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东北抗联精神:实质 缺失 弘扬
2018-04-18 14:21:43  来源:参考网 《世纪桥》2017年9期 作者:孙宏 孙丽媛  点击:  复制链接

  【摘 要】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的气质风貌和品格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在东北抗联精神的的传承中,还存在着挖掘不够、整合不足、传播不力的问题。因此,做好东北抗联精神的梳理整合,打造东北抗联文化的红色品牌,创新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方法,对于传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东北抗联精神;实质;传承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9-0019-02

  东北抗联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为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战爭之一。在东北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强大的日本侵略者展开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用鲜血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奋斗、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团结御侮为特征的东北抗联精神。尽管东北抗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联精神不仅成就了中国的抗战精神,也将在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成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推动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 东北抗联精神的精神实质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法西斯战争中的气质风貌和品格的集中体现。由于东北抗联战争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与时代特色,东北抗联精神又有其独特的精神实质。

  (一)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反对外侮爱国精神的体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奋起抗日,组织起抗日义勇军等多种形式的抗日队伍,进行武装抵抗。在这一时期,参加抵抗的游击队伍层出不穷,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的游击队,甚至还有“山大王”“绿林好汉”等游击队伍。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时,各个抗日游击队尽管政治立场不同、经济地位迥异,但都能在紧要关头揭竿而起、奋力拼搏,自发自觉的参与到与日本侵略军生死搏斗的战争中。正是这种“献身为国”爱国精神的内在驱动,有力的牵制了日军的力量,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东北抗联精神是共产党员英勇顽强革命精神的彰显

  自1931年10月起,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先后派出200多名党团员深入到抗日义勇军中开展工作,以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带领东北地区广大军民奋起抗争。且与其他部队的作战牺牲不同,抗战战士经常遭遇日寇的野蛮暴行和内部叛徒的无耻暗害,杨靖宇、赵尚志等抗联英雄均死于叛徒的枪口下,即便如此,仍有抗联战士前赴后继奔赴革命。据不完全统计,在东北抗联战争中的3万多人大部分牺牲,活到抗战胜利的仅有362人,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

  (三)东北抗联精神是抗联将士不畏艰辛奋斗精神的呈现

  东北抗联战争之苦,可称之为“最苦”。第一,从地理环境上看,东北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低温少食,抗联将士要冒着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前行,甚至冻死、饿死在抗联途中;第二,从人文环境看,由于敌人的集家并屯的政策,把东北人民群众与东北抗日联军割裂开来,造成东北抗日联军难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后勤补给极端缺乏;三是从政治环境看,抗联长期得不到中央的指导和帮助,使得抗联战争缺少统一指挥和战略指导,战争异常艰难。如彭真同志在谈到东北抗联的斗争时曾这样说道:“我们共产党20多年来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正是抗联将士不畏艰苦、挺身而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才铸就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抗联精神。

  二、 东北抗联精神的缺失

  东北抗联精神已然成为革命精神中不可磨灭的重要力量,持续发挥其价值引领和精神激励的巨大作用。但在东北抗联精神的挖掘、传播、实践中,东北抗联精神还存在着挖掘不够、整合不足、传播不力的问题,极大的影响着抗联精神的发展和传承。

  (一) 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提炼整合不足

  东北抗联精神寓意精深,内涵丰富,但对于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实质,学界和政界的看法不尽统一。有学者将其内涵概括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革命的英勇牺牲精神、优良的艰苦奋斗作风和合作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忠于祖国、共赴国难的爱国精神;勇敢杀敌、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威武不屈、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不惧艰险、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维护正义、团结抗敌的国际精神。”2015年,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同志在《在弘扬伟大东北抗联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东北抗联精神,一是忠贞报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勇敢顽强、前赴后继的英勇战斗精神,三是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不畏牺牲精神;四是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五是休戚与共、团结御侮的国际主义精神。”尽管学界政界关于东北抗联精神内涵有其一致性,但相比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其内涵缺少权威性和一致性。

  (二) 东北抗联精神的史实依托挖掘不够

  由于东北抗联尤其特殊的自然历史环境,因此,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研究也因其受到一定的影响。首先,东北抗联精神的史实资料分散。由于东北沦陷较早,常年被日寇占据,且有一段时间东北抗联将士与中国共产党失联,信息沟通受阻,使得抗联的英雄事迹未能广泛传播,一些情况知之不详;且东北抗日联军成分复杂,历程艰辛,既有民众自发形成的抗日游击队阶段,又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章建制的东北人民革命军与东北抗日联军阶段。在抗日最困难阶段的1942年,东北抗日联军主力被迫进入苏联境内,组成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协助苏军继续开展东北抗联战争。因此,很难在如此分散的战争中,整合收集全部的东北抗联战场的资料。其次,东北抗联精神的史实研究存在时间空白。长期以来,“八年全面抗战”是我们研究抗日战争的约定俗成的规定,因此,尽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联将士便开始奋起抵抗,但大量的史实研究,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因此,对于1931—1937年东北抗联的历史,研究力度远远不够。再次,东北抗联的遗址保护力度不够。抗联的遗址,以抗联战士居住的密营和战斗地为主。在东北的辽河之滨,松花江两岸,长白山、兴安岭密林深处,仍留存有大量抗战遗迹,这些遗迹的开发和保护对于了解抗联历史,再现抗联场景,传承抗联精神,进行红色教育,意义极大。

  (三)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播弘扬力度不大

  首先,东北抗联精神的史实宣传碎片化。在对抗联历史的宣传上,重抗联英雄,轻抗联历程;重史实描述,缺历史贡献。在抗联的宣传上,媒体将更多的笔墨着在抗联英雄如杨靖宇、赵一曼等的牺牲抗战精神中,但对于抗联史的梳理,对抗联精神的深层次挖掘不够,致使进入公众视野的,是碎片化的抗联英雄的个体,缺少抗联历程的整体印迹。其次,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方式较为单一。目前,东北抗联的宣传方式,仍以传统的展馆展览、影视著作、教材课本为主,使得东北抗联精神的受众只能是一部分传统媒体,难以满足多层次人群获取信息的需要。三是东北抗联遗址的地域整合不够,难以形成合力。从黑龙江省内来看,东北抗联遗址存在于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佳木斯等多地,但各地的抗联宣传并没有进行整合,而是各自为战,很难让人们形成抗联的整体性印象。从整个东北地区来看,更为明显。辽宁建有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吉林建有抗联主题红色旅游线路,但三省之间缺少协同配合,资源难以整合,也难以形成整體性的宣传效果。最后,东北抗联的理论研究不足,缺少深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也影响了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效果。

  三、 东北抗联精神的弘扬之策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对抗联史实的梳理整合,对抗联精神的传承弘扬,既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展现回顾,也是我们今天发展振兴的力量源泉。因此,必须要做好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一) 以史为基,做好东北抗联精神的梳理整合

  首先,系统整合现有的抗联史、抗战史的相关内容,丰富完善东北抗联的相关历史资料,尤其是1931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抗联将士的抗争经历,形成完整的“十四年抗战”的脉络体系,这是了解东北抗联精神的前提。其次,以政府为主导,做好现有抗联遗址的保护。一些抗联遗址,地处偏僻,年久失修,维修或开发都需大量费用。但一些具体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并没有财力,也没有渠道去争取专项资金进行维修保护。因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纪念保护标志,挖掘并开发现有抗联遗址。也可更好的发挥现有的东北抗战遗迹联盟的作用,整合力量,共同维护东北抗联遗迹。再次,梳理整合抗联精神的内涵,将现有的东北抗联精神的涵义、精髓进行概括整合,形成战略性的关于东北抗联精神的共识,这既是进一步深入研究抗联精神的基础,也是做好抗联精神宣传工作的前提。

  (二) 借文化之力,打造东北抗联文化的红色品牌

  文化是持久而有生命力的印迹。将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融入东北特定的文化之中,既能强化感知东北抗联历程的艰险与不易,又能推动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与弘扬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首先,应该统筹规划整个东北地区的抗联文化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把零散的东北地区抗联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的红色文化格局。其次,将东北抗联精神与东北文化发展相结合。将抗联精神根植于东北文化,一方面,能够提振改革和发展的信心和勇气,凝聚推动东北振兴的责任和力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呈现东北地区人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再次,将东北抗联精神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将东北抗联的足迹规划成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成红色旅游品牌。如针对东北抗联的密营,可将依兰县“四块石抗联遗址”、双鸭山“七星砬子抗联密营遗址”、五常县“凤凰山密营遗址”等进行整合,从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对东北抗联艰苦环境的认识,打造密营旅游教育路线;也可结合本地特色,以地域为中心,形成本地关于东北抗联的旅游品牌。如有着东北小延安的佳木斯市,是东北抗联的重要战场。仅在佳木斯同江和桦南市,就有就有16处抗战遗址。因此,依托佳木斯地区,就可以打造“东北小延安抗联遗址”为主体的红色旅游品牌。

  (三) 多措并举,创新东北抗联精神的宣传方法

  做好东北抗联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工作,要丰富抗联文化的传播方式,以更丰富更立体更直观的传播方式,增加传播的效力。一是增加传播合力。丰富整合东北现有展馆的内容。让现有的展馆内容更丰富、体系更清晰,便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抗联历史;二是增加传播渠道。可以在主流媒体上开辟抗联专栏,定期进行抗联历史的宣讲。可以建立抗联精神宣传的公众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时传播扩大影响。利用声、光、电的技术还原抗战历史,增加视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可以将抗联事迹编成话剧、歌舞,深入群众,增加认同。三是增加传播的深度。积极引导研究人员开展抗联研究,把抗联文化作为从义务教育阶段到大学的必修课,使抗联精神真正植根为人们成长中的价值信仰。

  参考文献:

  [1]袁中树.抗联精神与东北文化传承[J].长白学刊, 2013,(5).

  [2]谷曼.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J].新长征,2014, (2).

  [3]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东北抗联精神[D].北 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4-18 14:22:3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联“特种旅” 苏联红军的破敌“刀锋”

下一篇: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东北抗联的后勤补给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