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东北抗联小孤山战斗的再认识
2018-04-17 16:06:1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贠占军  点击:  复制链接

  1938年3月18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三师八团一连部分战士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境内与日伪军发生遭遇战,该连自连长以下十二人壮烈牺牲。为纪念十二勇士之慷慨英烈,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将战斗发生地——小孤山命名为“十二烈士山”,以志纪念。因此,史学界称此次战斗为“小孤山战斗”或“十二烈士山战斗”(亦有烈士山战斗之称)。

  目前,无论是学者的研究,亦或一些抗联老战士的回忆资料,对小孤山战斗过程中的某些细节仍是说法各异,矛盾之处也很多。现将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并据个人浅见略做梳理。

  一、战斗起始时间问题

  抗联史专家刘文新在《十二烈士山》中写道:“上午8时,李海峰连长带着小队顶风冒雪,沿着山坡谷地出发了。两个多小时,小队仅仅走了10来里路,到了石灰窑南沟。李连长嫌走得太慢,他正要超越队伍往前去带路的时候,突然发现距离小队1公里左右的山边路上,有300多敌骑兵和小队平行地向南奔驰;同时又发现,在这股骑兵后面的2公里左右处,还有一支100多人的骑兵队伍向着一连小队猛扑过来。”[1]

  多年来,关于小孤山战斗的记载和表述多与此说相类,无需逐一列举。但是,如据此说,抗联小队发现敌人的时间似应是上午十时以后,这与史实并不相符。

  (一)据季青撰写的《烈士山战斗》记载,“在宝清县西部,一股敌人约五六百骑兵,由王福岗向南石灰窑沟里进发,他们攻击目标是抗联五军三师密营。拂晓前,到达密营的头道卡子,它坐落在一条南北大岗东麓的山坳中……当他们(抗联小队)发觉敌人在迂回包围他们时,就主动退到卡子东南方一个小山上去了”。[2]

  如其所述,敌人到达抗联小队驻地(头道卡子)的时间是拂晓前,且被我军很快发现。

  (二)现存于中央档案馆,由吉东省委第二印刷所于1938年4月27日编印的《烈士山十二烈士》也有简要说明。

  “三月十八日,敌人以多路进攻在宝清县境内各沟,我五军一部在石灰窑南山即与敌人蒙匪接触,由晨三时起,战至当夜九点钟以后……”[3]

  《烈士山十二烈士》是小孤山战斗结束月余之后,周保中根据战况汇报(见现存中央档案馆的《三师主任王效明给周保中总指挥的信》)及幸存者的讲述,组织人员撰写的宣传册,印发各军进行宣传。因为距离战斗发生时间仅一月有余,其中对包括人物、事件、经过在内的表述清晰度是比较高的。在此书中明确说明了战斗开始时间是凌晨三时许。这一点在抗联第四军战士李天峰和战斗幸存者李福胜的回忆中也得到验证。

  (三)李天峰是抗联第四军战士,他虽在小孤山战斗打响前撤走,但他对亲身经历的那段历史,记忆仍然十分深刻(注:他与一连共同经历部分得到李福胜的印证,比较可信。但因未参加战斗,对战斗打响后的回忆漏洞较多)。

  据他回忆:“战役发生在我来第二天拂晓,正当王黑子站岗,听到有马踩雪声。机警的王黑子马上进屋报告给连长说:‘敌人上来了!’李连长说:‘不要慌,继续监视敌人!’又对大家说:‘快穿好衣服,别吹灯,赶紧从后窗户出去,占领小山’。由于天不亮,敌人没发觉。我们从窗户跑出不远,敌人见小屋里有灯光,以为我们仍在屋里,用机枪把小房子给封锁上了。当时二(一)连也有一挺捷式机枪。当我们跑到距离小山不远时,用机枪照敌人机枪阵地打过去一梭子子弹,敌人才发觉我们抢占小山阵地。”[4]

  李天峰是四军教导队的伤员,根据他自己的讲述,在一连小队占领小孤山阵地前,因没有武器,他就向三军密营转移了。这一点与战役幸存者李福胜的回忆是一致的。由于李天峰并没有参与后来的小孤山激战,他对后面战斗场面的回忆也是后来从幸存者那里得到的信息,所以,他对未亲身经历部分(即战斗过程)的讲述很简单,甚至与李福胜的讲述有差异,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四)可信度最高的当属战斗幸存者李福胜的回忆。因为至今未见日伪档案关于此次战斗的详细记载,所以,现在所有关于小孤山战斗的信息显然都来自参加此次战斗的我方幸存者,包括李天峰在内的许多抗联老战士对此次战斗经过的回忆也来源于此。

  李福胜回忆:“二月十三日(旧历)这天夜里,我们十几个同志轮换着站岗放哨,时刻警惕着敌人。屋里拢着火,点着灯,同志们围着火堆睡觉。拂晓时(鸡叫了),我接小王黑子的岗还不到半小时,就听到敌人的马叫声,不大一会儿,又听到马蹄子踩雪的响声,我仔细一听,肯定是敌人上来了,我就赶紧跑到屋里报告连长、指导员:‘敌人上来了!’同志们马上起来,大家出去一听,敌人的走路声已经来到离小草房一百多米了,李连长以严肃的态度对大家说:‘同志们,不要吹灯、灭火,不要打枪,我们赶快上后山。’当我们抢上后山包时,敌人就赶到了小草房,扑了个空。这时敌人就开枪了,我们也还了两枪。”[5]

  李福胜对战斗过程的回忆,参照王效明给周保中的汇报信,可以证实,敌我首次交火的时间是拂晓刚过,天还未亮。战斗结束时间应是“直打到月亮出来一竿子多高”[6]之时。这也足以验证吉东省委第二印刷所1938年编印的《烈士山十二烈士》所说的“由晨三时起,战至当夜九点钟以后……”[7]是可靠的。

  二、李海峰牺牲问题

  (一)牺牲时间——对于李连长的牺牲时间大致有三种说法:

  1.战役中段牺牲说

  在季青为宝清县政府、政协修建烈士山十二烈士纪念碑,而撰写的《烈士山战斗》中提到:“天已过午了,炮火停止了。大概敌人在用午餐。朱排长起来围着小山转了一圈,把死者的文件和枪支都做了善后处理,回来把机枪放在他和老魏炮中间,然后大声说:‘同志们,这出戏该咱们唱了,连长、指导员和八名同志都英勇牺牲了!我们要为他们报仇,坚持战斗到底!’”[8]

  2.掩护战友突围后牺牲说

  这种说法是最见诸报刊最多的,大致都是说在战至最后五人的情况下,李海峰连长孤身掩护四名战友突围后,继续顽强战斗,壮烈牺牲。刘文新、杨立书等均采用此说。

  3.牺牲、突围同步说

  此说见于幸存者李福胜的回忆记录,“敌人第五次冲锋天黑了(点灯的时候)。这时只剩李连长和我们五个(应是四人,笔者注)负伤的同志,仍然坚持战斗,直打到月亮出来一竿子多高,最后子弹打光了,敌人冲上了山顶,围上李连长。李连长端起空枪对敌人大喊:‘兔崽子、杂种,你们来送死吧!’这时敌人扔过一颗手榴弹,李连长就这样壮烈的牺牲了。正在这个时候,天空出现一块黑云,遮住了月亮,我们五个负伤的同志,都冻成了冰人,借黑影和手榴弹爆炸的烟雾,从山上抱着枪一直滑到山脚下,敌人并没有发觉”。[9]

  季青的《烈士山战斗》与事实出入较大之处不止于此,还有援军当晚赶到说,这在后面另做阐述。包括季青在内的许多抗联同志对此次战斗的了解都来源于几位战役幸存者的回忆,因此,作为幸存者之一——李福胜的回忆应该是最接近事实的。

  掩护突围后牺牲说亦不足信,基于以下两点:一是,到目前为止,无敌方对此战役的相关历史资料可供参考。二是,如果在李海峰连长牺牲前几位幸存者已经突围,那么是谁看到李连长最后牺牲场面的?各个版本中那些细致入微的场面描写,文学性比较强,但似乎距史实渐行渐远。

  在这三种说法中,我认为可信度最高的当属第三种——“牺牲、突围同步说”。讲述者毕竟是当时小孤山战斗的亲历者,而且李福胜对战斗的回忆基本没有可疑之处,符合逻辑推理。

  (二)牺牲方式

  1.避免被俘,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在李天峰的回忆中记载:“到后来仅剩一颗子弹,李连长为了不让敌人活捉,宁死不屈,为人民光荣牺牲了”。[10]

  李天峰虽然对战斗起始情况较为熟悉,但由于在上小孤山前就已撤走,他对后面发生的战事并不了解,因此他对战斗经过的回忆可信度不高。对李连长牺牲的具体情况,他的消息来源只能是传闻,并且因其不是五军战士,距消息源较远,与真实情况产生偏差在所难免。他的这一提法,不仅与李福胜提供的回忆材料出入较大,且至今未见其它佐证材料,因此不能采信。

  2.自留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说

  这种说法极其流行,且文学色彩很浓。

  杨立书、刘文新等学者都持此观点。杨立书在《十二烈士山》中说:“残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晚,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李海峰命令仅剩下的四名战士在夜幕掩护下撤出阵地。这时他的子弹已全部打光了,他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等待着蜂拥而上的敌人。阵地上死一般的寂静,敌人战战兢兢地爬上来了,日伪军越聚越多,李海峰突地坐起,用尽全身力气,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11]

  刘文新对此描述更为详细:“张副官从已经牺牲了的勇士们身旁收集了3颗手榴弹交给了李连长。……他从班指导员和朱排长身旁捡起驳壳枪,又拣了两支装有子弹的连珠枪,把其余的空枪甩入到深雪窝中,然后来到李连长身旁。又一个战士爬起来,正和连长说话,他不同意撤出战斗,坚决和连长留在阵地上拼杀到底。李连长说:‘找机会突围出去。这是命令!’然后就描述李连长利用第一颗手榴弹爆炸掩护张副官和3个战士从西、北方向突围,第二颗手榴弹炸倒了4个敌人,“他们(敌人)来到李连长身旁,李连长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12]

  从逻辑上来说,除非有敌方对战斗过程的记载作为依据,否则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既然四名抗联战士已经突围至山下,李连长在山顶与敌孤身战斗直至牺牲的过程从何而来?

  3.被敌方手榴弹炸亡说

  在上文“牺牲、突围同步说”中,对此过程已详细引述。根据李福胜的回忆,李海峰连长当时手端空枪,口中怒骂。敌人不知道李连长枪里没有子弹,敌人或出于恐惧而投掷手榴弹将李连长炸死。

  八团一连是抗联第五军有名的炮手连,个个枪法精准,这也是战斗从凌晨能坚持到天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我方占据山顶有利地形,日伪军从山下进攻很困难,不敢暴露身体,只能动用火炮轰击阵地,待一连战士弹药消耗殆尽后攻占山头。从这个角度就能够理解敌人为什么投掷手榴弹了。

  三、援军问题

  在当前各种版本中,还有一些认为在战斗接近尾声阶段抗联援军赶到,将敌人击退的提法。

  季青在1984年为宝清县修建十二烈士纪念碑而撰写的《烈士山战斗》一文中说:“忽然,从敌人背后传出来一阵机枪扫射声,敌人乱了一阵,然后带着70多具尸体,30多名伤员慌张地撤走了!这是从后方来的增援部队,因为在山外活动的部队都被敌人分割开了”。[13]

  刘文新也持此观点,他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中写道:“我战士誓与阵地共存亡,直战斗到弹尽,我英勇的抗联战士还挺身大骂敌人,至死不屈。到天黑我方援军赶到,敌人张慌而退。”[14]

  王晓峰在《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纪实》中也有相关叙述,“天黑后,抗联援军赶到,敌人怕夜战吃亏,急忙退逃”。[15]

  东北抗联二路军总部女战士吴玉清回忆:“1938年春天,在岚棒山,抗联五军三师八团一连的连长李海峰等十二名烈士为保卫军总部从拂晓打到天黑,阻击敌人,等吴玉清所在团赶到,敌人才撤退”。[16]

  小孤山战斗当年在抗联队伍中影响非常大,流传很广,许多抗联战士后来对此次战斗的回忆也多是根据口耳相传,在相互讲述战斗经过的时候,自然会与真实情况产生偏差。那么,在战斗结尾阶段到底有没有援军赶到呢?

  据小孤山战斗幸存者李福胜的回忆,他们几个伤员从山上滑到山脚下后,“不顾伤口的疼痛,扒了个雪洞,钻到洞里隐蔽起来,直到蒙古军走后第四天,连长的通讯员伤势较轻,他爬回密营报了信,派人来把我们四个伤员接回去”。

  尽管对战斗结束后几名幸存者的获救时间尚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按照他的回忆,当天援军未至是肯定的。

  在《三师主任王效明给周保中总指挥的信》中,王效明也明确说到“援军不至”。

  “周指挥保中同志鉴:……于本月十八日,敌人曾以廿九、卅、卅五几个满狗团,配合一少部日寇,与蒙狗军分路同日进攻五六军密营,我军头道卡子,八团一连率十六七人,即退至该处西南之小山时,敌人二百余名马队,在四面包围,随(即)展开激壮之战事,相持一昼之久,终因弹药告尽,援兵不至,敌人则以迫击炮手榴弹相胁施逞,山巅为之一平,最激烈时,敌与我相距仅中间一石之隔,我方李连长海峰同志以下,至死不屈……”[17]

  战斗发生在1938年3月18日,而王效明给周保中的汇报信写于1938年3月22日,时效性很强。这封信是目前所见,距小孤山战斗发生时间最近的,对战况进行概述上报的历史资料。王效明当时是三师政治部主任,对是否有部队增援应该是相当清楚的。

  参加战斗的当事人李福胜的回忆,以及《三师主任王效明给周保中总指挥的信》足可证明战斗当天并无我方部队救援。另外,这次春季大“讨伐”,是敌人精心准备的,出动了多路日伪军对我抗联部队进行“讨伐”,抗联各部各自与敌周旋,加之敌我力量悬殊,根本不具备增援条件,这与当时的残酷斗争形势也是相符的。

  小孤山战斗是东北抗日联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次典型战斗,在当时就在抗联部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尽管已经是很久远的一段历史,但是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是我们每个历史工作者的责任。今据相关证据,略作说明,不当之处,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12]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东北抗联纪实》,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1、218页。

  [2][8][13]季青:《烈士山战斗》,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资料(未刊稿),1984年,第2、4、5页。

  [3][7]《烈士山十二烈士》,现存中央档案馆,1029卷,NO.10,吉东省委第二印刷所于1938年4月27日编印。

  [4][10]李天峰:《十二烈士山战役》,马吉连、赵文博访问整理,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资料(未刊稿),1964-5-15,第1-3页。

  [5][6][9]李福胜:《关于抗联第五军三师一连头道卡子的战斗经过》,东北烈士纪念馆馆藏资料(未刊稿),1964-5-17,第1-6页。

  [11]赵宁:《黑土风云录》,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第111-112页。

  [14]刘文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

  [15]王晓峰:《东北抗日联军抗战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6页。

  [16]转引自孙国庆,王振国:《铭记“十二烈士山”》,七台河日报,2008-11-5,(BF02)。

  [17]王效明:《三师主任王效明给周保中总指挥的信》,1938-4-22,现存中央档案馆,1058卷,第6号。

  (作者单位:东北烈士纪念馆)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4-17 16:06:5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雪白血红:东北抗联苦斗史

下一篇:历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