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忠心赤胆照人寰-张希尧烈士传略(一)
2018-03-03 10:06:00  来源:张力炜   点击:  复制链接

  

  古松参天,庄严肃穆的沈阳北陵烈士陵园北部一座水泥陵墓前,竖有“张希尧同志之墓”的花岗岩石碑。碑阴铭刻有东北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希尧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干部,他的病逝是党和人民的损失。希尧同志为革命事业始终不渝的精神,永垂不朽!”

  一

  张希尧,名德厚,1905年生于辽宁省西丰县房木镇一个农民家庭。1913年,张家在房木镇上经营一家远近知名的“张家铁炉”,收入看好,故家道小康。张希尧少年时期入房木镇两等小学读书,他聪明好学,品学兼优,深受师长同学赞佩。1919年春,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丰县立中学。

  在西丰中学,他尊师爱友,刻苦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他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封建军阀连年内战,造成劳苦大众饥寒交迫的事实,忧愤不已,认为一个炎黄子孙应做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拯救民众出水火为己任。他除刻苦读书外,还经常阅读报纸和进步书籍,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以探求救国之路。他入学不久,“五四”运动的消息就传到西丰,他立即组织同学上街游行示威,宣传声援“五四”运动,传播反帝爱国的新思想。他希望自已能像古代舜尧那样治国爱民,遂以希尧为字。

  他对当时社会政治腐败现象极为不满,尽管他涉世不深,但身边发生的一些坏人坏事,常使他愤愤不平,意欲铲除。1922年,西丰中学校长等人贪占学生公款,同学们气愤之极,可没有人敢于带头作斗争,张希尧见状挺身而出,他发动全校6个班级300多名学生举行罢课活动,以示抗议,在全县引起不小的震动。在各界的关注支持下,终于赶走了贪占公款的校长,追回了脏款,使罢课斗争获得胜利。这场斗争显示了张希尧具有正义感和一定的组织能力,他因此在母校名声大震。但他却被县教育局除名,他被迫改入邻县开原中学读书。当他离开西丰母校时,全校师生为他送行,很多人流下热泪。

  1923年,张希尧在开原中学毕业,考入奉天省立第二职业高中(又称第二工科),他依旧勤奋学习,学业大有长进。奉天(今沈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由农村到县城,再到大城市,眼界开阔了,见识增多了。他善于团结同学,关心他人,喜欢交友,两年的学习生活,使他结识了不少校内外的朋友。1925年,他毕业后决定回到母校西丰县立中学任教,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家乡父老子弟,他受到母校师生特别是老师们的欢迎,担任该校数理化教员。

  那时的中学生年龄都比较大,张希尧虽是老师,可年龄几乎和学生相仿。张希尧教学认真,衣着朴素,为人老成厚道,平易可亲,学生把他看作是良师益友。在1925年班级中,张金辉(名德印,张希尧胞弟)、朱大光(名承泽)、孙达生(原名宋介农)、阎宝勤、张直卿和宋黎、王牺忱等同学和张希尧的关系非常密切,大家都愿意听他的教诲,和他在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痛恨外国列强。当时西丰这座辽北偏远的小县城文风并不盛,远不如开原、东丰等邻县。但由于张希尧的联系和影响,奉天发生的一些学生运动,很快由他传到西丰。每年的“五·九”国耻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纪念活动,特别是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为了声援上海工人阶级反对英日帝国主义的斗争,西丰中学生在张希尧的组织领导下,都积极响应。张希尧和同学们—道参加罢课游行,散发传单,举行讲演,张贴标语,人数虽然不多,影响很大。在张希尧的影响和帮助下,他的学生如张金辉、朱大光、孙达生、宋黎、王牺忱等人后来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张希尧在西丰中学任教期间,还在西丰日本领事分馆兼任汉语教师,引起师生的误解,有人以为他被日本人利用了。他得知后,公开和师生说明原委,他这样做是为了学习日语,通过和日本人接触,锻炼口语能力,同时也便于了解日本领事分馆的情况,更好地开展反帝斗争。他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道理,解除了大家的误解。

  张希尧求知欲强,他—边任教,一边自学,仍感学识之不足,而欲救国图存,非学到过硬本领不可。特别是他在与日本人的接触中,深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更激起他立志走科学救国之路。适逢东北大学招生,他于1926年辞去待遇优厚的中学教师职务,考入奉天东北大学理工学院。

  二

  东北大学系地方公立性质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东北最高学府之一,筹创于1922年春。由于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加之统治政权的遏制,东北大学的民主思想不如国内其它大学那样活跃。张希尧对东北大学这种沉闷的空气颇感不满。他不仅注重对文化科学的追求探索,而且对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愈加关心。他广交各界朋友,研讨救国之策。在他交往的朋友中,有一位著名的民主人士和他关系最为默契,他就是后来被称为“东北甘地”的车向忱。年长张希尧7岁的车向忱,时任东北大学附属中学和第一高中教员,车在奉天创办了省内第一所平民学校,通过办平民教育,以唤醒民众。张希尧认为当务之急也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形式向中国人民宣传反帝爱国思想,平民教育是达此目的重要前提和方法之一。劳苦大众千百年来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他们受苦受穷,没有文化,目不识丁。要唤醒民众参加反帝爱国运动,首先要让他们学文化,长知识。因此,张希尧对车向忱办平民教育极表赞同。应车向忱之邀,张希尧参加了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利用节假日到城市贫民和乡村农民中去,“真实地作平民的朋友”,大力兴办平民夜校,在教书识字过程中宣讲反帝爱国思想,深受平民百姓的欢迎。

  1928年8月,张学良在主持东北军政事务的同时,还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东北大学的学生政治生活日益活跃,这就给张希尧等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以极大方便。随着平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车向忱、张希尧等于1928年9月23日发起成立了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后改为辽宁国民简易教育促进会),该会得到张学良将军的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因此有了较大发展。第二年,朱大光、张金辉、孙达生、宋黎、王牺忱等人先后考入东北大学,他们团结其他同学,经常集聚在张希尧那里,他们抨击时政,议论国家大事,商讨富国强民之策,在东北大学校园内形成了以张希尧为核心的进步学生群体。此后,无论是抵制日货,禁烟(鸦片)运动,还是兴办平民教育活动,随处都有东北大学学生的足迹,张希尧也成为东北大学及省城其它大中学校学生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希尧的反帝爱国信念异常坚定。为了开展平民教育,张希尧和东北大学同学晚饭后在饭厅动员一些伙夫、斋夫和附近的贫苦农民、洋车夫等人参加,教他们《千字文》课本,从最简单的、笔画少的汉字讲起,由浅入深,教书识字。他们还把平日节省下来的钱捐献出来,买课本、笔记本、铅笔等物品,供给贫苦学生使用。学校放寒暑假,张希尧和同学们分别回家乡开展平民教育活动。张希尧通过师友关系,在西丰城内创办了民众教育馆,在城内北泰小学成立了甲乙两个夜校识字班,讲授《千字文》,效果甚好。他还组织教师宣传队,到西丰城乡演讲不识字的苦处,向全县推广平民夜校,各地小学校纷纷组建平民夜校,广泛开展识字运动。如朱大光在家乡西丰县双河镇(今振兴镇)两等小学校内创办的平民夜校,就是当时西丰各地平民夜校中办的最好的一个。

  1929年夏,日本帝国主义在经济掠夺中国的同时,又增兵东北,准备发动军事侵略战争。在此形势下,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起来,投入到反日救亡的运动之中,为进一步唤起民众,以实际行动抵御日本侵略。车向忱、张希尧和阎宝航等于1929年8月共同发起成立了《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这是个以“灌输常识造就健全国民”, “唤起民众反日救国”为宗旨的群众性反日爱国团体。该会的口号是:“穷干!”、“苦干!”、“唤醒一个是一个,救得一人是一人。”在张希尧等人的串连和鼓动下,沈阳各大中学学生和中学教师踊跃参加这一团体,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他们便三五成群的分赴街头、茶社、剧院、福音堂、监狱和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等地,宣传演讲。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抵制日货,反对日本经济侵略的道理和意义,提倡对日经济绝交及其它社会改良主张。张希尧经常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他口齿流利,语言生动,感染力强,能拨动听众心弦,很有鼓动性。只要他登台演讲,人群就会越聚越多,常常把场子围得水泄不通,极受欢迎。因此,人们称赞他是“东北大学最出名的演说家”。

  那时,沈阳火车站附近还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租界地,它既是火车站又是繁华的商业区,流动人员比较多。张希尧利用这个条件,经常到这一带演讲,结果引起日本警探的注意。一次,他正在春日町(今太原街)演讲,警探闻讯赶来,封闭路口严密搜查。张希尧沉着机智,不慌不忙地从人群中挤进一家日本人居住的后院,很快换上随身携带的日本和服,然后大摇大摆地向路口走去。到岗哨前,他说着流利的日本话,设卡的警察连忙向他立正致敬,还护送他走出租界地。

  张希尧不仅大力提倡抵制日货,还身体力行,言行如一。当时,沈阳的大学生很少,在东北大学不少学生西装革履、长袍短褂,张希尧却和这些大学生不同。他平日布衣短裤,脚穿他爱人做的布鞋,冬天布棉袄布棉裤,头上围个大围巾,非常朴素节俭。他不辞辛劳,外出从事反帝爱国活动,总是徒步去,徒步回。在反日斗争高潮时,同学回家过寒暑假,张希尧即组织号召大家徒步回家,拒不乘坐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之“南满铁路”(今长春至大连线)火车,以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反对金融外流。由沈阳到西丰近200公里路程,他和同学们沿途边考察民情,边宣传演讲,深受人们赞叹。

  1930年暑假,张希尧和车向忱、阎宝航等共同组成“国货推销联合会”。在沈阳总商会卢广绩、巩天民等人支持下,搜集市内工业产品如布匹、纸张、文具、棉纱、搪瓷、瓷器等几十种国货,推到沈阳基督教青年会大礼堂、小河沿茶亭和市内主要街道上,边展销边宣传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重大意义。车向忱、张希尧等人还在沈阳中街广生行百货商店隔壁开设一家“大众国货商店”,专售国货,受到爱国群众的欢迎。

  张希尧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他经常以家乡作为开展反帝爱国运动的活动据点。他在西丰进行平民教育活动时,曾在西丰城小学创办夏令营,在西丰公园主办爱国画廊,随时介绍时事政治形势。一年暑假,正值西丰寇河水泛滥,他看见大南门外群众被洪水围困,便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搭救灾民,一时传为佳话。1930年暑假,他赶回西丰会同王牺忱等人创办“国货销费合作社”。他动员群众到西丰公园开大会,站在从学校借来的板凳上宣讲抵制日货,提倡国货,号召大家到“国货销费合作社”购买物品。这时,有两个日本商人混进会场,他得知后立即会同公安人员将他们驱逐出会场,围观的群众无不拍手称快,民心大振。在西丰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国货销费合作社”在7天之内就集资4,000多元,并以西丰万和祥西侧五间房为社址,正式开张营业。该社由王牺忱任经理,张希尧的族兄张德润和刘景涛任售货员。该社经营的全部商品(约170多种)均为国货。该社一直坚持办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才被迫停业,在此期间既扩大了政治影响,又有力地抵制了日货在西丰的倾销。在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同时,张希尧还积极支持辽宁拒毒联合会的斗争。他对吸食鸦片、扎吗啡针的行为深恶痛绝,坚决反对。他不仅支持1930年3月10日和6月16日在沈阳小河沿公共体育场焚毁鸦片的正义举动,还从拒毒联合会要来130多张拒毒宣传画,带回西丰家乡,组织中小学生40多人广为复制,张贴在孔庙和各个人口稠密地方的墙壁上,发动民众参观,宣传吸毒之害和戒忌方法,制定“一不种,二不买卖,三不抽不扎毒品”的“三不”约法,使拒毒主张更加深入人心,打击了日本奸商在西丰等地倒卖鸦片、海洛因毒品的害人行径。

  张希尧和车向忱等人期望从事“甘地式”的经济绝交斗争,以及用平民教育和社会改良主义来挽救中国人民的贫困危亡,没有也不可能达到目的。但在当时对发动群众,锻炼自己,特别是唤起民众,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等方面,是收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的。而提倡国货,自力更生,又是反对日本经济侵略的一种手段,同样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果的,也是应该肯定的。

  在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成立时,还成立一个以张希尧为首的爱国科学小组,由张希尧、董学理、黄宇宙等组成,其任务是从事破坏日本的军事设施等活动。1930年底,日本帝国主义进行军事入侵的形势越来越严重。爱国科学小组获悉日本关东军要在辽河上游铁岭城西马蓬沟码头建筑兵营,妄图控制辽河,包围沈阳的消息,经与车向忱商定,由张希尧、黄宇宙化装潜入当地百姓中了解调查情况,动员群众拒绝为日军出工,他们还以当地群众的名义,写信绐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表示强烈抗议。回到沈阳后,他们又和车向忱一道奔走呼号。1930年12月4日,以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名义向新闻媒介如实作了报告,指出日军此举,意在震慑开原、铁岭,威胁辽沈地区,“极关系于我国国防,请全国民众一致奋起,誓死力争,以弥隐患。”沈阳、铁岭等地民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以示强烈抗议。经过各种形式的斗争,日本关东军的这座兵营始终未能建成。这是“九·一八”事变前东北人民反日爱国运动中一起罕有的胜利。

  1931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制造了万宝山惨案。为了弄清事件的真相,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张希尧和车向忱等化装前往长春万宝山进行实地查访。回到沈阳后,一面向各界公布了事件真相,一面动员辽宁国民常识促进会会员募捐,以救济旅朝受难同胞。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等地不断举行“军事演习”,引起张希尧等人的高度警惕。在沈阳开展反日爱国运动中,张希尧和车向忱结识一位东北军界朋友——东北军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将军。一天,张希尧、车向忱到沈阳北大营面见这位朋友,希望他尽快作好应付突然事变的准备。王以哲出示了蒋介石南京政府“遇有日军寻衅,务须慎重,避免冲突”的电令,述说自己的苦衷。在张、车的劝导下,王以哲表示要“见机行事”,并准备再向上级请示。不久,张、车预料到的突然事变终于发生了。

责任编辑:李一菲 最后更新:2018-03-03 10:06:5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胜利日历:东北抗联回国作战 苏联伞兵空降三大城市

下一篇:东北抗联一路军“少年营”传奇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