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孕育了东北抗联精神
“九一八”事变,日本武装侵占中国东北。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4个半月的时间内即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即,东北各界掀起轰轰烈烈的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涌现出无数抗日英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产生于国家和民族危亡关头的东北抗联精神,主要在以下方面孕育生成。
一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共赴国难。日军占领东北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号召,愤怒声讨日本的侵略暴行,谴责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同时派人到东北领导抗日斗争,直接与日军作战。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从1931年冬开始着手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派党员到各地,如杨靖宇、赵尚志、冯仲云、张甲洲等,建立抗日游击队。从1932年春到1934年,先后建立了磐石、巴彦、海龙、珠河、宁安等十几支抗日游击队。从1933年9月至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在各地已建立游击队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至第六军,进一步扩大了游击根据地,队伍发展到6000余人,游击区扩大到东北三省40余县。1936年2月至11月间,部队改编成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至第七军。至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东北抗日联军改编和扩编为11个军,约3.5万余人,抗日游击区扩大到东北79个县。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赴国难,进行了长达14年的游击战争。
二是艰苦作战、敢于牺牲。东北抗日联军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和恶劣的环境中与日军进行了无数次大小战斗。东北抗日联军凭借简陋的武器,面对日军的疯狂“讨伐”和围剿,不怕牺牲,同侵略者展开顽强的斗争,始终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民族气节。他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起抗日组织和抗日政权,排除党内左倾路线的干扰,抱定抗日救国的信念,使党创建的抗日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七七”事变后,为了消灭东北抗日联军,日伪军进行“讨伐”,实行经济封锁,隔断了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抗日武装进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东北抗联几乎完全断绝了给养,靠吃树皮、草根、野果充饥。寒冷的冬季,忍受着零下40度至50度的严寒,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冻饿而牺牲的战士甚至比作战牺牲的还要多。东北抗联从十几人的反日游击队发展到数万人的雄师劲旅,尔后又减少至不足2000人,原有的游击根据地大部分遭到破坏,14年里始终与数倍、数十倍的敌人苦斗。东北抗联五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女投江”;杨靖宇将军在敌人重重包围和枪林弹雨中,临危不惧,背靠一棵参天大树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谱写了可歌可泣壮丽的爱国主义光辉篇章。
三是牵制日军、配合全国抗战。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为实现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战火立刻蔓延到整个华北,其兵力骤增至37万余人。在全国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形势鼓舞下,东北抗日联军配合整个抗日战争、牵制日军入关,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战争。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歼灭了大量日军。针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日益发展和活动,关东军不能抽调更多的兵力入侵华北,继续增兵东北,其兵力,1937年为20万,1940年增为40万,1941年又猛增到76万。因此,卢沟桥事变后东北抗联的游击活动在消灭牵制敌人的同时,有力配合了关内军民的抗战。
四是在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中继续战斗。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抗联教导旅(即苏联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旅)600余名官兵,协同苏联红军反攻东北,进驻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等50余个大中城市和县镇,为完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最后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他们在已控制的城市中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成立人民自卫武装。在迎接八路军、新四军进军东北的过程中起到向导和桥梁的作用。在东北解放后,东北抗日联军继续发扬抗战精神,随即投身到建立东北根据地的斗争中。他们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分配土地和进行剿匪作战,建立各级民主政权和人民武装,巩固了根据地,为东北解放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让东北抗联精神成为推动创新创业的精神动力
黑龙江省是东北抗联的主要根据地,11个军有9个半军在这里战斗过。东北抗联的英雄事迹以及东北抗联精神已经根植于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黑龙江人民的心中。如今,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人民不仅没有忘记东北抗联的光荣历史,而且在继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方面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东北抗联精神成为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改革创新、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力。
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加快推动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也是个人的最朴素的情感。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加强边疆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地区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但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本土文化等因素,与内地发达地方相比,呈现出封闭性、滞后性、薄弱性的特点。1994年,中共中央转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提出了万里边疆文化长廊要建成“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边疆文化建设,需要从黑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思考,同时要审视黑龙江文化在全国文化中的特质,从而建造出富于黑龙江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与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精神。黑龙江的文化底蕴厚重且特色鲜明,这就是在社会实践中黑龙江土地上诞生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因此,我们要把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作为黑龙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70多年前,我们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如今,虽然国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精神力量。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是继续展示黑龙江人励精图治、开创未来的精神体现,是全面振兴发展我省经济,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精神源泉和根本保证。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关口,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各种严峻挑战,我们要把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引导到全面振兴发展和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上来,将继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真正做到埋头苦干,攻坚克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为推动龙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9-17 09:36: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联第4军的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