼,就是这样一位中国女性——一个被誉为“青春换得江山壮,碧血染将天地红”的女英雄。
“赵一曼”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很熟悉。但很少有人知道,“赵一曼”只是使用时间不长的多个化名之一,她原名李坤泰,曾经是黄埔军校的女学生;留学过苏联;在哈尔滨领导过工人罢工;英勇就义时,她除了是一名抗日英雄,还是一个八岁男孩的母亲……
甚至在上世纪50年代初《赵一曼》这部电影感动全中国人之后的很多年里,都没有人知道“赵一曼”究竟是谁。
沿着“寻找英雄”的足迹,我们试着还原这位抗日女英雄真实的人生轨迹。
“取大义,舍小我”,对于英雄来说,不是一时一刻的行为,而是贯穿终生的信条。
赵一曼,便是如此的一个真英雄。
“赵一曼”是谁?
1951年,电影《赵一曼》公映。这部新中国最早拍摄的电影之一,轰动全国。
那时《赵一曼》的观众,刚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苦难岁月。银幕上的赵一曼,凝聚着民族的苦难和不屈,让每个人为之感动落泪。
赵一曼以艺术形象被人们知晓,而她的真实经历,在电影上映数年后才逐渐被还原出来。
《赵一曼》这部影片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拍摄的。抗日战争结束后,共产党人在东北接收了日本人的“满洲映画株式会社”,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它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原址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
东北抗联著名将领、时任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冯仲云,向建立不久的东影厂建议,应该拍拍东北抗日联军:“冰天雪地里的英雄,值得用电影来表现啊!”他为东影厂讲述了赵一曼的故事。
剧作家于敏被指定写《赵一曼》剧本。可是于敏连赵一曼的照片也没见过,就是冯仲云也仅见过赵一曼一面,甚至描绘不出她的相貌。于敏只好寻求“第三手材料”,而最大的收获,来自抗联女战士、后来担任过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的李敏。她向于敏忆述抗联战士怎样行军,怎样宿营,怎样在山里染布缝军衣,怎样在冰天雪地中找食物、吃乌拉草皮,这构成了于敏笔下赵一曼的战斗场景。
短短5个月,于敏“硬憋出来一个剧本”,电影随即开始拍摄,导演是沙蒙,赵一曼的扮演者是1932年就投身中央苏区瑞金、在战斗中成为红色明星的石联星。
影片刻画的英雄形象相当成功,这部影片还为新中国捧回了第一个国际电影表演奖:在1950年捷克斯洛伐克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石联星获得优秀表演奖。
在英雄的形象出现在银幕之后,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真实的赵一曼的情况。但是《赵一曼》的编剧于敏,更大程度上是“塑造”了这个人物,并不了解自己笔下人物的身世。
这部取材于真实人物的电影,终于让剧中的赵一曼和真实世界中的亲人产生了联系。
1951年,在四川省泸州市工作的李坤杰第一次在电影院观看了电影《赵一曼》。“赵一曼”这个陌生的名字,却让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自己失踪了二十多年的妹妹和“赵一曼”十分相像。
李坤杰的妹妹叫李坤泰。
对于妹妹离家后的情况,李坤杰知之甚少。1926年,21岁的李坤泰在老家四川宜宾加入党组织,经党组织推荐,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后来又到苏联学习,和一位姓陈的同志结婚,回国后到东北工作,从此便和家里失去了联系。
据李坤杰回忆,看过电影《赵一曼》,她曾经大胆设想过,赵一曼会不会就是妹妹李坤泰?但是这个念头仅仅一闪而过,毕竟赵一曼烈士是周总理亲自题字的抗日英雄,而李坤杰的内心深处,仍然希望自己的妹妹尚在人间。
当时正值新中国刚刚成立,很多报纸上都开辟了寻人启事的专栏。人们在欢庆胜利之余,最大的愿望就是寻找自己在战乱中失去联系的亲人和朋友。李坤杰一见到解放军,只要是外省来川的,她就要提到寻找妹妹的事情,请求他们帮忙寻找。而她除了提供妹妹上学时的学名李淑宁和一些粗略的革命经历外,甚至连一张妹妹的照片都没有。
李坤杰寻找妹妹没有任何头绪,倒是妹妹的一张照片,辗转二十多年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
1952年,李坤杰由泸州回到家乡宜宾,在市妇联工作。一天,妹妹在宜宾女子中学的同学、好朋友郑双璧拿着一张两寸大的黑白照片,敲响了李坤杰家的大门。
郑双璧对李坤杰说,这张照片是二十多年前李坤泰在上海拍的,送给她的妹妹郑易楠。当时,李坤泰嘱咐一定要将照片设法转交给李坤杰。
照片上,一个面容清秀的年轻女子,抱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坐在一张藤椅上,淡淡地笑着。
李坤杰拿过照片,顿时泪如雨下。照片中人,正是她失散了20多年、日思夜想的妹妹。那个小男孩,是李坤泰刚满周岁的儿子,自己的外甥。
妹妹是否还在人间?那个小男孩又在哪里?线索到这里又中断了。
幸而,在李坤杰之外,还有人在寻找着赵一曼,那张照片最终把赵一曼和李坤泰联结在一起。
李坤泰、李一超
姐姐李坤杰在寻找着她,她的名字叫李坤泰;丈夫陈达邦也在寻找着她,她的名字叫李一超;在东北抗日的战友们也在寻找着她,她叫赵一曼……
从不同方向上寻找赵一曼的人们互不知情,更不知道他们要找的就是同一个人。
1954年1月,寻找赵一曼的不同线索终于有了一个交集。
当时,四川省监察委员江子能要到北京开会,他和李坤杰是同乡,非常熟识。李坤杰托付江子能,在北京开会期间向与会者打听李坤泰的下落。
就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晚上,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老友何成湘来看望江子能。何成湘也是宜宾人,是江子能的老乡和入党介绍人,二人已经有20多年没有见面了。
老友重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而这两个人热情寒暄之后,却不约而同地向对方打听起人来。
因为抗日期间何成湘曾在东北从事地下工作,江子能提起了李坤杰找妹妹李坤泰的事,问他在东北时知不知道李坤泰。何成湘笑了,对江子能说:“巧了,我也正想告诉你,电影《赵一曼》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姓李,也是四川人。我这次找你来,也是想请你回去查一查,四川是否有赵一曼这个人。”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何成湘已经查找赵一曼的身世多年了。
“九一八”之后,何成湘受党组织委派赴东北从事抗日工作,曾任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部长、省委代理书记,是赵一曼的上级领导,有过共同工作经历。赵一曼的英勇牺牲一直让他深切怀念,特别是电影《赵一曼》上映后,何成湘更有了还原赵一曼原型的念头。
1952年,何成湘曾专门到四川调查赵一曼的身世。只是,他对赵一曼赴东北前的经历所知不多,在四川的调查没有什么收获。
江子能口中的李坤泰,倒是与何成湘记忆中的赵一曼有不少共同点。
何成湘记得赵一曼是四川人,曾用过“李洁”的化名,真名从未透露,只知道本姓李。“赵一曼”是加入抗联到前线参战之后的化名,因为作战机智英勇,颇有大将之风,有人说她是赫赫有名的抗联名将赵尚志的妹妹。赵一曼将错就错,干脆就姓了赵。
四川人、姓李、在东北从事抗日工作,李坤泰和赵一曼留存下来的信息有很多重合之处。特别是江子能说到李坤泰曾经在武汉黄埔军校女生队的经历时,何成湘眼前一亮,当年自己在与赵一曼的谈话中,她曾提到自己在武汉军校学习,有从军的经历。
如此多的“巧合”,让苦寻赵一曼多年未果的何成湘兴奋不已,李坤泰很可能就是赵一曼。他询问江子能是否有李坤泰的照片, 江子能说:“听说她姐姐有一张,我回去后就给你寄来。”
江子能回到宜宾后,立刻把得到的情况告诉了李坤杰。李坤杰一边听一边掉泪:“赵一曼?我的幺妹会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她立刻把那张照片给何成湘寄去。
李坤杰这边也没有放弃打听和寻找。她一边等着何成湘的回信,一边写信向郑双璧的妹妹郑易楠打听李坤泰的消息。这时,郑易楠已经在西安工作了。不久,郑易楠回了信:
在上海的时候,我和淑宁(李坤泰,字淑宁)经常见面,帮助她解决过不少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一边抱着孩子玩儿,一边摆龙门阵。她经常提到周恩来的名字,总是“恩来”长、“恩来”短。有一次,有半个多月不见她来了,我们正担心她出了什么事,她突然抱着孩子闯进屋来了。只见她满头大汗。神色慌张,把孩子往我怀里一塞说:“我患虎烈拉了(暗语,暴露了身份,被敌人追捕),要马上住医院。”说完她转身就走了。后来,党中央派她去南昌江西省委机关工作,以后就失去了联系。
从信中的口气看,李坤泰似乎和周恩来很熟悉。李坤杰顺着这点信息,干脆给周总理写了封信。
信确实送到了周总理的案头,但是他对这个叫李坤泰的女同志没有印象。不过,这位党的隐蔽战线的缔造者,对地下党员亲属的寻人来信非常重视,他把信转给了时任全国妇联主席的蔡畅,请她帮助查询,仍然没有下落。
另一方面,李坤杰也在寻找着李坤泰的丈夫和儿子。这方面的信息她所知更少,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通过郑易楠等妹妹的同学、战友,她也只知道妹夫的名字叫陈达邦。茫茫人海中,找到陈达邦的希望十分渺茫。
李坤杰没有找到陈达邦,她从有限的信息里一点点拼凑,倒是先找到了陈达邦的妹妹——陈琮英。陈琮英是任弼时的夫人,自然比陈达邦的公开信息要多得多。
只是,这些线索并不牢靠,陈琮英究竟是不是李坤泰的小姑子,李坤杰并不能确认,但她还是借着到北京出差的机会,通过朋友联系直接登门拜访。
这一次,李坤杰没有找错人。
陈琮英也在寻找着赵一曼,不过,她找的人叫“李一超”——赵一曼参加革命后使用的化名。这个名字留下的信息更少。
1942年,赵一曼的丈夫陈达邦从莫斯科回国,在重庆找到了已经14岁的儿子。儿子名叫陈掖贤,赵一曼在湖北宜昌生下了他不久之后,陈琮英和赵一曼一起,将陈掖贤托付给陈达邦的堂兄抚养。
父子二人四处打听李一超的下落,但是没有任何消息。新中国成立后,在陈琮英的协调下,党组织也曾向宜昌做过李一超的调查,仍是没有结果。他们都认为李一超早已牺牲。陈琮英向党中央打报告,安排陈掖贤作为烈士遗孤到人民大学学习。
找到了陈琮英,自然也就找到了陈达邦父子。不过,此时陈达邦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工作,正外派苏联。李坤杰出差匆忙,也没能见到陈掖贤,但妹妹留在人间的骨肉有了音信。一家人割不断的血缘重新连接上了。
只是,无论陈琮英还是陈达邦,对李一超赴东北之后的情况都一无所知,他们把李坤泰和李一超合并在了一起,但都无法证实她就是赵一曼的猜测。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04-25 11:39:5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汪亚臣烈士遗首发现经过
下一篇: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