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东北抗日联军及其抗联精神
2017-12-06 16:19:34  来源:吉林省情网 作者:何 进  点击:  复制链接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东北各族人民组成的抗日武装。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45年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东北抗日联军经历了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三个发展阶段。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斗争最为惨烈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东北抗日联军指战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高举抗日救国旗帜,长期坚持开展游击战争,消灭了大批敌人有生力量,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其英勇斗争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东北抗日联军对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 组建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早期活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开辟东北地区党的工作,讨论东北地区工人运动和建立东北地方党组织问题,派共产党员来东北开展党的宣传、组织工作。1921年,东北第一位党员马骏在宁安、哈尔滨、吉林等地从事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发展组织工作 。1923年10月,东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建立。1925年建立哈尔滨特支。1927年10月,中共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产生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同年底,东北建立了30余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73名。1928年,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改为中共满洲省委,陈为人、刘少奇、李子芬、林仲丹、陈潭秋先后担任省委书记。1931年上半年,全东北党员发展到2000余名。中共满洲省委在“九一八”事变后,先后发动罢工罢课,组织革命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做好了政策、舆论和军事上的准备。

  “九一八”事变后的形势。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政府采取“无论日本军队以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的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陷。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各阶层群众和东北军、警察部队的部分官兵,纷纷组成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由于这些武装是自发组织而成,具有义勇军的性质,因而将这些名目繁多的各种抗日武装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抗日义勇军的兴起。正处在国民党当局重兵“围剿”之下的中国共产党,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先后派遣周保中、李兆麟、魏拯民、赵一曼、张甲洲、杨靖宇等大批干部来东北,组织和领导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东北抗日义勇军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从1931年10月起,我党先后派遣200多名党、团员到各地义勇军中工作,还从反帝大同盟、互济会、反日会等进步团体中选派一大批骨干到义勇军中从事活动。中共河北省委、北平市委根据中央指示也派一些党团员和进步群众到东北,帮助义勇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但由于当时我党的力量还很弱小,再加上党内“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思想的影响,就决定了我党没能成为义勇军的领导力量。在东北抗日义勇军走向低潮之后,中国共产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要坚持东北的抗日斗争,必须成立党直接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由此,开始组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

  二、东北抗日联军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反日游击队(1931年9月-1933年9月)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和坚持东北的抗日斗争,提出创建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3月,中共满洲省委讨论并通过了《抗日救国武装人民群众进行游击战争》,提出:只有在群众斗争中创建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武装,才能保证彻底抗日救国;党应该以这样的武装为核心力量,支持、援助和联合其他非党的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反抗日本侵略者。

  遵照创建抗日游击队的方针,中共满洲省委陆派出一批党员和干部到东北各地直接指导抗日游击队的创建工作。除原先已在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工作的共产党员李延禄、周保中、李兆麟和先前派往东满地区的大连市委书记童长荣外,另派杨林、杨靖宇到南满地区,赵尚志到巴彦地区、冯仲云到汤原地区,进行创建抗日游击队的工作。这些领导人到达东北各地后,立即指导当地党组织,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开展夺枪斗争。这样,在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地区先后建立了18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有3000余人。吉林省境内有7支:磐石游击队、海龙游击队、延吉游击队、和龙游击队、汪清游击队、珲春游击队、安图游击队。黑龙江省境内有11支:巴彦游击队、北满工农义勇军、海伦游击队、汤原游击队、反日游击总队、饶河游击队、珠河游击队、绥宁反日同盟军、宁安工农义务队、宁安反日游击队、密山游击队。这些抗日游击队先后开辟了磐石红砬子、延吉王隅沟、汤原太平川、饶河暴马顶子等数十个小块抗日游击区。各反日游击队在游击区内独立开展抗日武装斗争,战斗千余次,打击日伪的殖民统治。

  第二个阶段:东北人民革命军(1933年9月-1936年2月)

  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指示满洲省委建立反日统一战线,扩大游击战争。中共满洲省委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从1933年9月至1936年2月,相继成立7个军:1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2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3军军长赵尚志,4军总司令李延禄,5军军长周保中,6军军长夏云杰,8军军长汪亚臣。

  在中共满洲省委和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东北人民革命军大力开展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至1935年末,东北人民革命军建成磐石、濛江、河里、东满、珠河、密山、勃利、绥宁、汤原、虎林、饶河、五常等十多块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时,东北各级党组织和东北人民革命军积极开展反日武装统一战线工作,多方团结和争取东北抗日义勇军,共同对日作战数千次,打破日伪军多次“讨伐”,部队逐步发展到近万人。

  第三个阶段: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1945年10月)

  1. 组建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2月20日,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人民革命军领导人,根据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将东北抗日军队统一改编的决定和《八一宣言》的精神,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其后相继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至第6军依次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第8军改称第10军,另以第4军第2师为基础编成第7军。同时,又由东北抗日义勇军改编成第8、第9、第11军。这样,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共16位军长):1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2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3军军长赵尚志 、许亨植,4军军长李延禄、李延平,5军军长周保中、柴世荣, 6军军长夏云杰、戴洪宾,7军军长陈荣久、 李学福,8军军长谢文东,9军军长李华堂, 10军军长汪亚臣,11军军长祁致中。

  东北抗日联军人数最多时达3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其向中国内地进一步的侵略扩张。1936年4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三年治安肃正计划”,调集重兵对抗日联军进行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战斗数千次,取得了反“讨伐”作战的胜利,游击区扩展到70余个县,建立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片抗日游击根据地。

  2. 组建3大路军。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被撤销,先后成立中共南满、吉东、北满省委。东北抗日联军11个军编成3个路军,分别归3个省委领导。第1路军:1936年7月成立,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副总司令王德泰、政治部主任魏拯民(副总司令),辖第1、2军。第2路军:1937年10月成立,总指挥周保中,参谋长崔石泉,副总指挥赵尚志,参谋长崔石泉,辖第4、5、7、8、10军,救世军王荫武部,义勇军姚振山部。第3路军:1939年5月成立,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总参谋长许亨植,辖第3、6、9、11军。

  1938年下半年开始,日军为巩固其在东北地区的战略基地,日伪军警增至60万人,在东北地区连续进行疯狂“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各部队减员较多。1940年初,中共吉东、北满省委决定将各军缩编为支队,实行分散游击战。第1路军改编为第1支队,第2路军改编为第2支队,第3路军改编为第3、第6、第9、第12支队。

  3. 组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1941年,日伪军“讨伐”部队达70万余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之自然条件恶劣,致使东北抗日联军部队由最多时的3万余人减少至不足2000人。为此,中共吉东、北满、南满省委确定了保存实力,培养干部,坚持斗争的方针,在与苏联远东军建立了援助关系下,东北抗日联军转至苏联境内组成南、北野营。

  1942年8月,东北抗日联军宣布统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委员、副旅长。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接受了苏方授予的正式番号: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步兵第88旅(对外番号为8461步兵特别旅)。全旅1000余人,其中苏籍官兵300余人。下辖4个步兵教导营和2个直属连。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除进行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外,还派遣了十几个小分队返回东北战场,在北满、吉东、东满和辽吉边区进行游击活动,侦察情况,开展群众工作,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

  1945年5月,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协同苏联红军向中国东北进军。抗战胜利后,抗联教导旅进驻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等十几个地区的50余座城镇,并在已控制的城市中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

  194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扩建改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10月中旬,部队发展到4.8万人。10月底,与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

  三、 牢记抗联功绩,弘扬抗联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功绩。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反法西斯部队中,抗敌最早、坚持最久、条件最恶劣的一支英雄队伍。东北抗联所开辟的东北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坚持抗战14年,为全国抗战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东北抗联成为中国人民特别是东北人民抗御外侮的一面旗帜,激发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勇气和信心,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东北抗联将士用鲜血与生命熔铸的高尚品格,成为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

  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一是坚定的信仰信念。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伟大抗联精神的基石。千千万万的抗联指战员,对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坚贞不渝,对战胜日本侵略者坚信不疑,对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坚定不移。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他们才能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前仆后继、义无反顾。二是高尚的爱国情操。在爱国主义旗帜下,东北抗联团结一切力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誓死保卫家园。三是伟大的牺牲精神。面对极端凶残的敌人和极端恶劣的环境,抗联将士万死不辞,奔赴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抗日最前线,无怨无悔地付出一切直至生命。

  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虽已散去,但抗联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继承和弘扬抗联精神,这不仅是加强党性修养、服务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适应国情、党情、民情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和重要依托。我们要把抗联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才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工作业绩来。(何 进)

责任编辑:王广建 最后更新:2017-12-06 16:23:5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中共吉林历史上第一个省级领导机构的诞生地——通化县河里会家沟

下一篇:东北抗日联军(抗战时期东北抗日武装)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